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三国从益州开始 > 第六十三章 练兵

第六十三章 练兵

作者:南山野夫 返回目录
        

郑度的加入,直接带动了安夷县寺的政务运转,并极大的减轻了刘釜的负担。


        

让刘釜有了更多的精力,来应对突发之事。


        

……


        

初冬的第一场雪,要比过去数载来的更早一些。


        

在初雪到来的前数日,安夷县城的外郭,也在县寺一众官吏和安夷百姓的见证下,添下了最后一块青砖。


        

除却外郭,剩下的便是内城建设。而于内城和外郭间的坊市,四个多月的时间,便按照县寺的用地规划,迅速拔地而起。


        

一些于安夷县在的布匹等货物,也由不断加宽的山道,运送到了安夷城内。


        

而赶在寒冬彻底到来前,安夷县寺组织的专门盐商队,亦按照刘釜的吩咐,将所有的钱财,都换成了粮食。


        

为此,夷军的第一次出山任务便开始了,即帮运输队,将安夷的公粮从南中的大道运输回来。


        

此番任务,刘釜挑选的马虎所在的夷军第一曲。曲部的成员,来源于各夷部,还包括汉人,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杂牌军”。


        

若说安夷的经济贸易的发展,让安夷有了生机。那么,安夷本地一片片被开垦出来的土地,便是安夷百姓能于此稳定居住的基础。


        

登于安夷本地的高山,从山顶俯视而下。能看到大块大块的荒土草地被翻起平整,以备来年春日的耕种。


        

众多的流民夷人的聚集,其实也算是安夷最重要的资源。


        

这句话也幸好没有直接传到马虎的耳朵,否则被之听去,定然是尾巴都会翘到天上去了。


        

不过,马虎的后续所为,也确实证明刘釜和郑度,二者皆没有看错人。


        

……


        

但就是这么一支“杂牌军”,在马虎的训练下,能力远胜其他曲。


        

“马虎有统兵之才!”


        

这便是刘釜和郑度给马虎下的结论,而郑度还更加明确的表示“马虎有千夫不当之勇”。


        

千石之粮,可够普通成人吃一年,一千二百人,不过一月就会消耗一空。


        

第一曲后,第二曲,亦轮换着加入到运粮之内。


        

在这个冬天里,千里运粮便成为夷军锻炼体能的重要方式。


        

十一月中旬,第一曲顺利的粮食运送回了安夷。


        

一共几十牛车,更多的是第一曲的兵卒以人力扛。


        

若不算上途中的损耗,第一曲的运粮所得,其实已有千石。


        

四乡之中,本乡有秩或是本乡啬夫,自由刘釜和郑度合计罢,任命之。


        

而如亭乡,亭父,求盗者,则是由中挑选的。择夷人为吏,刘釜让下属考核的首先是之汉话如何,其次才是个人能力。


        

于是,安夷县兴起了一股疯狂的汉话人。


        

用了整个秋天,外加半个冬天的时间,安夷的行政划分也最终确定下来。


        

安夷县,共设有四乡地。


        

包括安夷城在没的长治乡,以异罗湖三大岛组成的大湖乡,和北面山林构成的越野乡,以及西部多梯田构成的丰饶乡。


        

“州府决定使夷军配合郡兵,拿下南中大族奇氏和丘山夷等数支南蛮夷人组成的不法之师。”


        

所谓奇氏和丘山夷等所谓的“不法之师”,刘釜甚是清楚,这不过是奇氏联合交好的夷人部族,妄图欺骗郡府和州牧府,以虚报赋税,牟取私利,为州牧府做“头鸟”给处理了。


        

不过,同郡兵和这群“叛贼”作战,敌人虽不是东汉群雄的正规队伍,但却是个很好的练兵对象。


        

随着兴平二年钟声的敲响,整个蜀地降起了一场罕见的大雪。


        

遥远的长安城内,因诸臣不合,正发起着又一起内乱。


        

这一切,刘釜无法顾忌,却是成都传来的消息,让他不得不提早对夷军的训练加快速度。


        

元日的喜庆氛围尚未散去,当日由刘釜亲自所书的一副对联,自是挂在奋勇岛的校场大杆之上,随风而动。


        

奋勇,意为奋进勇武,有强无不胜之意。


        

将夷军的军事重地,需划船方至的蓬安屿,自夷军的第一人进驻,便已更名,亦显示出刘釜对夷军的巨大期待。


        

尤其内中的丘山夷,其势头盛时,欺负过包括賨人在内的诸多小型夷寨,此中多者,便迁移到了安夷县,成为了他刘釜治下的百姓。


        

打败这些昔日的敌人,不但能振奋己方士气,而且能让夷军更为融合。


        

平日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而这种队列和站法,自县长刘釜亲临奋勇岛,由之手把手的教导了全军屯长,共计五日后,便实行了下来。


        

“立!”


        

“起!”


        

也自当日起,为外人称作的夷军,于内部自称为奋勇军。


        

朝阳当空,奋勇岛中部修整的校场上,近两千的将士正按照高低大小个,排列的整整齐齐。


        

能增加到这么多人,无外乎是安夷县人口的巨大增长,以至于冬日入伍时,直接增长了千人之多的新卒。


        

黑方之军,在之左手臂上,全员都系上黑色的布条。白方之军,则是在之右手的手臂上,系上白布条。


        

“杀!”


        

鼓声在校场上响起,双方则是瞬间开展起了剧烈的实战对抗。


        

“左右左!”


        

校场各级曲部的行立声,外有脚步声震耳欲聋。例行化的训练罢,即是非常重要的实战对抗训练。


        

于岛屿南部岛上那处未做整理的山丘上,分成了黑白双方。


        

当双方的实战对抗进行到一个时辰时。


        

白军的战果更为丰富。


        

到了实战后,一些人不自主的将刘釜当日之语说了出来,有大有钦佩者。


        

相比较而言,属于奋勇军中,最早加入,且多都锻炼的黑军,更显得生猛。


        

但今日的白军,却显得成长了不少。平日都是被黑军锤着打,今日竟在二军开展激烈对抗的初期,就有人连“杀”了四人。


        

作为防守方,今次还借住地利,不一会儿就设置起了埋伏圈。


        

“敌困我扰,敌撤我打!好战术!


        

“县长所借言的游击战术竟是如此有用!”


        

而在县寺内,将羽扇放置一旁,正认真处理公务的郑度,听到奋勇岛上的情况,一拍大腿道:


        

更有对未明白者,手脚抖动着比划道:


        

此计策,恰可以用于势力悬殊的二者。


        

季安还真是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