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从容年月 > 第56章 我怎么也得风光半个世纪

第56章 我怎么也得风光半个世纪

作者:偷名 返回目录
        

箱式小货车一路从桐凤到大坪。


        

然后离开平整的水泥马路,拐上混着碎石的泥土马路。


        

穿过连绵小山,抵达茅坝村民组。


        

早几年茅坝附近还有煤矿营业的时候,进进出出的车辆倒是很多,这两年逐渐罕见。


        

所以属于货车那种长‘嘟’喇叭声出现后,便有小孩侧目。


        

“呀……”


        

当最终停在方年家门口时,本就只有三十来户人家的茅坝村民组里的邻里三四便看见了露天车厢里的大件。


        

一些离得近的,更是吆喝着过来瞧。


        

“哦呦,老三屋里的……”


        

“……”


        

时近晚上,林凤干脆将大家都留下来吃饭。


        

七八九十个人围坐着一张大桌吃饭。


        

热热闹闹的过程中,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是老方家怎么忽然这么‘富裕’了。


        

农村就是这点好,邻里三四偶有争吵嫌隙,但那种一衣带水的鱼水情不会断。


        

看热闹是一方面,看需不需要帮忙也是一方面。


        

得亏有邻里们帮忙抬来抬去,才很快搞好。


        

“……”


        

话里话外总归会带那么一分眼红。


        

更多的是好奇。


        

“三嫂,你家这是老三在外面发了?”


        

“没听说啊,老三不是还跟我们老大在一起?”


        

“光是这么大的冰箱,就得好几千了……”


        

因此同组大多书人都会喊林凤三嫂。


        

要么就是喊名字。


        

长辈们说话,方年甚少会去插嘴,只这么听着。


        

方正国在兄弟间排行第三。


        

上面有两个哥哥,大哥早年间因意外早夭,二哥外出务工,下面有一个弟弟,在家务工,虽隔山差五能回家,方年碰见的次数很少。


        

方年一般是直接喊伯伯和叔叔,毕竟方正国的大哥早夭时,方正国自己才十来岁。


        

方年一下明白过来,敢情母亲大人这是要提前风光?


        

按照这趋势发展,明年兴许真能考上复旦。


        

那时候再风光个一年半载。


        

然后他就看到林凤摆摆手,脸色带着三分的喜色和七分的平缓。


        

“嗨,还不是我家这年哈宝,好好的书不怎么认真读,学人家写,发了点稿费,一定要给家里添东西。”


        

嚯。


        

“方年不是上高三了吗,怎么还让他搞这种事情。”


        

“挣钱也不急一时吧!”


        

“三嫂,让我说,还是得规整你家方年,我们茅坝多年没出过大学生了!”


        

得。


        

往后两年都妥了!


        

端着碗吃饭的众邻里叔伯母有的倒吸冷气,有的啧声感慨,俱表诧异。


        

果然,林凤故意吧唧了下嘴发出‘啧’一声:“懒得管了。”


        

“课余时间他自己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


        

“这次月考考得还行,只是有点可惜,才年级第二,比第一差一分,不过分数比今年重本线还高一分。”


        

“方年啊,你也是,应该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别跟我家二哈宝一样……”


        

“……”


        

方年迅速低头扒饭,他知道,母亲大人还有下文没说,不是他开口的时候。


        

“今年重本线多少?”


        

“534。”


        

“那方年考了535分?!”


        

“我估计怎么读也就这个鬼样子了……”


        

忽然听闻这些,邻里三四家里还有孩子在上学,尤其是上高中的,直接愣住。


        

“你们方年不是在八中吗,怎么考得这么好?”


        

“中考失利上了八中,没想到还是这么会读书。”


        

“我们茅坝要出重点大学生了!”


        

“读书厉害,还能写书,方年可真是厉害。”


        

“……”


        

说着,这些叔伯母就开始心里泛酸,连特地从桐凤带回来的大鱼大肉都不香了。


        

“让我说还是三嫂会带孩子,你看看方年从读书开始满墙的奖状,都贴不下了。”


        

“长大了,不好管,随他去,也就那样。”


        

饭后,各家离去。


        

从头到尾都没说话的方年问了句:“妈,您这是要提前风光风光,就不怕明年我意外落榜?”


        

“人长得又帅,看看现在,大男人了,哦呦……”


        

“……”


        

伴随着邻里三四、叔伯母们的艳羡,林凤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道。


        

“就她都要风光半年,我怎么也得风光半个世纪!”


        

“……”


        

接着便是更难懂的话。


        

林凤用鼻子哼了声:“你敢!”


        

“你现在终于长大了。”


        

“你都不知道村上面那个谁就考了个二本,最少风光了半年,逢人就说自己的崽怎么怎么优秀,经常我一去,说什么小时候读书厉害也不一定一直厉害……”


        

作家听懂的吧?


        

能出书的那种!


        

“诶,你写的那个什么网络能有拿来看的书吗?”


        

什么许她们风光,难道不许我风光风光。


        

她们家那些孩子到现在都只知道问家里要钱,一要就是上千。


        

我们家方年可是作家。


        

“叫什么名字,到时候我去买几本回来!”林凤一听这话,眉开眼笑道。


        

方年轻咳了两声:“不用,出版社会送我几本,名字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这个时候他才想起,如果用传统的眼光来看,《我想有钱》这个书名实在过分的直白。


        

方年连忙回答:“有的,等过了假期我问问看发售了没。”


        

早在九月初就已经卖掉了简繁体版权。


        

当时尖峰还说过,等上市发售后,会跟方年说,还会邮寄几册过来。


        

“你还是要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争取能考上重点大学。”


        

“最好是那些大家都听到过名字的,我看申城的复旦就很不错,别光就想重本!”


        

“等你爸月底回来后,就计划弄房子,就照你说的那种别墅搞,到时候谁问都告诉他们是我儿子的钱盖的!”


        

好像有点羞耻。


        

“那到时候一定要带回来。”


        

林凤连忙说道。


        

东一句西一句。


        

方年站在屋子外面的地坪里,听着农村夜晚各式各样的动物叫声,嘴角露出笑容。


        

心里想着:“或许上辈子没去上大学,妈妈表面上表示很开明,心里最不好受吧。”


        

“要发狠,不能骄傲……”


        

“……”


        

明明饭桌上没有酒,林凤却仿佛醉了一样,话特别多。


        

方年也不清楚自己曾经有多少钱,倒是记得成神作的一部分版税分成收入是一千七百六十万,之后资产膨胀了几十倍,物业很多,还有自己的产业,没那么容易计算。


        

上辈子在懵懂的年纪里,受到了鸡汤文学的影响没能好好上学,所以方年才会比较感谢关秋荷,因为关秋荷跟他什么关系都没有。


        

“这辈子,您一定能风光半个世纪,不就是复旦,老子去定了!”


        

“如果没有那些所谓心态的鸡汤文学影响,如果有人好心好意的拉我一把……”


        

“即便后来挣了钱,也盖了别墅,或许依旧没能让妈妈真的风光吧……”


        

毕竟当拥有的金钱数字超过一定界限后,在农村说起来就相当于天书而显得不真实。


        

夜空下,方年做了这辈子第二个必须要达成的决定!


        

======


        

破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