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修真从培养灵根开始 > 第八章 修炼难

第八章 修炼难

作者:江湖不由人 返回目录
        

“我修出了灵气,现在的我应该是一名练气境的修者了吧。”


        

杨不易看着丹田内那丝如水般晶莹的灵气,迫不及待打开了数据。


        

【姓名】:杨不易


        

【修为】:练气一层初期(1/100)


        

【功法】:猛虎拳、引灵诀、水行诀


        

【琉璃碗等级】:十纹


        

【核心培养物】:劣质凡品灵根(0.01/1000)


        

【拥有培养次数】:无限


        

【其他培养物】:暂无


        

【拥有培养次数】:10次


        

【培养能量积蓄进度】:10%


        

“果然直接跳过先天境界达到了练气境,连琉璃碗都增加了两道灵纹,真想看看现在的培养效果呢。”


        

有着十道灵纹的琉璃碗显得更加神秘了一分,看上去就是不可多得的宝物。


        

杨不易把玩了一会,就收了起来,继续运功修炼。


        

一丝丝灵气不断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以灵根为桥梁,进入到经脉之中。


        

杨不易收起喜悦,按下浮躁,胸前纹身一闪,将琉璃碗拿了出来。


        

顿时之间,房间里面泛起了星星点点的灵芒,向着琉璃碗飘来。


        

琉璃碗上的十道灵纹像是呼吸灯一样一闪一闪,慢慢吸收着从天地冒出来的神奇能量。


        

整晚修炼,直到日出时分。


        

他这才起身去灵药田查看了一下,随后在厨房弄了些吃的,就又继续回来修炼了。


        

至于筑基境的纯封可以吸风饮露,不需要吃五谷杂粮,已经可以做到辟谷存活,也就是俗称的神明食气不死。


        

再经过功法炼化,最后化作精纯的水行灵气汇进丹田。


        

一晚上的修炼不仅没有让他疲劳,精神反而越发振奋。


        

渴望了十多年,终成了一名修者,他倍感珍惜机会,也更加努力。


        

蒲团之上。


        

杨不易盘膝而坐,功法一遍遍运转,修炼持续到了晚上。


        

一股凉风透窗吹来,他随之缓缓睁开眼睛。


        

而李悠然等人则是在闭关。


        

杨不易倒也不用担心他们的伙食。


        

房间里面。


        

“培养能量已经蓄满,终于可以培养了,十次培养其他物品的机会,可得慎重使用。”


        

杨不易有些期待,心中喊道,“培养水行功!”


        

【培养能量不足,请提升琉璃碗等级】


        

掀开衣衫,胸前的纹身一闪,一只有着十道闪亮灵纹的琉璃碗出现在了手中。


        

实力一经突破,培养灵根之外物品的数次就会增加,现在的十纹琉璃碗拥有十次培养其他物品的机会。


        

如果这十次机会使用完毕,那么就唯有等到突破练气二层时才能再获得培养其他物品的机会。


        

“培养灵气丹。”


        

琉璃碗灵光闪烁,可是很快又沉寂了下去。


        

【培养能量不足,请提升琉璃碗等级】


        

“无法培养吗?”


        

杨不易目光一定,倒也没太过失望,已经猜到了这样的结果。


        

拿出一枚灵气丹,放入了琉璃碗中。


        

“那就......只能培养灵根了!”


        

琉璃碗顿时光芒大盛,灵光笼罩了他。


        

【劣质灵根培养中】


        

“这也不能培养?那就......培养灵石!”他呆了一下,拿过了桌子上圆润光华的灵石,放入了琉璃碗中。


        

【培养能量不足,请提升琉璃碗等级】


        

杨不易一怔,摩挲了一下手里晶莹的灵石,随后轻轻放下。


        

杨不易叹了一声,自我安慰着,他习惯了这种微小的获得感。


        

耐得住寂寞,方能看到繁华!


        

只是遗憾的是,这十次培养其他物品的机会似乎并没有什么作用......


        

【培养成功】


        

【核心培养物】:劣质凡品灵根(0.03/1000)


        

“0.03?一次培养比八纹时多了0.02点,翻了一倍么?按照这样的培养速度,一百三十多年后,劣质灵根就能变成凡品灵根了,也好也好,总比看不到希望要好。”


        

这样的日子一晃就过去了半个月。


        

琉璃碗每天晚上都可以培养一次,每天除了培养灵根会给他带来欢愉之外,就剩下修炼了。


        

这天,杨不易内视着丹田内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的灵气,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甚至眉宇之间还浮现了丝丝凝重。


        

既然这次升级的琉璃碗没有给他带来惊喜,索性不再浪费时间,沉下心来,继续修炼。


        

......


        

修行无时日!


        

半个月的修炼,丹田内的灵气几乎没有壮大的痕迹,这让他差点破防。


        

五寸丹田里面,仍然只有一丝比头发丝还细的灵气,这让他不禁在心中否定着,一年后真的能够达到练气三层吗?


        

练气三层!


        

良久之后,终是缓缓呼出了一口浊气。


        

叹道:


        

“修炼难!难于上青天!”


        

这时丹田会扩大为十寸,这不仅仅是丹田容量的扩大,丹田的壁障也随之更为坚固,破障难度增加了一倍不止。


        

这时想要突破,不仅仅需要将丹田填满灵气。


        

还需要对丹田内的灵气进行二次或者多次提纯,保证有限体积内能够储存更多高质量、高纯度的灵气。


        

这不仅仅只是一个数字,其难度从丹田就可以窥探一二。


        

丹田是人体蕴含奥秘的地方之一,能藏须弥,纳芥子,极尽深处,能化作一方世界,甚至宇宙。


        

练气一层需要填满五寸丹田,等到灵气充盈时,然后破障。


        

突破如喝水,破障如破膜,横冲直撞,直捣黄龙,天才就是这么来的。


        

水行诀只是练气功法,杨不易也码不准体内的灵气需要提纯多少次才能达到练气三层。


        

不过,眼下的关键难题在于劣质灵根一次接引的灵气太少了。


        

这样破障的机会才更大。


        

这时,功法的优越性就完美的体现了出来。


        

高深的功法运转炼化一次的灵气可能比低级功法炼化提纯数遍的灵气还要精纯,这大大提高了修炼效率。


        

他无奈揉了揉眉心,深吸一口气,拿出了灵气丹。


        

他终于知道纯封峰主为何要强调双倍的丹药了,实在是他资质太差,就算头上顶着一颗天才的大脑都不管用。


        

握着一枚呈现乳白色的圆润丹药,他毫不犹豫就服了下去。


        

水行诀炼化灵气的效率虽然跟得上,但是运转一次炼化的灵气太少太少,以至于体内的灵气没有壮大的迹象。


        

这样的情况下,就算为劣质灵根配一部无双道经同样都显得鸡肋。


        

杨不易也是再次被劣质灵根的修炼速度震惊到了。


        

一颗丹药炼化完毕。


        

短短片刻。


        

杨不易明显感觉到丹田内的灵气壮大了不少,瞬间达到头发丝那么粗。


        

丹药入口即化,丝丝清清凉凉的能量立即扩散开来。


        

他不再迟疑,运转功法,炼化这些能量。


        

一丝丝不经过灵根的灵气就这样被功法炼化,汇入了丹田内。


        

杨不易神色一喜,翻手又拿出了一枚灵气丹再次服下。


        

又是一天过去。


        

从纯封峰主那里获得的十枚灵气丹与从彭晔那里得来的一枚灵气丹全部被他炼化吸收。


        

灵气丹的效果立竿见影!


        

不同凡响!


        

“果然,嗑药才是正途?”


        

【修为】:练气一层中期(47/100)


        

“果然还是丹药管用!”


        

杨不易笑容一敛,翻手又拿出了那块下品灵石思量着。


        

他明显感觉丹田内的灵气翻腾了起来。


        

内视一看,发现里面的灵气不再只是一丝,而是变成了拇指大小那么一团,犹如棉絮一般漂浮着。


        

他眸中浮现了一丝光彩,喜不自胜,连忙打开了数据。


        

若是他修为突破到了练气二层,琉璃碗等级随之提升,到时若能培养灵石了,那么他就赚大了。


        

这些天他也是从《凡俗修炼界》中得知,一块中品灵石价值一百块下品灵石。


        

但几乎没人愿意用中品灵石去兑换下品灵石,因为两者的灵气含量与精纯度相差太多。


        

他在考虑要不要用。


        

限定的一年时间已经固定,灵石早用晚用都一样。


        

他想了想,眸光闪烁间,索性收起了灵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