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规矩不能乱 2005年11月5日。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雾,覆盖了整个京津地区。 持续的时间还特别长,从凌晨直到傍晚都不见一丝消散。 如此天气,走近道没问题,出远门可就太危险了。 但对于津城这座曲艺之乡来说,人们打发时间的去处还是很多的。 除了年轻人喜欢去的电影院,迪厅,酒吧等时髦场所,还可以去茶馆、票社听听戏,听听评书,或是一些别的曲艺表演。 尤其是今晚,他们可以选择的场所又多了一处。 华夏大戏院,德芸社相声专场。 相声,起于京城,聚于津城。 对于一帮生活在相声窝子里的老少爷们来说,这绝对算是心头之好。 况且从民国之后,相声就一直在走下坡路,到现在已经没落得不成样子。 相声专场的演出,想想,得有几十年没瞧见过了。 所以哪怕没有听说过德芸社的名头,但大家的兴致还是非常高的。 倘若要是人家的活使得好,那还真能一次性将瘾过足。 这不。 六点不到,华夏大戏院的入口处,捏着一张小票的观众开始陆续进场,男女老少都有。 整个剧场也充斥着此起彼伏的津城口音,很热闹,也很有腔调。 “劳驾,借光!” “受累您让我过去!” “我谢谢您嘞!” “介天气,似嘛回事吗?雪又不下,让人冷冷飕飕的。” “介德芸社似嘛来头,活使得恁么样呐?” 与剧场的热闹不同,一辆正往这边驶来的白色面包车内,气氛则显得有些沉闷。 车上四人。 坐在后排头顶桃心的小黑胖子,是德芸社班主郭德刚,旁边面相端庄的女人,是他的妻子王慧。 前排开车的叫高峰,戴个眼镜,很斯文,他是津城本地人,也就是江湖上所谓的地头蛇。 而副驾驶位,则坐着一个年轻后生,他叫唐宇。 一米八的身形消瘦异常,脸庞倒是白净俊秀,尤其是跟当下年轻人不同,一套裁剪得体的白色中山装穿在身上,让他平添了几分儒雅和成熟,与十八岁的年龄不搭,但让人看着很舒服。 郭德刚看着自己这个失散多年,现在又重新聚首的徒弟,心中很是感慨。 “小宇,等忙完了这一场,我再单独为你摆桌,把你介绍给大家认识。” 唐宇回头微笑道:“不碍事,师父,往后的日子长着呢,再者说戏大于天,这是正事!” 一句“戏大于天”,顿时让郭德刚眼圈有点发红,这是十年前他带着唐宇撂地讨营生时教过的话,没承想唐宇竟然一直记得。 “好孩子,好孩子!” 郭德刚说完伸手想去拍唐宇的肩膀,奈何胳膊太短,够不着。 唐宇不动声色地把身子往后一靠,终于让自己师父给拍上了。 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 与郭德刚相识这么多年的王慧,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自己丈夫的情绪这么激动了。 今天这还算是好的,昨天,当唐宇像孙猴子似的,突然在大戏院门口拦住郭德刚,直接磕头喊师父时,这爷俩可是当街抱头痛哭来着。 家里的弟子不少,但这么个相认法的,她还是头一次遇到,弄得她到现在都还没缓过神来。 昨天晚上,她也问过唐宇的事情。 “刚子,小宇这徒弟你是怎么收的,咋没听你提起过呢?” “唉,好多年前的事儿了,十年前我在德州卖艺,偏巧遇到一个小乞儿快被人打死,就伸手把人给救下了,这个孩子就是小宇,后来见他挺机灵,嗓子也好,就带在身边传授手艺,虽然只是口盟弟子,但算起来,这还是我收的第一个徒弟。” “呀,开山大弟子?既然这样,怎么又失散了呢?” “要不说这都是命呢,有一回我们爷俩去赶一个庙会,还没到地头就赶上了大洪水,当时场面那叫一个乱呐,我们扔下家伙事就开始帮忙救人,可谁知道等我回过神来,就再也不见了他,前前后后找了一个来月,愣是连个人影都没见着,当时我还以为这孩子也被龙王爷给收走了呢!” “哦,这么说来这孩子也算难得了,这么多年过去还能想着念着来找你。” “是呀,他一个人漂泊江湖这么久,指不定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罪呢,可是问他他又不肯细说,以后辛苦你多劳心照顾照顾吧。” “切,你哪个徒弟,我不是当儿子似的照应着!” 了解了大概之后,她越发觉得命运这事很神奇。 唐宇不细说,自然也有自己的苦衷。 前世迷恋相声这些曲艺,谁承想竟然有一天会发生穿越转生这种事。 人变年轻了不说,还落了一副条件极好的身体,身份上还跟郭德刚扯上了联系。 真可谓是,江湖漂泊今朝聚,再圆前世一梦行。 提一下,师徒之所以如此费尽周折才得以相认,因为十年前的郭德刚叫郭大刚。 众人心中各有事,说完几句便没再开口了。 行不多时,面包车停在了华夏大戏院的后门,这里直通后台。 车刚一停下,早在门口等候多时的一个光头胖子赶紧上前拉开车门,这是郭德刚的经纪人王海。 “刚哥,嫂子,你们来啦!” 为了今晚这场“省亲专场”的活动,王海最近半个月都在津城这边忙活。 就连郭德刚和王慧提前一天到,也是希望活动能顺顺利利地办好。 可谁知,人算不如天算,一切准备就绪,却被这场大雾打乱了节奏,演员到现在都还没有到位。 郭德刚一下车,便直接问道:“小海,他们现在人到哪儿了?” 王海一脸的苦色:“哥,我才撂的电话,雾太大,京津唐、京深、京承高速全都封了,最后实在没辙,只能让他们坐火车往这边赶了,5点50上的车。” 听闻,郭德刚脸上的焦急之色更浓。 王慧掰着手指头算了一下时间,说道:“刚子,照这个点,慊哥他们七点半能赶到就不错了,这至少还差着一刻钟呐!” “嗯。”郭德刚点头,“小海,你去找剧院说说,咱们晚一刻钟再开场。” “好,我这就去找他们经理!”王海立马应承,转头就走,嘴里还在嘀咕,“唉,咱的运气也忒背了些!” 第二章 救场如救火 第三章 西征梦 唐宇对这一切了然于胸,心中不失望,也不紧张,反而有些兴奋。 当下出得“出将”门,右手中指第一小节一勾前襟,下摆离地一寸高,昂首挺胸的率先走上台,好似一个出征的大将军。 许是受他气场的影响,连带高锋脸上的紧张都消散了不少。 “好,两个都是好苗子!”入场口站着的郭德刚不由得赞了一声。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光这一亮相的架势,就能看出几分东西。 先不管活瓷不瓷实,只要敢上台,上台还能不怯场,尤其是气势还能出来,那演出至少就先成功了一半。 步伐不乱,四平八稳,两人走到话筒前。 唐宇逗哏位置,高锋站进桌子后面,当得是捧哏位置,两人都自顾自顾的调着话筒。 他们没有理会台下的观众,台下好些个观众也没理会场上的这两个年轻人。 台上台下,大家该干嘛干嘛,半点不相干。 其实唐宇是在趁着这个空,扫视观察台下的情况。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是江湖人的基本功。 有时,不还得躲城/管呢嘛! 片刻不到,话筒调试完毕,基本情况也已心中了然。 唐宇面带微笑,气沉丹田,直接一副津城腔,大声喊道: “津城的大爷大妈,叔子拜拜,婶子大娘,各位老少爷们,大家晚上好!” 口吐莲花春雷响,平地无风起三丈。 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还颇带韵味,顿时将嘈杂的“嗡嗡”声给压了下去,直接将台下台上,包括后台的人都给震住了。 台下的观众纷纷把目光看向台上,后台不等郭德刚说话,旁边的王慧先是眼前一亮。 “好亮的嗓子!” 郭德刚也有点懵懵的应道:“嗯,确实是祖师爷赏饭!” 身体的底子让他满意,让他更满意的,是唐宇的技巧和手艺。 入哪座山吼哪种腔,进哪座庙拜哪尊神,这也是跑江湖的艺人最基本的功夫。 唐宇不是津城人,能把倒口,也就是津城方言模仿到这种地步,至少在“学”这一门上就下过功夫。 而且,他还懂得用气发音,这可是实打实的好本事。 “这些能耐,他都是打哪儿学的?” 台上的唐宇带着高锋一起作完四方揖,而后直接把手往袖子里一拢,脸上始终带着微笑。 大半人不再吵闹,这就可以开始搭话探路,顺带继续圆粘儿。 “今晚来得人不少,没有一千估计也得有八百。” 高峰集中精神应道:“得有,这都是诸位捧场!” “是的,感谢大伙捧场,不过,我也得先跟诸位说一声抱歉!” “哦。” 高锋接得四平八稳,但不出彩。 他也没办法,一来现挂都是看碟下菜的,之前根本没法对活。 二来,高锋确实没有多少上台经验,不知道唐宇的包袱埋在哪儿,他根本不敢乱接。 唐宇扫了他一眼,开始自己找补。 “为什么没有开始表演,就要先道歉呢?” “对呀,为什么呢?”高锋赶紧顺茬接话。 “因为我的嗓门高呀。” “您确实有一副好嗓子,可这是好事呀?” 唐宇摇头道:“不,好嗓子有时也不见得是好事。” “这怎么说呢?” “就像我刚才那一嗓子,就吵着了不少台下的朋友,比如正在打电话的,正在闲聊天的,还有在睡觉的,被我一嗓子,把他们的正事全给搅和喽。” 正话反说,一番打趣调侃,小包袱就出来了。 “啪啪啪~” 台下响起了一些掌声。 演出场所,关机、静音,保持起码的安静,这都是基本礼仪。 尤其还是京津地面,人们为了面子干的仗还少么? 不少打电话的,闲聊天的,听闻都不好意思再继续,整个剧场顿时绝大部分人都安静了。 这种方式简单直接,但也容易得罪观众,唐宇蜻蜓点水,点到为止,不敢再继续调侃。 “今晚来得人不少,可大家都不认识我们俩,上得台来,必须先做一个自我介绍。” “应该的。” “我是德芸社的相声演员,我叫唐宇,是相声界的一名流氓!” “什么,流氓?” “啊,不对,是文盲!” “啪啪啪~”台下的掌声多了一些。 整句话的语气都很正经,就最后两个字调包了,再那么一抖一捧,包袱响了。 “咳!”高锋一挥手,马上又反应了过来,“咦?那也不对呀,您这满肚子学问,怎么就成了文盲呢?” 唐宇叹了一口气:“唉,没办法,还不都是被你们逼的吗?” 高锋满脸疑惑:“这文盲还有被人逼成的吗?” “当然有了,不信,您先做一下自我介绍。” 高锋一板一眼的做着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德芸社的相声演员高锋,也是相声界的一名小学生,您诸位多捧。” “那高老师,按辈分,我得管您叫什么?” “叫师叔呀,我跟您师父平着辈儿呢。” 唐宇两手一摊:“大伙瞧见没有,他是我师叔,都自称是小学生,那我这种小一辈的,是不是只能当文盲啦?” 又是一个现挂抖完。 “啪啪啪啪~” 台下这帮口味刁钻的观众又送上了些掌声。 包袱还算比较密,使得活也算内行,听着感觉还行。 “哦,敢情您是这么论的?”高锋恍然大悟。 说起这个就来气,唐宇一脸愤怒道:“而且不要脸的可不止高老师一个人,像我师父郭德刚,我师大爷于慊,个个都自称小学生,我们怎么办,各位,完全没活路呀,像我这种一身本事,水平非常高的,都被人称为‘曼倩遗风,祖师爷转世’的相声大行家,一上台还是只能说自己是文盲!” “嚯,您比您师父还不要脸呐。” 唐宇突然贱兮兮的小声道:“哈哈,就是跟他学的。” “啪啪啪啪~” “哈哈哈~” “吁~” 掌声又多了一些,还有一些笑声,和互动的声音。 唐宇心中大定,成了,该入正活。 他很是不满的挥挥手,道:“在你们相声行当,我太受委屈了,我不干了,我要改行!” “哦,那您打算改哪行呀?” 唐宇抓住高锋的手臂,诧异的问道:“您不知道啊?” “我哪儿知道啊。” 唐宇赶紧抬头挺胸站好,双手举在额前开始扶帽,扶领口、双肩、扣子、衣边…… 虽然一切都是虚拟模仿的,但不得不说,他的动作还是非常标准的。 任谁打眼一瞧,都能看得出来这是个军人在整理着装。 “嚯,真像呐!”观众喝彩。 唐宇从上到下一套动作做完,立正稍息站好。 “您看我这身军装威风吧?” 动作标准的挑不出半点毛病,但问题就出在衣服上。 唐宇此刻身上穿得的件软踏踏的布大褂,跟军装的笔挺完全是两个极端。 可就是这种强烈的反差对比,莫名的滑稽感直接就出来了。 高锋调侃道:“嗨,您这是军装啊这是?” 唐宇气势一收:“我是一个军事家,您不知道?” “我不知道。” “哎,都知道啊!” 唐宇说完,见人不信,一脸的着急,手脚并用直接往桌子上爬,可是偏偏又爬不上去,整个人就跟一只乌龟爬大石头似的。 “啪啪啪~” “哈哈哈~” “吁~” 互动的人更多了。 第四章 如饮美酒 第五章 孙子为什么叫孙子 第六章 完美谢幕 第七章 抽烟与喝酒 垫话,就是把上一个节目的包袱再拿出来翻一翻,然后再顺着包袱过渡到自己的节目上。 只是他们压根就没听完唐宇和高锋的表演内容,所以这包袱翻的也一般。 郭德刚刚为上一个节目松了一口气,转眼又开始盯第二个节目,这是身为班主的职责。 开场这几个节目必须上心,等前面都铺好理顺了,后面的节目按部就班的演就行。 而于慊则显得比较随意,所以唐宇一出现,他便瞧见了。 跟驴嘴一样的厚唇大牙一咧,呵呵笑道:“爷们儿辛苦了,活真心使得不错呀!” 呃,再大的驴嘴,那也是师大爷。 唐宇赶紧拱手谦虚道:“师大爷辛苦,太仓促了,您多指点!” “师大爷”三个字一出口,于慊直接一愣。 这个称呼他可太熟悉了,整个德芸社后台的一帮子年轻后生,基本上都是这么称呼自己的。 谁让郭德刚的徒弟多呢? “你是德刚的徒弟?” 郭德刚转过头来,一脸得意道:“哈哈,慊哥,我这徒弟怎么样?” 于慊:“……” 打从认识郭德刚开始,他就一直觉得这家伙是个相声鬼才,谁承想现在竟然又看到了一个相声小鬼才。 难怪刚才老搭档一直卖着关子,敢情是这么一档子关系呀。 可这年轻人自己没见过呀? 这又是打哪冒出来的一个徒弟? 于慊顿时来了兴致:“德刚呐,一天不见,你这又是拐带了谁家的孩子呀?” “哈哈,拐带人口那是犯法的事,我这徒弟可是自己找回来的。” 接着,便满脸愈发得意的,开始如此如此,这般这般的介绍情况。 女人的腿,男人的嘴。 何况还是郭德刚的嘴,口吐莲花,得波得波的,把于慊听得一愣一愣的。 好家伙,这哪是介绍呀,完全是站在台下说上相声了。 勾引得他,都快忍不住要“嗯”“啊”“这样呀”的捧上几句了。 终于,郭大炮说完了,慊大爷心里也长舒了一口气,“还好,我忍住了。” 但不得不说,唐宇和郭德刚这一段师徒故事,还真算得上是一段佳话。 于慊拍着唐宇的肩膀,道:“好孩子,难得的缘分呐,赶明儿家去,让你大娘给你弄好吃的。” 唐宇笑道:“好,是得去认认大爷家的门。” “哈哈,真不错,抽烟么?” “不抽。” “喝酒么?” “不喝。” 于慊大手一挥,道:“嘿,没事,赶明儿大爷教你。” 唐宇:“……” 这边正聊着,王慧拎着一个银色大水杯过来。 “刚子、慊哥,小宇,来喝口茶润润嗓子,我拿胖大海泡的。” 唐宇在台上说了半小时相声,郭德刚刚才现挂了一段传奇,于慊……于慊是烟抽多了。 两大一小,三人嗓子都渴得厉害。 唐宇恭敬的伺候两位长辈每人喝了两杯,自己这才连干了三大杯。 温热的茶水入喉,通体说不出的舒畅。 “小宇,渴坏了吧?”王慧笑问道。 唐宇笑道:“嗯,谢谢师娘。” “傻孩子,跟师娘还客气啥,没什么事的话,我来帮你量一下尺寸吧。” 见唐宇不明白。 旁边的郭德刚解释道:“这是你师娘的心意,无论谁学成了能上台,她都会送一件亲手裁剪的大褂。” 王慧也笑道:“什么心意不心意的,咱们手艺人都不容易,师娘就希望你们个个上台后都能成角成腕,也不枉这一番的努力不是。” 唐宇突然有点明白,眼前这个女人为什么能在众弟子中威望那么高了。 喝完茶,缓过劲来,唐宇便老老实实地站好,让师娘帮忙量尺寸。 身高、臂长、腿长、胸围、腰围…… 好一会儿,上下左右都量完了。 “哎呀,模样俊,这身材板子也好,小宇你放心,以后师娘指定给你说一门好亲事,可不能委屈了你。”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唐宇感觉王慧夸完自己后,还脸带幽怨的扫了旁边郭德刚几眼。 “辛苦师娘了,我去换衣服!” 如果绿叶太强大了,红花也可能死得很惨,唐宇告了一声辛苦后,赶紧闪人。 大褂,对于相声演员来说,就是门面,是吃饭的家伙。 所以它从裁剪,到折叠、脱、穿,哪怕就是平时穿在身上,都是有讲究的。 最简单的,就是当你大褂着身时,自己是不能坐、卧、躺、蹲的,这会把大褂压出褶子来。 自己本就是临时演员,开场属于意外后的救场,眼下这场也救完了,唐宇估计后面就没自己什么事情。 所以他直接把大褂脱掉,换上了自己的白色中山装,这样方便些。 换完装,唐宇在入场口的旁边,找了一张椅子坐下,同时打量着整个后台。 华夏大戏院其实只能算中型的场子,后台不大。 几十号人在这里忙活开来,都显得有些拥挤。 有烧水的,有化装的,有正在对活的。 唐宇看了一会儿,心中了然。 自己师父无论教导徒弟,还是当班主,都算很有一套。 整个后台,不管是谁,只要是身着大褂的演员,一律都站着的,而且小辈见到前辈都自觉的点头问好。 规矩,对于一个团队来说,是最重要的。 另外,那些正在对活的组合也很有规律,基本上都是老先生带小弟子,而且先生们还以捧哏量活的居多。 这样的搭档是最合理的,有老先生在台上帮忙量活,哪怕你嘴里说破了大天,人家也能随手捏几朵云彩帮你补上,这就是本事。 没过一会儿,下场口何芸伟和李青下台,这边上场口的郭德刚和于慊上台接着演出。 今晚的演出,他俩是撑招牌的,所以开场之后得上一次台亮亮相,然后就等到最后的大轴上场,掀一波高潮后直接收尾。 何芸伟走过来不见郭德刚,便直接远远地对正在忙活的王慧抱怨道:“师娘,这场子是不是没热好呀,怎么观众们都不买账呢?” 何芸伟刚一说完,整个后台所有人的动作都停了下来,好似时间凝固了一般。 王慧站起身来,看了他好几眼,又扭头看了唐宇一眼。 接着不光对何芸伟,而是对所有人,语气坚定的说道:“场子没有任何问题,大家正常演就成!” 话音刚落,好似印证她的话一般,前台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众人脸上的紧张之色顿时减轻了几分。 第八章 大师哥和二师兄 第九章 拿徒弟开涮 第十章 再次上台 第十一章 大保镖 第十二章 师父郭桃心 第十三章 地球是圆的 第十四章 高潮 第十五章 板回了场子 第十六章 意外的贵宾 第十七章 为德芸社站台 第十八章 攒底表演 第十九章 返场开始 第二十章 师大爷的外号 第二十一章 凤鸣九天 第二十二章 推师父一把 一秒。 两秒。 五秒。 十秒。 《唱小番》的高腔唱完,唐宇顿时气势一收,又恢复成了那个温文尔雅的少年郎。 可是全场依然一片寂静,银针落地可闻声。 这里可不是什么学堂考场,而是演出的现场。 太诡异了。 终于,又是漫长而又短暂的十秒钟过去。 “啪啪!” 不知道是谁率先醒过神来,鼓了一下掌。 “啪啪~~啪啪~~” “好~~好~~” 旋即,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观众们纷纷起立,使劲的拍着巴掌,大声的喝着彩。 好似不如此,便无以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激动。 不光台前,甚至透过帘布,还能听到从后台传出来的掌声。 郭德刚同样满脸笑意的看着自己徒弟,一起为他鼓掌。 唐宇面带微笑,不断朝四方鞠躬行礼,包括师父和后台的同门。 掌声,是对演员最好的礼物,也是最高的荣耀。 当然,唐宇当得起。 不为别的,就凭这一嗓子都当得起。 《唱小番》的嘎调,是一个相当讲究的活。 它本是出自京剧名段《四郎探母》,可是很多专业的戏曲演员,也不敢随便碰这活。 因为它太难了。 唱得好,能让你赢得满堂彩,唱得不好,它会让你整出戏直接砸在场上。 那它难在哪里呢? 不消说,高音是其中之一。 它的味道,讲究的是在高音区内,用又亮、又长、又足的调子,来抒发四郎延辉回营探母刻不容缓的那种强烈的情感。 这是挡门石,直接就将普通演员拦在了门外。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你在高音的最后,还得再来一个九十度的升kes。 这才是难上加难,最见功力的地方。 唐宇做到了。 他从丹田发气,再出腹入胸,入喉,最后结合头腔共鸣,将“叫小番”三个字一气呵成的唱完。 没有投机取巧,在“小”字上用转音换气,也就是没有垫虚字儿,而是直接翻五度上去了。 旱地拔葱楼上楼。 清脆、婉转、干净、嘹亮,犹如雏凤初鸣。 关键是,在带给大家高音的震撼同时,却丝毫不会觉得刺耳,这就是来自于艺术的享受。 可能在韵味和身段上,比人家专业的戏曲演员还差些火候,但这高音绝对只高不低。 “再来一个。” “再来一个。” 掌声持续了两三分钟,观众们纷纷出声挽留演员。 唐宇鞠躬鞠得头都晕了,但瞧着这阵势,还是下不了台。 还是那句话,在高潮的时候停活,会被人拍死的。 郭德刚显然也被这阵势给惊到了,脸上开始有些着急。 返场不过三,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 可眼跟前,已经是第三次了,谢不了幕咋整? 唉,这潮被弄得太高了也是个麻烦事儿! 唐宇脑袋晕晕乎乎的,他有点没搞明白,自己师父怎么还不走。 此时,不是应该鞠躬离场,然后准备第四次返场吗? 站着一动不动是几个意思? 最后,他实在是受不了了,便凑过去小声提醒道:“师父,第四次返场呀!” 郭德刚听闻,脸色都变了。 这徒弟也太大逆不道了吧,连祖宗的规矩都敢破坏? 唐宇也是机灵之人,很快便明白了过来。 此刻的郭德刚,还没有进化到几年后那个敢返场二十多次的状态。 得,我帮帮你吧! “师父,您一路走到今天,最终靠得是谁?是同行捧的,还是观众捧的?” 左手是相声门里的人和事,右手是热情如火的观众。 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同样也是一个一针见血的问题。 对于他来说,可谓是直击七寸。 用他自己未来的话来说,那就是:“我愿意给他们当狗,可他们怕我咬人,就把我轰了出去,结果我成了一条龙。” 这是一句细品,能让人动容的话。 由此也可以看得出来,他可不是一个呆板之人。 果然,郭德刚稍一琢磨,终于轻叹了一口气,带着唐宇鞠躬下台。 往回走的同时,他也对角落里的王海比划手势。 两人相识时间不短,王海虽然有些发愣,但意思还是明白了,赶紧走过来一拦。 师徒俩又顺势回到了话筒前。 郭德刚人虽然回来了,但心里总还是有些疙瘩,脸色难得有些严肃。 “诸位,咱现在可是第四次返场了。老话说,返场不过三,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可是大伙实在太捧场了,衣食父母大于天,我不能对不起您诸位,今天没办法,我们爷俩就破次例,继续给大伙多说一会儿。” 说完,带着唐宇认认真真的鞠了一躬。 “好~~好~~” “啪啪~~啪啪~~” 观众里面懂行的太多了,听闻直接叫好。 看着郭德刚无奈又敬业的表情,唐宇心中有些小得意。 哼哼,有了这第一次,就不怕您没有第二次。 师父,祝您从此在返场的路上越走越远吧,哈哈! 他没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 既然知道了未来的事情,那好的方面加加速,不好的方面尽力阻止,这样不是很好么? 他爱相声,德芸社就是自己背后的大树。 它越强大,越枝繁叶茂越好。 大树底下才好乘凉呐! 唐宇越想越觉得可乐,心里的笑意直接似有似无的露在了脸上。 这让郭德刚一愣。 什么情况? 我这儿正在说着严肃的事情呢,怎么瞅着你脸上的表情,像是在幸灾乐祸呢? “来吧,少爷,大伙这么捧你,你再给大家来段什么活呢?” 郭德刚一问完,台下的观众接茬了。 “唱一个。” “再唱一个。” 这个年轻人的嗓音可是太让人着迷了,此刻哪有放过的道理。 唐宇笑道:“诸位老少爷们,柳活咱就等下次吧,相声门里四门功课,说学逗唱,我给大伙说一段贯口,您诸位给指点指点。” 一听唐宇不唱了,不少观众有些失望。 唐宇继续道:“哈哈,贯口呢,咱也不挑简单的说,我给诸位来《开粥厂》里的最后一段,叫‘年单子’怎么样?” 此言一出,观众里好些人都吃了一惊。 《开粥厂》是马氏相声中,非常经典的大贯口段子,很有难度。 大贯口,字数多就不用讲了。 《开粥厂》更难的地方,在于其中的词,无论从字意,还是音调上来讲,都算是不那么顺溜的一类。 大师马三爷年轻时说过,后来年纪大了就没使这活。 而传人少马爷又不常露面,有一身的能耐,但也表演的少。 其他的相声演员,一般也不敢碰。 所以算算时间,已经很久没听过这段活了。 “啪啪~~啪啪~~” “好,来一段!” 观众买账了。 对于相声,他们就像美食家,去到哪方水土得尝什么吃食,门儿清。 第二十三章 专场落幕 而郭德刚听闻之后,心里直接咯噔一下。 这孩子太会来事儿了! 前面少马爷只身前来为德芸社站台,这是大情分。 谁知,唐宇这边,竟然转眼就来上一段马派相声中的经典名段。 明面上谁都不会点透,但懂的人自然懂,这是在替马派相声扬名。 人家少马爷承情也好,不在乎也罢,但这是德芸社的态度,是敬意! 自己这徒弟不简单呐! 性格上温文尔雅,做事却又能思虑的如此周全。 难怪于慊会评价他是:帅才! 不管台下台上人的想法,等观众的掌声稍弱,唐宇调整好节奏开始表演。 “给鲜果供一堂、素供一堂、酥油月饼一堂、面鲜一堂、灶王前一样儿三碗、重素墩一对、大双包一对、小红包一对,以上共六堂。” 他一开口,全场直接安静一片,偌大个剧场,只有他一个声音。 这一句刚刚念完,观众们顿时满意了。 心里暗道:“就这个味儿!” 台上正使着活呢,谁也不敢出声,只是纷纷点头继续欣赏。 “供碗儿二十八个、供花儿六堂、红石榴花儿五朵、祭财神羊肉一块。外要一把红头绳儿、一包年饭果儿、外边挂灯钱、一个铺垫儿、五副春对儿、街门对、屋门对、佛前对、财神对、灶王对、福字儿、佛字儿、横批儿、斗方儿……” 贯口,名字里之所以带一个“贯”字,要的就是连贯,就是一气呵成的那股劲儿。 但吐字清晰,语言流畅,只是最垫底的要求。 你念的同时,还得讲究情绪饱满,运用好气口,让语气轻重、快慢的节奏适当。 最终做到快而不乱,慢而不断,犹如断线珍珠落玉盘似的好听。 随着唐宇嘴里一个字一个词的往外吐,此刻观众们的耳朵里,就有这种清脆美妙的感觉。 《年单子》虽说只是《开粥厂》中的最后一段,但那也有近七百字。 想说得好,说出味道来。 方法无它。 一靠气口,二靠熟背,两样都得过关。 没有捷径,只有靠下苦功夫。 “……二斤黑黄酱、四两芝麻酱、半斤水疙疸、半斤咸胡萝卜、一包酱菜、四两卤虾油、一罐腊八醋、一包花椒、一包大料、一包五香面儿、一包红曲、五斤大八件儿、二百素元宵、还有一副扑克牌。” 终于,五分钟不到,整段贯口活全部使完。 “好~~” “过瘾!” 顿时,观众再次起立,如雷的喝彩声充斥着整个戏院。 有些年纪大一点的老观众,则是满脸的感慨。 多少年了……多少年没有听到过这么利索的活。 这孩子的活使得太好了! 未来,必定又是一位大蔓儿。 全场的叫好声不断,只是没有人再喊“再来一个”。 四次返场已算破例,观众们爱听相声,也懂规矩。 郭德刚和唐宇鞠躬敬礼之后,所有演员上台谢幕。 从持续不断的掌声中,可以看得出来,今晚的演出,观众是满意的。 今晚这相声专场算是来着了。 憋了那么多年的相声瘾,今晚可算是好好的过了一把。 地道! 痛快! 过瘾! 当鲜红的幕布缓缓拉上之时,观众们还显得有些意犹未尽。 只是所有人都知道。 结束了。 再美好的夜晚,也都已经结束了。 但可以肯定得是,德芸社这三个字,已经在观众心中印出了痕迹,也在这曲艺之乡撒下了种子。 与普通观众们不同,那些留在现场的津圈相声门小辈,脸上的表情则有些莫名。 不,准备来说是有些兴奋。 因为他们抓到了德芸社一条大尾巴……四次返场! 遵守百年的老规矩,这个德芸社竟然敢打破? 太没有艺德了! 台前的人自顾散去,幕布后的演员们,也纷纷下台。 长尊有序,这也是规矩。 只是所有小辈弟子,都默契的没有争先,留着路让唐宇跟在长辈们后面下台。 同时,大家看向他的眼神,或多或少的都带着尊敬。 这是对强者的尊敬! 唐宇在后台刚一露面,王慧就把新泡好茶的水杯递了过来。 “赶紧多喝一点水润润。” 唐宇道了一声谢,没再客气,拧开盖子就往嘴里灌。 前面是《唱小番》的嘎调,后面又念了一大段贯口,都是费嗓子的活。 而且两活接得又密,他完完整整,利利索索的表演完,嗓子确实已经到极限了。 见到唐宇的这副模样,王慧满眼都是心疼。 “你呀,那么拼命做什么?” 一杯见底,唐宇打了一个饱嗝。 笑道:“今天的场子不一样,不卖大力气帮师父长长脸,这说不过去呀!” “唉,你这孩子,让我说你什么好呢!”王慧接着又道,“这里没条件,等回了家,我给你熬几碗冰糖梨水,嗓子可得保养好,这是最要紧的。” “哈哈,那敢情好,师娘记得多放冰糖。” “成,你先歇着吧。” 唐宇没歇,换完衣服,直接来到正在喝茶的郭德刚和于慊面前。 “师父,大爷辛苦!” “少爷,挺有能耐的嘛。”郭德刚笑道。 “师父,您取笑了,光靠身板子可不行,那些身段唱腔什么的,我都还泥得很。” “哈哈,回头我教教你。” 郭德刚是越看自己这个徒弟越满意,能耐不小,心态还好,不飘,这很难得。 唐宇点完头,看向于慊,他其实是来找于慊的。 “大爷,刚才在台上拿您抖包袱了,我给您赔……” 没等唐宇把话说完,于慊直接一挥手。 “嗨,这都不算事,要是涮我就能让观众满意,你把我涮成火锅都成。” 唐宇听闻,脸现坏笑:“真的?” 于慊直接乐了,扭头对郭德刚道:“我就说这孩子是块说相声的料吧,你瞧他这德性,指不定脑子里憋着我什么坏呢。” “哈哈。”郭德刚也乐了,又对唐宇交待道,“要使坏你得到台上去,台下可不许乱了规矩。” “那不能!”唐宇摇头,“您二位歇着。” 等唐宇离开后,郭德刚又对于慊道:“这孩子刚来,我合计着摆几桌给他接接风。” “也成,还是到我馆子里来吧。”于慊应道,“不过,有个事我得多一句嘴。” “什么事,慊哥,您只管说。” “小宇现在还只是你的口盟弟子吧?” “对呀。” “今儿晚上我仔细考量过他,活是真心不错,小辈里我还没见过手艺比他强的,所以还只是口盟弟子的话,这会不会有点不合适呐?” 郭德刚一愣,琢磨了片刻后,道:“慊哥,您提醒的对,无论从手艺,还是心性,我都得给他一个正正经经的辈分,容我安排安排,给他摆知赐字吧!” 一个小时后,一辆大巴车缓缓驶离了华夏大戏院。 车上的唐宇,望着窗外飘飘扬扬地雪花,长呼了一口气。 “我这应该算是正式踏入了相声圈吧?” 第二十四章 可怜的大林 第二十五章 张半仙 第二十六章 后台(修) 第二十七章 人是复杂的 第二十八章 小岳的阴影 第二十九章 中年老头 第三十章 最美的舞台 第三十一章 撂地 第三十二章 便秘的脸 第三十三章 小岳的进步 第三十四章 撂地结束 第三十五章 回家 下午。 一辆小巴车,咯吱咯吱地,又从延县向燕京城开去。 车上人不多,唐宇图清净,带着小岳坐在最后一排的角落里。 他脸上有些疲惫,正在打盹。 教人手艺,可比自己使活累多了。 不但得注意观众们的反应,还得注意小岳的状态。 同时,也要随机应变地调整包袱,让他不断有机会接受新的锻炼。 就跟老武师一样,需要趁着小徒弟不注意的地方出招,这样才能提升得快。 而且唐宇这副身体,嗓子是不错,但体质还是差了一些。 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落下的根,这得长久的调养。 小岳则全然不同,这几天是一天比一天兴奋。 脸上已经很少看到苦色了。 不过,笑起来也是一副傻样儿! 没救了。 他坐在旁边,不时的看向唐宇,见他在休息,不敢打扰,只得转头看窗景。 可他显然没有心思看风景,不等片刻,又转头回来看唐宇醒了没。 就这几天,只有他自己知道,长了多少能耐。 不是关于段子的,段子他早背熟了不少。 是关于使活方面的技巧。 表情、语气、动作、心态、抖包袱、接包袱。 说不清楚,在哪一时哪一刻,学到了什么。 只是知道,等反应过来时,自己好多东西已经懂了。 小岳对于相声,对于演员,从来没有像此刻那么有热情,那么喜爱。 当然,他是一个实在人。 他清楚,这一些的改变,都是旁边这个满脸疲惫的师哥引导的。 就像一个引路人,带着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出了这么一大截。 小岳不自觉的摸了摸怀里的包。 里面有八百块钱,是这趟出门撂地挣的。 师哥一千,他自己八百。 他本来是不想要这钱的。 可师哥说:“卖得是手艺,凭得是能耐,上台就有资格分钱,走到哪儿这个道理都讲得通。” 小岳的眼泪,当时就下来了。 学艺这么久,头一回从观众手里挣到了钱。 而且,这还不仅仅是八百块钱这么简单,这是对自己手艺的肯定。 当然,还有师哥看得起自己。 无论是手艺的提升,还是来自同门师兄弟的关心,他都是第一次感觉到如此真切,如此强烈。 小岳正感慨着,唐宇没睁眼,却说话了。 “你屁股下有钉子。” 小岳一愣:“没有呀。” 唐宇语气坚定道:“肯定有。” 小岳一听,赶紧站起来,扭头看看,疑惑道:“真没有。” “那你扭来扭去的干嘛!” “哦~” 唐宇没再睡了,看着小岳。 累归累,但心情还是很不错的。 毕竟,这家伙总算是提前开窍了。 “人跌倒一次很正常,但不能再跌倒第二次,第三次。” 小岳点点头。 “你知道我在说什么吗?” 小岳又摇摇头。 “你现在完全具备了上台的能力,回到燕京,你就记住这几天的感觉,不要再退缩了,也别再让人瞧不起你了,明白吗?” “师哥,我懂了。”小岳认真的点头。 回到燕京,已是傍晚。 小岳回庞各庄,唐宇回到了小区。 推门见大林正在写作业,师母王慧在收拾家务,嘴里还哼着小曲。 两世为人,貌似都没享受过家庭的温馨。 不得不说,这种感觉很好。 听见开门的动静,王慧一回头:“咦,小宇,你回来了?我刚才还琢磨,都这个点了,怎么还不见你人影呢?” “师娘,还有饭吗?我饿了。” “有有有,给你热着呢,洗下手,我给你端!” 饭桌前,唐宇吃得狼吞虎咽,王慧也坐在一旁看着。 “慢点吃,这几天很辛苦吧?” “还好,中午还吃了席面呢。” “哟,这么有能耐呀?” “那是。” 唐宇开始一边吃饭,一边挑挑拣拣地,将这几天的经历,给师娘白话了一些。 他之前,没有提前跟师父交待,其实是担心小岳调教不出来。 现在好了,这家伙绝对脱胎换骨,自己的目标圆满达成。 而且,师父这个中年老头,前面不就早猜到了么? “就这几天工夫,小岳都能上台啦?”王慧惊讶道。 唐宇点点头:“嗯,应该问题不大,如果这样都还上不了台,那他就真得改行算了。” 王慧对唐宇竖起了大拇指:“小宇呀,难怪你师父和师大爷,都说你是个帅才!” “哟,他们背地里这么捧我吗?” “得意吧?” “哈哈,还好,其实主要是小岳自己肯用功,底子也不错。” “这孩子确实能吃苦。”王慧点点头,“不过,你还是得算他的贵人!” 相声演员要想成角儿,靠得是三分能耐,六分运气,一分贵人扶持。 也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 少一样,后面的路都截然不同。 唐宇笑笑没有说话。 吃完饭,他把包里的一千块钱掏出来,递给王慧。 “师娘,这是这几天挣的。” “哎呀,我不要这钱,你自己收着。” “我这不是还没出师吗?” 学相声,规矩上讲究“三年学艺,两年效力”。 唐宇其实也没搞明白,像自己这种奇奇怪怪地情况,到底该怎么论。 不过没关系。 师娘人很不错,他想象中的母亲,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挺好! “那也不要,你自己收着当零花钱,不够再跟我说。” 唐宇没再客气,重新收回包里。 “大林,找个时间,我带你去吃肯德基。” 旁边正在写作业的大林,猛然抬头,喉咙都不自觉得蠕动了几下。 “还吃呀,再不减肥,道都走不动了。”旁边的王慧不干了。 唐宇撇过头,对大林眨了几下眼睛。 大林瞬间秒懂,微微点头,貌似对上了某种暗号。 收拾完碗筷,王慧从房间拿着一个袋子出来。 “小宇,我昨天刚把你的大褂裁好了,也是挑得白色,试试看合不合身?” 坐在沙发上喝茶的唐宇,闻言大喜,赶紧起身。 “谢谢师娘。” 接过袋子打开一看,里面可不止一件大褂。 还有两件白色小褂,两双黑色千层底,就是布鞋。 这上台的行头,一下子就全齐活了。 而且这些东西,一看就是纯手工做的,很讲究。 “师娘,这得花不老少钱吧?” “嗨,大褂和小褂是我自个儿买料子裁的,花了几天工夫而已,千层底是从津城那边的老人手里买的,能花几个钱,快试试吧?” “哎!” 唐宇赶紧回房间换衣服。 片刻后再出来,整个人的风采又完全不同。 飒飒白衣,公子丰神如玉。 谦谦儒士,君子国士无双! 王慧直接眼前一亮:“好,衣衬人,人托衣,好一个俊后生呐!” 郭奇林也凑热闹:“师哥,你好帅呀!妈,赶明儿,您也给我做一套,我穿着它去上学。” “去,你先把这一身肉减下来再说。” 大林一听,默默的低下了头。 太伤人了。 逼急了我,我就去减肥! 王慧帮唐宇整理好衣服,打量了片刻,点头道:“嗯,不错,起先我还怕这色不合适,现在看来刚刚好!” “师娘,是您的手艺好!” 唐宇确实很喜欢这衣服。 “哈哈,净挑师娘爱听的话说!” 第三十六章 凑对儿 第三十七章 太新鲜了 第三十八章 攒开场 第三十九章 我怎么也跑偏了 第四十章 比谁的嘴更歪 第四十一章 烧饼的毛病 第四十二章 开场专业户 第四十三章 海鲜大餐 第四十四章 风云渐起 第四十五章 没被折腾走 第四十六章 这可怎么办 第四十七章 拿我唱歌呢 第四十八章 神奇的存在 第四十九章 您这是贱 第五十章 有记者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