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日月所出,是为合虚 第二章 眸扫四方断天机 第三章 一品天关一重天 第四章 白玉无瑕自妙真 第五章 脚踏玄异运自来 第六章 心有不平御剑去 上 第七章 心有不平御剑去 下 第八章 青荷莲藕,本是一家 第九章 修行一世,镇守一方 第十章 此去一役竟全功(为签约和一直支持的书友加更) 第十一章 日省其身方修行 第十二章 南亭古道话南亭 第十三章 在其位,谋其政 第十四章 己印天心云塔驻 作者说 第十五章 枕戈待旦非常时 第十六章 大衍宫中论玄符 第十七章 金言落去称上真 第十八章 守的云开见月明 拨开遮云天光现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通渭河畔探因由 剑斩平江青冥蜕 第二十三章 一道二分即玄符 第二十四章 议事殿内定妙策 第二十五章 时不待我欲攻伐 上 第二十六章 时不待我起兵戈 中 第二十七章 时不待我兵戈起 下 第二十八章 时不我待兵戈起 四 感谢诸位大大 第二十九章 幻实相合即上尊 第三十章 青鸾白鹤复相应 其余俱是望之不见。 他压下心中疑惑,抬步向前走去。 走出好几步后,却发现自己和这道人的身影间距离还是如原来那般。 没有改变,就像隔着一个空间一样,他停下脚步,低头沉吟了起来。 就在这时,他听见一道缥缈,高远的声音传来。 “任镇守既然来了,就过来吧。” 他抬头向声音传来处看去,便便知晓这声音就是先前那道道人阴影所发出的。 只是这道人原先模糊不清的虚影,这时随着道人开声说话,渐渐变的凝实了起来,不再像先前那般虚无缥缈,似影似幻。 一眼望去,明目了然。 正满脸含笑的看着他。 任御心下似有所悟,上前几步来到道人身前站定后,打了一个稽首,道: “南亭道镇守任御见过上尊。” 道人含笑点首,开口道: “玄修道衍一脉的传道人么,功行心性俱是不差,说不得往后也是我辈中人。” 任御听到道人开口夸奖,神色间并没有太多变化,进退有度的道:“上尊谬赞,御愧不敢当。” 道人道:“任镇守把南亭道的被动局势以一己之力扭转,这事贫道也有耳闻,当是当得起的。” 任御神色一正,道“此战离不开的学宫修道人和军正府十万甲士的鼎力相助。” 说完,他便把两卷呈文从袖中取出,正准备上前递接给道人。 这时,道人向他手上呈文一扫,不见他任何动作,两卷呈文便从他手上离去,落在了道人旁边青石之上。 道人再次额首,道:“那也是任镇守引领有度所致。” 说到这里把话题一转接着,道: “任镇守来意贫道已知晓,大可按自身意愿放手而为。往后南亭道事务全权由任镇守负责,不必再事事呈文。” 任御拂袖一礼,道:“御遵守上真法旨。” 说完抬起头来向道人看去,见道人再没有开口说话的意思,他心下知晓,此次呈文当是结束了。 当下他便揖手一礼,道:“御告退,” 说完便向来前道路走去,这次一路走来并没有向先前来时那般,落步似没有前进一样。 而是,走了还没几步,眼前再次一晃,他的神意便从传音法符世界内退了出来。 落到他的正身上,任御随即睁开双目,心下思忖,道:“先前见道人时的妙境,和他在道观看到的不老泉妙境几乎一致。 这事要么是巧合,要么是他自身心境所致。 巧合的话不大可能,修道人修行每一步都是去假存真,功行至他们的修道人都是心清神明,很少有巧合这种太不确定性的事物发生。 如果不是巧合的话,那就是心境所致,是他的心中所想借一步呈现。 如此才能解释的通为何他两次妙境之行,看到场景俱是一样。 既然如此的话,那就表明每个修道人在妙境内看到的是场景皆是不尽相同。 还有在他刚进入妙境后,只能看到道人虚影,他向道人走去似是原地踏步,这两者可能也和功行有关。 或是有可能那个时候道人神意不在妙境内,所以只能看到道人的虚影,至于原地踏步,应该妙境自发护持修道人虚影而为。 至于究竟如何,他相信等他功行提升到元神上尊之后,再次一行,必是能解开此处谜团。” 不过,想要修行到元神境,锻造金丹,以他目前功行还是有些不足。 他隐隐感觉到,锻造金丹之前,需要把自身的法力蓄到一定的界限,并且在神意上他目前也是欠缺太多。 只有在这两者上修行到一定的上限后,才能考虑锻造金丹。 这样才符合金色小字上的“阴阳相互,水火共济”之说。 这也是他参照金色小字上的对“金丹”境界的载述,再对应自身功行,隐隐感觉到的。 功行提升这事,是急不来的,需要长久修持,非一朝一夕之功,越到上越是如此。 不过他也不急,他自是知晓,九层高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 基础打的越好,走的也就更远,修行上也是同理。 以如今南亭道的形势自是没有他闭关破境的时间,他完全可以趁这段时间一边修行,一边处理镇守事务,对他功行提升也耽误不了多少。 等他趁着这段时间,把自身功行先提升一定临界点了,再设法请教他人,接下来的上境之路。 任御从思绪中回过神来。 把手中传信法符一甩,看到它再次自行贴在承柱上之后,这才运持法力,化为玄光,在正殿前法台上落下。 他从法台上下来,来到宣政殿的时候,陈抱朴已是在里间等候着他。 坐定后,他向点了点头,问道:“妖修涅丘已是安置好了么?” 陈抱朴神色有些疲惫,道:“禀告师叔,已是关押在狱庭之内。” 任御看到陈抱朴身上的疲态,关照道:“这次参与两族攻伐,看来对你自身也是大有好处,贫道观你功行,已是快要“真气化液”,等你再次闭关修行,必定会水到渠成,破境到蕴气境。” 说到这里,陈抱朴也是脸上浮现出喜色,开口道:“师叔法眼不差,抱朴确实感觉破境就在这一两天时间之内。” 任御道:“接下来贫道这边也没什么需要你跑路的事情,你就静下下来先破境到蕴气境。” 说到这里,任御似是想到了什么,提醒道:“你现在身体状态已是身心俱疲,你回去后先不要急着去修行,而是先睡上一觉,等身体状态恢复正常之后,再去修行,这样就可以一举功成。” 陈抱朴听到任御所言,拱手一稽,道:“谢师叔指点。” 任御不觉点了点首,道:“去吧。” 陈抱朴随即开口道了声:“是”便转身离去。 他起身来到案桌前再次铺开宣纸,提笔书写了起来,随着一 在先前妙境之内得到道人首肯后,任御更加肯定他自身先前的想法。 以南亭道如今之局势,想要慢慢整合临安,镇海的各方势力,在时间上已不被允许。 第一章 议事殿殿议 第二章 贤德驻人间 第三章 此镇非彼镇 第四章 浊酒话沧桑 第五章 破玄方立道 第六章 动若山海漰 第七章 敢为众人先 第八章 若此去不回 第九章 道庭初显世 任御向其点了点头后,抬袖一摄,霍都道人递来的法符已是来到了他的手上。 他随即放出神意稍作感应后,从袖袍中取出随身携带的代表他自己的金色法符,运持神意使魏执礼的法符和他的相接连后,便把这枚法符轻轻往前一送,落在了霍都的手上。 他想了想,再次从霍都手上摄过来代表霍都的那枚传信法符,和先前一样接连之后,再次送到了霍都的手上。 他见已是处理完毕,便对霍道道:“辛苦霍道友走此一趟,你和魏道友的传信法符,皆是和贫道自身的法符相连。你见到魏道友后把此事告之知晓,有事可随时与贫道联络。” 霍都道:“霍某知晓了。” 说完便向任御和在坐众位修道人,告辞一礼后,化光远去。 任御则是继续道:“接下来诸位就商议一下我方该如何应对妖物一方接下来的反应。” 张渡厄想了会,凝眉道:“上次一战,妖物一方丢失先锋营和通渭河以北到武夷山的部分平原,这在妖物一方自和我族摩擦以来,首次失利。按照此辈以往之脾性,接下来恐怕会设法报复回来,这方面我方接下来得有所防备才好。” 临安府学宫学正画子墨听到张渡厄言语,有些不以为意,道:“张道友这话有些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之嫌,道友所说这片平原原本就是人族所有,只是以前大玄积弱,丢失了去。如今有我们修道人加入征伐,和以前只有大玄出面自是不同,正好收回人族以前失地罢了!” 临安镇守渝衍一,道:“画学正未免太过断章取义,渝某不太苟同。以前虽是多为大玄凡俗甲士对抗妖物一方,但也有望远府同道一直在振前出力,就连南亭道前镇守守拙上真都是牺牲在妖物之手。 如今,先有我方攻灭妖物一方先锋营和收回失地,再有两府同道加入,即使最近妖物一方还是和以往一样派遣人手,但等到其反应过来必是雷霆一击。 所以渝某赞同张道友建言,我方在这方面多做应对,一防万一。” 镇海府学宫学正秦摄政道:“画学正之言虽是片面一些,但也有可取之处。我方既然已经决定攻伐妖物之辈,大略上各有应对自是必然的,但也不能太过被妖物一方以往的气势所迫,从而挫了自身锐气!” 任御点头赞同,道:“诸位道友所言皆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如今局面,是攻还是暂守,诸位不妨以此议为题。” 说完便再是不言,等待众人开口建言。 他自是知晓,一个事物个人再是考虑周全,但也有考虑不到和有所遗漏的地方。 这时,就需要集思广益,采取众人意见之长,从而补缺自身所短,再是两相结合,才是集钟议事的真正目的。 不然,以他之功行,位格自是可以一言而决,即使如此,南亭道辖下各方势力也只能俯首接谕,无有再多想法。 不过,任御也不会如此作为。反之,更要下分权责,让众位修道人各领所长职务,从而真正融入到这个临时所搭建的草台班子当中。 这样,他既能少些操劳,又让众位修道人感觉自己也是受到重用,有发挥所长的地方,从而再次增强阵营归属感。 至于这样长此已久下去,会不会造成尾大不掉,做他人嫁衣之事的结局。 自是不会,其一,任御本就是目前这方阵营权责最大之人,下面之人要是公权私用,或者说结党营私等等举动,他自是可以一言剥夺。 其二,修道人本就是以功行修为为主,自是以视功行最高者为尊。 下面之人再是能为通天,没有功行支撑,也是镜中明月,渴望而不可及。 再者,要是真有如此能为之人,功行能力具足,又能做好人族这镇守职责的人,任御自会上书退位,也好专心修行。 不过,功行到如今任御他们者,已不是靠打坐修行就能提升的,需要去感去悟,再加上修行资粮食供应。 这都不是静坐苦修就能得来的,需要自己出门去争取,去找寻。 世间最上层者,自是功行高绝的修道人,而修行资粮也九成九就掌控在上层修道人的手中。 这也是任御,或者说三府修道人愿来这偏远荒丘的最大原因。 当然,也和看不惯妖物一方残杀迫害人族百姓有关。 但毕竟修道人和凡俗百姓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群体,其所思所想也是互为大不相同。 这也是为何以往妖物一方就可以在人族南亭道领土上驰骋撒野的最大缘由。 最大缘由是少有修道人参战的原因。 是以,如今有任御先是接掌人族南亭道,再有他以镇守职位降谕一道各府各方势力,才形成的当前局面。 当然,这也和任御得到那位上尊的首肯有关,不过最多的还是任御自身所努力造成的。 如此,才能对全灭妖物一方先锋营和收回以往丢失领土,并在武夷山驻扎下来。 这一切都和任御息息相关,最多的是由于他穿渡两界,他的想法和考虑问题的出发点自是和大荒之人大为不同,会在更高的,相对的,侧面的角度去思考。 才有他接下来利用职位,一路接势,整合三府战力之举。 也有他的运气使然。 毕竟任御两次击杀妖物一方先锋头领,在此辈群龙无首的情况下才能极功为一役,一举建功。 如若,换一个人来,再和任御同等条件下,也不一定有可能做成此事。 活不多说,回归正题。 武夷山顶平台之上,有众多青石错落隆起,上有诸多修道中人,众人或盘,或卧,或是凝神倾听,或是开言纳柬,但皆是面向任御所坐青石方向,聆听任御所言。 任御议题一定,众位修道人不再是想起什么,或者觉哪里正确就开口建言,而是议题围绕着符合当前形势的接下来人族一方的有利处而商议。 第十章 武夷再议事 第十一章 仙真长清路 第十二章 得一而窥全 第十三章 英豪不分类 第十四章 四古治妖群 缘来缘去!!! 抱歉了,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