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从容年月 > 第470章 顺势而为的合作(月票+更求订阅)

第470章 顺势而为的合作(月票+更求订阅)

作者:偷名 返回目录
        

碗筷碰撞的声音叮叮当当响得频密。


        

雷軍跟方年不约而同的加快了用餐的速度。


        

未几,两人都抹了抹嘴。


        

雷軍喝了口温茶漱口,稍稍后靠椅背,换了个坐姿,跷起二郎腿,好整以暇道。


        

“方总可否详细说说。”


        

方年并不意外雷軍的好奇。


        

放下手中的茶杯,方年看着雷軍道:“雷总还记得我说我是理想家吗?”


        

见雷軍点头,方年接着说下去:“前沿就是我的理想。”


        

“前几天前沿跟西交大谈了合作,成立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筹建基于15个基础学科的30个交叉学科研究中心;


        

方年点头回答:“对,根据西交大的规划,9月份之前投入使用,尽量在暑假期间招聘足够的教授、博士;


        

第一个学年以教授带领硕博学生成立组建研究项目组的形式运转;


        

2011年秋季正式对外招收硕博学生。”


        

基本上是纯粹的理工科研究,主要会集中在物理、化学、材料科学、计算科学等领域。”


        

最后,方年总结道:“这是我准备的顺势而为。”


        

雷軍眉头上挑:“研究院?会招生?”


        

“争取在今年年底之前能推动再建设4个。”方年没瞒着雷軍。


        

雷軍想了想,问:“目标院校除了复旦以外还有哪些?”


        

“复旦?”方年微怔,接着一拍大腿:“我怎么把复旦给忘了!”


        

“投了多少钱?”雷軍稍作思考,问了个关键问题。


        

方年微笑道:“西交大投1亿,前沿投了1.5亿,第一期。”


        

雷軍细细思量片刻,又问:“方总打算在全国建立多少个这样的前沿院?”


        

说着,方年忽然看向雷軍:“雷总,武大你能说上点话吧?”


        

“怎么说?”雷軍面露好奇。


        

方年一五一十道:“前沿想跟武大合作筹建前沿院这样的研究院,不过……


        

“看来我得努力挣点钱了。”


        

雷軍:“?”


        

方年解释道:“原来想的是跟上交、清大、中科大合作,现在加个复旦,就稳了。”


        

也就是说,基础学科是偏向于工科研究型的,不太有直观的经济效益,这……”


        

说到这里,雷軍忽然明白过来,微笑着闭上嘴。


        

事情已经明摆着了。


        

武大还没有前沿社团,少了一点点基础。”


        

雷軍看了两眼方年,道:“方总不会是真的要当个理想家?”


        

“按照你的说法,西交大那边是通过前沿社团介入发展的吧;


        

以中国的人口基数,永远不会缺少人才乃至天才,缺少的是机会。


        

雷軍也从方年的描述中看到了前沿院模式效仿的美利坚大学那套体系。


        

这是与美利坚鼓吹的公立教育‘自由快乐学习’完全不同的体系。


        

方年就是要给一些本科念完都只能算是一知半解的基础学科学子继续深造下去的理由。


        

而且雷軍也看出来了,方年要通过建设更多的前沿院,将国内优质大学的资源彻底利用起来。


        

给一些靠自己寒窗苦读上了大学选择自己喜好的研究型基础学科更优秀教育资源的机会。


        

关于小米是不是要完全坚持‘自己有’这条路线发展包括系统在内的软硬一体化,方年说的话里有一些答案。


        

最核心的观点便是:顺势而为。


        

而方年随后的解释也告诉了雷軍,目前的实际状况。


        

无法否认,美利坚优秀大学的教育资源很先进,许多耳熟能详的东西都来源于大学实验室。


        

方年是在回答雷軍提出的那个小问题时,有了新的想法。


        

新的想法较为复杂,条条框框的解释下来,雷軍才听懂一些。


        

即便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系统,也需要无数人参与。


        

这些人从哪里来?


        

答案很显然:学校。


        

前沿科学技术不会凭空冒出来,小米可以在现阶段做出一个能在手机上运行的操作系统。


        

但不代表这是成功的系统。


        

所以才有方年提出来的‘女娲’联盟概念。


        

雷軍虽然微笑着闭嘴,但方年还是诚实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理想家当然想当的,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如果有可以顺手拿到的微不足道的利益,我也不介意顺便取走。”


        

闻言,雷軍感慨一声:“难怪黄总会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而具体到雷軍提出的问题上,答案更显而易见。


        

那么,方年是完全为了纯粹的伟大理想吗?


        

方年的答案很简单:是,也不是。


        

他忽然就一分钟都不想再待下去了!


        

这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人?!


        

这就是90后?!


        

“方总的优秀,让我现在都想去进修哲学。”


        

方年摆摆手:“雷总呐,要不是您跟我爸同岁,我高低要给你整几句话了!”


        

雷軍:“!!!”


        

听听,这说得是人话吗?!


        

对长辈有没有点尊重了?!


        

“方总……有机会可以介绍我跟你父亲认识。”雷軍几乎是捏着鼻子说的。


        

现在的90后杀人都不用刀子了是吧?!


        

这个瞬间,雷軍脑子里面起码冒出了千百万个念头,其中就有要不要来个摔杯为号!


        

再不济,老死不相往来也行!


        

方年现在之所以显得这么强大,都跟搭上雷軍这条关系线有关。


        

这还是2010年!


        

方年对雷軍在商业运营上的能力是真的很佩服,甚至他有很多理念是从雷軍哪里学来的。


        

见状,方年哈哈大笑起来。


        

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有一说一,如果是在2021年看,雷軍这个人真的疯狂开挂。


        

暂时性的聊不下去了后,两人一同离开了饭店。


        

之后方年略作犹豫,道:“雷总如果不介意的话,再去南阁聊聊。”


        

“别那么麻烦了,随便找个地方喝杯东西聊聊就行。”雷軍想了想,和气道。


        

但雷軍这个人哪里都好,就是太喜欢吹捧了!


        

就很令人翘尾巴!


        

…………


        

毕竟现在不是将来,雷軍的知名度还没有那么人尽皆知。


        

“……”


        

在一家咖啡厅落座后,方年没多犹豫,直接提起了正事。


        

于是方年就也没再讲究。


        

两人干脆是徒步随便找了个地方。


        

如果不是最近已经放假了,麦当劳人多,方年差点就喊雷軍去麦当劳了。


        

“这两天我也想过这个问题,我还是愿意去尝试的。”雷軍的回答很谨慎。


        

见状,方年说了下去:“酷,意味着要很好;


        

根据现状,要用最好的供应链,比如屏幕,比如电池,比如内存……”


        

“目前小米的团队应该是以软件工程师为主吧?”


        

雷軍点点头,回答道:“这次回京城以后,我会立马组建硬件团队。”


        

方年略作沉吟,看向雷軍,用征询的口吻道:“不知道雷总是不是认同我之前说过的点,小米去做一台酷酷的国产智能手机。”


        

方年耸耸肩:“我就是这个意思,系统是可以通过短时间的努力实现的,涉及到硬件材料,真没办法。”


        

接着又补充一句:“顶级供应链很麻烦,雷总你得有心理准备。”


        

雷軍笑道:“这都没关系,一步步来吧。”


        

说到这里,雷軍完全明白过来。


        

方年这是完全正面回答了他的问题。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雷軍莞尔一笑。


        

比如,前沿已经进行了无数的筹备。


        

包括已经遍地开花的前沿社团。


        

包括已经在筹建中的前沿院。


        

“……”


        

方年之所以跟雷軍说这些话,不只是要打消雷軍忽然比较激动的心思。


        

也是在告诉雷軍一些事实。


        

稍片刻后才开口:“雷总,有没有兴趣谈个小合作?”


        

语气倒是很平静。


        

雷軍并不大意外,好整以暇道:“方总说说看。”


        

只不过显然,这两者都是基于研究与人才方面的……


        

方年喝了口咖啡,然后将咖啡杯推得远远,眉头都皱了起来。


        

这简直就是哄鬼的东西。


        

“我出2000万,想占30%的股份,剩下的都交给雷总了。”方年又说了句。


        

语气愈发慵懒起来。


        

本来就是大夏天,午后极其适合睡眠。


        

“有点懒,不想说太细。”方年瘫软道。


        

“我想成立家独立的资本公司,想请雷总兼任CEO。”


        

雷軍看看方年,沉吟片刻后同意下来:“行。”


        

“毕竟主意是你的。”


        

“后续的事务等我回京城以后再细聊。”


        

方年对雷軍的回答并不意外,嘴上说了句:“就叫顺为资本吧。”


        

又加上方年已经忙完了手头上所有的事情。


        

再碰上了这糊弄鬼的咖啡,方年说话的欲望都降低了。


        

见状,雷軍略有点无奈,但还是说道:“这样,我考虑一下,再拉个合伙人,初始资金凑足1亿人民币,30%的股份没问题。”


        

方年点点头,满脸微笑道:“雷总辛苦,基金的事情就全靠你了。”


        

见状,雷軍还能说啥,只好道:“不辛苦,我勉强有点人脉,应该能很快私募一支不低于10亿人民币的基金。”


        

“……”


        

“这个名字我觉得还不错。”


        

雷軍稍加思考,点头同意下来:“挺好的,顺势而为。”


        

“如果没什么问题的话,先安排第一期投资领域注重手机行业国产材料供应链。”


        

继续深化‘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的深入布局。


        

雷軍也很清楚,这是方年考虑到小米的现状,国际、国内环境决定下来的事情。


        

他也不得不承认,方年的目光就是很长远。


        

方年在这之前铺垫了那么多,雷軍早就听明白了。


        

尤其是公司名字直接从简化顺势而为。


        

发展方向很明确。


        

因为总会有些目光长远的人,小米没那么多的精力,但资本是有的。


        

通过资本推动行业发展,事情就会变得非常简单。


        

顺为资本也会随大流,通过私募的形式建立管理基金。


        

现在国产手机零部件的主要市场是针对非智能手机的。


        

等智能手机完全普及开来后再去整合产业链,需要花费十倍数十倍的精力。


        

而现在介入,则很轻松。


        

======


        

只是用最小的力气稍微改变了一下顺为资本的诞生方式和发展方向。


        

并且提前部署下去……


        

硬要说的话,方年的眼光也没多长远。


        

破碗求订阅月票推荐票,PS:500月票加更?;


        

大佬们投月票也太积极了,眨眼就500票了,这样,如果你们是有票没动力,那这两更加完,月票多200就+更,冲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