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火器使用情况 第1章 一份名单 第2章 朕现在只想搞钱 第3章 这天下已经大乱了 第4章 愿为陛下效死 第5章 滑天下之大稽 第6章 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制 温体仁听了崇祯的话差点一口老痰把自己噎死。 瞧瞧,这是人说的话吗?昨晚不是说好了吗,他来打头阵,然后崇祯皇帝顺杆子爬,他俩演一出双簧灭一灭东林的威风。 现在倒好,他提了大明应该学习两宋征收商税,崇祯皇帝不仅不附和,反倒说这是与民争利,现在成了他在撺掇崇祯征收商税。 这不是把他架在火炉上烤吗?完事还加了一把孜然,陛下怎么能骗人呢? “回禀陛下,微臣斗胆,陛下口中的与民争利是指哪个民?”温体仁到底是久经官场,心里不忿之余又把问题抛给了崇祯。 “爱卿何意?难不成我大明除了百姓还有其他民吗?”崇祯一脸嘟着嘴一脸的惊讶。 陛下脸皮什么时候变的这么厚了? 温体仁心里一阵腹议,但嘴里却道:“陛下,此民非彼民,我大明北方连年干旱,百姓衣不蔽体饿殍满地,陛下收商税压根就影响不到百姓。 至于所谓的与民争利……不过是说辞罢了,那点钱对那些人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 温体仁想了想还是没有直接说出来,他都把话说到这份儿上了,明白人自然明白,装睡的人是永远叫不醒的。 “那朕就要问问了,钱爱卿,既然你们说的民不是那些食不果腹的百姓,那又是指哪些人呢?”崇祯微笑着看向东林大佬钱士升道。 “这……臣也不知。”钱士升分明感觉崇祯的眼神就像毒蛇一样盯着他,不觉额头有些冒汗。 但他心里明白,倘若真的承认了,真就是东林的罪人了。 崇祯笑而不语,又把目光投到了大学士吴宗达身上,吴宗达把头一低躲闪了一下,其他大臣也都左顾而言他。 “钱爱卿。”崇祯皇帝眼神扫了一圈,最终又回到了大学士钱士升身上。 “啊?”钱士升本以为已经糊弄过去了,心里还在暗自庆幸,被崇祯一叫不自觉的显露出自己的紧张。 “朕听说京城食为天酒楼有你家三成份子,不知可有此事?” “陛下!断无此事,臣身为阁臣,怎么会行商贾之道,陛下怎能如此羞辱臣?”钱士升闻言大惊,急忙辩解道。 “朕只是随便问问,钱爱卿这么紧张作甚,是真是假朕自会着人核实。 城东青楼秀文馆听闻是你外甥开的?”崇祯仍旧是一脸笑意,就如拉家常般语气平和的道。 “这……臣实不知,臣下朝就寻我那外甥问问。”钱士升额头的汗珠越来越多,一阵阵的感觉后背发凉。 “城西的布庄、粮铺,还有南京城内的潇湘馆,你又作何解释? 哼!你们所说的与民争利,恐怕就是与你们争利吧? 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这世间竟真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钱士升,你可知罪?”崇祯终于装不下去了,笑意一敛站起身来指着钱士升的鼻子怒道。 扑通一声,钱士升再也坚持不住了,跪倒在地头低着不敢抬起来。 既然自己家的家产都已经被摸清楚了,他就算是脸皮再厚也无法再抵赖,仕途肯定是到头了,他只是想不明白崇祯是如何知道这些事的。 他低着头偷瞄了一眼温体仁,心中瞬间明了,定是这个油盐不进的老家伙!他恨恨的瞪了一眼温体仁,决定日后再报今日之仇。 “来人!将钱士升给朕杖则四十,押入刑部大牢!” “陛下,臣不服!即便臣是做了些生意,大明律并未规定为官者不得从商,臣又犯了何罪?”钱士升一听杖则四十吓了一跳。 他本来想着顶多也就是被罢免官职,正好他年纪也大了,以后得享天伦也还不错,没曾想崇祯一上来就是杖则四十。 大明的杖则之刑可轻可重,那些没卵子的宦官将杖则玩的炉火纯青,若是不想让人死,莫看大棍挥的威武,打在屁股上顶多也就是皮肉之苦,休息个三两日就无事了。 倘若想让人死,枣木大棍一挥,就是二十棍也能将人活活打死。 “陛下!钱大人虽有错,然数十年为朝廷效命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还望陛下开恩呐!”礼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文震孟跪地请求道。 文震孟一开口,其余大臣从阁老到六部,几乎是全体下跪为钱士升求情,好像如果崇祯不开恩就不是圣君似的。 崇祯一看这阵势心中更怒了,这便是东林党真正的威力,倘若不是他心中明白这群人的无耻,一般人还真的会被唬住。 毕竟诺大的朝廷需要这些人,缺了这些人谁帮他做事。 他们认为崇祯在第一层,然而他却在第五层,此时的崇祯早已不是原来那个睁眼瞎,天下文人千千万,就不信没人来给他当官! “你要罪名,好,朕就给你个罪名,朕上次募捐,你们一个个哭穷,钱士升只在京城就拥有如此多的产业,却只认捐了三千两,这算不算欺君?欺君之罪算不算罪名? 不过朕今日若用欺君来给你定罪,你肯定还是不服,今日朕就让你死的明白! 温爱卿,将你掌握的证据拿出来吧!”崇祯一挥袖,又坐在了龙椅上。 “臣遵旨,经臣查明,天启六年,钱士升收取京城吴之文白银一万五千两,为其谋得食为天酒楼,并占取酒楼利润的三成份子。 崇祯元年,其外甥王化明来京,钱士升指使家奴为其盘下秀文馆,逼死了前东家孙才。 崇祯三年,收取山西范家纹银三万两,为其谋得官府的便利。 崇祯五年…… ……” 温体仁每说出一条,钱士升的气势就若一分,到了后来直接瘫软在了朝堂之上。 朝臣们顿时也都沉默了,所有人都知道,钱士升完了,这些罪名若都是真的,足可以用罄竹难书来形容,死个十回八回都不为过。 崇祯心里突然舒服多了,就好像后世看到某个贪官落马一样,他痛恨这些国家蛀虫,但那时的他无能为力,可现在,他突然有种庆幸的感觉,仿佛对后世的手机、游戏、互联网一下子失去了兴致。 他现在是大明的皇帝,是一万万大明百姓的皇帝,他要为生民立命,自当从今日始。 想到此崇祯突然又笑了。 “朕常听诸位爱卿说起各种祖制,朕今日突然也想起来一条,还是当年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制。 高皇帝当年还将此制写入了大明律——贪污六十两,剥皮实草,不知诸位有没有听说过?” …… PS:不出意外应该是后天改签约状态,诸位倘若要投资的尽快了,应该亏不了,不过投资跟作者没什么关系,也不加人气,纯属友情提醒,另外诸位长的那么帅,记得每天来投投票呀 第7章 其心有罪,其罪当诛 第8章 光杆皇帝与光杆首辅 第9章 新领导班子 第10章 秦兵、天雄军、白杆兵 第11章 俺也一样 第12章 卸磨杀驴 第13章 宁可杀错,不可放过 第14章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第15章 四面楚歌 第16章 长亭送别 第17章 这就是东厂 第18章 步子太大,扯着蛋了 第19章 忧心忡忡 第20章 锦衣卫酷刑之弹琵琶 第21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22章 圣人说的话还能错吗 第23章 指鹿为马 第24章 还有谁? 第25章 剥皮实草 第26章 陛下变了 少年闻言虽然还是有些害怕,但却听从了父亲的训斥,倔强的咬着牙睁开了眼睛。 剥皮之刑足足用了小半个时辰,吴甘来在用刑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就借着身体不适的由头离开了此地,被韩山河与解阎王嘲笑了好一会儿。 前建极殿大学士吴宗达也最先行刑结束的,原因是他比较瘦,结束用刑的老师傅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十分满意的看着地上的完整的人皮笑了笑,似乎是在炫耀自己才是京城最快的刀。 吴宗达此时还没有断气,他瞪着黏连着血的双眼看着自己的皮,痛苦的在地上来回翻滚。 最慢的是钱士升和文震孟,前者是因为双腿上的皮被破坏过,剥起皮来极为麻烦,后者则是因为身体太过肥胖。 皮肤和肌肉之间夹着厚厚的一层白色脂肪,十分的难以分离,行刑的师傅因为专注后背都湿透了,才终于剥下了一张完整的皮。 钱士升在行刑到一半时人已经断气,其余五人则在剥皮完成后,由士兵一刀结束了他们的痛苦,算是对他们最后的人道。 接着几个士兵抱来几捆稻草,麻利的将稻草填充到剥好的人皮四肢和腹部,老师傅又取过缝衣针三下五除二把背部缝合起来,行刑才算真正完毕。 而后又有士兵扛过来几根一丈来高的竹子,将人皮楦草悬挂于竹竿顶部,竖立在了刑场之上。 按照崇祯皇帝的特殊要求,他们将要背着这人皮楦草游街。 “草民谢陛下隆恩,以报杀女之仇!”中年秀才孙庆看到仇人的人皮被悬挂在竹竿之上,尸体曝尸于地,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同时不少百姓都朝着皇宫跪拜,以谢崇祯铲除贪官,为百姓谋福。 …… 当天晚上,京城一处酒楼的包间内,一群东林党人齐聚于此,个个满面阴霾。 今日钱士升等人受剥皮实草之行,而后又被游街示众,这对东林党人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同时也是对他们的极大侮辱。 这些官员或许没有亲自到场去观刑,但总会派家里的家仆去代为探查,不少人对于家仆的描述直到现在还心有余悸。 “前有吴宗达等几位老大人罹难,后有张大人、梁大人因此殒命,陛下如此肆意妄为、败坏朝纲,公路兄,我等岂能坐以待毙?”一个年约四十蓄着长须的官员,问向坐在主位的礼部右侍郎岑光耀。 岑光耀字公路,本是礼部尚书范景文推举的官员,只不过不知道是疏漏还是为何,如今的岑光耀竟跟东林党人坐在了一起。 如今内阁、六部等要职皆是帝党,东林中唯有岑光耀身居要职,其余皆被排出在内阁六部之外,岑光耀便成了在京东林党人的主心骨。 “是啊公路兄,如今我东林几陷绝境,南京六部虽为同道,但毕竟远水治不了近渴。”又一官员附和道。 “都怪那些勋贵,一点蝇头小利便屈从,实在是鼠目寸光、不堪为伍!”又有人气愤的道。 说起今日勋贵的作风,真是让在座的东林党人咬牙切齿的。 岑光耀眉头紧锁似乎也在想对策,迟疑了好久才叹了口气道:“唉,不是老夫不肯出头,实在是……陛下变了呀!” 以前的陛下哪里有今日这般气魄,遇到他们难以解决之事,只要群臣一心,集体死谏,陛下最终都会选择妥协。 可从陛下辍朝三日之后,仿佛一切的都变了,内阁重组了,厂卫也重开了,就连商税都差点没保住,不论是气魄还是胆识,亦或是行事风格,如今的陛下已经不是他们心中的那个崇祯了。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如今他们却连崇祯心里想什么都不知道,又谈何反败为胜? 就今日的朝会来看,对于商税,崇祯皇帝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很可能只是权宜之计,待时机成熟商税事宜肯定会被崇祯重新提上日程。 而且他们已经深深的感到崇祯对于他们这群东林党人的忌惮,说欲除之而后快也不为过,真要是坐以待毙的话,可能不久的将来他们都得步张旭、梁阳的后尘。 包间内随即变的沉默,只余诸多东林党人的叹息声。 “其实,老夫倒是还有个法子,若此事能成,改变我等不利的局面,但此招是步险棋……”沉吟了好一会儿,岑光耀眼神一凛,说到最后又似不忍言。 “哦?公路兄请言,只要我等能寻得出路,险棋又如何?”一群东林党人马上来了精神。 …… “阿嚏——阿嚏——阿嚏——” 身处紫禁城的崇祯皇帝没来由的连打三个喷嚏,嘴里嘟囔着也没感冒呀,怎么就喷嚏连连。 此时的崇祯心情着实不错,他的内帑在一个多月前被其卖空,如今有三个库房却又被填满了。 而且与先前内帑中的布帛、苏木、胡椒不同,如今那三个库房中全是珍珠、玛瑙、宝石、字画等奢侈品。 这玩意儿随便拿出来一箱,在后世都价值连城,即便是如今也算是难得一见。 钱士升、吴宗达、文震孟等六人曾经都是内阁、六部的顶级官员,其家产之丰厚,令崇祯足足高兴了好几天。 经户部、锦衣卫、东厂三方反复核查三次,此六人在京府宅以及原籍府宅中,共计抄家所得白银二百七十六万两,黄金二十二万两,珠宝玉器字画古玩等二十六车,宅院十一座,各地商铺二十四间,良田八千四百余顷…… 新任户部尚书陈奇瑜一辈子也没见过国库如此充盈,以至于崇祯皇帝以内帑资金告罄为由,要走除金银外所有珠宝玉器归入内帑都没表示反对。 要知道明朝的户部尚书都是很抠门的,莫说皇帝要钱,就是天王老子来了,没有合适的理由,也别想从户部要走一分钱。 新组建的内阁班子并六部官员在得知具体数字之后,再也没人埋怨崇祯皇帝胡来,甚至私下里开始夸赞起崇祯皇帝来。 也是在经历此事之后,帝党成员也终于从心底接受了自己帝党的身份。 毕竟朝廷有钱了,有钱了什么都好说。 崇祯皇帝也很兴奋,这是他穿越以来的第一战,虽然不能说是完全胜利,但总归是为自己搞来了第一桶金。 有了这笔巨款,他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可是,钱该怎么花呢? PS:写到此处,其实历史的车轮已经被穿越者改变了轨迹,我也逐渐找回了写作的感觉,毕竟差不多一年没怎么写书了,总之,希望能出个差不多的成绩吧,求各种票票,谢谢诸位支持。 第27章 卢象升 第28章 陛下实在太败家了 第29章 乾纲独断 第30章 用爱发电 第31章 陛下是不是很凶 第32章 众生皆苦 第33章 张二蛋和顾大头 第34章 到了军营,你俩就是兄弟 第35章 孙传庭之痛 第36章 你们知道什么是人心吗 孙传庭是笑着说出这番话的,以至于身旁的范永斗、王登库等人开始还以为孙传庭真的是在向他们示好,以至于孙传庭话说完众人才反应过来。 孙传庭的表情也同时变的冷厉起来。 “你想干什么?你能干什么?我等大多是有功名在身之人,即便弃官从商,也不是你想动就能动的!”范永斗也收起了笑意,既然已经翻脸了,他自然也没打算客气。 孙传庭闻言也不怒,端起酒壶给自己又倒上一杯酒,一饮而尽道:“问的好。” 话音刚落,一直在孙传庭身后站着的参将赵宝山绕到范永斗身后,抽刀对着范永斗的脖颈就是一刀。 范永斗脖颈的大动脉瞬间被割破,他是怎么也没想到孙传庭说动手就动手,他想怒斥可喉咙里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只是怒眼圆瞪着孙传庭,鲜血喷出去半丈远,孙传庭、王登库等人也是被喷了一身。 孙传庭自是不在乎,仍旧正襟危坐在酒桌旁,可王登库等人哪里见过这场面,呆愣了片刻恐惧的大喊着“杀人了”,随即就想起身逃窜。 总督府外随即也传来军士的脚步声,一排排的军士呼啦啦的进入总督府,拔刀对准了在座的豪绅。 “念!”孙传庭对身后的经历司官员道。 这官员随即从衣服中取出卷宗,走到客厅门口对着诸多豪绅高声念道: “查,乡绅范永斗、王登库、黄云发勾结大同镇参将沈隆,走私军火,出卖大明军情于建虏,斩! 查,乡绅李文远勾结清源县千户官全旭,私占军屯田亩三百六十五顷,斩! 查,乡绅许永昌巧取豪夺当地百姓田亩一百八十顷,致使石头村多户百姓悬梁自尽,斩! 查,乡绅姜国良勾结卫指挥佥事丘胜,私占军屯田亩两百四十顷,斩! ……” 经历司官员每喊出一人的罪行,总督府内的刀斧手便将此人拉出总督府外直接斩首,效率之高,崇祯皇帝见了都得直呼内行。 大院内的其他乡绅个个跪在地上双腿抖个不停,有的乡绅似乎与某个官员相识,痛哭着爬到这官员身前想让其求情,可此时的孙传庭谁人敢惹,直接被一脚踢开。 孙传庭则从亲兵手里接过毛巾,在脸上随便擦了擦,旁若无人般坐在酒席边自斟自饮。 这些天他思虑了很多,也派人多番暗自查证,不止是乡绅,就连边军的部分将领也被金钱腐蚀,并且越是深查越是心惊。 山陕两地各边镇,在册兵员共计六万八千余人,然经过反复查证,实际在册人数却只有四万六千多人,这些边军将领不仅领着朝廷下发的俸禄,吃着边军的空饷,喝着在册士兵的兵血。 他们克扣军饷,给士兵们吃发霉的粮食,与乡绅勾结私自倒卖军中铁器、盔甲。 建虏缺粮,这些乡绅就通过贿赂边镇将领,运粮到关外,而建虏所支付的,便是他们用边军之军备劫掠大明百姓之所得。 除此之外,这些乡绅也通过宴请、贿赂边军将领以及各种其他渠道,探听大明内部军情以及朝廷动向,并将这些军情一并卖给建虏的黄台极。 正是这些晋商源源不断给建虏输血,才让建州女真得以渡过漫长的寒冬,并在严寒中积蓄力量,以大明之米面为粮草、以大明之军备为武器、以大明之汉人为先锋,所图者,大明也。 孙传庭虽然早就查出边军某些将领的罪状,但为了不打草惊蛇,一直隐忍着没有动手,为的就是等这一天将他们一网打尽。 对内压榨百姓、对外通敌卖国,此等奸商,一刀砍了都算仁慈,实在应该把他们剥皮抽筋千刀万剐。 足足过了一刻钟功夫,经历司官员终于将在场乡绅的罪状一一宣读完毕。 孙传庭也吃的差不多了,站起身来走到客厅门口,对着院子里的人审视了一遍道: “你们六十四家,都是害国之贼,斩首示众,补缴钱粮,家产充公。 天下糜烂,百姓从贼,皆因饥饿,百姓饥饿,皆因无地可耕!得人心者得天下,你们知道什么是人心吗? 人心,就是粮食!就是源源不断的后备兵源! 这就是为什么他高迎祥、李自成输十回八回,依然可以东山再起,而我孙传庭,连一回都输不起!” 总督府血色弥漫,同时在山、陕边镇,也上演着同样的一幕,孙传庭将从京城带来的三千亲兵全数派遣,联合各边镇中的内应,将最近一个多月查出来的有罪证的将领,轻则去职,重则就地处决。 山陕两地已经彻底糜烂,唯有动用雷霆手段将一切推倒重来,方有可能让当地百姓重拾对朝廷对陛下的信心。 隐忍了一个多月,此刻的孙传庭仿若地狱的判官。 他知道他的所作所为意味着什么,更知道今日之后山陕两地的其他士绅如何看他,甚至都能想到数日后有多少朝廷官员弹劾他。 但他顾不了那么多了,还是那句话,他没有那么多时间,目的只有一个,练兵,练兵,还是练兵,为陛下练就一支所向披靡的强军。 为此,他甘愿背负骂名。 …… PS:本章致敬了之前看过的一部电影中的一个片段,实在是印象很深刻,正好写到此情此景,就不由自主的想起那个片段。 我不知道当时孙传庭是怀着怎样复杂的心情从监牢里走出,为大明最后一战,但我知道他战死前肯定心怀不甘,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次孙督师卷土重来、东山再起,或许也是我对先烈的一丝缅怀吧。 三更奉上,唉!到底有多少人在读?我该不会是在单机吧?在的人麻烦扣个1。 第37章 裕王朱审烜 第38章 口吐芬芳崇祯帝 第39章 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第40章 风中凌乱岑光耀 第41章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感恩崇祯帝 第42章 林丹小汗 第43章 不,你来的正是时候 第44章 瞧不起谁呢 第45章 陛下这是瞧上咱的盔甲了? 第46章 练兵大计 第47章 朕若食言,天打雷劈 第48章 孙传庭,你敢造反吗 第49章 略知一二宋应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