上架感言 第一章 美人恩 第二章 桃花洞 第三章 相国寺 第四章 潘楼街 第五章 鬼市子 第六章 李仙儿 第七章 柳小乙 第八章 甜水巷 第九章 甜蜜蜜(一) 第十章 甜蜜蜜(二) 第十一章 博雅轩 第十二章 柳家湾 第十三章 安身处 第十四章 农家乐 第十五章 筹备(一) 第十六章 筹备(二) 第十七章 开业(一) “喔喔喔喔。” 鸡叫头遍,柳云卿便从大炕上爬了起来。 光着身子,借着麻纸窗户上熹微的晨光,先是将那柳絮被子收拾的整整齐齐,这才穿裤套衣。虽是小心翼翼,但还是惊起了睡熟之中的李仙儿。 “哦,天亮了,小乙哥哥。”李仙儿梦魇一般的迷迷糊糊地说道:“奴奴睡过头了,真该死。” “还早哩。”柳云卿微笑着跳下炕了,蹬上布鞋,一边走,一边说着:“哥哥睡不着了,起来走走。仙儿你再小寐一会儿。” “东方动了哩,不早了。小乙哥哥且宽坐一会儿,待奴奴服你洗漱。” “哥哥自己有手有脚的,怎能劳累仙儿。”说着便拿起葫芦劈开而成的瓢子,往那脸盆之中倒上了清水。 洗完脸,李仙儿又要为柳云卿梳头,执拗不过,只得遵命。琐事完毕,李仙儿又折下一枝月季花来,柳云卿苦笑一下,自己插在了耳鬓。 出了大门,就见东方红霞漫天,汴河之上笼罩着薄薄的雾气。农人牵着老牛在田边缓缓而行,几只紫燕穿梭在满河烟柳之中。太阳还未露脸,那天空已然湛蓝一片。 柳云卿心下大定,脚下生风。先是将三郎放着的地笼缓缓拉起,就见水浪扑腾,那笼中分明已经有大鱼进的了陷阱。 将四尾鲤鱼用芦苇串起,丢在后院池塘当中,这又赶着一群鸭子往河边而去。俄而又见汴河之上遥遥的现出了那片片风帆。柳云卿大喜过望,匆匆跑回院子,敦促众人起床更衣。 扯着三郎的耳朵来到码头,见那从下游而来的船舶已然近在眼前,柳云卿便与三郎一道喊着:“船家,打尖吗?” “有上好的酒水,新鲜的汴河鲤鱼!” 不知是那帆船太远,听不清楚柳云卿与三郎的吆喝,还是马上就要抵达汴梁,船家急着交差还是急着进城的原因。总之千帆过尽,并无一艘停泊下来。 斜晖脉脉水悠悠,三郎已经有些泄气,柳云卿还在呼喊,那声音在寂静的清晨响起,惊得一群一群野鸭从芦苇荡之中扑腾扑腾的飞起,早起的鸟儿也不敢觅食,挥舞着翅膀,向远处的一片松林逃命而去。 少时,一众服务员便前来点卯,男男女女的,穿着整齐划一。虽非绫罗绸缎,但也整洁干净。 那些少女戴着有帷幕的斗笠,把面目遮盖的严严实实,透过那薄纱,看着一脸严肃的柳云卿。 柳云卿见李仙儿,娟儿主仆二人,也是与那些少女一般的装束,也就没有强求,只好如此。 早饭过后,已经是辰时光景,也无半个客人。 日上三竿,暑气上来,众人纷纷往那树荫之中乘凉。柳云卿则在门外来回渡着步子,偶尔踮起脚尖,望着那延伸向了汴梁城的官道。 大约未牌时分,日头将要挂在头顶之际,这才从官道上出现了几辆牛车。待那牛车走上前来,又摇摇晃晃继续往前而去。众人难免大失所望。 就在李仙儿安抚着焦躁的柳云卿之间,那汴河上游缓缓行来了一艘画舫,扎着纱幔,隐隐传来渺渺清越的腔调: “奴,奴,奴,奴只管把金樽, 怎,怎,怎,怎说的不醉方休,开怀痛饮? 早,早,早,早已是醉醺醺, 强,强,强,强陪那众宾客, 苦,苦,苦,苦到夜来没精神……” 歌声渐渐清晰,那娟儿便大叫一声“小乙哥哥,阿姊,是张小娘子她们来了。” 看着雕花绘漆的画舫渐渐近来,李仙儿满脸喜悦的说道:“是了,是了。小乙哥哥快看,站在船头的那便是张小娘子无疑了。” 柳云卿手搭凉棚,往那画舫远瞧,果然就看见一人御风而立,满河清风吹的她衣袂飘飘,浅绿色的衫儿,高高的髻儿,正是那张小娘子。 柳云卿一面吩咐众人准备接待客人,一面与李仙儿,并娟儿,后面还跟着喜上眉梢的三郎,四人疾行过去,来到码头之上,等那画舫停泊。 “妈妈聒噪不休,让大伙久等了。” “不迟的,娘子们舟车劳顿,快快下船。”李仙儿说着,搀着张小娘子那戴着翠玉镯子的一段藕胳膊将她拉上岸来。 后面的王三娘子,周四娘子也从船篷之中挑帘而出,笑着正要寒暄几句,就见那泼皮柳小乙躬身长揖,言道:“三位娘子远道而来,令寒舍蓬荜生辉。快快随小生前来,舍下略被水酒以酬谢盛情。” “柳秀才客气了。奴家几人久在樊笼,几日难得闲暇,还要感谢贤伉俪玉成之高义哩。” 说说笑笑的,将三名女伎接到后院,安排进了名为“湖光秋月”的小茅屋之中。自有娟儿奉茶斟酒,李仙儿则笑容满面的介绍起那麻将玩法。 见贵客已然到了,柳云卿这就连说失陪,告罪一声,这就撸起袖子,往厨房而去。 待那梳着双丫髻,头上插着几支野花的娟儿将菜肴一一端来之际,“湖光山色”小茅屋之中,已经是巧笑连连。 此时便有那三五佳客一一到来,原本宁静的小院也渐渐喧哗起来,柳云卿更是忙的不可开交。纵然是满头大汗,而神情之兴奋,并不比将李仙儿从桃花洞接出来那日逊色几分。 大约午时末,未时初,这“天天农家乐”的门外已然是车水马龙的一番景象。 柳云卿少不得从厨房出出进进,一一寒暄。三郎自是应接不暇,一会吩咐众伙计前去喂马饮牛,一会又着人泊那舟楫。 “柳小乙那厮何在?”头戴金冠,足蹬金丝皂鞋,身穿锦袍,浓眉大眼,颌下三屡短须的曹衙内走进院来,这就开始叫嚷:“柳小乙,柳泼皮,你家衙内爷爷给你赏脸来了,你这鸟人还不快快滚来伺候。” 柳小乙闻声之后,“呸”的吐了三嘴,这就从厨房小跑着走上前去,那脸上分明挂上了灿烂的笑容,眉眼都挤在了一起。 又见曹衙内身侧站立的正是那同样鲜衣怒马的潘衙内,石衙内,慕容衙内三人,后面又跟着三名穿丝披纱的少女,正是三人相好的东京上厅行首。 第十八章 开业(二) 第十九章 横祸(一) 第二十章 横祸(二) 第二十一章 横祸(三) 第二十二章 夜色(一) 第二十三章 夜色(二) 第二十四章 入股 第二十五章 仪桥街(一) 第二十六章 仪桥街(二) 第二十七章 开封府 第二十八章 大宅院 第二十九 又见传单 第三十章 山不在高 第三十一章 说来也巧 第三十二章 白矾楼 第三十三章 无忧居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转眼已到。 鸡叫头遍,正是拂晓之际。 东方刚刚发白,居住在柳云卿那三进大院之中的人们便次第醒了过来。 柳云卿起了个大早,还未等客居一夜的十三娘穿过月亮门而来,便在那后院之中,唤作“听雨楼”的彩楼花厅之中,摆下了“珍馐”几盘。 “奴奴睡过头了。十三娘昨夜住在家里,奴奴不曾备下今日早点,却让小乙哥哥下厨,真该死!” “天还未亮,仙儿不迟的。再者除了咱们家,也没人有吃早点的习惯,说不定十三娘还不吃哩。” “小乙哥哥这般厨艺,谁不垂涎?”李仙儿边走边说“娟儿这丫头还未来,奴奴这就去唤她们?” “其实仙儿你的厨艺已经在哥哥之上了。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哩。” “虽得小乙哥哥一手调教,终归是差了一些,并不比农家乐,度假村的那些伙夫们好上多少。” “我怎底觉得他们与仙儿厨艺均见长不少哩?” “名师出高徒而已,终究比不上小乙哥哥的。” 李仙儿说着,往门外而去。柳云卿将那碗筷摆好,满意的笑了笑,又站在铜镜旁边,为自己插上了刚才采摘的一朵白中透红的月季花儿,这才转身出了小楼,往前院而去。 三进大院,平日只柳云卿,李仙儿,三郎并娟儿四人居住,唯实清冷了许多。李仙儿也曾想着雇佣几个打扫的仆妇,护院的汉子,无奈一时难以访得可靠之人。只好让三郎住在了前院的厢房,娟儿的闺房便设在了中间那个院子。 由于度假村开业在即,十三娘与那贴身的丫鬟丽儿便住在了中间院落的客房之中,昨夜大伙打了几圈麻将,说了会儿闲话,自然让小院增添了几分热闹。 一想到今日那主仆二人事毕自然回城,李仙儿想着夜里定会冷清许多,自言自语的道:“一定要雇些佣人的。如今家财愈加地多了,也要防备那贼人前来盗窃哩。” 就这般思虑着,穿过了月亮门,就见客房之中,点着灯儿。 那灯光从绿纱窗户射了出来,照着那树影婆娑的飘香丹桂。 李仙儿远远望见窗户上投着十三娘那娉娉婷婷的身影儿,知道她已起床,唤道:“妹妹,后院阁楼已经备下几个小菜,请妹妹与丽儿移步前去吃个早点。” “早点,怎底早点?” “就是……就是一顿饭而已,小乙哥哥这么叫,妾身几个也就跟着叫。” 李仙儿说着,已经走进了屋中,却见十三娘今日不着男装,倒穿了一件粉红色的褙子,敞着前襟,露出了里面的镶了金边的大红色襦裙。在里面系着翠绿的腰带,梳了一个朝天髻,插着金玉做成的首饰。分外清雅自然,不由得说道:“妹妹丽质天成,女装之后,愈加美了。” “都是丽儿这丫头弄得。忒的麻烦,平常懒得弄。今日横竖起的早了一些,便由着丽儿这丫头弄了。” “阿姊今日自己要着女装。”丽儿调皮的吐了吐舌头,又满脸笑着说道:“方才阿姊不是还要奴为你梳那龙蕊髻,双螺髻吗?只是奴奴不会,这才弄了个朝天髻,这会儿怎底又说奴奴要这般弄了。” “多嘴!”十三娘脸儿渐渐变得白里透红。 李仙儿见她主仆的模样颇为有趣,不由得掩口而笑,说道:“那龙蕊髻,双螺髻妾身倒是会哩,丽儿闲暇之后,妾身演示于你。” 丽儿听后,笑着道谢。十三娘则红着脸率先走出了屋子。 此时屋外还是灰蒙蒙的一片,李仙儿提着灯笼,照着花木之中青石小路,四人从月亮门而入,来到后院,又朝着灯火阑珊的“听雨楼”而行。 刚刚进入屋子,柳云卿与三郎又至,见十三娘今日装扮不似男儿装扮,又非穿着李仙儿的衣服模样,而是贴身合体的锦衣,显得高挑袅娜,薄施脂粉,愈加清新脱俗。 一身红妆,艳儿不媚,煞是美丽。柳云卿调侃道:“今日才见十三娘的本色,沉鱼落雁自胜貂蝉西施,闭月羞花羞煞昭君玉环,果然大家闺秀。” “登徒子!” “小生这般搜肠刮肚的一番奉承,却迎来冷言冷语。”柳云卿笑眯眯的看着餐桌说道:“一番赞美,几道小菜,十三娘早上好。” “小乙哥哥,早上好。好久都没有尝到小乙哥哥的厨艺了。”娟儿笑着,已然是口水堵着嗓子了。 “娟儿早上好,大伙早上好。” 见这主仆四人这番奇怪的问候,十三娘与丽儿也只好入乡随俗,客随主便,纷纷唱诺一般的道了几声“早上好”。 就着几样小菜,喝上半碗稀粥,又捡起了一颗鸡蛋。这“早点”还真的可口,此刻胃里暖暖的,别提有多舒服。十三娘心道:“这厮倒会享受!” 大约辰牌时分,阳光从汴河之中露出头来,恰似火球一般,映照的东方一片火红。 朝鲜漫天,染红了一河绿水。太阳终于跃出水面,大如车盖,一片通红,发出道道光线,映照在那早出的耕牛、牧童身上,又兼着四周被雾气笼罩,光影变幻之际,显得那般梦幻。 柳云卿一行人方出门而来,十三娘回头看那晨光之中的大门,已经挂上了“无忧居”的匾额。围绕着大门,遍开着牵牛花儿。 阳光一照,那夜里合拢的花苞便次第绽放,小小的似喇叭一般,与那盛着晶莹剔透的露珠儿的绿叶,一道围着一条铺了鹅卵石的小路。 众人步行三五十步,小路两侧又长满了蜀葵,开着大朵大朵的红花;俄而又见金菊吐蕊,丹桂飘香。度假村的三间兽头大门已到眼前。 此刻时日尚早,虽说开业,并无客人身影。 眼见两财东联袂而来,于是早到的茶博士、厨娘伙夫们便围了上来。柳云卿不免得又反复叮嘱几句。 见他井井有条的吩咐,一应事务早有头绪。十三娘深感满意,又命人用丝绸彩布扎那喜气洋洋的欢门来。 第三十四章 高邻(一) 第三十五章 高邻(二) 前文说道,那石爵石衙内见柳、王二人捧腹大笑,暗暗心下不快。这就说道:“本衙内见你二人前来道贺,匆忙之中不过忘了簪花而已。何必笑成这样,端的无礼。” “一时失态,还请世兄多多包涵。些许薄礼不成敬意,还请笑纳。”十三娘一手扶着小腰,一手搂着丽儿。 “承蒙厚意。”石衙内脸色稍稍平静了下来。 看着管事的从三郎手中接过了礼物,柳云卿道:“鄙店只唤作‘天天农家乐’,那勾当就颇为兴盛。如今衙内这农家乐贯之以‘年年农家乐’,自然又是一番景象。小底愿衙内的买卖兴隆达三江,财源茂盛通四海。” “借你吉言。就凭这句话,将来又破落了,本衙内定然会赏你几颗豆子的。”石衙内此刻已然是喜上眉梢,再无半分不快。 柳云卿、十三娘四人告辞而去,他又大声喊道:“世妹与小乙的勾当也是今日开张,本衙内闲暇之余,一定会道喜的。” “衙内留步,‘年年农家乐’开张大吉,衙内事务繁忙。不来也行。” “世兄好大的买卖,还是仔细做事吧。” ~~~~~~~~~~ 辞别了尚衙内,四人走在垂柳之下的河堤上,这才哈哈哈哈的大笑起来。又见汴河之上顺流而下一艘大船,船头一人青衫幞头,想是又一官人被贬官而去,亦或者小官升迁做那转运使,安抚使去了。 柳家湾一代,原本只有一个小小的码头,正在那“久住柳大郎家”脚店门前。天天农家乐开业之际,柳云卿将那里码头扩大了一番。如今在这“年年农家乐”、“潘记农家乐”门口又各自建设了码头。 另外汴河对面,曹衙内与慕容衙内竟然合资建立了一个更大的码头。而那曹佾曹衙内与慕容钰衙内的农家乐竟然门对门开着,临着那码头,此刻远远看来,已然是人头攒动。 柳云卿一行,沿着河堤在绿柳丛中往东而来,到得自家码头。这就登上了一艘自家的画舫。看着两岸烟柳,面前清波,往汴河对岸的码头而来。 画舫之中,难免的又是一番笑语连连。及至对岸码头左近之际。又听岸上传来了层次不穷的吆喝声。 “那画舫中的客官。桃园农家乐乃是曹家的勾当,屋舍锦绣,山珍海味无所不有。” “汴水苑乃是慕容家的买卖,做得上好炒菜,快快品上一品。” “来桃园农家乐吧,客官!” “汴水苑今日八折!” “桃园七折!” 十三娘听后莞尔一笑,“竟然把我们当做汴京来客了。” 丽儿也笑着说道:“桃园,汴水苑名字倒起的不错。” “是不错哩。比那‘年年农家乐’好多了。”外面撑着长篙的三郎调皮的打趣道。 “哈哈哈哈哈” 一番狂笑之后,画舫已经靠上了那码头,柳云卿三人次第从船篷走了出来。便有勤快的小厮们帮着三郎系舟。 一左一右站在码头上的曹衙内、慕容衙内见来人并非佳客,心下不快,慕容钰言道:“本衙内还以为是贵宾而来,那承想是世妹前来。险些与曹兄为此生了芥蒂哩。” “慕容钰,客人愿意去谁家就去谁家,休得生拉硬撰!” “曹兄还不一样么。”慕容钰低声言道。 难得见到此二人如小厮一般,为客人争得面红耳赤。十三娘掩口而笑,柳云卿拱手作揖道:“以小底之见,时日尚早。汴京客人来到此时,大多在巳牌时分。二位衙内不若稍作休息。” 曹衙内刚要开口询问柳云卿几人所为何来,又见三郎与丽儿提留着礼物,转而言道:“闻听世妹那甚底度假村也今日开张,世兄今日无有闲暇,就不去叨扰了。” “世兄这般宏大的买卖,自然是要前来贺喜的。小妹那度假村的勾当不足挂齿,何必劳烦世兄亲往哩。” 闻听十三娘此言,曹衙内满脸自豪回头又看了看那“桃园”。 循着那顾盼自雄的目光,柳云卿只见里面方方正正的布满了黛瓦白墙的房舍,一排排,一行行,整齐划一,煞是雄伟。 偶然也点缀着亭台楼阁,遍植桃树,并无其他花卉。心下一喜,笑道:“衙内气吞山河,二百亩宅院,遍植桃树,想那仲春之际,定然是一片花海了。” “什么花海不花海的。”曹衙内不以为然,说道:“本衙内平日熟读史书,见那《三国志》上有刘关张桃园结义的故事。这才起了这么一个名字。” 竟然是这般用意,十三娘听后很是诧异。柳云卿目光流转之际,已经明白这厮的想法,鄙视之中又觉得也妙,笑道:“刘关张桃园结义,义薄云天。有道是‘好兄弟干一杯’,想是那些重情重义之人,得知世上还有如此所在之际,定然欣然而来。” “好兄弟干一杯!”曹衙内听后开怀大笑,“你这泼皮,嘴还是这般能说会道来。” 柳云卿这一番话说来,曹衙内听得是眉开眼笑,而那慕容钰衙内则心中酸溜溜的好不是滋味,仰着头,看着自家的农家乐,说道:“曹兄这般取名,想必来的都是那些臭丘八了。” 柳云卿听后心底骂道“你们那家不是作丘八发迹的。”又回头看那“汴河苑”,只见里面榔庑水榭如同龙蛇游走一般,曲曲折折延伸而去,好似没有尽头似得。 那水榭,长亭纷纷连接着整齐划一的高大屋子,里面遍植翠竹,腊梅等名花异卉。一面是清幽雅致,一面又是单调乏味。心中暗暗鄙视,口中则言道:“好比瀛台仙境,又似琼林太液,慕容衙内果然做得好大勾当。” 听柳云卿此言,那慕容钰好似遇到了知己,又喋喋不休的诉说不已。十三娘见此刻那曹衙内却又满脸鄙视。掩口笑着而言“慕容世兄开张大喜,小妹也向你道贺了!” “借世妹吉言。”慕容钰说着,又见一艘下游而来的漕船逆流而来,这就开始催促着一众小厮大喊起来“漕船上的客官,汴河苑酒水七折!” 这边曹衙内也命人大喊“桃园里面,酒水六折!” 柳云卿与十三娘见这阵势,说不定马上就会厮打起来,不敢逗留。告辞而回,还未等画舫靠上对岸码头,就见那漕船已然停泊在了天天农家乐门前。 第三十六章 宾客如云(一) 第三十七章 宾客如云(二) 第三十八章 你也没问 第三十九章 中秋月宴(一) 第四十章 中秋月宴(二) 第四十一章 不速之客 第四十二章 死无对证 第四十三章 教头 第四十四章 提辖 第四十五章 四坐清欢 第四十六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一) 第四十七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二) 第四十八章 负伤 第四十九 仙儿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