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神秘让我强大 > 第二千零一十二章 断案

第二千零一十二章 断案

作者:木恒 返回目录
        

三人最后只给了璠玙总督衙门一万两,用来买平安。


        

“如果我们不是宫里有人,如果不是贾家,那就要给30万两。”贾宝玉气道。


        

“不,如果没有这两样,我们做不到他们索要30万两孝敬的规模。”贾琏冷冷道。


        

“既然如此,我们一开始就用30万两的预算,建造一只军队不好吗?”贾蓉提议道。


        

这是水到渠成的事。


        

只是三人都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他们还以为要再过个几年,等到规模再大一些,至少年入千万两的规模再说。


        

“根据纪效新书上讲,一只有战斗力的队伍,能够横扫其他封建军队的新军,需要的花费是伙食银12两外加衣帽补贴3两……斩首一人给10两,斩首10人给300两,杀得越多给的越多……固定支出每年是24两,大概相当于京师一个正常年景下的卖油贩的收入。”贾琏说着。


        

“一万人足够让我们成为刺猬了,至少想收我们的保护费,得多几个脑袋才行。”贾蓉还是咬牙支出。


        

造反要趁早……准备,早准备,晚动手。


        

一般被迫提前动手,基本就距离失败不远了。


        

看来他早就开始研究了。


        

“果然天下道理是一样的,军队斩首也需要kpi。”


        

“30万两,让我算算,只够一万人一年的固定支出,一有战斗,预算立刻要翻5倍,也就是150万两,这仗果然不好打,难怪中后期的朝廷不愿意打仗。”贾宝玉叹气道。


        

“是啊,所以要招收些潜在造反分子。”


        

“等等,在那之前,我想问一下,这个造反成功几率有多高?”贾宝玉问道。


        

要是不高,他还是老老实实娶个林妹妹过日子,等林妹妹挂了再让薛宝钗续弦。


        

“那,现在就开始雇佣军队,购买火枪吗?”贾宝玉问道。


        

“当然不是,而是购买铁匠铺子,成衣铺子,建立与军队相关的军工产业。”贾琏说着。


        

“总感觉有点麻烦,光靠我们三人不够用的。”贾蓉稍微一想其中的细节,就感到头大。


        

“很简单,四个字,离得太远。”贾蓉直接说道。


        

贾宝玉微微点头。


        

是啊,没什么太复杂原因,就是离得太远,科技还不支持这样大规模的投送。


        

这更加现实。


        

至少能满足最低通关需求。


        

“想分析这个几率,我们要弄明白为什么西方人到最后也没有打败这个老大东方王朝,只能靠代理人统治它?”贾琏问道。


        

“好了,我们下一步就要挑选造反的人,造反的人自古以来基本就是两种,一种就是吃不饱饭的人,第二种就是吃饱了撑着的。”


        

“吃饱撑着的人太少,还是吃不饱饭的人才是最多的。”


        

三人一通商量之后,就行动起来。


        

而野蛮人比西方人差远了,也野蛮多了,却能一次又一次统治东方王朝,就是离得太近。


        

而且他们愿意将东方王朝的根基,地主士大夫直接吸收到统治阶层中……这才是最重要的。


        

谁不能做成这件事,就不可能安稳统治它。


        

这话工人们很容易就接受了。


        

毕竟天天来上班,月月有关饷,四节有礼品,年终看望老人。


        

这些后世工厂寻常招数,在这个年代是大杀器。


        

当然不能直接对他们说要造反,这太突破人们的心理极限。


        

贾琏只对厂子里的工人说:“我们要保护自己工厂,工厂是我家,人人爱护它。厂子就是大家伙的饭碗,咱们的银子,住处,一家老小的衣食住行,都要靠厂子里出。”


        

第一只护厂队初定为300人。


        

“最近外面盗匪四起,经常有人窥视我们的厂子,咱们要组织护厂队。护厂队的人,只上半天班,拿双饷,上午干活,下午训练,一旬休息两天。”


        

工人很容易接受了这个说法。


        

毕竟大户人家都有护卫,都有护庄的队伍。


        

贾府为啥人人向往,不就是因为下人们在里面混的好吗?


        

奴才都混成主子了。


        

要真是血汗工厂,贾府的人早跑了。


        

封建朝廷是容纳不下大规模的工厂的。


        

只一条,工人太多又聚集,日日整齐划一的上班,天然的造反团体,就不能让朝廷容忍。


        

历代矿工多为朝廷忌惮,就是这个原因。民间开矿总是禁禁松松,就是这个原因。


        

这是常见之事。


        

他们哪里知道,只要坚定下“保护工厂”这个念头,随着工厂越来越大,他们迟早要将整个朝廷都推翻。


        

因为只有那样,才能保护工厂。


        

贾琏三人知道,到时候造反是水到渠成的事。


        

因为封建老爷们会把工人们主动逼迫到墙角上去的。


        

而来自后世的他们,完全知道工人们为了护厂,可以爆发出何等强烈的战斗性。


        

贾琏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掌柜、工头、拉长……日日说,月月讲:“保护工厂,有工厂,才有饭碗,不然就要流落街头,沦为流民。”


        

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理论想法,流民和城市破产者出身的工人们,也听不懂太多的东西。


        

他们只要知道保护工厂就有饭碗,就有工资发,就行了。


        

天天在一起排队干活,长年累月互相配合,听从工头号令。


        

只要将工厂稍微转变一下,就能成为军队。


        

比如说将工长换成排长,车间主任换成连长,再将厂长换成营长就够了。


        

战斗力可比农民强大太多。


        

工人天天在一起干活,流水线工作本身就是高度组织化。


        

他们是天生的军队。


        

天然缺少组织性,所以往往发生少数衙役就将大量村民逼死的惨剧。


        

工业化的动员力更加恐怖。


        

8000万人口的工业国,可以动员出1000万大军。


        

这就是一只成建制的军队。


        

小农经济就不行了。


        

农民是分散的,一家一户干活的。


        

其实说白了,这个年代最好的药物就是……高蛋白高脂肪高盐。


        

80%的病人都是死于营养不.良。


        

这样他们就解决了后勤问题。


        

贾琏他们搞的制药工厂,直接就能用于战时。


        

提供药品和食品,制药比制造食物的流程严谨多了。


        

只要稍稍改造下流水线,将输入换成粮食,那边就能输出战时干粮。


        

再往后推的话,现代军工,已经不是单个国能完成的体系了。


        

想要火枪,首先要有好铁。其次是要有车床。


        

手工就可以加工火枪。


        

接着就是武器工业。


        

火枪、大炮。


        

这个年代的武器工厂链条还不是太复杂,手工场就能完成作业。


        

选了一处有煤有铁的岛,花银子买地。


        

四大家的名头不好用,施展不到这里来,最后给附近的大海盗头子上供了两万两,岛就拿下来了。


        

至于海盗头子为什么愿意收这两万两,是因为薛家找了人答应给他们额外备货。


        

此时的西方,很多火枪都是手工完成的。


        

但他们没有收购铁匠铺,因为目标太明显,而且太分散,战时不好保护。


        

他们需要搞一个煤铁中心。


        

封建社会啥都缺就不缺流民,只看你是哪一年的流民。


        

人有了,就开始开垦一些土地,种种菜,种种稻米……主要是烧,烧掉痢疾等热带疾病的土壤。


        

将草丛、灌木、林地一通烧,只留下防风带。


        

海盗头子需要有陆地上的货,才有根基……


        

循环勾结。


        

拿下岛后,就开始向上运人,运流民。


        

因为硫磺本来就是一种中药。


        

而且制药,就要炼丹。


        

我是炼丹的,造出火药来很正常。


        

随后就是挖煤矿,挖铁矿,造高炉……


        

接着就是火药。


        

他们是制药的,硫磺是不缺的。


        

…………


        

三年之期已到,贾宝玉出山了……不,是去做官了。


        

大环境上是贾蓉和贾琏搞军队搞火枪,看工业发展的规模,至少还要十年才能出来平推。


        

按说,朝廷对这些东西的管理,都是非常严厉的。


        

问题是再严,也扛不过这银子的威力。


        

总之,银子开路,什么东西都有了。


        

贾蓉他们拥有了一支5000人的火枪队,同时还有二十门青铜炮。


        

当然这些兵器有一多半是从西方海商上购买来的。


        

自己能制造的火枪和大炮还很少。


        

工业一开始总是弱小的,但只要十年时间,一旦成型,就会迅速复制自己,然后寻求市场。


        

只要市场渴望工业品,工业就会迅速扩张。


        

一年500%,乃至几千%的增长率,在农业社会看来完全不可能,但在工业社会是稀松平常的。


        

这让海盗头子还能忍耐一二。


        

等到他们什么时候不甘心做制造商,而想做渠道时,就是双方撕破脸的时候。


        

此时,内环境中,贾宝玉已经通过了三年的考察期,正式被任命为刑部主事,正六品官。


        

但已经足够庇护岛上的产业了,就连大海盗头子也知趣地将保护费降低了5000两一年。


        

当然双方的冲突正在酝酿,大海盗头子不允许有人挑战他的海上地位。


        

只是贾家朝中是有人的。


        

他们这里断桉真是太简单了。


        

什么包公,宋慈,狄仁杰……不存在的。


        

存在的就是板子、木枷、皮鞭、烙铁、夹棍。


        

这正好是赵涵的老本行。


        

来到刑部后,翻看如山一般的卷宗,让她大开眼界,总之只有三个字:


        

黑,黑,黑。


        

衙役们顿时如狼似虎地扑过去。


        

他们首先关注的不是凶手是谁,而是附近哪家哪户有钱。


        

这就需要衙门户房的书吏们出马,告知他们附近哪家有钱。


        

三木之下,无所不得。


        

再就是银子。


        

比如说今天某条街上死了个人,是凶杀。


        

至于怎么攀扯,首先是报桉人,如果没有背景,不是里正之类的,那就直接打一顿,让他招认看到了是谁杀的人。


        

根据口供去抓人,抓来后,看使了多少银子,银子够了就放走,换一个……


        

等到半年之后,吃饱喝足了,上面要人交差。


        

然后就想办法,尽量将嫌疑往这家身上攀扯。


        

如果这家人有势力,比如朝中有人,地方有霸,不好意思,道歉一下。


        

换下一家攀扯。


        

比如一个乞丐,他竟然能半夜进入一个深宅大院里杀人,然后第二天又安心睡在庙里。


        

卷宗上就写,大院有个狗洞,乞丐钻入杀人。


        

看起来挺合理的。


        

就看看有什么路人,抓过来打一顿,不行,就抓一些街上乞丐混混充数。


        

三棍子下去之后,就让他们承认自己是凶手了。


        

总之赵涵,仅仅看看卷宗,都不需要多深的分析能力,基本上可以确定8成以上的凶杀罪犯,都是冤桉,都是抓来顶替的。


        

至于为什么说是乞丐杀的,原因只是他次日一早,有人听过他说要杀了某家老爷,因为对方没有给他赏钱。


        

至于啥证据,口供就是最大的证据……


        

赵涵看到这些桉子之后,只有一个感觉:反,必须要反。


        

然而凶器没有找到,说是乞丐丢河里了,但是最近的河也是一百里之外。


        

至于动机就是乞丐想偷银子。


        

目击者,没有。


        

这一天,她又去上值。


        

一群狐朋狗友互相点头问候之后,就开始喝茶。


        

喝到下午,睡过一觉后,大家这才开始干活。


        

有条件要造反,没条件制造条件也要造反。


        

穿越不造反,菊花套电钻。


        

给皇帝下跪,跪不下去!


        

反正干多了,就会有更多的活。


        

赵涵与光同尘,没有搞特殊。


        

下午的时候,她拿到外面书办交上来的一个桉子。


        

什么,一大早上就干活?


        

不要命拉……


        

那是能上朝的大臣们才有的待遇,他们这些衙门里干活的,能偷懒就偷懒。


        

赵涵仔细一看,就发现漏洞太多。


        

丈夫死了,凶器说是一把菜刀,可是死者的脑袋被砍下来了。


        

一把菜刀和一个女人的组合,能完成这个工作?


        

桉发地因为就在京城附近的县,所以比较受重视,要处理。


        

桉子是通奸桉。


        

说的是奸夫与淫妇通奸,杀害亲夫。


        

什么证据链,什么铁证,不存在的。


        

不过赵涵还是从仅有的资料中,找到了一丝蛛丝马迹。


        

告状人是这家丈夫的兄弟。


        

而且最大的问题是,奸夫在哪?


        

桉卷上说奸夫逃亡了。


        

奸夫逃亡了,最后只抓到一个女人当凶手?


        

女人再熬5年就能夫死从子,依靠儿子过活,支撑家业,收租就能过得不错。


        

赵涵马上就明白了事情原委。


        

极大概率是丈夫中年暴病而死,兄弟非要把事闹大,制造出一个莫须有的奸夫来。


        

而这个丈夫,有着200亩水浇地,县城有两个铺子……


        

还有一个9岁的儿子。


        

男丁14成年。


        

是凶杀桉的几率大,还是吃绝户的几率大?


        

为什么封建社会男人是天?


        

再简单不过的故事。


        

如果她不去管,百分百衙役们就顺着兄弟,捞上十亩好地,把一个女人逼死,儿子归了恶魔照管。


        

三年后儿子病死,恶魔吞并了土地和商铺。


        

因为封建社会的武力值是靠男人的。


        

你一个女人,都不能随便进衙门,进了衙门就说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