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三国从益州开始 > 第十九章 甘宁

第十九章 甘宁

作者:南山野夫 返回目录
        

严颜连发三问,一问比一问语气重。


        

不仅弄得常笠大气不敢喘息一口,连宴中的其他人也噤若寒蝉。


        

见情形有些严肃,常乡内和严颜私下有些交情的啬夫苏梓忙出言道:“希伯说的德阳刘釜,便是近些时日市井内广为传颂的刘釜刘季安乎?竟到了我常乡?此事,我竟不知晓,差点错过!


        

哎呀呀!待我等宴席结束,一起去看看此间年轻才俊,且为之主持公道,诸位觉得如何?”


        

宴席中得人连连应和,严颜的表情于此也有些缓和了下。


        

但重新坐在位子上后,严颜再未和常笠说过话,待其他人前来敬酒时,也只是轻轻的抿了一口,任谁也能看出县尉严颜怒气未消!


        

宴请严颜的酒肆,是常乡集镇中心最大的酒肆,内中美酒美食,远近闻名。


        

除过官宦者爱于此就饮外,往来的有钱客商,亦愿意在此停歇。


        

一些人暗地里对常氏此番遭遇大呼痛快,但另一些,则是对刘釜产生了真正的兴趣。


        

“严颜为人速来中允,又是郡中贤才,能得之维护,这刘釜刘季安看来绝非浪得虚名之辈!”


        

两人本边饮边欣赏窗外景色,小声商讨着什么,待听之旁侧传来的大声喧闹后,皆不由自主地屏息听之。


        

至声落,那坐在上首案的青年人自语道:“刘釜刘季安,此人我竟有些耳熟,莫不是出自丰安刘氏?”


        

严颜等人聚饮的地方是在三楼,此间共有三个大的包厢。


        

于之一墙之隔处的另一个包厢内,仅有两人对坐在案几之上。


        

其人微微侧身:“甘君言之丰安刘氏,某亦有闻之。前些年间,不是还出过如刘桢那般的人物吗?


        

若是刘桢不受当时的太守打压,外有那突来的恶疾。时至今日,为一方太守有余,甚至于在洛阳朝廷上,谋得官职也说不定。


        

青年人长得极为魁梧,颔下留有对称的飞鬓,穿着一身儒袍。一身间,除了有一股扑面而来的豪爽气息外,另带着上位者才有的威色。


        

那对坐者,和之年纪相仿,却生的比青年人更加凶猛些,尤其那双恶眉,若是小儿看见,恐会做噩梦。再观之拿着筷子的一双手,留着不少犟子,一看就是尝使重兵器留下的。


        

沈姓男子一惊,道:“哦,弥尚不晓得还有此中因果,甘君,弥方才之言语,多有冒犯,还请担待!”


        

甘姓男子摇了摇手:“无妨,逝者已逝,只是方才那对话,让我想起,数年前,我那表姊回家时,带了个儿子,似也叫刘釜。按照年纪来说,也该有十五六岁了。


        

何况,此人和刘表等人可是相交莫逆,可惜英年早逝了……”


        

那被唤作甘君的男子,独自的小酌了一口,嘴角露出了几分意味难明的苦涩,叹道:“沈君或是不知,此中刘桢,正是吾家姊婿!”


        

沈姓男子眨了眨眼,在消化这些讯息后,建言道:“甘君若有兴趣,等会我二人也寻着去看看,今日便于常乡耽搁留宿如何。反正你我敲好相逢同行,而我奉州牧命,往江关任上,还有大半月的时间。”


        

“便如沈君之言!”


        

去岁我尚在郡中为吏时,竟也听过其为母守墓三岁的传闻,言出者,正是景毅公。”


        

不会这么巧吧!


        

因为之前的交情,两人边走边聊,可以说谈的非常火热。除了益州事,亦有对天下格局的见解。


        

但内里内外,两人都透露出益州牧刘焉割据益州,而无天下志的惋惜。


        

于此想谈者,如那被称之甘君者,正是前蜀郡郡丞甘宁,同陪者是为益州牧刘焉收下大将沈弥。二人皆是故交,关系不错。


        

此番二人是自平阳乡就相遇了,一路同行。甘宁有事要回一趟老家临江县,沈弥则是奉命前去江关(鱼复)轮换镇守。


        

常家坞的小院内。


        

自田间回来,刘釜也陪着阿姊,及两个外甥一同在案几上就食。自不晓得一大群像要观猴一样,来看他。


        

在常乡这出酒肆弄些吃食,略作浅饮,也只是碰巧路过。


        

……


        

连刘釜也不得不承认,虎头于做饭之事上,有着天然的能力。


        

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在之指导下,虎头所烹饪的饭菜进步不少。现在不需刘釜多说,其人就能做出让之可口的饭食。


        

午饭是炒饼,即用小麦糊糊,于锅上,做成熟饼状,然后再切成细条,于烧了油的锅内,以小火温炸,待之金黄,便于上放些野菜葱花椒和盐巴,这炒饼便好了!


        

因为和当时代的蒸煮饭食不同,如此少有的做法,让人吃下肚中,别又一番滋味。


        

常勇爽言爽语,不吝称赞道。


        

见阿母看了过来,常勇又急忙改口道:“其实平日阿母为我等做的也好吃!”


        

两外甥常智和常勇,在吃完一碗后,果断的又盛了一小碗,直把肚皮吃的鼓鼓。


        

“舅父家的庖厨,所做之饭菜真是好吃!”


        

看见小弟和自己这么一家如此亲切,刘妍温言笑道:“阿勇就是多嘴,想吃那胡饭是假,是想吃烤肉是真吧!


        

等会为母给汝些钱财,汝与汝兄去集镇买些肥肉来。”


        

刘釜不禁莞尔,他放下筷子,看着外甥道:“饭食再好,又怎有家人做的温馨。我再常乡要待几日,定要好好尝尝阿姊的手艺!”


        

常勇拍手道:“好啊好啊,舅父到时自要尝尝阿母做的胡饭,可香了!”


        

看着连常智也忍不住的欢呼,刘釜心念阿姊家的情况,知晓她是专为自己这个弟弟才破例多了花销。


        

想到阿姊前数日还让老仆送去钱币,这日子肯定过得更苦。


        

胡饭,即以酱瓜,烤肉,生菜卷在面中,卷两层,再切而食之。


        

这里面最贵重的无疑是肉,像刘妍这般人家,一年能吃一两顿已经不错了,且多是在元日前后。


        

刘釜没有在这个时候把钱归还给阿姊,因知之性格,阿姊也不愿意收。


        

但当下不妨碍他给两个外甥一些“红包”,速而从衣兜里拿出了一串钱,递到了常智手里:“刚才阿姊说了,让汝等买些肉食。此去集镇,舅父便再予汝些钱币,可多买些想吃的吃食。”


        

见阿姊想要制止,刘釜忙将族伯赠币之事说出,意思是他现在不缺钱。


        

得到了钱币,常智和常勇往集镇出去不过十数个呼吸,便跑了回来,其中以常勇一马当先。


        

“阿母,舅父,外面……外面来了好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