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我在1982有个家 > 5:海福县水产技校开学了 上

5:海福县水产技校开学了 上

作者:全金属弹壳 返回目录
        

1983年9月1日。


        

这是中华大地上学生开学的日子。


        

天涯小学送走了第一批学生。


        

五年级学生在这个金秋时节踏上了公社的土地,开始在公社上初中了。


        

为此公社初中扩大了一个班级。


        

因为今年天涯小学所有五年级学生都升入了初中,1号的早上,队里许多人家都在给祖宗焚香烧纸,告诉祖宗家里出了初中生的事。


        

83年的农村家庭出一个初中生还是蛮有面子的。


        

相比之下技校学生的身份就要差一些了。


        

福海水产技校也在今天正式招收学生,正式投入教学使用。


        

但这次天涯岛复办的福海水产技校中有教师了解。


        

技校现在开设了四個专业四个班,其中学习时间是三年,第一年为知识课学习,第二年将开始分专业教学——四个专业分别是水产养殖、海洋捕捞、机船维修、水产加工。


        

到了第三年则进行半工半学,一边学习一边实习。


        

早在六十年代,福海是有过水产技校的,那时候还叫做渔业中心:


        

1960 年代初,舟山大力发展渔业生产,木帆船开始改建为机帆船,急需一大批轮机员、老大,于是福海渔业中学就应运而生。


        

后来海福县曾经归属于沪都管辖了一段时间,于是成立了“福海水产技术学校”,这段经历比较短暂,天涯岛的社员对此不太了解。


        

其他八位教员同样有教职,四位班主任、训导员等等。


        

校长名叫马奋斗,他和四位班主任的职务已经指定出来了,其他的副校长和教导主任等教职工的名单还未定,将在开学后由组织听从教员、群众和学生们反馈的意见,再决定其具体任职。


        

这些教员中有一位叫姚进步——他跟王忆这边有些关系,他是姚当兵的亲叔叔……


        

四个班分别招收了三十名左右的学员,全校是一百二十六名学员和十一位教员。


        

这十一位教员中有五位曾经在六十年代的福海渔业中学就职来着,如今县水产技校重建复学,他们便又被安排过来。


        

十一位教员中有一位校长、一位副校长、一位教导主任,当然三位领导也都是要直接参与教学的专业课教员。


        

双方已经熟悉了,而且两个学校靠在一起,通用餐厅、操场、厕所等多个公共单位,所以这次见面便纷纷互相打招呼,以获取彼此的好感。


        

姚进步这边最热情。


        

他特意来到王忆这边握手,双手紧握:“王校长,久仰大名呀,我那个侄子姚当兵同志,在我们家庭聚会的时候,对您是敬仰不已!”


        

教员们有的提前一个礼拜已经来到岛上了,开始熟悉环境、为教学设施的搭建来提供技术指导,还有的则是今天刚来。


        

姚进步就是今天刚来的教员之一。


        

今天王忆领着小学教师们来迎接一年级学生,他们教职工小组也全员出来迎接新学员。


        

他向王忆介绍,自己是中专毕业,然后在1965年 8 月毕业后被分配在水产技术学校。


        

当时学校就已经从渔业中学改名了,“最早的时候只有两个班级,附设在咱们县中学内,60年正式独立建校。”


        

姚进步掏出照片给王忆看。


        

王忆连说客气。


        

有姚当兵当梯子,双方便有聊天的话题了。


        

聊过姚当兵,话题转移到了姚进步在渔业中学的经历。


        

“看看这个学校,哈哈,这校址是原来县码头职工宿舍的老房子,用作教室和教师办公室。教师和学生宿舍在旁边的一排平房里,一共才三班。”


        

王忆说道:“那现在咱们的水产技校复学的还不错,一开始就有四个班级呢。”


        

姚进步真心实意的说道:“这得感谢您和王队长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呀,不是你们生产队有五十多名男女青年加入学校做学生,那我们学校哪能有这样的规模?”


        

照片中是一排老房子,校门口站着几位教师,其中姚进步在最边缘的位置。


        

他感慨道:“那时候我真年轻,才18岁,刚成年,然后拿着教鞭踏上了讲台。”


        

“我还记得那时候校长是林立峰同志,他是从翁洲调来专家,我和姚锦文、沪都师专毕业生王顺德、林立峰、郑洪章,都分配在这个学校任教师。”


        

专业课程是在二年级分班后加入,如:水产养殖、渔业常识、渔业气象、捕捞知识、船用柴油机维修等等。


        

这些虽然都是初级的技能,可是非常接近实际,很实用。


        

王忆便打起了官腔,以很是符合身份的话说道:“姚老师不必过于客气,我们生产队将学生送入你们学校也是为了他们的未来着想。”


        

天涯岛这边对水产技校的支持力度确实很大。


        

现在水产技校招收的是小学毕业生,大都是渔民的子女,属农村户口,因为社会上的招工就业没有他们的份,所以稍微条件好点的人家就不愿意送孩子来水产技校念书。


        

但是从课程上来说,水产技校就跟普通初中差不多,一年级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课。


        

哪有这样的好事?


        

在水产技校上班的泥腿子以后还能进入体系里当干部?我们这些正经的中专毕业生都没有这样的好机会呢!


        

现在绝大多数的人看不到改革开放所代表的机遇、所蕴含的能量。


        

“历史可以证明,为广大渔民子弟提供水产技校这样的一个平台,不但可以让他们学到文化知识、劳动技能,而且还能锻炼他们的思想品德。”


        

“我相信,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他们以后多数将会成了我县的渔业骨干,甚至他们足够努力的话,还有机会成为市县级的领导呢。”


        

姚进步连连说是,实际上心里不以为然。


        

此时他们有些茫然又有些畏畏缩缩,陪同他们来上学的家长们则满怀期待。


        

家里毕竟供上了一个学生,而且是来天涯岛的王家生产队地头上来念书,跟王家的孩子能成为同学,以后多多少少是能沾光的!


        

他们就是水产技校的第一批学生了。


        

中华民族将进入经济上的蓬勃发展期,对人才的需求量将是前所未有的大!


        

一艘艘船来到天涯岛,一名名穿着简朴、打扮土气的学生们站上码头。


        

看到学生在家长带领下到来,水产技校的教师们开始忙活起来。


        

学校正式开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