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物事人非! 第二章 苏定方到访! 第三章 太子伴读! 第四章 缘由! 苏澈这拒绝的话,让苏父的脸色一变,而一旁的苏定方则在短暂的错愕之后,神色恢复了正常。 苏定方看了苏澈一眼,发现苏澈神色镇定,完全没有作伪的样子,便将苏澈在他心中的位置拔高了几分。 此子,恐怕不简单呐! 苏定方虽然此时只是一个四品的匡道府折冲,但他能被太宗皇帝李世民看重,自然有着几分本事,虽然他是武官一列,但为官的权术和见识都是顶尖的。 他能走到现在,可以说的上是阅人无数了,也见过不少像苏澈这样年纪的少年郎君。 寻常普通人家的朗君如果听到能有机会成为当朝太子的伴读,哪怕表现的再淡定,但都无法完全掩饰内心的激动。 就算是朝中那些勋贵的嫡子朗君,亦做不到像苏澈这样坦然拒绝。 而另一边的苏父则皱着眉,双眼之间充满了怒气、震惊和难以置信。 难道我这逆子的病还没好? 苏父心中有些想不通,但他还是克制住了自己的脾气。 “噢?汝不愿意?给吾一个理由。” 苏父目光死死的审视着苏澈,语气也变得比较沉重。 苏澈看着苏父那难看的脸色,心中也是有些无耐。 他总不可能直接告诉他爹太子李承乾以后就是废太子了,做他的伴读以后肯定不会有好下场吧。 如果他这样说,那么他才是真的傻了。 “回阿爷,儿没什么太大的抱负,对读书也是不感兴趣,平时吃喝玩儿乐还行,做太子殿下伴读这事,恕儿无能为力。” 苏父冷哼一声。 “汝倒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平时只会吃喝玩乐。” 对苏父的话苏澈没有反驳,只是低下了头,一幅任他老爹训斥的样子。 他知道苏父是为了他好,也是真的爱他,所以才会对他的未来这么上火。 苏澈对此还是蛮感动的,但他还是想按照自己心中的意愿去活。 苏定方看了看苏澈,又看着一旁的苏父,哈哈一笑。 “大郎,不必如此生气,既然苏小郎君做出了选择,那这件事就不用再提了,我们也要尊重苏小郎君的选择。 况且刚刚吾不是跟大郎说过吗?做太子伴读没有大郎想的那般好,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听了苏定方的话,苏父也是叹息一声。 “哎!二郎,汝也知道,吾就这么一个儿子,吾也是为了他好,希望他能有一个锦绣前程,而不要像吾一样,一辈子没什么大的作为。 如今能有这么一个机会,吾自然是想拜托二郎能帮衬吾这犬子一番,给他一个成为太子伴读的机会。 太子身份贵重,有名师指点,若吾儿能成为太子伴读,也能得名师指点,学几分本事。” 听着苏父的话,苏定方陷入了深思,看来吾这堂兄完全没将吾刚刚跟他讲的话听进去啊! 当今圣人为太子殿下选伴读,为何单单只在四品官员亲眷的适龄郎君中选拔。 而不在朝中勋贵之子中挑选?难道是那些勋贵之子不如四品官员的朗君吗? 不,不是这样的。 虽说有些勋贵之子也是些纨绔子弟,但大多数勋贵的郎君,他们的德行、教养和学识都是同龄人中拔尖的。 圣人之所以这样做也实属无奈之举。 朝中三品以上的那些官员和勋贵,一个个精的跟猴儿似的,都不愿意自己的郎君去做什么太子伴读。 虽说太子殿下根正苗红,又是皇后殿下和圣人的嫡长子,是皇位的正统继承者,但圣人的皇位是怎么来的,大家都心知杜明。 圣人之前可不是太子,可最终不也座上了这皇位吗? 所以这世上哪有什么绝对的事? 况且当今圣人正值盛年,他们不能过早的去站队太子,一是有着前车之鉴,二是谁知道这是不是当今圣人的一次考验,万一引得君王猜忌,那么他们全族的荣华富贵都会付之一炬。 所以那些勋贵都主动向圣人婉拒了这件事。 而圣人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其实苏定方也和那些勋贵想法一样,谨慎些总没什么错。 但奈何圣人下了旨意,给太子选伴读这事儿早就传遍了整个长安城,整个长安城的百姓都对此议论纷纷。 这不,苏澈的父亲苏常风知道这事儿后,便将苏定方请到了府上,请求苏定方能给苏澈一个机会,去参加太子伴读的选拔。 刚刚苏定方和苏常风在书房内的谈话内容大致就是,苏定方不想让苏澈去参加太子伴读的选拔,而苏常风则坚持想让苏澈去。 苏定方也从侧面暗示过苏常风要谨慎。 但苏常风还是坚持不想错过这次机会,于是二人便商量着让苏澈自己来做决定。 要是苏澈也同意,那么苏定方也不介意帮他这位侄儿一把。 第五章 反思! 第六章 打算! 苏常风回到了书房。 此时的苏澈依旧等在原地,见苏常风回来了,便立刻面带笑容的迎了上去。 苏常风坐到了书房的主座上,而苏澈也跟随在苏常风身后。 等苏澈坐好后,简单的向苏常风问了声好,便也扭头坐到了一旁的座位上。 “哼!成何体统!没有外人在,便不讲一点礼数了么? 汝这个样子,还怎么去参加太子伴读选拔?” 苏常风看着苏澈这么随意的样子,眉头紧皱,假装生气到。 是不是自己以前太过骄纵澈儿了? 苏澈看到苏常风满是怒气的样子便知道,这肯定是因为自己刚刚己经答应去参加太子伴读的选拔,却还是太过随意,没把此事放在心上,所以他爹才会这么生气。 苏澈赶忙拿起茶盏,为苏常风添了一盏茶,并双手递给了苏常风。 可苏澈并不知道的是,其实苏常风刚刚并没有真的动怒。 假装生气,也只是为了引起苏澈对参加太子伴读选拔这事的重视罢了。 不得不说,在这一点上,苏常风可谓是演计深厚,连苏澈都信以为真了。 这要是放到现在,说不定还能拿个奥斯卡的小金人。 可虽说是假装的,可假装过头了,苏常风心中反而真的有了一点生气。 “阿爷喝茶,切勿生气,气大伤身呐!” 苏常风看着眼前苏澈递过来的茶,气消了大半。 俗语说,伸手还不打笑脸人,更何况苏澈还是他唯一的嫡亲儿子,他们苏家他这脉的香火传承者。 苏常风接过了苏澈的茶,轻啄了一口便将茶盏放到了桌子上。 “哎,澈儿啊!不是阿爷要对你生气,你说你从前胡闹也就罢了。 毕竟那时你还小,不懂事,再加上咱家的饭馆生意也还算可以,所以家里生活的也比较富裕。 但如今,你也已经13岁了,不小了。” 听了苏常风的话,苏澈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身处古代的真实。 虽然他前世活了二十多年,但他这具身体的原主今年才十三岁。 十三岁,这如果放到了现代,十三岁依然还只算是个孩子,到了十八岁才算成年。 到这时,你的父母才会对你说:“孩子啊!你已经不小了,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了。” 或者说:“你已经不小了,该为你的将来做打算了。” 哪里像古代,十三岁就已经算是个成年人,到了十五岁就娶妻生子了。 苏澈心中思绪万千…… 而苏常风则边一说着,一边看了眼一旁的苏澈,见苏澈不说话,以为苏澈在认真的听自己讲话,便满意的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儿啊!听阿爷的话,不能再像之前那样只知道玩乐了,该为自己将来的前程做打算了。 现在咱家的饭馆生意愈发的冷淡,已经处于入不敷出的艰难状态了。 可能也维持不了多久就要关门了。 所以,必须要留些银钱来维持家里的生活。” 苏常风这一大串的讲话让苏激感觉头大,但他还是没打断苏常风的讲话。 没办法,谁让原主的阿娘,在原主小的时候就因恶疾而病逝了。 而苏常风,在原主阿娘病逝后,也没有再娶。 故而这些年来,苏常风既担任了父亲的角色,又要像母亲一样操持家里的事情。 可能这也是他家饭馆生意越来越差的原因吧。 想到他家的饭馆,苏澈两眼放光。 或许自己可以接手这饭馆? 此时,苏澈的心思,全飘到了他家的饭馆,也没在听苏常风的唠叨了。 而苏常风却还在自顾自的说着。 “还有,阿爷打算在你去参加太子伴读选拔之前,为你请一位老师,教你一些学问,至于对朝政的的见解和看法,你则可以去请教你的堂叔。 总之,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你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要让阿爷失望好吗?” 苏常风说完,见苏澈双眼望着某处发神。 便顺着苏澈的视线看去,然而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咳,咳!” 苏常风假装咳嗽了两声,然而苏澈还是没有回过神来。 第七章 父子谈话! 第八章 醒悟! 第九章 规划! 第十章 唐朝的美食! 其实经营一家饭馆最基础的条件是,这家饭馆需要有美味且多种多样的菜品和美食。 从古至今,吃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要素,而当人们在吃饱的情况下,如果经济条件支持,那么就会开始追求食物的味道。 而长安城,作为大唐的都城,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大多都还算可以。 当然也会有一小部份人,家里贫寒,只能勉强维持生计,能解决温饱就算可以的了,根本不会考虑是不是美味。 对这些人来说,填饱肚子就算不错了。 而他们苏家的饭馆,虽然最近一段时间,生意并不怎么样。 但在苏澈看来,他家的饭馆也是有优势的。 那就是,地理位置优越。 苏家的饭馆位于长安城最为繁华的城东,周边居住着的都是大唐的达官贵人,名流贵胄。 因为这些,有着消费能力的优势人群的存在。 如果你的饭馆之中的菜品能够抓住他们的胃,那么你的饭馆就不会缺少顾客了。 要不然那些世家大族和勋贵们,也不会将饭馆都开到城东了。 第二,饭馆能不能留住顾客,最重要的一点,便是饭馆的用餐环境。 一个舒适的环境,能给顾客一个好的用餐体验和满意度,而一个豪华的装修,既能提升饭馆的档次,也能吸引到高消费人群来饭馆用餐。 最后,便是优质的服务。 当然,在古代不得不提的一点是饮酒之风兴盛,大唐也不例外。 美酒不仅能吸引到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就连普通人都是美酒的忠实粉丝。 如果一个饭馆,能有一款美酒做为镇店之宝,那么你的饭馆就能够享誉整个长安城,甚至是整个大唐。 以上这些,便是苏澈整理出来的,经营自家饭馆的一个大致思路。 一些细节,还需要他考察大唐的“市场”之后再做决定。 所以,苏澈决定,在正式经营自家的饭馆前,先去好好逛一逛这座令人期待的长安城,好好感受和领略一番长安城百姓的风土俗情。 最重要的是尝遍长安城的美食,感受一下古代美食和现代美食之间到底有何区别。 然后便是去参观参观其他饭馆,顺便尝一尝他们的招牌菜,了解一下同行竞争对手的情况。 只有准备充足,了解市场,再结合现代的营销理念和美食才,苏澈才能迅速带领他家的饭馆走出困境。 …… …… “澈儿,澈儿……” 正当苏澈思考的入神之时,苏澈耳边响起了苏父的声音。 苏澈回过神来,只见苏常风推开了书房的门走了进来。 “咦!阿爷刚刚不是还在书房吗?什么时候出去了?为何儿一点都没注意到?” 苏澈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苏常风看见苏澈这窘迫的样子,脸上露出了亲和的笑容。 “刚刚阿爷看到澈儿思考的入神,不便打扰,阿爷便悄悄的出去了。 现在叫醒你,也是到了用膳的时间,阿爷已经吩咐福叔备好了膳食。 我们快去用膳吧!” 这就到了吃饭的时间?时间过的这么快?我竟然一点都没查觉到。 “看来是我刚刚思考的太过投入了。” 苏澈朝着书房的窗外看去,发现果然到了饭点,而且自己也感受到了一些饥饿之感。 “也好,先去吃饭,明天在出去逛长安城。 饭馆的事也不用着急,反正接下来我的时间还很宽裕。” 想到这儿,苏澈站起身来。 起来的瞬间,腿上猛的传来一股麻麻的感觉,让他定在了原地,无法走动。 苏常风见状,上前搀扶住了苏澈。 “澈儿,可能是你坐的时间太久了,腿麻了,你先缓一缓。” 苏澈点了点头。 “谢谢阿爷!” 过了一会儿,苏澈才感觉自己的腿好了一些。 苏澈活动了一下双腿,腿上的那种麻木的感觉才逐渐退去。 苏常风看到苏澈能够正常行走后,便走出了书房,而苏澈亦跟随在苏常风的后面,二人一起朝着用膳的地方走去。 当二人刚一来到膳房外时,苏澈便闻道了一股浓浓的肉香味,这些香气有别于苏澈前世吃过的那些炒菜的香气,更像是烹、煮、炖出来的。 而膳房外,福叔静静的守在膳房门口,看到苏澈和苏常风后,福叔立刻迎了上来。 “阿郎,郎君!” 福叔微微向二人行了一礼。 “请跟奴来。” 福叔说完,转身引着二人来到了膳房之内,苏常风来到了主座,而苏澈则坐在了苏常风左手边的次座上坐了下来。 苏澈扫了一眼,有些意外,因为今天的膳食相比起他之前一个月吃的膳食来说,格外的丰盛。 这大大引起了苏澈肚中的馋虫,前世吃惯了炒菜的他,早就想换个口味,品尝一下唐朝的美食了。 没想到,他来到唐朝这么久,终于能有幸吃到了。 之前一个月,他在苏家吃到的膳食都很普通,味道也很平淡,也不知道是不是他嘴很刁钻的缘故。 如今终于能换一换口味了。 一旁,苏常风看着苏澈被谗到的样子,笑了笑。 “澈儿啊!你不是要接手我们苏家的饭馆吗?今天阿爷特意叫来了饭馆的膳夫(指厨师),做了一些饭馆的招牌菜。 这样你也能对我们饭馆的膳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苏澈点了点头,满眼放光的盯着整个桌子。 这一桌的膳食,大都是大唐比较有名气的美食,有浑羊殁忽、黄金鸡、鲵鱼炙、八鲜盘等清一色的荤菜。 苏澈之所以能叫出这些菜的名字,是因为他前世闲暇之时,在一本记载各朝美食的书上看到过。 也大概了解过这些美食的做法。 但具体怎么做,他也记得不是太清楚了,但他还是能从这些菜的外形和特点上叫出这些美食的菜名。 苏常风率先动筷。 然后他对着一旁的苏澈说道:“澈儿,快用膳吧,还愣着干什么? 能吃到这些膳食是非常不易的。 因为制作这些膳食所需要的银钱是很多的,能低得上我们苏家半年的花销了。 还记得我们上一次吃这些膳食是在很久之前了,那时澈儿你还很小,应该对那次没什么印象了吧!” 苏常风一边回忆着,一边感慨到。 而苏常风的话,却让苏澈内心一惊。 “还好,原主只在很小的时候吃过一次,而苏常风也没有对他,刚刚那像是没吃过的样子起疑。” 看来自己以后一定要在谨慎些才是,凡事都要考虑周到才行。 苏常风话落,便开始仔细的用起了膳。 而苏澈也波澜不惊的拿起筷子品尝起来。 苏澈就近用筷子夹了一道菜,品尝起来。 这是八鲜盘,鸭肉,入口后,苏澈只感觉这鸭肉的肉质细嫩而鲜美。 仔细一嚼,肉中还渗出了鲜香可口的汤汁,不停的刺激着苏澈的味蕾,即使下咽之后也让他回味无穷。 第十一章 苏府日常! 第十二章 熟悉! “某真的不会责怪你们的,相信某!” 苏澈继续面带微笑,语气亲和的对着角落里的两个小家伙释放着善意。 这时,那个年纪稍大一点的男童转过了头,然后用双手护住了小女娃。 “对不起,郎君。刚刚的石头是奴不小心砸到您的,求您千万不要责怪阿姊。” 男童的声音中带着几分真诚和祈求。 “没事!某一点都不痛,这又不是什么大事,你们也没犯什么错,某只是想问一问,你们是谁?” 苏澈是真的没将他被砸到这事儿,放到心上。 因为他实在是太无聊了,又没有人能陪他说说话,现在好不容易在府上遇到了这么两个小家伙,他怎么会舍得责怪他们? “回郎君,奴叫刘守勤,这是奴的阿姊丫丫。” 见到苏澈真的没有责怪他们的意思后。 两个小家伙,终于没有在那么害怕苏澈了,也敢和苏澈说话了。 刘守勤向苏澈介绍他们自己时,丫丫也从角落里站了出来。 她躲在刘守勤身后,探出小脑袋,眼睛一眨一眨的,偷偷的看着苏澈。 姓刘,福叔就好像是姓刘。 听到刘守勤的姓时,苏澈忽然想起来,管家福叔的全名叫刘全福。 只是府上的人一直叫他福叔,福叔的,就有很多人忽视了福叔的全名是什么。 难道这两个小家伙是福叔的孩子? 苏澈心里暗自猜测着。 算了,到底是不是,我问一问他们不就知道了吗? “守勤,丫丫,福叔是你们的阿爷吗?” 苏澈看着二人。 只见刘守勤点了点头,然后回答道。 “回郎君,是的。” 刘守勤的回话验证了苏澈的猜测,果然是福叔的儿女。 “你们也是随福叔一起住在府上的吗?” 刘守勤摇了摇头。 “之前奴和阿姊一直和阿娘在一起。 可是,前几天,阿娘走了。 奴和阿姊便来长安城找阿爷了。” 当提到阿娘时,刘守勤语气有些哽咽,泪水也开始在眼中打转。 而一旁的丫丫则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开始小声哭泣起来。 看到刘守勤和丫丫这么伤心,苏澈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们了,便静静的站在原地。 过了一小会儿,刘守勤和丫丫的情绪终于缓和了过来。 刘守勤看了看苏澈的额头,发现己经肿了好大一块,心里便有些自责。 都怪自己出的馊主意。 阿娘被“坏人”所害,而阿娘为了保护自己和阿姊,引走了坏人,这才让他和阿姊成功逃过一劫。 阿娘临走前,让他们来长安城找阿爷,并嘱咐他们永远不要为她报仇。 他和丫丫找到阿爷后,丫丫一直闹着要找阿娘,找坏人,为阿娘报仇。 为了安抚丫丫。 自己便给丫丫出了这个馊主意。 让她把墙当做杀害阿娘的凶手,用石头狠狠的砸墙,发泄自己内心的情绪。 可他没想到,丫丫乱扔石头,一不小心砸到了正巧来到花园的苏澈。 刘守勤指了指苏澈的额头,对苏澈提醒道: “郎君还是赶快去找药敷一敷吧,要不然会很疼的。” 听到刘守勤的提醒,苏澈这才又感受到了头上那股火辣辣的疼痛感。 苏澈皱着眉,忍着头上的疼痛对刘守勤说道: “一时半会儿的,也找不到能止疼去肿的药来敷。” “啊??那郎君该怎么办?” 刘守勤的语气中透露着对苏澈的关心。 苏澈仔细想了想。 还好他前世时,看的书多一点。 知道头部受伤肿了之后,如果没有出血或血肿。 可以先进行冷敷,一天之后再进行热敷,然后过几天,头部自然就消肿了。 冷敷的话,用冰块的效果会好一点。 苏澈对着刘守勤和丫丫说道:“你们跟某来,我们去找点冰块来。” 说完,苏澈便转身向屋外走去,而刘守勤和丫丫也立刻跟在了苏澈身后。 此时的他们,也不再对苏澈那么陌生和畏俱了,经过刚刚和苏澈短暂的相处,他们和苏澈变得熟悉起来。 “郎君,我们去找块冰干什么?” 第十三章 制冰! 第十四章 误解! 第十五章 繁华的长安城! 第十六章 孙二娘! 第十七章 东市酒馆! 第十八章 冲突! 第十九章 冲突(续)! 第二十章 李世民的决断! 第二十一章 商议! 第二十二章 臭豆腐! 第二十三章 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