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我在诸天当体验员 > 第二十七章 通背拳

第二十七章 通背拳

作者:海盗四十二 返回目录
        

津门变天了。


        

转眼就到了深秋,浓浓雾霭如阴霾。


        

笼罩全城。


        

天微微凉,刘琛罩了间外套。


        

准备出门去吃狗不理。


        

他现在不住在林家,甚至没有人知道他和林家有关系。


        

到津门不久,他就从林家拿到不少钱,在外面开了医馆。


        

凭借的,是自己在穿越前兑换的那些医道知识。


        

刚出门,就感觉到好几道目光。


        

饿狼般扫过自己。


        

回望去,是一群便装的日本人。


        

宽大的风衣,绅士礼帽挡住面容。


        

站得笔直,动作整齐划一。


        

军人。


        

刘琛丝毫不怀疑,风衣下微微鼓起的,是枪。


        

刘琛略作思考,便有了大概的推测。


        

此时的津门,东瀛人还不能一手遮天,大多时候还比较低调。


        

甚至子弹已经上了膛。


        

索性那些目光扫过一遍,稍作停留,又移向他处。


        

不外乎是关于日军机要,或者高级将领。


        

当然,那些都与他无关,他是安全的。


        

但就算这样他们还派出这么多军人穿便衣搜查,显然是有大事。


        

也许是有人失踪,也许是有人偷了情报,也许是有人进行暗杀。


        

离得不远,就在两条街外。


        

所谓狗不理,其实说的是前朝狗不理创始人小名叫狗子,因为包子卖得太好了,没工夫搭话接腔,被人调侃“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就成了狗不理这个招牌。


        

狗不理,津门乃至全国都闻名的包子。


        

要想吃到最新鲜的,必须得到店吃刚出炉的。


        

绝了。


        

纵然是在《师父》世界吃了十年,还吃不厌。


        

皮软馅大,十五个褶子,清香不腻。


        

配上豆浆。


        

上门挑战。


        

不是沈元那样上门砸场子,而是正经地拜帖约战。


        

来津门四个月,生活节奏和八极门里基本没区别。


        

除了练拳,只多了一样。


        

吃饱喝足,消消食,步行去武馆。


        

朝市外走,穿过七八条街。


        

有观礼,有见证。


        

五六个包子下肚,再来个煎饼果子。


        

一看到刘琛,就有人跑进去通传。


        

倒不是他们小题大做,而是迫于刘琛的战绩。


        

杨氏通背拳馆,赫然于眼前。


        

大门敞开,两排弟子严阵以待。


        

全胜。


        

压倒性的胜利。


        

厚积薄发,在战斗中不断突破。


        

四个月,挑战7家武馆。


        

此战的对手,是拳馆的掌门人,杨宁。


        

通背一门,扬名于帝都、津门。


        

所有人看完之后,只有四个字的评价:


        

大师风范。


        

进京后,开派宗师不急于传拳,而是花了数年功夫,融杆、拳、刀于一炉,推陈出新,得名通背。坊间应战,战无不胜,方有闻名江湖。


        

杨宁已在擂台外,背手而立,沉着自信。


        

开始时却不是一门拳术,而是一门杆法。


        

当年,开派宗师欲北上传拳,途中遇一位善拳的马先生,一番比斗后,惺惺相惜,遂以杆法换拳法。其后不久,又遇一位善刀的赵先生,仿佛故事重演一般,换得一门刀法。


        

一手通背拳,如杆似刀,冷弹脆快。


        

“这个刘琛,到底是什么来头?”


        

此人双臂极长,腕线过裆,天生的通背拳好料子。当然,若为女子,必是绝好的身材。


        

事实上,早在10年前,他就已经在当地闻名。


        

能当见证人的,多是江湖名宿。按理说,早已见过不少江湖传奇。但谈及刘琛时,仍带着几分琢磨不透。


        

另一位见证人看着门口处的刘琛,说起另一件事。


        

纵使再有自信,杨宁也不敢轻视连战7家武馆的猛人。他看向门口,向身旁的见证人问道。


        

“此人年不过二十,当真称得上武学奇才。据说一身功夫传自八极,但厮杀里,对其它拳术同样精通。这就是打娘胎里学,怕是也学不到这么精。”


        

“刘悦本以为他就是愣头青,准备安排弟子给他打发了。没想到,那一场,刘琛一连打败了8名弟子,逼得他不得不出手。结果你们也知道,算上师父,2名轻伤,7名重伤。


        

“等挑战结束,他又唤来一名看傻了的弟子,让他拿来一些纸笔。一挥而就,留下9张方子。”


        

“他一身医道本事也着实不俗。


        

“出道的第一战,就是我做的见证,在刘悦的无极拳馆。


        

“杨师父,你就使足了劲打,只要不死人,他都能开方子治。”


        

“哼,那我倒要看看,他的方子怎么救他自己。”


        

“你猜怎么着。被打得不能动弹的几个人,本来医生都说没一个月下不了床,吃了他的方子,才一个礼拜,就能四处走动了。”


        

说到这,那名见证人笑着调侃道:


        

只是初次看到刘琛,众人眼中闪过错愕。


        

这人,有些过分年轻了吧?


        

丢下这句话,杨宁朝擂台走去。


        

刘琛自大门而入,穿过一众观礼人,他们是其它拳馆的弟子们,慕名前来。


        

“这八极拳,真这么厉害?”


        

“没准儿。听说津门还有一个叫林逸的,也不知两人有没有关系,4胜2平1负,也是一头蛟龙。”


        

“他就是刘琛?”


        

“没错,连胜7家武馆,还是跟掌门打的。我师父叫他是开门的过江龙。”


        

他要做的,只有打好这一场。


        

签生死状,上擂台。


        

“津门的武术界混进这两个人,只怕是要变天咯。”


        

观礼众人的窃窃私语,刘琛置若罔闻。


        

两人同时点头。


        

四目相对,跃跃欲试。


        

两人对立,抱拳,行礼。


        

主持人宣告:“此番挑战,手段不限,直至有人认输或者死亡,才算结束。两位是否知晓?如有后悔,可在比试之前,离开擂台。”


        

全场目光,随着一声开始,齐齐聚焦在场上的二人。


        

八极拳狠辣,练身成器,招招要害。


        

“那好,我宣布:战斗,开始!”


        

主持人直接跳下擂台,回到座位。


        

正所谓八极加劈挂,神鬼都害怕。此一招刚柔并济,堂堂正正如镇妖宝塔,封住四面八方,直愣愣盖向杨宁。


        

“来的好!”


        

通背拳繁复,学猿象形,眼花缭乱。


        

刘琛当仁不让,一击劈挂掌,主动出击。


        

后发先至,与刘琛右掌在半空遭遇。


        

但就在二者即将遭遇的前一刹那,刘琛脚下一蹬,身形扭转,硬生生化劈为削,自杨宁单臂划向咽喉。


        

杨宁一声低喝,单手上迎,长臂如杆,试图拨云见日,为另一手的埋伏创造空间。


        

一如老猿拨开枝桠,探囊取物。


        

快如闪电!


        

刹那间的变招让杨宁应接不暇,但他到底是成名多年的老江湖,身体的本能已作出条件反射般的反应。


        

另一手自腋下穿出,乃是当胸的直拳。


        

快!


        

这一声,如冰块在数九寒冬被砸碎般冷脆,乃是通背劲力使到极处的标志。


        

腿在半空,刘琛又有变招,脚下连踏,力由根生,果断后撤。


        

收手护胸,踢腿。


        

啪!


        

“这才只是试探,双方都还收着劲……”


        

话音未落,二人再度战作一团,甫一接触,就如同狂风骤雨。


        

两人分开,重新寻找破绽。


        

“就是这种变招,简直不是常人能做到的。一身劲力浑然如一,几乎达到扭转如意的地步。上来那一手劈挂掌,可不是虚晃,愣是叫他像掰火车头一样掰出了变招。”


        

连招如流水,滔滔不绝。


        

八极拳是外家拳,重筋骨皮,也就是靠力量、速度、抗击打、击打部位,勉强算作数据流,打的是属性压制。


        

杨宁这一脉通背拳,是内家拳。内家拳重意,用通俗的话说,是靠脑子和意识打,技术流,打一拳算三步。


        

因此通背拳招数极多,连招和变招更是数不胜数,光是单操手法就是108种,更别提其它技法。


        

正如此刻,他目光刚捕捉到杨宁手肘微抬,中门微开,便已作出应对。


        

迎风朝阳掌!


        

拳脚绝招八大招,招招狠辣。


        

但刘琛不一样,他的意识和反应已超过常人。瞬间计算能力堪比内家拳连招和变招。


        

力透胸腹,令杨宁脏器震荡,血气翻涌。


        

“看来是8连胜了。”


        

浑身劲力如一,拦腰而去。


        

砰的一声闷响,杨宁无从变招,只得结结实实吃了这一招。


        

有见证人唏嘘。


        

“真猛啊,跟宫家那位出道时一模一样。”


        

有见证人下了定论。


        

“不是猛龙不过江,不是猛虎不下山呐。”


        

“后生可畏啊。”


        

见证人你一言我一语,给这场战斗下了最后的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