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继涟师弟!”
“你疯了?”
“带一个破象境修为的人去和异鬼作战,无异于带着一个累赘!”
黄屠说的很直接,战争不是玩笑。
以齐君城的修为,在猛烈的交战中,只能充当炮灰。
天继涟转头,看着比自己高大的黄屠,一脸从容的说道。
“我知道。”
“若他无能,死了便罢。”
天继涟和周伯演同是新道仙人的弟子,齐君城作为周伯演的弟子,天继涟有责任对保全齐君城安全。
可是一旦交战,天继涟绝对顾不上齐君城。
不过天继涟信任周伯演的眼光。
“不行!”
黄屠厉声反对,伸出手单指指着齐君城。
“他修为虽弱,但加以静心修行,待物方境以后外出行动也不迟。”
虽然周伯演有些柔肠,甚至优柔寡断,但是不会随便捡一个人就扔到北斗宗。
齐君城身上一定有让周伯演认可的优点。
齐君城不在乎天继涟的真实想法,他得到了天继涟的许可,就有理由和他们一起去斗斗异鬼。
“再说,集烟镇一行面临的又不是一两只异鬼。”
“倘若是有零星数只,带个累赘历练一番也不是不可以。”
黄屠语气转而平和,试图劝说天继涟。
齐君城意外黄屠竟然会为他着想。
“宗内人丁稀少,不能轻易浪费。”
黄屠第二句话让齐君城明白,他并不是为齐君城着想,而是替整个宗门考虑。
齐君城自己都差点被他说服,收回请求。
“是死是活自有天命。”
天继涟毫不让步。
“天继涟师弟,你若真的带他去,他很可能死,届时你会后悔。”
“怎么和你周师兄交代。”
没想到黄屠看似一副莽夫样,说起话来倒是逻辑清晰。
天继涟讲起道理来一套接着一套,齐君城暗暗佩服。
不过天继涟心底是真的如此认为。
实力不低但后来倒戈神殿的修仙者又不是没有出现过。
“修仙者想要获得最终胜利,最需要的不是修为,而是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
“四百年前,修为不如现在的先祖,就是凭借不认命的信念为修仙界奠定了基石。”
语气从容,眼神却十分坚毅。
黄屠一口否决。
顿时。
天继涟这个十二岁的少年师叔,和比他大了两轮多的同门师兄,剑拔弩张。
修为不是战胜天妖的首要因素,决定最终胜利的,是人类内心无法撼动的信念。
“那也不行!”
“不可混为一谈!”
青璃背过手歪着身子,笑嘻嘻的轻唤黄屠、天继涟二人。
这时二人似乎反应过点有些失态。
天继涟淡淡一笑,随后默默把身子被转了过去,背对黄屠。
齐君城也是第一次看见天继涟有如此执着的一面。
气氛忽然有些莫名沉重,周围的其他弟子互相挤眉弄眼,却无从开口。
“师傅?师叔?”
“站他个一天一夜,看谁气性更大?”
青璃一只手托着腮帮子,同时手指轻敲白皙无暇的脸颊。
其实天继涟和黄屠不是有意相对,只是话说到那了,又不知如何收场。
见状,黄屠鼻子轻哼一气,闷闷不语。
沉默良久。
“你们二人打算不说话一直在这里晒着?”
黄屠把脸皱成一团,咬牙切齿,压低声音。
“青璃,你怎么也...”
“师傅,您听我说。”
站在一旁看戏的青璃,一边来回踱步,一边用眼神观察天继涟和黄屠的表情。
见二人一脸苦瓜相,青璃不禁笑出了声,不过马上郑重其事的说道。
“我看带着他或许有用。”
此战,黄屠也没打算能够彻底消灭异鬼,在不造成损失的情况下,暂时击退也是很好的结局。
“所以我们要准备打持久战。”
黄屠和齐君城都在认真听讲,周围七名弟子也凑了过来。
青璃完全不给自己师傅面子,连忙挥手打断。
“集烟镇附近,大概有一百八十多只异鬼。”
“就凭我们这几个人,和那里留下的残兵,想一举消灭异鬼是天方夜谭。”
黑布包里是枯木真人为外出弟子准备的丹药以及药草。
天继涟,黄屠,青璃等其他七名弟子,则在船舱里闭目养神。
在码头上,青璃还是说服了黄屠。
唯独天继涟依旧背着身,眺望运河来往货船,站在河风中他自岿然不动。
天河城城中运河,南下的一艘巨大行船。
齐君城背着沉甸甸的黑布包,站在船头神采奕奕。
这时就需要分出人力照顾受伤的弟子。
而且休憩时间也需要人员轮流把风,防止异鬼趁虚而入。
加上日常琐碎之事,都要有人去做。
集烟镇对战上百只异鬼,作战人手严重不足。
天继涟、黄屠、青璃等弟子需一门心思对付异鬼。
可万一再次出现其他弟子受伤的情况,其他人难以第一时间及时照料。
如此。
青璃说服黄屠后,在黄屠的默许下,齐君城欣然接受协助作战的任务。
不过没有一个人对他抱有任何期待。
可在他们中分出去一人,就会减少一分战力。
能有做些杂活,可以使唤的伙计,会让这一行人轻松不少。
所以说白了当所有人都去战斗,负责跑腿的的助手同样必不可少。
行至八百里,地势下沉,终于走出山势起伏的天河群山,足以眼见万里原野。
巨船要在此转道向东,而黄屠等人要南行,于是一行人便下了船。
为保全同行弟子体力,一开始黄屠就没有打算踏风出行。
破象境造极期的初级修仙者,正面对抗一只异鬼也勉强。
在对战百八十只异鬼的情况下,齐君城只要不拖后腿,做好跑腿的杂活,他们就谢天谢地。
巨船从天河城出发,曲折数百里,数日里只见河道两岸,山峡耸峙,翠意盎然。
只有齐君城气喘的跟差点要抽过去似的,在队伍后方大口大口吃风,拼着老命疯狂追赶,方能不被甩开。
说到修仙者出行方式,三宗里面就属北斗术宗最为朴素,乃至寒碜。
逐日剑宗,物方境弟子掌握御剑之术,便可御剑破空,剑气纵横百里,英姿飒爽。
况且天河群山一带,山高水远,树木丛生,大部分物方境弟子无法坚持太远。
现在所剩不足三百里,前方又是一路没有阻碍的平野,便率众踏着风,继续赶路。
其他人还好,勉强跟得上黄屠的速度。
可惜齐君城没这个福分。
北斗术宗只钻研最纯粹的术式,既不懂铸器驭物,也不会御剑飞行。
地藏宗另一个庞然大物地上海楼,更被称为是移动的陆地都城。
铸器为要的地藏器宗,但出行重器就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
其中享誉三宗能够容乃近千名修仙者的庞然大物,纵云楼船,正是地藏器宗所铸。
赶个路,单靠两腿和一身深厚修为,乘风也要破风,硬走。
齐君城掌握踏风之术不久,一路全神贯注,不敢一丝松懈。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