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版权信息 书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 作者:何剑峰,宋轶主编 出版者:广东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月 ISBN:9787535974198 本书由中文在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授权黑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全球范围内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2020年1月,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定周密方案,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防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要全力救治患者,尽快查明病毒感染和传播原因,加强病例监测,规范处置流程;要加强舆论引导,加强有关政策措施宣传解读工作,坚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引自新华社2020年1月20日电《习近平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重要指示》)。 为此,广东省出版集团、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广东科技出版社联手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本着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宗旨,以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加班加点、昼夜奋战,迅速推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科普图书。 全书聚焦广大群众热切关注的焦点,采用问答形式,分常识篇、症状篇、预防篇和误区篇四个部分,做了简明的答问,引领大众正确认识此次疫情的发生发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易感人群、传播途径以及规范的防护措施等,旨在拨开笼罩在大众头上的疫情疑云,扫清因不明真相而产生的不必要恐慌和错误解读,引导大众树立对此次事件正确的认识态度,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 本书内容规范,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力求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相关知识进行详尽、科学、通俗的解释,为广大群众提供一份及时、权威的防疫抗疫指引,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编者2020年1月 常识篇 一、什么是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因其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主要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目前已发现感染人的冠状病毒有7种,其中SARS病毒、MERS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等可引起较为严重的人类疾病。 冠状病毒除感染人类以外,还可感染猪、牛、猫、犬、貂、骆驼、蝙蝠、老鼠、刺猬等多种哺乳动物及多种鸟类。 二、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是指以前从未在人类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2019年12月导致武汉病毒性肺炎暴发疫情的病毒为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将该病毒命名为2019-nCoV。 三、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病毒、MERS病毒的区别是什么? 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病毒、MERS病毒是同属于冠状病毒大家族里的“兄弟姐妹”,基因进化分析显示它们分属于不同的亚群分支,病毒基因序列有差异。 四、哪些冠状病毒能感染人类? 迄今为止,除本次在武汉引起病毒性肺炎暴发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外,共发现6种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分别是HCoV-229E、HCoV-OC43、SARS-CoV、HCoV-NL63、HCoV-HKU1和MERS-CoV。 五、新型冠状病毒会人传人吗? 会!新型冠状病毒虽然来源尚不明确,但是具备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能力,已发现其在医疗机构与社区中存在传播。 六、新型冠状病毒是怎么传播的?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分析,可以肯定新型冠状病毒存在飞沫传播,也几乎可以确定存在接触传播,但尚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空气传播。 七、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强度大吗?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具有一定的传播强度,如果不采取防护措施,理论上1名患者可以将病毒传播给2~3个人。 八、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吗?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新发现的病毒,目前尚无可用疫苗。开发一种新型疫苗可能需要若干年的时间。 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药物可以预防吗? 暂时没有。对于病毒性疾病,除少数疾病如流感外,通常无特效药。 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能治疗吗? 虽然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定的治疗方法,但许多症状能对症处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病情。此外,对感染者的辅助护理可能非常有效。 十一、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简单地说,密切接触者是指跟患者(疑似或确诊病例)有过近距离接触(如与患者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共用一个教室、在同一所房屋中生活),但又未做任何防护措施(如戴口罩等)的人员。是否属于密切接触者,最终需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业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后做出专业判定。 十二、如果接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通知,你是一位密切接触者,怎么办? 按照要求,密切接触者需要进行居家医学隔离观察,不用恐慌。作为密切接触者,不要上班,不要随便外出,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定期接受社区医生的随访。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临床表现,要及时向当地社区随访医生报告,在其指导下到指定医疗部门进行排查、诊治。 十三、为什么要对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14天? 对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主要是为了采取围堵策略,切断此病毒的传播,这是一种对公众健康安全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 基于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认识,从接触病毒到发病的最长时间为14天,所以我们需要对密切接触者观察14天。过了14天,如果没有发病,才可以判定此人未被感染。 十四、传染病共分为几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属于哪一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甲、乙、丙三类,原有39种。甲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强、病死率高、易引起大流行的烈性传染病。 2020年1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新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进行管理。 十五、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一定会得肺炎吗? 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肺部影像学改变,也就是说都有肺炎的表现。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也有可能会发现无肺炎表现的患者。 十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去医院就医需要注意什么? 患者去医院就医应注意正确佩戴口罩,最好是一次性医用口罩,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接触史,帮助医生判断病情。 症状篇 一、人感染冠状病毒后会有什么症状? 人感染冠状病毒的症状严重程度不等,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的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临床症状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约半数患者在1周后会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二、如果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临床表现,是否意味着自己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了? 很多呼吸道疾病都会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表现,是否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需要医生根据发病前的活动情况、是否接触过可疑病例、实验室检测结果等信息来综合判断。因此,一旦出现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症状,请不要恐慌,应做好自身防护并及时就医。 三、出现什么症状需要就医? 如果出现发热、乏力、肌肉酸痛、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都应及时就医,并同时告诉医生发病前两周的旅行史,以便医生快速做出诊断。 四、目前医院对发热、咳嗽病例的就诊流程是怎样的?如何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医院对发热咳嗽病例的就诊流程:患者前来就诊,首先会到预检分诊处,由护士测量体温。如果有发热、咳嗽,护士会给患者戴上医用口罩,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门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信息,在问诊与检查过程中,重点询问患者发病前2周是否到过疾病流行地区,或是否有与类似病例接触的情况。若患者的临床表现符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的定义,且曾到过疾病流行地区或与类似病例接触过,那么就会被立即收治入院隔离治疗。同时采集咽拭子、痰液等标本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有条件的医院实验室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检测。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即可确诊。 五、怀疑自己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症状怎么办? 如果怀疑自己可能受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就不要去上班或上学,应主动戴上口罩到就近的定点救治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如果去过疾病流行地区,应主动告诉医生;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也应告诉医生,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同时要加强居家通风和消毒,在家戴口罩,避免近距离接触家人,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六、怀疑周围的人有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症状怎么办? 如果怀疑周围的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首先应自己佩戴口罩,与对方保持距离,避免与对方近距离交流,然后建议对方佩戴口罩,及时前往就近的定点救治医院发热门诊接受治疗。 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状与SARS、流感、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并会出现肺炎。但值得关注的是,早期患者可能不发热,仅有畏寒和呼吸道感染症状,但CT会显示有肺炎现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重症病例症状与SARS类似。 流感的临床表现为高热、咳嗽、咽痛及肌肉疼痛等,有时也可引起肺炎,但是并不常见。 普通感冒的症状为鼻塞、流鼻涕等,多数患者症状较轻,一般不引起肺炎症状。 八、哪类人群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全新的冠状病毒肺炎,人群对新型冠状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该病毒具有人群易感性。老年人、青壮年及儿童均有发病,目前以老年人发病多见。 九、哪类人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容易出现重症? 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产妇,或存在肝肾功能障碍的人群,病情进展相对更快,严重程度更高。当然,很多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感染以后也可因为严重的炎症反应,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脓毒症表现,所以不能掉以轻心。 预防篇 误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