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从大学教师开始 > 第三一四章 住房补贴

第三一四章 住房补贴

作者:大熊不是猫 返回目录
        

这个时代是没有996福报这一说的。


        

这个时代也是没有黄金周的。


        

国庆跟春节一样,都是只放三天假而已,至于中秋节,这可不是法定节假日,跟国庆凑到一起,只是巧合。


        

由于未来三天没什么教学安排,学校也是有点人情味的,没什么事的老师可以提前回家。


        

魏老师的孩子苏红雨还在教室里上课,两个人就在办公室里闲聊并等她放学。


        

终于,下课的钟敲响了。


        

真的是专人敲钟,并不是那种电铃。


        

魏老师先去班级接了孩子,然后伙同韩老师一起回家。


        

等红灯了,韩老师一个潇洒的刹车,停的稳稳的。


        

这个年代的人都是骑自行车的高手,后座载人都是小事,载两个都没问题,前面大杠上坐一个,后面载两个也是经常能碰到的。


        

现在刚好是下班大军会集的时间点,两个人跟随大部队汇入车流,潇洒的骑着车,也并不耽误聊天。


        

“你们看这情况确实是搬家了哈,老苏的自行车都给你骑了,新家远不远?怎么不是在京大家属区。”


        

“肯定的呀,小红雨可都是大姑娘了,长得又俊俏又水灵,万一路上遇到劫道的二流子,那可怎么办呢?”


        

韩老师自己也有两个女儿,还在读小学,因为父母基因的问题,长得确实没有苏教授他们家的两个孩子好看,这也怨不得别人。


        

“韩阿姨,我们新家并不远呢,在农大那边,其实我自己上学也是可以的,就是我妈不让,说女孩子一个人不安全。”


        

苏红雨并不喜欢跟妈妈一起上下班,一天24小事都在一起,没有一点自由。


        

......


        

几个人边骑车边说着闲话,养殖基地的大门很快就到了,确实在农大不远处。


        

“爸爸说现在国家已经在整顿了呀,那些二流子都不见了呢,以后我就可以一个人上学了。”


        

“你爸爸是大学教授,他说的都对。”


        

“嗯,这是京城大学实验室和国外公司合办的养殖基地。里面有一些多余的房子分给了实验室,老苏到实验室上班之后我们就租住在这里了。”


        

魏老师说了实情,不过还是尽量搭着京城大学一起说的,不然,光说养猪场多难听啊。


        

“你们怎么住这里?这不是前段时间很有名的那个合资养猪场么?听说他们招工还要考试呢,我家一个亲戚想来这里上班,没考上。”


        

韩老师开始觉得,能住在这里,住宿条件应该也不会很差了吧,并不是自己预想的那种低矮筒子楼呀。


        

韩老师惊讶极了:“不分房子,干嘛要换工作,在五道口技校起码有地方住啊,两小间呢。”


        

魏老师以前的时候家里可没韩老师家里住的宽松,供销社毕竟是有钱的单位,员工住房很不错的。


        

韩老师一下子就抓住了她话里的重点。


        

“这房子还是租住的?单位不分配房子的吗?”


        

这也合理。


        

大家集体讨论定下来的分房政策,如果一来上班就送房子,确实显得太过分了,缺少了奋斗目标,不利于团结。


        

“嗯,是租住的,这是人家养殖基地的房子,租给实验室的,实验室又租给我们的。


        

等分配的话要等工作一定年限或者出了科研成果才成,老苏才刚到实验室,哪里有成果啊。”


        

“每个月5块。”


        

“5块?还真不便宜!”韩老师又惊讶了,语气显得有点夸张。


        

生活改善还是要循序渐进啊。


        

“那租金要多少钱?”


        

魏老师还没说这里的实际租金要三十块呢,不然显得更黑,说出去别人也不信。


        

刚进大门,却被门卫小哥拦住了。


        

5块钱一个月的租金在这个时代确实不便宜了。


        

租个四合院的一条边,交的租金顶多也就这个价了,他们这实验室看起来有点黑啊。


        

魏老师也没客气,看起来像是轻车熟路了:“谢谢了!”


        

“客气。知道您家里不爱吃肥肉,我们这边给您留的里脊肉。”


        

这可是正儿八经的保卫科工作人员,门卫可不是保安,自然也不会是老大爷。


        

“苏教授爱人,这是生物科技这边给你们准备的过节礼,窦研究员特意交代给你们留的,你带回去吧。”


        

窦伟长期在生物科技这边厮混,说话很有权威的,其实他把自己的那一份留给了苏教授。


        

东西品类不多,可还是挺重的,用一个大纸箱装了,似乎还有两盒松花鸭蛋。


        

“谢谢!您有心了。”


        

其实这是生物科技的员工福利,因为他们没有旅游项目,所以中秋节到了,每个人有几斤油,几斤米,几斤猪肉。


        

这些物资可是比她爱人单位发放的东西多多了,里面这一块猪肉呢,起码得有二三斤重。


        

“你不说老苏他们单位不发过节礼的吗?”


        

魏老师的自行车上载着女儿呢,这些过节物资只能放到韩老师的车后座上了。


        

韩老师动作机械的绑着纸箱,脑袋有点发懵。


        

“人家养猪场发福利,那为什么会有你们的份呢?”韩老师也是不甘心,想了解的更清楚一些。


        

“我们对门的邻居窦研究员给留的,他学生物的,经常两边跑,这边的权力也还是有一些。”


        

“是不发呀,这次放假他们的福利是出去旅游,因此实验室就不发礼品了。这是生物科技公司发的东西,并不是老苏他们实验室的。”


        

魏老师说的好有道理,毕竟实验室和生物科技公司是两个单位。


        

甚至,儿子苏红军跟窦伟的关系都要比和自己亲老子的关系还好了。


        

魏老师没有讲明白,但是韩老师却想明白了:他们这是在占国家的便宜呗,反正又不是自己出钱。


        

更具体的情况魏老师也不清楚了,反正窦伟和老苏的关系倒是不错,他们没有直接竞争关系,有什么好吃的,小窦都会拿点过来。


        

一个单身汉,要这些东西也没用。


        

“那边是生产区,我们住在隐秘的角落。”魏老师学会这个新词了,这是沈光林常说的。


        

“隐秘的角落?”


        

进大门之后,骑车又走了好久的路,还没到目的地。


        

“魏老师,你们这个院子有点大啊,刚才路过厂房那边,我看那儿一溜不是宿舍楼么,怎么不是住那里吗?”


        

“哇,你们住的还是楼房啊。”


        

建筑的外形很漂亮,有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爽利。


        

“嗯,这是沈老板说的。其实我们住的地方是有名字的,很好听,叫做“天宫一号”。”


        

穿过一片银杏树林,隐秘的角落天宫一号到了。


        

在后世,这是平庸,现在,就是惊艳。


        

“是的,我们住的是楼房,整个厂区除了门卫那里,就没有平房呀。”


        

其实,这个时代的国内也抛弃了老大哥苏联的惯有风格,他们开始追求另一种圆顶且中间隆起的风格,叫做巴洛克。


        

沈光林建的房子不是巴洛克风格的,就是后世最常见最标准的样子。


        

“那爬楼会有点累哈,天天这样的话,那还不累死去。还是住平房好,接地气。”


        

韩老师终于找到了住楼房的缺点,沈光林如果听到,肯定会非常赞同她的观点的,因为沈光林也喜欢接地气。


        

“你们住几楼?”


        

“7楼。”


        

“你说的对,登高望远嘛,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韩老师觉得自己跟一个孩子争执是没有道理的,也就顺着她的话往下说了。


        

但是,苏家的小姑娘严重不同意韩老师的这个观点,她是要反驳的:“韩阿姨,我就喜欢住楼房,住楼房视野更开阔,我在家里还能看到学校的那个天文台呢。”


        

五道口技校附中的科技楼上有个大圆球,据说是天文台,但是苏红雨进去看了,在里面并没有看到望远镜。


        

到地方了,她们把自行车停到车棚里,里面停有不少新自行车,都没有上锁。


        

“这么多自行车,也不上个锁?”


        

“小红雨,你家能看到西山吗?”


        

“我也不知道,往西边看都是山,我也不知道是些什么山。”


        

“嗯,沈老板说的,这个叫做共享单车,将来会是风口。”


        

什么是风口,韩老师听得半懂不懂的,她开始四下打量。


        

“不用,这是实验室的自行车,谁想骑就可以随便骑,不过出厂区大门的话还是要登记得。”


        

“随便骑?”


        

三个人一起搬了东西进楼道,入眼就是一所电梯。


        

“你们这还是带电梯的房子呢,我都没怎么坐过电梯,是不是还有专人收费。”


        

这楼房确实挺新的,还有精心设计的绿化带。


        

专门给小区做园林景观设计,也是这个年代不曾有的前置规划。


        

不过,在京城坐电梯有个特点,那就是跟上厕所一样,按人头收费,电梯里常常有一个专门的收费员,想去几楼,先要交钱。


        

这里就不用交钱,随便你按,从1按到13再下来也是没有问题的。


        

自从来到这里,韩老师感觉自己的惊讶已经有点不够用了。


        

京城不是没有电梯,韩老师也是见过的。


        

但是,她没有想到,这只是人住的房子而已,竟然可以搞成这样,也太奢华了吧。


        

高级干部也住不了这样的房子吧,国外元首的房子也不过如此了吧。


        

打开房门,进到家里,韩老师已经不想说话了。


        

她想像过魏老师家住的房子可能条件不错,毕竟是花了5块钱租的。


        

韩老师的语气特别激动,也不知道里面是不是夹杂着一些嫉妒,反正已经出现颤音了。


        

“这是生物科技公司建的房子,租给实验室的,实验室又租给我们,所以我才说是租的房子啊,不是我们家的,这才没有说。”


        

好大的冰箱,好大的沙发,好大的电视机,竟然还有两台洗衣机,竟然还有电话。


        

“魏老师,你怎么一直瞒着不说呢,你们住的房子怎么会这么好?”


        

“这样的房子只要5块钱一个月,我都想租了,这栋楼还有空房子吗?会不会对外出租?”


        

韩老师家的住宿条件其实还可以的,跟人混居,住四合院。


        

虽然解释的很苍白,但是听到这个话,韩老师心里终于平衡了一些,毕竟是租的而已嘛。


        

不过,5块钱的租金,还是很值啊,就算是出10块钱,我也愿意租。


        

“空房子是有的,但是不知道租不租,光我们这层就有两户都没有住人。不是我之前故意不说,这种房子真给我们了,我们也住不起啊,也就是他们实验室有住房补贴,我们这才吊着胆子住一住。”


        

这种独门独户的更方便一些,尤其那么大的厨房,竟然还有两个卫生间,简直作孽哦。


        

但是四合院的毛病也有很多,无论上厕所还是做饭啥的都不方便。


        

魏老师把住房补贴四个字说的很重,似乎在特意强调些什么,韩老师果然听进去了,她以为魏老师是在显摆,自己配合一下也就是了。


        

“你们竟然还有房租补贴呢,意思就是这房子你们还免费住?呦呦呦......”这个惊讶好浮夸,一看就好假,有一点敷衍的成分在里面。


        

其实魏老师确实也有点显摆的意思,但又不是在这一层:“就是因为有补贴我们才敢住啊,不然一个月30块钱的租金,都超过我半个月工资了,哪里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