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青丘阁 第2章:阁中三策 第3章:鬼谷弟子 第4章:鬼谷子 第5章:百家贺寿 第6章:项羽vs李存孝 第7章:李存孝惨胜 第8章:张仪归谷 第9章:嬴政拜师 诸葛亮看上去不爱攀谈,只是笑一笑便又退回了万俟均的身后。 而众人的目光则落在了张仪身后那个少年的身上,此子高挺的鼻子,薄薄的嘴唇,剑一般的眉毛斜斜飞入鬓角落下的几缕乌发中。英俊的侧脸,面部轮廓完美的无可挑剔。 一双钟天地之灵秀眼不含任何杂质,清澈却又深不见底。肤色晶莹如玉,深黑色长发垂在两肩,泛着幽幽光。 “二师兄,这位是?”万俟均率先问道。 张仪这才反应过来,笑着介绍道:“此人是秦国七皇子,嬴政。” 嬴政对着鬼谷子与重师兄弟拱手作揖,说道:“听闻鬼谷先生大寿,在下特代表秦国为先生贺寿!” 嬴政谈吐不凡,且谦恭有礼,鬼谷子甚为满意。 “我靠,这小家伙是嬴政?” 万俟均心里已经翻江倒海,现在的嬴政看上去也就跟冉闵的年龄差不多。没想到自己竟然能看到幼年时期的嬴政,这让万俟均很是兴奋。 嬴政,千古一帝!横扫六合,统一天下!也是第一个用皇帝这个称号的人,修长城、退匈奴,保华夏平安。统钱币、改文字,推动国家发展。 面对鬼谷的众位大才,少年嬴政没有丝毫的慌乱,果真与生俱来的王者气质是后天培养不出来的。但看到嬴政的衣服有些脏乱,万俟均仿佛想到了什么。 带到众人退去后,万俟均拉住张仪问道:“二师兄,秦国是不是出事了?” 张仪身体一怔,有些惊讶的看向万俟均,随即笑道:“师弟何出此言?” 万俟均笑了笑回答道:“嬴政虽名为拜寿,但衣服上有干掉的血迹,我想是没有时间洗吧。” “而且师兄你看上去十分疲惫,似是逃难一般,所以师弟猜想,秦国是不是出事了。” 万俟均的话让张仪顿感惊讶,五年不见,这个小师弟竟然如此厉害。察言观色,便可看出他们是一路逃难过来的! “哎,均弟,师兄我也不瞒你了,秦国确实出事了!” 秦国国君新丧,太子嬴稷继位。但异族趁着这个节骨眼,大举进攻秦国。嬴稷死于异族之手,赢氏一脉的皇子,只剩下了嬴政。 张仪拼死保护嬴政逃离了秦国,张仪此行回来不仅是为了保护嬴政,还要传递一个消息,秦国易主,异族便会大举进攻中原。首当其冲的便是明国! “秦国沦陷?这......这怎么可能?”万俟均十分震惊! “白起呢?商鞅呢?蒙家军呢?秦国不是有许多猛将吗?” 张仪摇了摇头说道:“白起战死,商鞅被抓,蒙家军根本就不在秦国,他们被秦王派出去镇守南部边关了!” 也就说,秦国的主力根本就不在秦国,那怪不得异族会轻而易举的打进秦国了。 “我们万万没有想到,异族敢进攻秦国。”张仪长叹一声。 秦国这些年一直镇守东方,算是中原的一道屏障,汉国镇守北方,唐国镇守西方。 但此次异族实力不知为何突飞猛进,连白起都败了。 “事出突然,师兄也不必自责。”万俟均安慰道。 “士为知者死,秦国覆灭,我当真没有脸面活在这个世上,但君主有命,让我保护好这大秦最后的火苗,所以我才苟活至今呐!” 说完话,张仪一口鲜血喷出。万俟均脸色大变,连忙扶住张仪,就要大声喊人的时候被张仪打断。 “师弟不要,我时日不多了。” “师兄,你......” 张仪笑着摆摆手,有气无力的说道:“我道行被废,有身中火寒之毒,已经无力回天了。” 听到张仪的话,万俟均彻底慌了,火寒毒,但凡中火寒毒的人,都活不过一年,只能看着身体一天天的腐朽,头发一把一把的掉光,最后五脏六腑皆被焚尽。 “师尊会有办法的,师尊一定会有办法的,对了!扁鹊就在谷内,他一定有办法的!”万俟均声音颤抖的说道。 “不,不要告诉师尊。你我都知道,火寒毒的厉害。师尊年事已高,不要再让他老人家劳神。” 鬼谷子是出了名的护短,如果知道张仪中了火寒毒,一定会倾覆所有来为张仪治疗。但火寒毒无药可解,即便是扁鹊都毫无办法。 “均弟放心,我现在还死不了。扶我回房间吧。” 万俟均无奈,只得扶着张仪返回他的房间,而嬴政就在房间等候,看到张仪的样子,嬴政连忙上前搀扶。 “相父,您没事吧?” 张仪摸了摸嬴政的头,表示自己无碍。 “师弟,师兄有几句话想对你说。” “这些年,我在秦国,国君待我不薄,仪只是微薄之才,愧对君上厚恩!现在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政儿!” “他是我大秦唯一的希望,师兄求师弟帮帮师兄!” 万俟均眼泛泪花,哽咽的说道:“师兄但说无妨。” “政儿,跪下。”张仪突然开口说道。 嬴政一愣,但还是听从张仪的话,对万俟均跪了下去。 “这......这万万不可!”万俟均心里大急连忙去搀扶嬴政。 “咳咳...师弟,就让政儿拜你为师吧。” 万俟均还没来得及反应,嬴政便已经开始三拜九叩。 “师兄,你......” “师兄现在别无所求,只求政儿能够成才。光复大秦!”张仪有气无力的说道。 “可是师兄,众位师兄皆没有弟子,且必须要经过师尊同意,师弟愚昧,怎敢轻言收徒呢?” 鬼谷十三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人收过徒弟。而且鬼谷子健在,自己收徒必须经过鬼谷子的同意,万俟均不敢逾越。 “师弟只说答不答应,师尊那里我会去说。” 看着有气无力的张仪,再看看跪在地上的嬴政,万俟均无奈的点点头。 “政儿,拜见师尊!” 万俟均连忙扶起嬴政说道:“师尊等日后再叫吧,现在我还不是你的师父。” 看到万俟均答应,张仪露出一丝欣慰的目光。之前在秦国的时候,他与鬼谷也有一些书信往来。而青丘阁名扬九州,张仪怎么没有听说过。当他知道青丘阁就是万俟均所建时,震惊了好久。 而如今,把嬴政交给万俟均是最稳妥的办法! 第10章:谋划 第11章:布局 第12章:八国联动 第13章:白起归来 第14章:大战一触即发 “既然白起将军归来,那咱们商量一下,接下来该如何用兵。”孙膑对着众人说道。 对于异族,各国统领都是一致对外的,并且对他们深感痛恶。 “那还用说,我联军四十多万兵马,一路横推过去不就行了?”吕布不屑的说道。 孙膑笑了笑拱手说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将军果然名不虚传。” “但吕将军所言,膑不能苟同。我军士兵,多半都只是普通人,他们不似吕将军这般神勇,一切还需得从长计议。” 孙膑的话非常巧妙,既夸奖了吕布,又让吕布没有心生反感。似吕布这般猛将,在对抗异族的时候还是有大用处的。 “武安君这次归来,对于联军来说是极好的,还请武安君为我等介绍一下,此次异族的实力如何。” 白起站起身来说道:“异族此次出动近三十万人,由三股大军交替纵横式攻我大秦。” 三十万兵马,这已经不是一个小数目了,没想到异族竟然动用这么多的兵马来进攻大秦。以往最多也只是几万兵马而已,殊不知异族已然壮大到这种程度了。 “据我所知,他们三家裂土而治,哪来的这么多人呢?”韩世忠疑惑的问道。 白起解释道:“异族由一个女人一统,号称元明天皇,三家归顺。” 众人这才恍然大色,但心里十分好奇,到底是怎样一个女子,竟然能够一统三家,结束纷乱。 “武安君,他们里面有没有高手?”孙膑继续问道。 白起点点头说道:“有一人名为上泉信冈,神体三重,号称剑圣,剑道的确十分厉害。还有一人名为真田幸村,神体五重,此人来无影去无踪,似乎有什么秘法。” 众统领皆惊,全都看向吕布,异族竟然有两个神体的高手。普通士兵对于这些神体的高手来说,就如同砍瓜切菜一般,必须得有所防备。 神体的高手,能够内力外泄。一人独占万人都不在话下,吕布曾经屠杀西部异族,便正是以一敌万。因此也名扬天下!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异族可能不止他们两个神体的高手。”孙膑沉吟道。 按照异族一贯的作风,他们绝对不会过多的暴露底牌,只因攻打的是秦国,所以才出动了两个神体的高手。孙膑猜测,他们一定还有更厉害的人,只是没有现身罢了。 “怕什么,他们来一个某杀一个,来两个某宰一双!”吕布一拍桌子霸气的说道。 孙膑自然是相信吕布有这个实力,哪怕是以一敌二,神体七重的吕布也不在话下。可重点是异族还有没有其他的神体高手,如果有的话,又该如何应对? 到目前为止,联军所知的神体高手就只有吕布一人。防患于未然,孙膑必须要摸清楚联军的底。 “既然如此,本帅现在部署接下来的战斗。” “韩世忠为先锋部队,徐达为副先锋带领两万人马先行开拔。” “末将遵令!” “庞涓负责押运粮草供给。” “尊令!” 此次联军规模之浩大,让孙膑有了一战才能的机会。光是骑兵就有三万,乃是元国与清国带来的三万人,皆是精骑。 回到孙膑万俟均的大帐后,嬴政为白起与蒙恬介绍。 “这位是我师尊,万俟均。” 白起惊讶的看着万俟均,此人的年岁看山去也就二十左右,竟然敢做嬴政的师尊? “我师尊乃是鬼谷弟子,以后我也是鬼谷弟子啦。”嬴政有些骄傲的说道。 “原来是鬼谷弟子,起,多谢先生。” 白起单膝下跪,对万俟均参拜。 “武安君快快请起,均可担不起武安君如此大礼。” 白起已经纵横疆场十几年,论资历他的确受不起白起的参拜,而且这位在历史上可是为杀神,一生大小战争屠杀过近百万人。 “张相曾给南疆写过信,告诉我们少主已经安全,对了,张相人呢?”白起突然问道。 听到这话,嬴政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下一秒随时都能落下。 “相父他...他为了救我,中了火寒之毒,命不久矣!” 白起惊的连连后退,秦国两大宰相,商鞅已经归天,难道张仪也要撒手人寰了吗? “老天,为何如此对待秦国?我秦国又痛失一国柱啊!” 商鞅与张仪的功劳,是秦国上下都有目共睹的。秦国之所以逐渐强大起来,就是因为商鞅变法,与张仪前几年初到秦国,替秦国周游列国,远交近攻开始。 眼下,秦国千疮百孔,又失去两大国柱,白起只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 “武安君放心,我师兄先在鬼谷疗养,有医家的人在为他医治,相信师兄会好起来的。” 万俟均的话,他自己都不信,白起知道火寒之毒的威力。从古至今,还没有人身中火寒之毒后能够活下来的。 “既然张相把少主交托与先生,必然是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还请先生救我秦国!我白起就算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白起跪倒在地说道。 万俟均连忙扶起白起,欣慰的说道:“秦国有武安君这样的将军,实乃秦国之幸。均,才疏学浅,但也愿为秦国出一份力。” 与其说相信万俟均,不如说白起相信张仪,更相信鬼谷的名声。目前为止,从鬼谷走出来的弟子,没有一个是不名动九洲的。 “武安君,驱逐异族后,我们下一步的打算,便是割让秦国一半的疆土让与明国。”嬴政开口说道。 白起还没说话,蒙恬便急眼了。 “什么?少主,你不是再开玩笑吧?” 白起却沉吟片刻说道:“好一招驱虎吞狼,少主,这主意是你想出来的?” “自然不是我想出来的,是师尊。” 万俟均笑着说道:“政儿天资聪颖,我也只是引导了一番罢了。” 万俟均谦虚,白起自然能看出来。但这一招实在是秒,来的路上,白起还有所担心,驱逐一异族后,又该如何面对各国。但万俟均的这一招,实在狠辣,间接性的把明国扔在了各国的对立面。 由明国这道天然的保护屏障,秦国自然是可以重新发展。城池还可以夺回来,但国力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恢复过来的。 第15章:奇策 第16章:破幽谷 第17章:大雾弥漫 第18章:关羽三刀震天下 第19章:吕布1v2,虐杀! 第20章:吕布vs服部半藏 第21章:异族皆灭 第22章:九州格局 孙膑与白起围剿剩下的几万人,异族这一战皆灭。吕布与万俟均一战成名。尤其是吕布,让各国都都有了深深的恐惧。接着便是秦国各郡县留守的异族兵马,大约只有两万人,也全被联军清理。 异族赶跑了,接下来就是各国之间的竞争了。白起与万俟均携五千兵马,奇袭咸阳,并且在芒砀山一把大火烧了异族十几万大军,当居首功。 而六国来援,秦国不能没有表示,秦国愿意承担六国的所有粮草供给。夏国最弱,自然不敢狮子大开口,而且此战为天下大义,能获得几千旦粮草实属不易,还能与秦国建交。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夏国惹不起秦国。 唐国目前正在崛起中,也不想与秦国多做计较。毕竟南疆还有四十万蒙家军镇守,这对于现在的唐国来说也是个危机,万一秦、汉联手,唐国可是吃不消的。 隋、明。一向与秦国交好,而且先前秦国承诺,分给大明国一般的疆土,更何况这次只明国便出动了二十万人马,几乎是全国的兵力了。宋国此时自己都分身乏术,面对唐国的威压,根本顾不及瓜分秦国。 唯一贪心的便是清国与元国,清国与秦国有宿仇。曾经白起一度差点把清国灭国,这次逮到机会,便要狠狠的宰上一笔。元国所离甚远,疆土就罢了,开口便要十万单粮草,如今的秦国就算集全国之力,也凑不够这十万单粮草。 嬴政便打下欠条,五年内必定归还这十万旦粮草。而清国则是要回曾经秦国打下的它们三十六座城池,少一座都不可以。 此事倒是十分棘手,但万俟均却笑了笑,大手一挥说道:“给他们!” 嬴政心里一惊,如果给了清国,那秦国可就真没剩下多少疆土了。 “师尊......这!” 还没等嬴政说完,万俟均便打断他的话说道:“我们只说给明国一半的疆土,又没说给哪里!” 听到万俟均的话,嬴政瞬间醒悟过来。把之前打下的清国疆土让与明国,接着在答应清国归还他们之前的领土,让他们去争就好了,谁打赢便是谁的。 嬴政与万俟均首先与清国商议,只还给清国十八座城池,而清国却不同意,多尔衮半步不退,屹然有一种趁你病要你命的气势,他不相信秦国的四十万大军敢离开南疆攻打清国,否则他们将会成为罪人,九州尽起讨伐。 既然谈不拢,万俟均只好忍痛答应。随即又接见了大师兄孙膑。 “师弟好手段,你这是想要挑起我大明与清国的战争啊。”孙膑笑道。 “师兄此言差矣,当初秦国愿意割让一半的疆土与明国,并没有说是哪里。总不能把咸阳以东的疆土割让明国,让明国来面对异族吧?”万俟均喝了一口茶侃侃而谈。 孙膑知道万俟均这是在耍无赖,但他说的的确有道理,难不成大明疆土中间还隔着一个秦国吗?那是不可能的。即使知道这是万俟均的计策,可孙膑却毫无办法。秦国信守承诺,割让一般疆土与明国,孙膑无话可说。 “师弟啊师弟,没想到你竟然算计到师兄头上来了。” 万俟均连忙拱手说道:“师兄莫要怪罪,均不得已而为之,实乃清国太过咄咄逼人。” 当多尔衮得知此事以后,大骂秦国无耻,要带兵夺取秦国首都咸阳与咸阳以东的所有城池,势要灭掉秦国,一些心头之恨。 但玄烨却不傻,不能任由多尔衮胡来。他早就收到情报,南疆四十万蒙家军已经调离十万,开往秦国。如果这个时候与秦国交恶,那这十万大军就够自己喝一壶的了,随即玄烨下令,命多尔衮返回清国不得有误。 这一次,清国算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仅城池没有拿回来,就连粮草秦国都没有出。 而属于清国的那三十六座城池,也尽数落入大明的疆土里,玄烨只能吃下了这个哑巴亏。 “先生果真高明,三言两语之间便把让清国败兴而退!”白起敬佩的说道。 万俟均笑着摇摇头说道:“均之所以敢如此戏耍清国,乃是因为我大秦还有四十万蒙家军作为后盾,强大的军事力量,永远都是一个国家的依仗。” 这句话深深的刻在了嬴政的心里,他也真切的感受到,各国之间只有利益,没有人情。如果没有这四十万蒙家军,此刻秦国面对的将是八国无情的瓜分。 秦国割让疆土的事情传到各国耳中,天下震惊!没想到秦国竟然如此舍得,把一半的疆土送给了明国。汉王刘邦不忿,自己出人出力,最后却只得了几万旦粮草,便想着与秦国施压。 “汉王,此事还请作罢,秦国经此一战,已然退出三大国之列,我们现在首要的敌人是唐国,以及这刚刚崛起的大明。”萧何劝说道。 “异族入侵,各国出征本就是迎着天下大义而去,如果只为计较这几座城池,倒是失了我大国风度。”张良也起身劝说道。 刘邦撇了撇嘴,那可不是几座城池,那是秦国一半的疆土啊。 但萧何与张良都这么说,刘邦也不好再继续纠结下去。况且眼下他们最大的敌人就是唐国,汉、唐之间必有一战,而秦国如今气数大跌,十年内根本恢复不过元气来。 “那明国呢?”刘邦问道。 萧何冷笑一声说道:“大王大可放心,秦国割让给了明国一半的疆土,又怎会轻易地善罢甘休呢?我们只要做好与唐国一战的准备便好。” 萧何的话不无道理,明国跻身进入三大国的行列还需要时间发展,毕竟贪多嚼不烂,稳定国内局势,是需要大量时间的。 而秦国这次忍痛割让这么多的疆土,日后难免不会找明国的麻烦。汉国如今首要的任务,便是做好与唐国大战的准备,屯粮,募兵。 至于唐国,更加没有心思关这些事情了,因为他们自己国家的事情都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了。李渊的身体每况愈下,太子李建成与二殿下李世民的储位之争,愈演愈烈。 第23章:秦王嬴政 第24章:秦国新政 第25章:爵位制 秦国将士之所以勇猛,就是因为他们杀敌越多,获得的良田就越多。所以士兵们打起仗来才不要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而如果实施新政的话,哪里还有人肯从军?这一点万俟均的确没有考虑到,因为秦国不仅需要发展民生,还要增强军事力量。如果新政推出,可能已经从军的将士们都要离开军队了。每天在刀尖舔血才能有一口饭吃,而现在只需要在家多生孩子就可以了。 “是我想的有些简单了。”万俟均愧疚的说道。 白起却笑了笑说道:“先生不必如此,这政策如果放在太平盛世是极好的,但现在还不行。” 万俟均的努力,白起都看在眼里。这位小先生是真心为秦国着想,先前推行的一系列的政策都有利于秦国。 白起走后,万俟均绞尽脑汁的又重新想出了一套对于从军有力的政策。 他决定采用西方的爵位模式,分为,男爵、子爵、伯爵、侯爵、公爵五个爵位。凡是获得战功的士兵,皆可以论功行赏,封爵位。但这种爵位代表了荣誉与地位,并没有实权。 例如,一个士兵因为某某大战中立了大功,荣获侯爵,而他的上司也不过是子爵,见到他便要行军礼,以表尊敬。但爵位并没有实权,而且获得的爵位越高,便能得到更多的良田,男爵、子爵,可以只交两成赋税,伯爵、侯爵一成赋税。如果到了公爵,那便会免除赋税。 而你只要来从军,国家就会赏赐二亩良田,这二亩良田直接免税,也就是说,这二亩田地完完全全就是你个人的。 当你获得男爵以后,便会获得良田十亩,子爵二十亩,以此类推。 只要当兵获得战功的诱惑极大,就不怕没有人来当兵。 这个点子与白起商议后,白起瞬间变得兴奋起来,如果这条政策颁布,那对于秦国将士空前的改革。就连他自己都有些期待了,因为这爵位制还象征了尊贵的身份,只有应用杀敌才能获得爵位,你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先生,这爵位制还需完善一下,例如,晋升条件。”白起说道。 万俟均笑了笑说道:“我早就想到了,只是我对秦国的军队不甚了解,还请武安君赐教。” 白起思忖片刻,说道:“士兵杀敌五十可荣盛男爵,杀敌三百可荣升子爵,这是极限。” 而如果想要升为伯爵以上,就必须有重大的贡献,而这种贡献由君主决定。也就是说,单靠杀敌数量,最多只能到达子爵。 “如此甚好。” 万俟均把一系列的新政呈给嬴政,并且一一为嬴政讲解新政的好处。 “师尊,这新政一出,岂不是各国的百姓都要往秦国跑了?那我秦国岂不会成为众矢之的?”嬴政有些不安的问道。 如今的秦国千疮百孔,已经经受不住折腾了。 “政儿放心,各国都在忙着自己那点事儿,而且你要知道,我们的政策是对我秦人所推出的,他们的百姓来不来,是他们的事情。” 管天管地,总不能还插手他国内政吧?而且万俟均敢肯定,其余各国根本就没有胆量效仿秦国。各国国内势力交错纵横,世家们如此,而秦国破而后立,世家们都穷的叮当响,更加没有人反对了。 而且想要建交,就必须派出一人游说各国。曾经的张仪便是这么做的,现在万俟均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好人选,那就是四师兄苏秦。 术业有专攻,在这方面万俟均自认为自己不如张仪、苏秦。如果苏秦肯除山西相助,那秦国将没有后顾之忧,可大刀阔斧的改革。万俟均有信心五年让秦国恢复国力,十年凌驾于汉、唐之上,成为九州第一大国。 “政儿,为师过几日要回一趟鬼谷。” “是要回去看相父吗?”嬴政问道。 万俟均点点头说道:“不止如此,我还要再为我大秦争取一位大才。” “哦?是谁?”嬴政兴奋的问道。 “此人能力不下于二师兄张仪,是我四师兄苏秦!” “你四师伯的合纵之术,也不下于连横之术。” 曾经秦国为三大国之一,张仪与汉、唐连横,制霸九州。而苏秦所推举的则是合纵,乃是各小国联合起来,共同抵御大国。 现在的秦国显然更加适用于合纵,所以苏秦在秦国是个很好的选择,能够让他施展自己的才华。 “师尊,徒儿现如今已为秦国国君,不能轻易离开秦国,还请代徒儿向相父问好。” 嬴政跪下对着万俟均叩首三拜,万俟均感动的点点头。 秦国改革,嬴政本想让万俟均登上相国之位,但万俟均却拒绝了,他本就受不了朝堂上的繁琐之事,而且他心中有更合适的人来做这秦国的相国。 秦国一年内,万俟均为秦国提拔了许多的人才。提拔了李斯、张居正二人,当万俟均发现这二人时不知道有多高兴。尤其是张居正,这位可真的是大才。明朝政治家、改革家、内阁首辅,辅佐明万历皇帝朱翊钧进行“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 还提拔了戏忠,法正二人,这两个人,都是三国时期的谋士。一个是曹魏前期,曹操最依仗的谋士,另一位则是蜀汉刘备最依仗的谋士,二人皆有大才。 这四人的出现,让万俟均欣喜不已,天不亡秦国。日后这四人必定能在秦国一展所长,使秦国日益壮大。 九部里张居正为吏部尚书。李斯为户部尚书。蒙鹜为兵部尚书从南疆调回,由蒙恬的父亲蒙武接替蒙家军。戏忠与法正为兵部主事,其余各部暂时空缺,白起为大将军。三公之位暂时空缺。 秦国这次改革不可谓不大,几乎推翻了先前所有的制度,但还是沿用商君之法,以法治国。只不过这种事情由刑部管理了。 第二日,万俟均便带着陈圆圆与冉闵出发离开了秦国。 “主人,这不是回鬼谷的路啊?”陈圆圆不解的问道。 “我自然知道,回鬼谷之前,我要去见一个人。” 第26章:韩非子出山 第27章:苏秦出仕 第28章:才女蔡琰 第29章:诗情画意 第30章:我亦跟随 第31章:唐国易主 蔡琰的态度自然让万俟均感触颇深,她对自己一往情深,自己又岂能负她?俗话说,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万俟均的心就这样被蔡琰俘获了。 “今生今世,余光三寸,落于眉梢,两目相对,只道是欢喜。明月,日出,此后常相伴。” 万俟均的话,让蔡琰红了脸。这些年的坚持,终究还是得到了回报。虽然她知道未来的日子,任重道远。自己的心上之人也不是凡品,但那有如何?只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琰妹妹,待我助秦国一统,必以天地日月为聘,我心为礼,十里红妆铺路,娶你入门。” 万俟均把蔡琰拥入怀里,王诩与蔡邕悄悄站在门外,不由得露出相视一笑。这事儿算是成了,蔡邕也松了一口气。 “老夫终于放心了。”蔡邕感叹一声。 王诩脸色骤变,看了一眼蔡邕,眼神里流露出无尽的忧伤与无奈。 一切事罢,万俟均也该走了。临行之际,蔡琰挥泪与蔡邕告别,蔡邕却是爽朗,安慰了女儿来到万俟均面前。 “均儿,老夫就这么一个女儿,别无他求,只愿你们一日餐三粗茶淡饭,仅此而已。” 万俟均重重的点点头,万俟均没有说好听的话,只是把蔡邕的话牢牢的记在了心里。 万俟均一行人走后,蔡邕感叹一句:“江山代有才人出,我们老咯。” “你这老家伙也有服老的一天?”王诩笑道。 蔡邕长舒一口气说道:“不服老不行啊,这次也算了了老夫的一桩心事,我便可以安心的去了。” “非走不可吗?”王诩问道。 “为我九州后世,非走不可!”蔡邕眼神坚定的说道。 “哎,我也真的想再回到那里啊。”王诩感叹一声。 “你这老小子,还是乖乖的呆在九州吧,这次该轮到我们了。” 王诩拱手作揖,对蔡邕行了一个大礼。 “哈哈哈,若在平日,老夫还真不敢受你这大礼,但现在,老夫受得,告辞!” 说吧,蔡邕大手一挥便也离开了鬼谷。 “这位姐姐可是青丘榜上的才女蔡琰?”陈圆圆阴阳怪气的问道。 蔡琰轻点头颅说道:“小女不才,年方二八,比这位姐姐小上许多,担不起姐姐的名号。” 陈圆圆的年龄比万俟均还要大,她这般说自然是为了恶心蔡琰的。可蔡琰竟然不恼不怒,一句话便反击了陈圆圆。 陈圆圆虽然气愤,但说到底她也是万俟均未来的夫人,自己的主母,不敢太过于放肆。 “你是均哥哥未来的夫人?那闵儿岂不是要有嫂子了?”冉闵欢快的说道。 这让蔡琰脸上洋溢起欢快之色,她知道万俟均对冉闵的感情。江湖早有传闻,青丘阁阁主与冉闵寸步不离,名为护卫,实则兄弟。 “你就是闵儿吧?真可爱。”蔡琰摸了摸冉闵的头说道。 陈圆圆却在一旁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他可爱?这小子杀人的样子恐怕能吓死蔡琰。 突然,一个黑衣人从天而降,拦住了众人的去处。 “怎么回事?”蔡琰慌张的问道。 冉闵看了一眼,笑道:“嫂嫂莫怕,是暗堂的人。” 黑衣人走到万俟均身边,小声的嘀咕了几句,万俟均脸色骤变,挥了挥手黑衣人便退下了。 看到万俟均的神色,陈圆圆也收起了玩闹之心,径直走到万俟均身边问道:“主人,出什么事了?” 苏秦与韩非子也一并从马车里下来,询问发生了何事。 万俟均摇摇头说道:“唐国二殿下李世民发动政变,逼唐王退位了。” 苏秦与韩非子二人听完大惊失色,没想到唐国竟然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此消息一出可谓是震荡九州啊。 “唐国新王继位,势必会让九州格局发生动荡,我们必须马上派出使者前往唐国,一来祝贺新王登基,二来也要探一探唐国的态度。”苏秦连忙说道。 万俟均点点头,形势愈发的紧张。不知李世民登基为王,对于九州来说,是福还是祸? 李世民此人,万俟均可太了解了。唐玄宗,天可汗,贞观盛世便是由他所开创,可谓称得上是千古一帝!对于这个强劲的对手,万俟均心里也没有底。但从当年他一人独上青丘山来看,李世民是个狠人。而且这一年来,他先后重用李靖、秦琼、薛仁贵等武将统帅,还暗中提拔了李绩、房玄龄、杜如晦等人。 唐国如果落在李世民的手里,凭他的英明才智,三年内唐国必定会崛起直逼汉国。而秦国想要崛起的时间,就更会无限的延长了。 “这李世民在下倒是听说过,只是没想到他竟然有如此雷霆的手段。”韩非子感叹道。 其实唐国易主并不能怪李世民太着急,而是李建成。随着李世民在唐国的声望越来越高,培植的力量也越来越壮大,李建成沉不住气了。他不能坐视李世民做大,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便发起了内乱,想要杀死李世民,逼李渊退位。 但李建成万万没有想到,李世民技高一筹。秦琼等人早就埋伏好,一举歼灭了李建成、李元吉的党羽,并且亲手斩了自己两个兄弟。 由此可见,李世民此人心狠手辣,当断则断。李渊悲痛不绝,自己的儿子们手足相残,一气之下昏厥过去,李世民便抓住机会,整改朝纲,待李渊醒过以后,唐国已经变天了,无奈之下只好禅位,让给了李世民。 “圆圆,你回青丘阁吧,让师兄做好准备。”万俟均说道。 “主人,现在就要开始了吗?”陈圆圆惊讶的问道。 万俟均颔首说道:“对,计划只能提前了。” 李世民登基,打乱了万俟均的所有部署。现在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陈圆圆显得有些神伤,不舍的看了一眼万俟均。 “主人......我......。” 看着陈圆圆欲言又止的样子,万俟均不解的问道:“干嘛吞吞吐吐的?有话便说。” 陈圆圆笑着摇摇头说道:“没什么,主人,日后我不在你的身边,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万俟均点点头,陈圆圆翻身上马,回头又看了一眼万俟均,纵马而去。蔡琰望着陈圆圆的背影,不禁感觉有些可怜,蔡琰能感觉出陈圆圆对万俟均的喜欢。可她也是女人,她也同样深爱着万俟均,自己深爱的男人,不会与他人分享。 第32章:封太师 万俟均与众人赶回秦国后,嬴政单独接待了苏秦与韩非子二人。他们两个的思想与言谈,让嬴政仿佛看到了商君与张仪的延续。 而韩非子也对嬴政有了真正的认识,确是如万俟均所言,此子虽只有十一岁,但已有帝王之相。而且礼贤下士,不拘小节,日后必定能成为一代明主。 “师尊,你走后的这几日,我仔细的想过抵挡异族的办法,冥思苦想之下终于想到了。”嬴政兴奋的对万俟均说道。 “哦?你有何办法?”万俟均问道。 “在我东部边疆修筑长城!” 万俟均心里一阵颤抖,宏伟的长城在自己那个世界矗立的两千多年。没想到在这里,嬴政的思想还是没有改变。 “政儿,你的想法是很好的,但修筑长城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今的秦国根本实现不了。”万俟均说道。 嬴政点点头,他自然明白现在的秦国还不能实现。 “那就等寡人统一天下后,再来做这件事。” 嬴政此话说的异常坚定,万俟均满意的点了点头。 “师尊,唐国易主,我们该派谁前往唐国?”嬴政问道。 “你觉得呢?”万俟均反问道。 万俟均不想嬴政养成依赖自己的习惯,有什么问题都来问自己,他现在已经为王,要有自己的思想,实在犹豫不决的时候,或者做出错误的决定时,万俟均才会出言制止、干扰。 “我觉得...派四师伯前去最为合适吧?”嬴政试探的问道。 苏秦与韩非子投靠秦国,嬴政早就为他们留好了位置,韩非子为丞相,苏秦为御史大夫,也可以借助这次出使唐国的机会,与各国使臣熟络。促进他合纵的策略。 “我师兄却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他刚来秦国,对我秦国各项事务还不清楚,又如何能够为使呢?”万俟均笑问道。 嬴政一听,的确如此,自己竟然疏忽了这一点,思来想去把目光放在了万俟均的身上。 “嘿嘿,师尊。那就只有辛苦您跑一趟了。”嬴政笑道。 万俟均无奈的摇了摇头,这臭小子倒是机灵,因为万俟均本就是想的自己亲自去一趟唐国的。 “师父,我听闵儿说...我有师娘了?”嬴政好奇的问道。 万俟均一个爆栗打在嬴政的头上,怒喝道:“小小年纪,不以国家大事为重,打听这些花边消息做什么?” 嬴政委屈的揉了揉脑袋,说道:“师尊此言差矣,您的婚事也是国家大事!” “放屁,我的婚事怎么就成国家大事了?”万俟均质问道。 “俗话说的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您是我的师父,我为秦国的国君,自然是国家大事了。” 听到嬴政的话,万俟均的心里倍加感动。 “还算你小子有良心。” 嬴政笑嘻嘻的说道:“师尊,徒儿本想让你来担任丞相之职,但您婉言谢绝,太尉,您也不要,那要不徒儿封你为太师如何?” 万俟均思虑片刻,终于是点了点头,这个职位倒是很适合自己。没有明确的规划范围,说白了就是嬴政的老师而已。 “师尊,太尉之职我想留给相父!” 万俟均有些动容,张仪恐怕再也回不到秦国了。但目前为止,没有人能够胜任太尉一职,留给张仪也无可厚非,待日后有可提拔的人选后,再任职也不迟。 第二日,嬴政召集百官,在天宫里正式拜韩非子为相,苏秦为御史大夫,太尉为张仪。 “今日,寡人任命万俟均为太师,赏赐打王神鞭,上可打无道昏君,下可打奸佞小人。见此鞭,君王亦要参拜!” 嬴政此话一出,朝野震惊。万俟均的年龄只比嬴政大了八岁,但他的权利已经压过了嬴政。连嬴政都要参拜,那下面的大小官员谁又敢不参拜呢? 万俟均心里一紧,这小子在搞什么?给自己这么大的权利,万俟深感不安。 朝会结束后,万俟均找到嬴政,想要问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师尊,之所以给您这么大的权利,是因为徒儿明白,您不拘于束缚,但身处朝堂,总会有一些不便之处,有了这些权利,您便可以不上朝、不参拜、但又与那些人产生不了直接的利益关系。” 万俟均瞬间明白了嬴政这么做的意义,他这是在保护自己。也是绝对的信任自己,不过在这个时代师徒之间倒是很少有反目成仇的,就算是帝王的师父,也大多不会参与朝政,只是负责规范君主本身而已。 没想到嬴政小小的年纪,便能参悟到这一点,不亏出生于帝王家。 从小生长于帝王家,嬴政也见多了自己当初父君的无奈,尤是商鞅变法之际,产生的朝堂矛盾越来越深,最后差点杀了商鞅,只不过父君全力支持商鞅,并且给了他很多权利,这才保住了商鞅。但嬴政明白,商鞅早晚都会惨死,只不过后来异族入侵,商鞅为国尽忠了。 商君自己也明白自己的下场,与其日后凄惨收场,不如壮烈牺牲,这样还能全自己忠义之名。这也是为何商鞅让张仪带走嬴政的原因,这一点大家心照不宣,只是秦国的那些世家们没有想到,秦国重建,新王登基,依然遵循商君之法。 商君已死,但商君之法还在,并且有了新的丞相,韩非子! 随着日后秦国越来越壮大,这种矛盾还会加深,嬴政不想这把火烧到万俟均的身上。而韩非子,自己活着的时候必然可以保他无忧,但如果自己哪天死去呢?只有靠万俟均去保他了!不得不说,十一岁的嬴政,政治头脑还是很敏感的。 任命一事落下帷幕,接下来便是万俟均要出使唐国了。 早些年,万俟均周游列国时,曾经去过唐国。 而这次自己前往,身份却不相同了。李世民此人,虚怀若谷,是秦国未来最大的敌人。至少现在的万俟均自认为,也没有什么把握能够战胜唐国。 如今,万俟均期望的便是,汉、唐一战,能够让两国元气大伤,他们秦国可以从中崛起。 第33章:混世魔王程咬金 第34章:单雄信 第35章:关羽到来 第36章:启程 第37章:剑灵阿青 第38章:李元霸 第39章:冷面寒枪俏罗成 第40章:宇文成都vs赵云 第41章:宇文成都,胜! 第42章:拉拢赵云 第43章:多情剑灵无情剑 第44章:塔山危机 第45章:解除危难 第46章:神秘殿下 第47章:独孤求败 第48章:关羽重伤 第49章:命悬一线 第50章:神秘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