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从容年月 > 第125章 对比、她的风光

第125章 对比、她的风光

作者:偷名 返回目录
        

年二十九,天晴。


        

初升的太阳开始驱散田野间雾气,也驱散了行人身上的寒意。


        

方正国跟方年父子俩各挑一担水桶去天井取水。


        

这已经是第二回了。


        

按照一些不成文的习俗,正月初一当天是不外出取水的。


        

所以林凤索性提前安排父子俩去挑水回来。


        

挑水回来的路上歇气,方正国望了眼艳艳的太阳,哈了口气:“估计又是个晴春节,拜年走亲戚舒服多了。”


        

见方正国又要掏烟,方年就打趣了句:“爸,你挑水还抽烟,肺受得了吗?”


        

“那不抽了。”方正国从善如流。


        

毕竟方正国同志在十三岁时就学会了抽烟,几十年的习惯,不好改……


        

……早饭后。


        

方年没劝过方正国戒烟的事情。


        

寻思以后没那么大的压力了,抽得估计也会少一些。


        

有纸盒装的,有塑料袋装的。


        

等林凤整理出来之后,方正国就把这些大包小包分别放到两辆摩托车的坐垫箱和后备箱中。


        

林凤招呼方正国一声,自己在几间房子里来回穿梭。


        

不一会儿大厅门口旁就多了不同的袋子。


        

这时林凤给方年的舅舅林平阳拨了个电话,讲了几句后挂断,看向方正国和方年。


        

“直接去方年舅舅家。”


        

方年也帮不上忙,就去抓住方歆换鞋。


        

拾掇完,差不多到了上午十点多。


        

方正国有自知之明,也不着恼,‘呲啦呲啦’的启动摩托车,戴上头盔轰轰出发。


        

方年载着林凤跟方歆,跟在后面不慌不忙的出发。


        

“方正国你先走,我坐方年的车。”


        

出于对方正国技术的信任度,在有选择的时候,林凤不会坐方正国骑得摩托车。


        

比如这几次回家,方正国都是着西装,胡子也刮得干干净净的。


        

…………


        

尽管是艳阳天,方年依旧把自己包裹得很结实,没有像方正国那样,还是穿着冬款西服外套。


        

曾经方年也是后来才知道,方正国其实很喜欢讲究体面。


        

也是二层楼房,三弄。


        

00年开始起,拖到02年才装修好住进去,外墙上的瓷砖五颜六色,现在看起来还像是新屋。


        

…………


        

十来分钟后,两辆摩托车一前一后停到了林平阳家的地坪。


        

进屋后,方年先看到的是舅舅林平阳。


        

与记忆中的模样相比,林平阳没有显得有多年轻。


        

方正国和林凤俩提着大包小包当先从大厅走进客厅。


        

方年和方歆跟在后面。


        

林平阳是跑货运汽车的,一般性是拖运煤炭。


        

毕竟棠梨、维南的大小煤矿现在还是很多。


        

尽管林平阳一直在家,但这小半年来,方年依旧是第一次见到他。


        

原因简单。


        

随后见到了从里屋走出来的表哥林南和舅妈黄秀芸,还有慢两步的外婆。


        

方年笑呵呵的喊着‘外婆’、‘舅舅舅妈’、‘南哥’。


        

等闲不在家,所以小半年来方年都没来过林平阳家碰运气。


        

见到林平阳的最大感受是,两相对比,方正国同志真体面。


        

林平阳招呼大家分别落座后,客厅里便热闹了起来。


        

这时,黄秀芸嚯了一嗓子:“林凤你来就来,拿这么多东西做什么诶~”


        

方歆也跟着喊,喊完以后就颠儿颠儿的围着舅妈转。


        

“……”


        

“哥哥,这是方年给你买的。”


        

林平阳笑呵呵的接过,当场拆开,嘴上道:“都说你今年还在上学就挣了钱,硬是大方。”


        

“哪能空着手来。”林凤笑着寒暄。


        

接着从一个塑料袋中掏出两条蓝色芙蓉王,递到林平阳跟前。


        

相较于从小到大见面次数都不多的舅舅,显然方年跟外婆跟亲近一些。


        

倒也不是说两家关系不好。


        

方年打了个哈哈:“……”


        

他不知道有这回事。


        

方年的关注点反而是放在林凤跟黄秀芸身上。


        

往年从鹏城回来的黄秀芸显然会更洋气一些,今天又有不同,林凤女士穿着上也是更新换代了。


        

也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家庭经。


        

纯粹只是因为跟林平阳见得少,自然而然的生疏,所以根本没想起过这茬。


        

方年也能明显的感觉到林凤跟方正国身上的淡淡‘幸福感’。


        

这东西,就踏马的是来源于比较。


        

站在一块,显得年轻许多。


        

毕竟本来林凤就比黄秀芸小四五岁,现在这种情况才算是正常。


        

……相较于父辈们的热闹。


        

老人却比较关心方年,坐在竹椅上,侧着身望向方年,笑呵呵的道:“年宝,你们几时才放的假啊?”


        

方年甚至寻思这才是林凤想要今天过来的原因。


        

她的风光怎么能只有夫家人知道,娘家人也得知道!


        

“初七。”


        

“……”


        

方年回道:“昨天下午才放假。”


        

“正月初几上学?”


        

不过也跟林南比方年大五六岁,这两年早就是反过来主动孝敬老人有关……


        

…………


        

说了几句后,老人想起了什么,起身道:“前几天去赶集,给你带了包新式糖果,我去给你拿过来。”


        

老人的偏心是习惯性的。


        

听着林凤跟黄秀芸闲聊着。


        

方年这才知道为什么大表姐没回家过年。


        

…………


        

“……”


        

算算今年已经有26岁的大表姐一直没结婚,也没带对象回过家。


        

所以林平阳跟黄秀芸都很着急。


        

说是因为公司忽然加班,结果买不上火车票,所以没回来。


        

听到黄秀芸说起,方年才记起这位大表姐这两年甚少回家。


        

大表姐、表哥林南、舅妈黄秀芸都在鹏城谋生。


        

这也是后来方年高中毕业后去鹏城的一部分因素,毕竟是有亲戚在,万一发生点什么事情,还有个照应……


        

大概从两三年前起,大表姐每年回家过年的第一件事就是被安排相亲。


        

方年记得后来蹉跎到二十八九才凑合找了个对象结婚。


        

看着刚拆封的蓝芙,方年笑着摆摆手:“不了,不学抽烟的好。”


        

林平阳也没多劝,顺手递了一根给林南。


        

……热热闹闹的聊着天,林平阳掏出烟来散。


        

“方年,马上又大一岁了,抽根哒?”


        

记忆中林南好像不怎么抽烟,嘴上漫不经心的问了句:“南哥,你也抽烟啦?”


        

林南笑了下:“工作应酬,避免不过。”


        

‘啪嗒~啪嗒’的打火机声音响起,屋内多了三个吸烟的男人。


        

方年眉头微蹙一下,林南吸烟的动作有点过分的娴熟。


        

不过没等方年多问,林平阳已经岔开了话题:“方年,你妈说你要考复旦,怎么样,希望大不大?”


        

这一开口,话题就围绕到了方年身上。


        

这解释有点牵强。


        

“……”


        

从学习成绩,到房子,再到写书挣钱,再到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


        

以至于林平阳一家对方年的赞许就没停下来过。


        

方年的思绪也被打断。


        

接着才是林凤女士的正式风光时间。


        

主要是林凤的专场。


        

或许是自己的亲兄长和亲娘,林凤坦诚许多。


        

外婆和黄秀芸、林南时不时插句话。


        

方正国倒是说得不多。


        

“方年这半年还是争气的,学习也上紧了。”


        

“课余时间随便写写,挣了个盖房子的钱……”


        

讲说:“房子主要是方年考虑到住得不舒服,所以想要盖。”


        

“把钱留给他以后结婚用,他非说不用。”


        

心里寻思:“还好老方家的亲戚不多,要不然这个春节母亲大人怕是会很累。”


        

不知不觉间,方年已经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


        

“……”


        

林凤他们聊得开心,方年却只是安静的磕着瓜子,没吭声。


        

没办法,在桐凤乡下的通俗概念里,别人家的孩子也就是会学习,上进,乖巧听话,可以考个好大学。


        

大学毕业之后的事情,基本不值得称道了。


        

还是令人眼红都眼红不上的那种。


        

举个例子,村口那个中年妇女已经好几个月不从方年家门口过路了。


        

所以所谓别人家的孩子,是从小到大都会读书。


        

这点方年也从小会到大,顶多就是高中沉寂了两年,现在不多吹牛逼,桐凤理科前十。


        

因为大多数人进入社会后,只剩下被毒打的余地,基本上组织不起有效的冲锋。


        

极少有机会脱颖而出。


        

几个月就挣了几十万。


        

这是在一个正常的棠梨、维南家庭中,根本不敢想象的数字。


        

所谓别人家的孩子听话懂事。


        

哦嗬嗬,方年同学可不要太懂事,还知道利用课余时间写写书,写书也不打紧,偏偏写书还特别能挣钱。


        

家庭年总收入不超过五万……


        

所以尽管林平阳、黄秀芸、林南、方年的外婆先前有所耳闻,还是惊到了。


        

尤其是维南这边。


        

维南跟棠梨可不同,这边几乎找不到做假证诈骗的,也就是说99%的家庭都是农村普通家庭,没有横财。


        

“……


        

午饭是林凤帮着黄秀芸做好的。


        

最后林平阳更是打趣道:“要不得,你这跟捡钱一样,都不给我送两条中华!”


        

方年连忙打了个哈哈:“下次一定。”


        

会不会帮倒忙,纯粹看林凤的眼神够不够快……


        

吃午饭的时候,老人的偏心就较为明显了。


        

嗯,或许可以加上方歆小黑炭。


        

她也跟着去了厨房,围在年头到年尾只有过年时候才在家的黄秀芸身边。


        

午饭后,林凤跟黄秀芸收拾了桌子,接着就开始牌局。


        

方年跟林南都没上。


        

仿佛是怕方年抢不到好吃的,一直往他碗里送。


        

嘴上也喊着要方年跟林南多吃点。


        

林平阳比方正国大七八岁,两个孩子都工作了,其实没什么要操心的地方。


        

于是话题自然而然的就到了结婚这件事上。


        

父辈们之间趁着牌局,聊着些闲话。


        

房子怎么盖啊,明年打算做点什么之类的。


        

半天半天都少言寡语的林南连忙打了个哈哈:“你们玩,我出去晒晒太阳。”


        

======


        

破碗冲冲冲,昨天一更均订涨得飞快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