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从容年月 > 第52章 不介意的话可以叫我天才

第52章 不介意的话可以叫我天才

作者:偷名 返回目录
        

“老方,有点遗憾吧。”


        

放学后,李安南和方年一同离开了教学楼。


        

“作文又只给了你52分。”


        

方年无所谓的道:“原因不在这上面,在生物上。”


        

“生物多少?”


        

“22。”


        

“啊?!”


        

李安南惊了:“你是真的叼,6门535分,其中生物才拿22分,这朱鹏飞要是知道不得崩溃啊?”


        

“不过真的离谱,比我的英语都差。”


        

李安南这次成绩整体上还可以。


        

总分382分。


        

除了英语31分外,语文拿了92,这在棠梨八中算是优秀级别的,甚至只比柳漾低3分。


        

不像未来从初中开始,学校就要求学生购买课外必读选集,如《平凡的世界》、《钢铁》等名著……


        

方年无所谓的道:“只能等下次了。”


        

其实心里特别满。


        

在方年没有奋起的年月里,高三年级第一名语文一般在100~110分之间。


        

这次其实也不例外,除了方年以外,174班语文第二名只拿了103分。


        

事实上在很多类似于棠梨八中这样的学校,语文都是拉分科目,因为这个年代大多数学生的量不够,没法在答题上立意深刻。


        

这就是对自己记性过分自信的活该结果。


        

回到职工小区后,关秋荷一看方年没多大兴致,就故意问:“砸了?”


        

“要算不算,离第一差一分。”


        

22这个数字本来就离谱。


        

他就是想着生物这东西不是背啊背啊的就会了,才在靠前抱佛脚。


        

结果72分只拿了22分。


        

“我查查……”


        

“别查了,过了今年重本线。”


        

“单科成绩说说看。”


        

方年回答道,脸色如常,不悲不喜。


        

“多少分?”


        

“535。”


        

“这么说,数学满分,英语131?”


        

“语文。”


        

“对喔,忘了你是作家。”


        

“150、131、162、92。”


        

“理综这么差?”


        

“别提了。”


        

起码现在174班没人不认同这一点。


        

尤其是朱建斌说了那句话之后,甚至成为方年的量身评语。


        

‘方年考150分,是因为试卷只有150分。’


        

关秋荷夸赞道:“厉害,数学30分钟就满分,可真是个天才!”


        

方年认同的点点头:“确实,大家都这么说。”


        

“不介意你叫我天才。”


        

方年回答道:“大学无所谓的,重本就可以。”


        

“现在还早,多努努力,申城可是有4所985,这个你知道的吧,在湘楚的录取分数线也就六百三四吧。”


        

“对,也就640。”


        

尤其是这个150分,是在30分钟的时间里拿到的,胜似闲庭信步。


        

吃饭的时候,关秋荷问了句。


        

“申城那边我还算熟悉,有需要的话我可以帮你打听打听,尤其是大学方面,而且你还打算在申城买房。”


        

“别一上来就985呀。”


        

关秋荷对方年专业上的选择不大意外。


        

尽管一个理科学生,尤其是数学优秀的人,更适合选择诸如计科之类的理工科。


        

“大学还要选专业,这个你也得好好想想。”


        

“想好了,哲学。”


        

“复旦还是同济?”


        

可以说是终生受用。


        

就方年自己来说,哲学显然更有价值一些,文学和历史和数学,他都略懂。


        

“你是真的不想把自己搞得太累,数学这么有优势都不打算继续深造。”


        

直接经济效益也高。


        

但关秋荷也清楚,方年不太需要追究直接经济效益的专业。


        

通常,哲学、文学、历史、数学这样的专业方向会更注重培养辩证的认知、分析事物。


        

最后关秋荷说道:“对了,十一假期我会去一趟申城,有没有什么需要我帮忙带的?”


        

“如果方便的话,帮忙带一台iPhone3g。”方年想了想,道。


        

现在的山寨手机功能上逐渐跟不上了,也不差一台手机的钱。


        

关秋荷感慨了一句。


        

方年笑着道:“数学太难了,哲学就挺好的,有机会我一定努力,谢谢荷姐关心。”


        

“……”


        

…………


        

晚自习上课前,方年刚走进教室,不出意外的被围观了。


        

没什么特别的原因。


        

关秋荷问:“不用带一台苹果的电脑?”


        

“现在够用。”


        

…………


        

“朱鹏飞都说下次第一绝对是你,你理综的进步空间很大。”


        

“给我们讲讲怎么学数学呗,就跟老师说的那样,随便说点让我们跟安南一样能及格就行。”


        

“理综居然还有很大进步空间,太羡慕了。”


        

纯粹是因为好奇和新鲜劲还没过。


        

基本上是以座位前后分成两拨。


        

一拨优秀学生,一拨差生,说的话也不大一样。


        

也不去扎大家。


        

毕竟高三了,虽然曾经从来没听说过在棠梨这种地方出现过精神压力过大崩溃的,但凡事都有万一。


        

李安南特地来得比较晚。


        

“难怪你要去外面租房读书,重本稳了。”


        

“……”


        

方年大多数时候都是打个哈哈,不让大家尴尬也不让大家眼巴巴的等着。


        

“数学卷子上有两道题目老师讲了以后还不太懂,晚自习上课后你给讲讲?”


        

课堂与一对一是有很大差距的,课堂上老师都是顾全大局的。


        

讲完就算了,不懂自己再去请教。


        

买了可乐,认真的表示感谢:“数学和语文能及格,都是你的功劳,给个面子,喝一口。”


        

看着这张脸,方年撇嘴道:“好好说话。”


        

李安南绷着的严肃迅速消失,嘿嘿直乐:“还是老方你了解我。”


        

“奥数竞赛省联赛,一等奖可以有保送资格。”


        

“这不是才刚上高三,省联赛就过了?”


        

“前阵子刚过。”


        

等晚自习上课后,柳漾抱着书颠儿颠儿就过来了。


        

问了两道题目后,扭扭捏捏的问出了下午在QQ上问方年没回复的问题。


        

“方年,数学老师怎么说你错过了机会,什么机会?”


        

“可能吧。”


        

知道了情况后,柳漾就没再刨根问下去。


        

方年一跃成为年级第二,标准的重本选手这件事情引起的关注力度还是不小的。


        

“那个时候你还没学好吗?”


        

“报名在六月份。”


        

“呃……那如果能参加的话,有机会一等奖?”


        

“真不是,纯粹是名词相似度太高太高了。”


        

“有什么不懂的多来问我,可能就是隔一层窗户纸。”


        

“会的,谢谢老师。”


        

比如生物老师何丽再次找过方年。


        

刚好是30号第四节课下课,何丽回教职楼,碰到了方年,同路,便说了几句。


        

“对生物不感兴趣吗?”


        

上午的时候,关秋荷给方年发了消息,说自己已经坐上了回家的火车。


        

第六节课上完后,八中全校放假。


        

临近放假,方年却在食堂吃的午餐。


        

“加油,争取能稳过重本!”


        

“……”


        

======


        

破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