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从大学教师开始 > 第七零五章 背刺(1)

第七零五章 背刺(1)

作者:大熊不是猫 返回目录
        

最近这段时光,是沈光林穿越以来最开心的日子。


        

甚至他都已经想好老了以后怎么跟孙子吹嘘自己这段牛逼的时光了。


        

而且,为了表示自己敬业,他放着实验室茫茫多的工作不去做,还给本科生们去上课了的,一节课都没落下。


        

珍惜这段为数不多的好时光吧。


        

以后,再给你们上课的, 就不再是沈教授了,那是沈委员了。


        

学部委员能够给本科生上课,这是多高尚的情怀才能做到啊?


        

现在的新生正在进行军训。


        

今年是新生军训全面推广的第二年,沈光林虽然不带新生班了,但还是对参加军训的同学们进行了慰问。


        

这也是大家这辈子以来吃过最甜的西瓜, 能够记得很久了。


        

现在的大学军训还是为期一个月的严格训练,会从9月1号一直持续训练到国庆节。


        

无他,沈某人心情好啊。


        

大家军训辛苦了,晚上吃个西瓜解解暑吧。


        

这个社会上,一直都有一种好叫做我是为你好,也有一种冷叫做你妈觉得你很冷。


        

在沈光林还不知道的时候,已经有人在做为沈光林好的事情了。


        

等再过几年, 大学军训就实行另一种方式了,大约是从1990年开始,军训要训一整年呢,四年制的大学以后也会变成五年制的了。


        

之所以执行如此严格的军训制度,也是为了大家好。


        

还能忙啥,忙着在家带孩子呗。


        

窦伟现在已经不是单身了呢, 他结婚了的,而且已经有了孩子。


        

就在沈光林踌躇满志的以为自己备选学部委员一切无虞的时候,他实验室的研究员,窦伟先生的父亲老窦同志找他有事,请他务必前往。


        

好久没见这个臭老头了呢,最近他忙啥呢?


        

至少,和沈光林实验室的那些天才学生想比,他们的天赋并不突出。


        

既然如此,索性他们就不负责具体的科研工作了,转身做起了教育和培训的工作,也挺好的。


        

窦伟在沈光林实验室已经算是元老级别的人物了, 现在掌管生物组的人事和培训工作,已经不在科研第一线继续奋战了。


        

说起来,科研真的是要看天赋的,窦伟和他同学老孔的天赋都不算太够。


        

在京城大学,最不缺乏的就是天才和有天赋的学生。


        

相反,他们缺乏的是有个好老师和有個好的学习环境。


        

在一家实验室,如果‘传帮带’工作做的好了,有时候比出成果更重要呢。


        

这也是很多博士生死活都不能毕业的原因。


        

他们比你们聪明,还比你们努力,要说他们不成功,谁才成功能。


        

而且,为了给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和实验机会,沈光林实验室几乎成了实习生的培养基地了。


        

在沈光林的实验室里,这一切条件都是具备的,真的算是上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了。


        

无论哪个年代,京城大学的学生们好学,都是出了名的。


        

自从抗虫棉研发成功之后,窦伟可以说已经有“退居二线“的打算了,老婆孩子热炕头,比天天加班好得多,还不用担心脱发,何乐而不为。


        

而且,这些年随着大长老淡出历史舞台,老窦也已经事实上退休了,他除了带孩子,也没有什么需要追求的了。


        

并且,他们一个实验室的阅览室, 竟然比一般大学的图书馆花费的钱还要多呢。


        

不为别的,就为了给学生们一个接触世界前沿科技的机会。


        

尤其,沈光林给他们提供了优渥的生活条件,对这些,窦委员更是满意的不行。


        

他们现在就住在天宫一号这个高端住宅区里。


        

而且,随着干部年轻化的推进,老窦也已经不用再做幕僚了,这是好事,可以多活好几年。


        

在家含饴弄孙的难道不好吗。


        

在沈光林的婶婶去了香江之后,这里就成了老窦的最爱和私人王国。


        

下班时间,等沈光林和窦伟寻到楼顶时,老窦正在低头侍弄他的菜架子呢。


        

天宫一号入住的人并不多,都是实验室的元老和长城集团的核心人物,窦伟一家就是其中之一。


        

而且,天宫一号顶楼的那个蔬菜大棚已经被改造成了光伏阳光房。


        

老家伙也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大筐干牛粪,掰碎了一点点的埋在黄瓜苗的根部附近。


        

而且,整个大棚里热乎乎的,有股子酸臭气息,沈光林刚进来就想出去了。


        

这种蔬菜大棚是不受季节影响的,这是不久前刚种下的黄瓜,瓜苗都还没拉藤蔓呢,正是要水要肥的时候。


        

9月的天气,外面已经凉爽了,大棚里依然很热。


        

沈光林离着老远就不进来了,笑着高喊了一声:“窦老,你这是人还没老啊,还有精力侍弄这个呢?牛粪哪里来的,这可是个稀罕物呢。”


        

“不侍弄这,冬天吃啥?这牛粪哪里来的要问你啊,是你的宝贝克隆牛拉的。”


        

然而,老家伙却浑然不在意,一条蓝背心湿漉漉的一大片,搬着马扎往前挪,干活很是卖力。


        

谷迟


        

然而沈光林并没有,他掩住口鼻就站在入口处通风,就等着窦老头出来呢。


        

人不是万能的,沈光林可以礼贤下士,但做不到这个程度。


        

窦老头看到沈光林来了也是哈哈一笑,他又看到自己儿子跟过来了,顿时也不干活了:“来,你来,你来,让老子歇会。”


        

窦伟原本以为,按照沈教授平易近人的角色形象,他会跟他一起去干活呢,这才是礼贤下士的名家风范嘛


        

窦老头把牛粪筐丢给了窦伟,揉了揉腰,顺手从大棚里拔了一把小葱和几颗青蒜头,然后甩甩手上的牛粪泥巴,这才说道:“走吧,咱爷俩喝茶去,最近老家的亲人带来了几只临武鸭,吃小鱼虾长大的,回头烧一道名菜让你尝尝。”


        

“不就是鸭子么,还能有什么不同?”沈光林表示不信。


        

这也不符合他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设。


        

平常,沈光林连花都种不活,更别说种菜了。


        

种菜,是雕刻在华夏基因中的记忆。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那肯定是不同的,有些鸭子太肥,适合烤着吃,有些鸭子适合炖汤,有些鸭子烧着吃最是好吃。”


        

说起吃,老窦还是很有经验的,不然他也不会亲自下手侍弄这些蔬菜大棚了。


        

老太太和窦伟媳妇都在呢,两个女人带一个娃娃,也是细心。


        

“沈教授,您来了。”看到沈光林来了,窦伟媳妇赶紧端茶倒水。


        

都到饭点了,沈光林想到吃的,也忍不住流口水了。


        

俩人有说有笑的回到了窦伟的家里。


        

她对目前的生活那是相当满意的,高知家庭,生活富裕,公公是学部委员,婆婆是大学教授,老公也是著名的研究员,虽然年龄大了点,还能想什么呢,难道还要嫁给沈教授啊。


        

这个点吃饭还早,老太太就进厨房去鼓捣鸭子了,媳妇在里屋奶孩子。


        

“谢谢。”


        

其实窦伟媳妇也是李蓉的同事,沈光林当然也是认识的。


        

毕竟,作为国士智囊,也只有下围棋才能显示名士风范嘛,只可惜,老窦跟随的老领导不下围棋,只喜欢桥牌。


        

所以,在下围棋方面,老窦根本不是沈光林的对手。


        

沈光林俩人就在茶几一边聊天一边下起了棋。


        

不是象棋,是围棋。


        

比如,某棋王,已经是围棋世界排名第一人了,不还是到大学读书去了,还要按月还房贷呢,一点都不科幻,也没有名家风范。


        

旗都没下到一半,老窦的大龙就被沈某人无情的斩杀了。


        

沈光林从小就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如果不是要继续学业,说不得就要入段走职业化道路了。


        

当然,职业化道路也没那么好走。


        

“沈教授出国几个月,都到什么地方去了?”


        

“花旗国的纽约和扶桑的京都都停留了一段时间。”问的随心,答的也是随意。


        

刚好这时候小窦也回来了,不下了不下了。


        

于是,大家在客厅抽烟喝茶,随口闲聊,也不说什么正经事。


        

其实,现在这个年代的人出去,如果出访经验不够丰富的,看到那些超短热裤们,一样憋得很难受。


        

男人嘛,聊起这个话题的时候时间过的就很快。


        

“都是好地方哈,我年轻的时候第一次去花旗国,看到穿着暴露的洋婆子,只用了一天,就憋了一脸糟疙瘩,嘴角都长泡了。”窦委员也是个秒人,已经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


        

大家哈哈大笑。


        

鸭子肉烧的发红,配着青椒红椒,看着就很有食欲。


        

沈光林拒绝了牛栏山,自己下楼拿了两瓶茅台上来,咱喝这个。


        

过了大概个把小时,老太太叫窦伟去端菜。


        

不一会功夫,一大盆热气腾腾的红烧鸭子就端进来了,用带红双喜的搪瓷脸盆装的,满满当当。


        

“小沈,我就倚老卖老叫伱一声小沈,不介意吧。”老窦的表情严肃起来,这大概是要谈正事了。


        

“您叫什么都应该的,咱这么熟了,就是叫我儿子我也该应着呀。”


        

开整!


        

大家吃饱了喝足了,这才是到书房谈正事的时候。


        

沈光林不想这么严肃,他还是想缓和一下气氛的。


        

窦老头没有理沈光林的插科打诨,而是继续严肃的说道:“你们学校推荐了两个学部委员的候选名额,其中一个是化学系的老周,另一个是窦伟。”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