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我在诸天当体验员 > 第四十六章 大哥!(为 【莫言道长】 加更~)

第四十六章 大哥!(为 【莫言道长】 加更~)

作者:海盗四十二 返回目录
        

大雨连绵,刘琛坐在火车靠窗的位置,看着雨水在窗户玻璃上汇聚成股,形成涓涓细流,不断横移后退。


        

刘琛没想到自己会这么快离开季华。


        

他来是为了这场新旧时代的更迭,也为了与南方拳种交手。


        

还没与南方的武人交手,就不得不停下来。


        

一封电报,十万火急。


        

“大师兄病危,速速归!”


        

连夜赶上最快的一班,回到北方。


        

大师兄罗雄,对刘琛亦兄亦父,从小将刘琛抚养拉扯大。这些年刘琛在外闯荡,两人的感情非但没有疏远,反而因为书信往来愈加深厚。


        

八千里路云和月,心中惴惴难安。


        

星辰落,阴云不散。


        

因为大师兄,在这方世界中,刘琛心中有了一块踏实的土地。


        

无论何时,见到他,便如归家一般,安然舒适。


        

八字牌匾上绕着白布,两侧对联,已换成黑底白字的挽联。


        

晴空一声霹雳,刘琛脑中只剩下两个字。


        

等到刘琛回到熟悉的拳馆,已是第二天傍晚。


        

邓氏开门八极武馆。


        

灵堂的大门就在面前,但脚下的步子,却怎么也迈不动。


        

火盆里不断烧着纸钱,火焰焚着,有人在嚎啕恸哭,但刘琛哭不出声音。


        

晚了!


        

错过最后一面,刘琛忽觉整个身子变得格外沉重。


        

“大哥!”


        

这一出声,带着呼天抢地的嘶哑。


        

是大悲无声。


        

燃烬的纸灰飘荡,是心中没有着落的慌乱。


        

这是刘琛从没经历过的,甚至他那三倍于常人的精神也没办法告诉他,他要以怎样的情绪和反应去面对。


        

明明说的是病危。


        

心,碎了。


        

这方世界最踏实的那片土地,没了。


        

明明……


        

刘琛没有流泪,似乎是忘了这时候他该流泪。


        

明明他还以为自己的医术能将大师兄救回来。


        

明明已经第一时间赶了回来。


        

一双胳膊环过刘琛的肩膀,紧紧的抱住了他。


        

“琛子,节哀。”


        

只剩一句句无声的呢喃。


        

大哥!


        

林逸拍了拍刘琛的肩膀,“我们怕你心神不定,在回来的路上出意外,瞒了身故的消息。”


        

“为什么?”


        

是林逸,他在北方活动,早刘琛一步赶到。


        

“怎么会?电报里不是说病危吗?我已经第一时间赶回来了,怎么还没有来得及见最后一面?”


        

衣服打着补丁,但很整齐,站得很直,纪律严明。


        

放开林逸的怀抱,示意自己没事,刘琛向那几人走去。


        

“大师兄上了战场。是他们将遗体送回来的。”


        

顺着林逸的眼神,刘琛才注意到有几个不认识的人。


        

“谢谢!谢谢你们将他带回来。”


        

刘琛重重地弯下腰,向几人深深地鞠躬。


        

“几位好,请问是你们将我大哥的遗体带回来的吗?”


        

“你一定是刘琛同志吧。对不起,是我们没有照顾好你大哥。还请你节哀。”


        

刘琛摇摇头,噩耗虽冲击着他的心神,却没有令他失去基本的判断。


        

“你们不用这样,错不在你们。我是知道我大哥的,如果不是他决意如此,没有人能让他做这些。”


        

“是我不好!是我没有拦着罗雄同志!你打一顿吧!一切都是我的错!”


        

“是我的错!罗雄同志要不是最后为了给我们断后,他绝不会落在东瀛鬼子手里!你杀了我吧,让我给罗雄同志赔命!”


        

刘琛对这些充耳未闻,他继续向灵堂里走。


        

音容笑貌今犹在,却是阴阳两相隔。


        

为首的拍了拍刘琛肩膀,神情戚戚。


        

“节哀,罗雄同志是有深厚信仰的伟大战士。他是为时代的变革,为民族的奋起而献身的,组织会铭记他,人民也会铭记他。”


        

走到棺材前,跪倒,磕头。


        

咚!咚!咚!


        

遗照里的罗雄笑的很淳朴,像每回刘琛回去时看到的笑容。


        

只是如今再也没有大哥,对他说这句:回来啦。


        

并入家属席,跪谢吊唁的宾客。


        

刘琛轻抚身旁的棺木,上过漆,反着光。


        

每一下都很慢,很沉。


        

有师弟上来,给他披上麻布。


        

刘琛说不清自己的情绪,在现实中,他也曾送别父母。


        

只是那时他还小,不懂什么是死亡。


        

一木之隔,里面和外面,两个世界。


        

自古人世间有几样始终难勘破,其中之一,就是生死。


        

他本以为自己会哭,但他只是沉默。


        

空白,机械般的按规矩进行下一步。


        

到了这方世界,罗雄如兄如父般的照顾,让他找到了缺失的父母之爱。


        

罗雄把他当亲子,他也把罗雄当成父母的延续。


        

“刘琛同志,逝者已矣。前线愈发紧张,我们恐怕没办法继续留在这里了。”


        

那几人也来向刘琛告别。


        

白事是身后事,规矩少不得。


        

等到入土为安,已是三天以后。


        

“因为罗雄同志经常提起你。他说过,天底下,只有一个人会喊他大哥,也只有一个人,是他小弟。”


        

“是嘛,感谢告知。祝你们一路平安,我就不送了。”


        

“再次拜谢,谢谢你们将我大哥带回来。”


        

“对了,你们见过我吗?怎么第一回见面,就知道我是刘琛?”


        

为首的摆摆手,拦住了接下来的话,暗指向刘琛微微颤抖的背影。


        

莫道男儿不落泪,滴滴千斤重。


        

不等那几人客套,刘琛直接回身,回到了灵堂。


        

其中一人纳闷:“怎么突然就走了?”


        

-“是,大哥!”


        

泪如线,在脸颊上划过,交汇在下巴,滴落。


        

一路的苦与悲,终于在听到这句话时,彻底绷不住了。


        

-“要喊大师兄。别整天跟街上那些混混学。”


        

过了头七,白事便算告一段落了。


        

林逸端着茶具,找到在院中静思的刘琛。


        

在地上落出腊梅般的水印。


        

无言,泪千行。


        

“说起来,我还以为那几个人会拉拢你。”


        

“谁?”刘琛回过神,这几日,他总是慢半拍。


        

“再过两天,我也准备走了。”


        

燃起炭,铸铁壶中坐上水,慢慢灼着。


        

“大概是看到人多嘴杂,而且我没有流露丝毫对他们身份的好奇吧。”


        

“也是,他们现在可不好过。在农村还好,要是在城里,只怕同志两个字都不敢说出口。”


        

“你说呢?同志相呼的还能有谁?为首的,是政委,专做思想工作的。不是想拉拢你,他来干什么。”


        

说道那人的身份,林逸的语气有些复杂。


        

刘琛当然知道,现在是1936年,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


        

“跟我去申城吧。就像我们在津门做的那样,我们俩搭班子。”


        

铸铁壶升温很快,几句话的功夫,就冒出了热气。


        

“不说他们了,琛子,我来是说一件事。战争要来了。”


        

沏茶,热水与茶叶十几秒的停留,化开茶中的馨香。


        

“你是知道的,我进了蓝衣社后,一直跟随戴春雨。战事将近,他受命准备组建新系统,以申城为核心,我是最早的班底。”


        

“你现在在申城?”


        

“红茶,能养神的。”


        

刘琛细看林逸,才发现他身上比以前多了些沉稳。


        

“都在备战,申城的牛鬼蛇神都出来了。渗透、收买、暗杀,层出不穷,老实说,我快顶不住了,我想你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