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我在大唐谋生活 > 第10章 县太爷的春天

第10章 县太爷的春天

作者:想要吃软饭 返回目录
        

放榜当日。


        

整个杏花村都陷入火热的氛围。


        

经李兆大手一挥,合作社暂停运行,大家开始休假庆祝。


        

他返回后,感受到村民对于自己成为案首,发自内心的喜悦,也是感动万分。


        

张紫也看到也就半年多时间,整个乡村的变化,感觉自己在做梦。


        

有人也注意到,李兆四伯家的孩子还在上中班。


        

但他们觉得,来年考中童生肯定不是问题。


        

也许是觉得李兆考案首很容易,类比之下产生的感觉。


        

次日。


        

县太爷带领榜上学子前往圣庙拜圣人,万世师表——孔老夫子。


        

“李兆为此次榜首,诗才出众,乃我县大才。其他人也不要气馁,向李兆学习”


        

县太爷讲了句欣赏勉励的话。


        

之后领取了统一服饰后,参加了县太爷开设的鹿鸣宴。


        

大家一起朗诵鹿鸣诗。


        

当然不排除捧杀的可能,不过大家观察他也没发现什么真假,虽然,当官者的涵养还不是小孩可以揣摩的。


        

大家对李兆很是敬佩,之前有不服他得双甲的人也平稳了心态。


        

其它学子也是目瞪口呆,震惊异常。


        

能得到县太爷的认可,意味着写出的诗,是这个童生文位所能达到的极致。


        

“那我就试试吧”


        

其实李兆也有借助鹿鸣宴,给自己村里做宣传的准备,腹稿已打好。


        

“要不你现场赋诗一首,让咱们其它学子领略咱们案首的风采?”


        

县太爷对他很有信心。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仿佛一声炸雷,整个宴席鸦雀无声,大家都在体会这首诗的奇妙。


        

便离开座位,起步找了找感觉,扬声念叨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传世之作?


        

在李兆定位,那就是广告语!


        

包括县太爷。


        

以及幕僚。


        

对于李兆的才华,所有学子甘拜下风,也纷纷恭喜他又有诗作诞生。


        

只有王不二淡定异常,欣赏着大家的表情。


        

“大巧不工!”


        

县太爷寥寥数语给出中肯评价。


        

李兆也讲到了诗的灵感,那就是来自自己的村落。


        

也在搞发展,也希望大家带更多人前去体验。


        

他本就相信李兆会一鸣惊人。


        

在学舍他可是深知他的才华。


        

“李兆,你真是给我长脸啊!双甲对我今年政绩贡献很大,还是有两首才气沛然的诗作”


        

县太爷不吝夸赞。


        

在大家互相吹捧中,鹿鸣宴也很快结束了。


        

县太爷留了李兆,其他人很是羡慕。


        

“听说你们村子今年补齐了前两年亏欠的税收?可视有什么妙法!”


        

县太爷昨晚也对李兆做了了解。


        

“那还是您治下有方,我釜山人杰地灵”李兆也是连忙附和。


        

这位是自己发展村子绕不开的存在。


        

张镇无法形容自己的感受,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这些想法里面,有一丝道家味道,不过不重要,重点是靠谱!


        

李兆心头一喜,这是个宣扬自己理念的机会。


        

于是讲了合作社,讲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讲到了人与自然,讲到了因地制宜。


        

张镇不耻下问。


        

“这个我回去写份计划,供您审阅!”李兆想着回去再做些准备。


        

这让自己看到了大把大把的政绩,李兆真是自己的福星啊!


        

“那你村后续的发展,需要什么帮助?你对其他村落的发展有没有什么建议?”


        

李兆也没有再说什么,道别后就去拜访了老师,之后便返回了乡里。


        

“你也不要在学业上松懈,我很看好你。商人总归比不上读书人!”张镇对他充满了关注。


        

“善!等你做好直接来找我,之后有什么事儿也可以直接来找我,我会通知下去。”


        

返回前,专门购置给杨氏和张紫购置了一些化妆、装饰品。


        

返回后,当晚他就开始准备,关于提交计划的事情。


        

还有接下来发展的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