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主公我不想加班 > 第六十二章 弯道超车的天才【五千大章】

第六十二章 弯道超车的天才【五千大章】

作者:寅时不睡 返回目录
        

徐庶拍了拍自己身上的灰尘。


        

他其实挺莽的,也没有介绍信,没有推荐人,直接奔着颍川书院就来了。


        

他其实就是颍川长社人,只不过从小就离开了颍川,所以对于颍川书院的印象也就停留在路过的时候,会看到一些穿着整齐,虽然不是特别华丽,可是就是有一种书卷气迎面而来的少年聚在一起在书院进出。


        

那时他其实还是蛮羡慕他们的。


        

因为当时搬迁洛阳的时候,父亲就说了,洛阳里最好的学院他是上不了的,因为身份不够,所以到了洛阳只能自学,可是谁知道到了洛阳没多久,老爹就一病呜呼,直接丢下他和老娘两人相依为命。


        

徐庶站在颍川书院门口,看着几个学子素衣白衫从书院中出来,他们身上的衣服,曾经也是他所向往的。


        

他向往的不是衣服本身,而是穿上那身衣服的意义。


        

在洛阳的时候,他从家里离开时身上穿着的就是这种普普通通的学子服,不过离开家门一段之后,便要换上游侠的打扮。


        

洛阳是个繁华的城市,但也是一个遍地藏污的城市。


        

至少在徐庶的世界里,他在洛阳的童年并不算是快乐。


        

以致于他需要让自己变得凶狠好斗,抛弃掉了自己曾经喜欢看的书籍经史,提起了长剑,打小当个小游侠,在街道城外谋个生路。


        

太行书院的名声现在在太原可是越来越响了。


        

各家百姓都希望在读书的孩子能够争气一些,过了考核选拔,进了书院的话,那可就是祖上庇护,家族荣光了。


        

就连大汉其他地方,多少也有听到了太行书院的名声。


        

因为他骗老娘,自己是去给人做助学,一边上学一边赚钱,将来有的是机会遇到大儒,成为人上人。


        

一直到为一起成长的好友出头,徐庶才算是结束了自己的游侠生涯。


        

不过好在有庄星河的帮助,徐庶的老娘也只知道徐庶要去游学,而先将自己送到大汉宗亲晋阳侯刘备的地盘上休养,庄先生是刘备军中的医师,而且她也知道徐庶之后会到太行书院去教书。


        

庄星河带回来了一个远方亲戚,说是姓庄,所以估计是庄星河的族人。


        

徐庶的老娘被其他人提前接走,很有可能是其他势力的人。


        

如果放在一起,那确实多少还有点倪端能够看出来。


        

而且庄星河是徐庶带过见他老娘的,所以徐庶的老娘恨不得直接先把徐庶赶去游学,直接跟着庄星河奔赴太原去了。


        

而陈琛那边根本不知道其实徐庶老娘就住在眼皮子底下。


        

他得到的消息是这样的。


        

好像是个不错的称呼。


        

如果知道徐庶成功地被拐来当教书先生的话,陈琛可能会直接扇自己几个巴掌。


        

要知道徐庶的才华和天赋远远不仅仅是他在三国时期那一点高光时刻。


        

问题是,这两条消息间隔时间长达半年,任谁也不能把隔开半年的两条消息,而且还有一条不是那么重要的,给联系起来吧。


        

如果陈琛没有派人去颍川书院盯着等徐庶的话,那可能按照正常的轨迹,徐庶会跑到太行书院学习和教书?


        

教书先生徐庶?


        

但是就是因为不知道,所以他才要紧盯着徐庶,不能让他从自己手里溜走。


        

比起各方面都要不好招揽的吕布,相性跟刘备更加契合,踪迹也更加容易寻找的徐庶自然是不能错过的。


        

而这一切围绕着徐庶展开的活动,徐庶自己一点都不知道。


        

徐庶作为一个前期教育缺失的天才,竟然用几年的时间就让自己能够成为一流谋士,而且在入曹营之后,徐庶的老娘没了以后,徐庶改回徐福的名字,甚至成为了封疆大吏。


        

这还是他低调行事,因为老娘去世不想发挥出自己全部实力的情况。


        

真正的全盛高光状态的徐庶有多强,陈琛不知道。


        

年龄稍小一些的小师弟似乎是晚入学了一些,他并没有上过陈闲的课,不过在颍川书院中姓陈的有趣教授,似乎就陈闲一个。


        

再说了,师兄能说是想,那说明这个陈教授就不在颍川书院里,而颍川书院的教授其实蛮固定的,大家来这里养老教书之后,一般就懒得挪窝,不想走了。


        

所以还是能够很快地锁定住师兄说的。


        

“我有点想陈教授了。”


        

突然,驻足在颍川书院门口的徐庶听到了从自己身边经过的一个年纪稍长的学子突然开口跟身边的师兄弟们叹气道。


        

“师兄说的是那个去了太原,和蔡大家一起主持修建了太行书院的陈教授吗?”


        

特别荀彧老喜欢陈琛的诗词了。


        

他还特地拜托荀攸,如果陈琛有什么新的创作的话,一定要给他送过来。


        

在书院里文学课里当助教的时候,荀彧总是会拿陈琛的诗词来给学生们品鉴。


        

就是那个被圣诏安排去洛阳当中散大夫,又跟着儿子一起去太原辅佐刘备的陈闲教授了。


        

话说虽然各方势力对于陈琛并没有太多的了解。


        

但是因为颍川书院之中有荀彧这个陈琛基友,陈琛的名声自然小范围地推广开了,而且毕竟也是颍川书院的优秀学子,多项学科都是甲等成绩,老师们时常会拿陈琛举例,这样在颍川书院求学的学子们多少都有些仰慕这个年少有为的师兄。


        

但是大家也只敢想不敢说。


        

徐庶在一旁静静地听着这些学子的交流,才知道其实陈闲在颍川书院的名气还是不小的。


        

特别是他的教学方式有时候会较为新奇,更受学子们欢迎。


        

他们都说了,荀彧师兄是陈琛师兄的好朋友,经常谈人生论理想,同床共枕,同被而眠的好兄弟。


        

只不过就是没有见过陈师兄回来而已。


        

感觉荀彧师兄有些单相思的样子。


        

都是属于那种教学情况相对来说比较轻松的,思想比较前卫一些,开设的专业方向的课程也更偏向于各种让人一看就很感兴趣的课题方向上去。


        

所以陈琛这一波带走人,直接把颍川书院平衡了好久的氛围给破坏了,现在的颍川书院,学习压力要比之前大了不少,虽然说书院并不要求学生们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准。


        

但是书院中严厉传统的教授占比要多得多,所以整个书院的氛围也有受到影响。


        

而且其实陈琛从颍川书院带走了一批老教授和师兄弟们,他们都跟陈闲的关系比较近。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所以其实这些教授跟陈闲的风格也多少有些沾边。


        

看来果然按照风格来说,或许太行书院会更适合我,但是颍川书院的传统教学氛围,或许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打好基础。


        

徐庶知道自己这个时候才来求学,其实已经算是大龄学子了。


        

但是他并不会害羞和担忧自己学不好。


        

所以现在有经历过陈闲还在书院时期的学生,还有那些在陈琛还没有带走书院里前卫派的教授们的时期的学生,可都会怀念当初书院里的氛围。


        

其实能够说是原本的颍川书院就这么被陈琛师兄给分成了较为守旧的颍川传统教学派,还有较为新潮的太行实验教育学派,不过这也就是他们颍川系的学者自己划分的,圈外人也没什么人关注这个的。


        

大致了解了情况之后,徐庶才回头看着眼前这座朴实无华的大书院。


        

而他,就是其中一个。


        

他打算用两年时间就补上自己之前比别人落下了十来年的基础,然后直接动身前往太行书院,去感受一下太行书院的学术氛围和人文气息。


        

去见一见有趣的陈闲教授,和被颍川学子推崇的陈琛师兄。


        

他很自信,却不猖狂。


        

他只是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告诉世人。


        

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能够弯道超车的天才。


        

这种自信,这世上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有。


        

收起了自己纷飞的思绪,徐庶挺着胸膛,大跨步地迈步走进了颍川书院。


        

他身上的衣服也挺朴素的,跟书院里的环境没有什么违和感。


        

他不知道其实陈琛的年纪并不比他大,但是按照他的想法,他在颍川学子之中辈分要比陈琛晚,叫师兄也是正常的。


        

好家伙。


        

徐庶人都还没有踏进书院的大门,就已经把自己当作颍川书院的学子了。


        

不过徐庶一点也不带虚的,撞衫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人家帅。


        

关于帅和气势这方面,徐庶还是很自信的。


        

他老影帝了,不然也没有办法一直用私学助教加上学子的身份骗他老娘那么多年,然后用自己平时挤时间里学到的经史子集的内容拿回家哄骗哄骗老娘自己今天又有新收获了。


        

之所以没有违和感,是因为他看起来像是一个书院里的仆人。


        

没错。


        

徐庶跟书院的杂役和仆人的衣服撞衫了。


        

老赖!


        

不是说他是老无赖,而是他姓赖,赖星,颍川赖家长子。


        

在书院里蹲了好多年了。


        

徐庶,老鬼才了。


        

“咳咳,这位小哥,你怎么有些面生?我似乎没有见过你,你是新来的杂役吗?”


        

突然,路上一位打扮干净的颍川学子拦下了徐庶前进的脚步,他似乎是书院里的风纪委员一般的存在,观察着过路的学子们的衣着打扮,如果郭嘉在的话,一定能够认出来。


        

但是他的目标,是全课程甲等上,这就有难度了。


        

全才不是谁都能成的,特别是全方位都要有较深造诣的全才。


        

千古奇人里,又能有几个是全才呢?


        

这货确实就是书院里的风纪委员,专门负责记录学子的生活状态的,防止他们乱搞,这个他们里面的人,郭嘉就是一大典范。


        

老赖抓了郭嘉不知道多少次了。


        

赖星之所以一直都在书院里面蹲着,并不是因为他不优秀,恰恰相反,他多项课程成绩甲等,已经算是书院中较为优秀的老师兄了。


        

也没有被人认为是杂役的愤怒。


        

他风轻云淡地摇了摇头,摆出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样,坦然地回答道。


        

“我确实是新到书院的,只不过我不是杂役,我即将是书院学子了,不知道这位师兄怎么称呼,想要进入书院学习的话,需要什么样的考核吗?”


        

老赖明显就是对自己的定位不明确。


        

徐庶混迹江湖也有段时间了,从老赖的身上他能够看出多种身份的结合,比如风纪委员。比如书院老师兄,比如固执的学习狂魔等等。


        

理论上来说,这样的师兄应该是会让人畏惧的,可是徐庶半点都不慌。


        

看来这小子,要么是个狂的,要么是个疯的。


        

要知道除了世家子弟之外,寒门子弟想要进入颍川书院读书,虽然门槛不高,但是多少也需要对于学问有爱好的。


        

并不是什么学生都收的。


        

徐庶这状态飘逸归飘逸,可是这话里的自信气息,却是让人忽视不了的。


        

赖星自然也发现了徐庶话里的问题。


        

还没有通过入学考核就说自己将说书院的学子?


        

还有陈琛。


        

陈琛是以全科甲等的成绩毕业的。


        

“鄙人姓赖,你且随我来,书院招生的时候已过了,你想要入学的话,我带你去找院长。”


        

虽然说设的门槛很低,但也不是普普通通的农民能够轻易地通过的,至少你也得看看书,读读书,有点自己的见解和灵性。


        

赖星并不是什么心眼小的。


        

其实他能够蹲在书院里面对着各个没有拿到甲等上的课程死揪着刚,就证明了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他来说,值得他关注的只有学习。


        

徐庶微笑着给赖星回了一礼。


        

他打蛇上杆,赖星没有抗拒,他就干脆直接叫赖师兄。


        

赖星自然是察觉到了徐庶在这小细节上刷的存在感,笑着摇了摇头,希望这个自信的家伙能够通过院长的考核,成为书院里的一员吧。


        

赖星按规矩办事,知道了徐庶是新来的外地人,当即补了一礼。


        

这一礼是因为他这个时候代表着颍川书院,书院可不能被人说没有礼数。


        

“那就劳烦赖师兄了。”


        

徐庶跟在赖星身后,在书院里绕了一阵之后,才到达了院长的书房之外。


        

他一路上都保持着新奇的眼光看着书院内的各种建筑和设置,比如路过演武堂的时候,书院中的学子在斗法斗武的,还有演练堂里在草棋盘上下棋斗智的学子们。


        

书院里有不少东西是他没有接触过的。


        

或许这两年显得有些沉闷的书院,会在这个家伙的到来之后,活跃起来。


        

不知道为什么,赖星有这种预感。


        

只不过这些他并不在意,他脑子里其实还在想着今日应该要做些什么课程的温习,提升自己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


        

徐庶心中保留着这些疑惑。


        

他对于书院的兴趣更浓了,也更加期待自己留在这里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


        

甚至,他还联想到了,这颍川书院给自己带来的新奇感和兴奋已经这么夸张了,那被颍川学子们有所推崇的太行书院,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特别是赖星介绍的,那片在书院中央的藏书阁。


        

徐庶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大的用来藏书的地方,那么多的屋子,能够藏多少书?


        

这些书是不是一样的?是不是什么自己想看的,没看过的书里面都有?


        

而赖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两年荀爽的身体并不是很好。


        

并非是被陈琛带着一批教授离开,新开创了太行书院而生气。


        

恰恰相反,荀爽对于陈琛和陈闲能够走出新的路,并且还能够将颍川书院的知识和学问带出去,走得更好更远而高兴。


        

他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完成在颍川书院的学业,飞奔去太原看看太行书院和陪老娘生活了。


        

到了院长荀爽的书房外,赖星先是示意徐庶不要大声喧哗,随后慢步轻声地上前轻轻地叩着门。


        

其实这并不是因为书院里的规矩多大,书院里从来都没有硬性的师生之间的规矩,从来都是由学生们自己感受,遵从他们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


        

现在基本上书院里的工作都是由荀彧来代替荀爽处理的,而荀爽就在书房里休息,看看书卷,接见接见学生,听听他们的诉求。


        

“谁?”


        

一道苍老的声音从书房外传出来。


        

他从来都不是一个自私者。


        

相对于荀家宿老的身份,他更喜欢自己教育者的身份。


        

而这两年,或许是因为黄巾之乱中,为了让黄巾的纷乱避开颍川书院,集结教授们凝聚守护书院的防护结界,从而耗费了他太多的元气,而且本身荀爽已经上了年纪了,所以他的身体老化衰弱得很快。


        

“走吧。”


        

不知道为什么,原本还有些兴奋和跳脱的徐庶在听到了荀爽的声音之后,理智和平缓了很多,他的心境还真的淡然了。


        

“是。”


        

赖星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学生赖星,有一学子想要入书院学习,如今招生已过,希望由院长来定夺。”


        

“那让他进来吧。”


        

赖星看向了他,徐庶点了点头,动作注意得很,似乎是担心惊扰到荀爽。


        

赖星看着他的动作,点了点头,眼神中颇有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