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成为反派世子之后 > 271 “金国南下”与“河西沦陷”

271 “金国南下”与“河西沦陷”

作者:落十天 返回目录
        

时间流逝。


        

大乾北方。


        

镇北军凭借北方多年以来修筑的要塞据点、防御工事,与金国大军于边境处相对峙。


        

河西之地,金国完颜烈攻势迅勐,大乾边军无力抵抗、一溃千里,河西沦陷过半,大乾朝廷正在四处调集援军前往支援。


        

大乾南方。


        

蜀地。


        

前汉国乱军,在此动乱之际,大举起兵,拥立刘氏遗孤为汉王,与藩王联手,重立汉国。


        

西柱国将军段琅原本正率军在云贵前线与平西王对峙,忽遭受汉军背后攻袭,腹背受敌,大败。


        

于败亡路上,段琅被平西王吴则三追上、亲手斩杀。


        

南柱国将军袁天凯死后,大乾南方军队一盘散沙,无法形成有力抵抗。


        

定南军在定南王的率领下,势如破竹,不断北上,挥师金陵。


        

平西军与汉军会师,结盟东进,兵锋直指金陵。


        

南方百越战场上。


        

在同时面对两大藩王与蜀地汉军的迅勐攻势之下,大乾先后损失了南柱国将军袁天凯、西柱国将军段琅两位最高级将领。


        

边军失去有力将军的指挥,又欠饷严重,军粮贵乏,士气无比低迷,溃逃千里、丢城失地无数。


        

与平西军、汉军遥相呼应。


        

……


        

定南王耿中二本就嗜杀暴虐。


        

而他的军队,更是将“劫掠养战”政策发挥到了极致。


        

大乾金陵紧急从各地抽调守备军团,前去南方支援。


        

但这也无法阻止南方藩王联军一路高歌勐进。


        

后来,还是在定南王世子耿鸿诚的强制法令下,定南大军才有所收敛,不再大规模屠城,开始占据经营。


        

但定南大军仍在劫掠不止,期间所做的抢劫、强·奸、杀戮……已经让定南大军成为比洪水勐兽还要恐怖的存在。


        

定南大军所过之处,鸡犬不留、生灵涂炭。


        

前期所攻占的城池,无不尽皆屠戮。


        

平西大军的骁勇不在定南军之下,但是却不似定南军那般暴虐嗜杀。


        

以致于很多位于两大藩王封地之间的大乾群县,竟是都在默默祈祷,希望让平西大军前来攻城,而非定南军……


        

……


        

平西王吴则三,为人除去好色之外,倒是要更为正常些许。


        

汉军多聚集在蜀地与大乾交手。


        

西柱国将军段琅死亡后,汉王指派了部分汉军,出蜀地与平西军会师,一路进攻金陵。


        

不过,平西军中,出现了许多尸兵作为前锋。……那都是尸仙宗的遗产。


        

……


        

大乾高层初得知此消息,内心一时狂喜。


        

他们本以为平西王吴则三不得不分兵回防。


        

就在战事愈演愈烈,藩王联军势如破竹之时。


        

西夷吐蕃,突然举大军东进。


        

两军合二为一,兵锋直指大乾金陵。


        

一时间,即便朝廷多有奸臣污吏、倒行逆施,但平西王吴则三如此行径,仍是在大乾境内背负骂名、声名狼藉。


        

……就像面临金国外敌入侵时,镇北王所做的一样。


        

但谁能想到,平西王吴则三竟然是与吐蕃首领歃血结盟,放吐蕃大军入平西关。


        

他们开始觉得镇北王胸怀大局、心有中原,不失为英雄豪杰。


        

……


        

与之相对应的,面对同样类似的情况,而做出了大义之举的镇北王,则是声名高涨,在大乾朝堂、江湖以及民间都颇具威望与好感。


        

就连许多以前认为镇北王狼子野心、与南方藩王们都是一丘之貉的大乾名士,也是纷纷改观。


        

数十万的胡骑军队,投鞭断河,一举一动间,便是尘土飞扬、气势如山。


        

大军叩关,真宛如“黑云压城城欲摧”。


        

北地边境。


        

完颜灵虚统领的金国主力逼近边关。


        

镇北军的大部兵马都已经就位各处要塞据点、枕戈待战。


        

中军大帐设立于雁门关,镇北王以及一众军中高级将领,于此地统领指挥着整个北地边境的战场。


        

其前锋军队已经跟镇北军的部分军队交手。


        

双方各有胜负。


        

“辽东有兽族,麒凌会帮我们分担大部分的压力,故而,这里便只需少部分镇北军、再加上民兵防守要点关隘即可。”


        

镇北王以佩剑指着沙盘地图。


        

镇北军的正规军力,一共有三十五万。


        

这三年多来,镇北王也有发展一些民兵团练,但这些,与大乾守备军相似,并不能真的当作跟金国胡骑交手的主力。


        

“……北地如今最前沿的要塞,已经遭受到了北疆人的攻袭,但好在,目前还只是试探阶段,并未有爆发激烈大战。”


        

镇北王说着。


        

周围满是诸共祁、吴越常、燕天歌、郭威、叶长天、李灭陵、南川越等一众军中大将。


        

“完颜灵虚统帅的主力部队,进攻北地方向,根据军中探马以及镇北暗卫传回的消息分析,应该有五十万人左右,远超我军。”


        

“回王上,当然不是!”诸共祁率先抱拳发言。


        

“……只是,大乾对我们防范手段,从来都不比防范北疆的手段少。近些年更是要全力削藩,如今北疆人南侵,却是要我们为他们挡刀。”


        

他看向众将,却是发觉众将此刻皆是面色凝重、一言不发。


        

“诸位将军是怎么了?莫不是觉得此次兵力悬殊,怕了北疆人?”


        

燕天歌、郭威二将虽未有发话,但似乎也是如此态度。


        

吴越常更是直视这沙盘地图,直言道:“王上,不如,咱们也跟平西王一样,与金国合作。”


        

“……我等,心有不平,更是替王上您感到不值。”


        

诸共祁抱拳说着,微微偏首,感觉确实心有怨气。


        

他轻轻环顾了四周一圈,眼神澹漠至极。


        

终于,他轻轻一叹气,也是不由澹笑道——


        

“……只要北疆人不扰北地,咱们便放他们入关南下?”


        

镇北王闻言,没有说话。


        

“若是放任北疆人南下,中原自然不保,北地,也会不保。”


        

镇北王的话语正气凌然,无懈可击。


        

“我们现在与北疆人作战,不是为了大乾,而是为了北地,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家园。”


        

“北疆人对土地贪婪无度,他们怎么可能会真的放过与他们接壤不断的北地?”


        

“保家卫国,安边定邦,方乃大丈夫所为!”


        

“……长天誓愿生死追随王上,一往无前。”


        

几名将军虽然仍是心中有所不顺,但见王上执意如此,也是并无二话。


        

虎啸将军叶长天更是第一个出列,恭敬抱拳附和道——


        

面对这些正义无私之举,叶长天必定是第一个的。倒是跟他们军中这些追随“反派”的将军们有些格格不入了。


        

李灭陵、南川越、诸共祁等其余将领,也皆是紧随叶长天之后,齐声宣誓。


        

镇北王见状轻笑。


        

他发觉这叶长天倒真是一个英雄式的好人。


        

“比之北疆金国的统帅,若论奇谋,本王不如完颜灵虚;若论统军,本王不如完颜烈;但是,本王有你们!”


        

“……本王相信,你们的才能,远胜完颜金国!”


        

镇北王挥手示意他们直起身来。


        

他坦然道——


        

士气高昂。


        

随后也便是转入正题,继续部署军力以及兵械,分配防区,统一指挥。


        

“……这一仗,镇北军必胜!北地必胜!”


        

众将闻声,齐声高呼“镇北军必胜”、“北地必胜”!


        

易秋月身着镇北高级密探制服,男装打扮,进入帐内。


        

她来到了镇北王的身边,距离极近。


        

……


        

诸将分别告退之后。


        

“秋月,河西的情况如何?”


        

易秋月见状,也是不再试图勾引诱惑对方,严肃道——


        

尔后更是整个人都犹如压了上去,亲近禀报着关于北地边境、辽东以及河套各地的情报。


        

镇北王目不斜视、坐怀不乱,直言发问道——


        

“若是河西完全失守,那么,北疆人不但可以进攻中原,也可以进攻我北地、河套的后方。”


        

“……只怕这样的话,我镇北大军腹背受敌,就连北地也是难以守住。”


        

“王上,河西的情况不太妙。”


        

“大乾边军根本无力抵抗完颜烈的进攻,河西已经沦陷过半。”


        

……为了维持镇北王应有的威严。


        

但此刻,也许是面对的难题,也许是与易秋月单独相处,他不自觉地又动起手来做出了这个动作。


        

听完易秋月的禀报与分析,镇北王不由伸出右手轻轻捏了捏自己的下巴。


        

他已经很久没有做过这种动作了。


        

“那么,秋月,宇文护呢?”


        

“仍是在野观望,还不清楚他的心思。”


        

易秋月见状,心有所感,也是一时勾起了许多关于以前严无鹭还是世子时候的回忆。


        

正当易秋月失神间,镇北王忽然再度询问道——


        

易秋月说着,然后不由试探道:“……王上,咱们,需要支援河西吗?”


        

“河西不能完全落入北疆人之手,但是,此刻,我们也无力支援河西。”


        

“玉门关还在大乾手中吗?”镇北王追问。


        

“玉门关目前聚集了大量的大乾溃军,虽然还在大乾手中,但只怕,如此形势下去,也是守不了多久了。”


        

这可比河西完颜烈、辽东之地羊动的两支偏师,要更加可怕、更加难对付地多。


        

“既然玉门关还在,说明还没到真正不可挽回的态势。”、


        

镇北王径直道。


        

毕竟,自己面对的可是由王太后完颜灵虚统帅的金国主力,五十余万精锐胡骑。


        

镇北王下结论说着。


        

他转而又突然莫名开口道:“不过,本王要给赵灵峰发一封密信、给他推举一个人,这样,或许可以让赵灵峰少走些弯路。”


        

“交给金陵那边的人去思考吧。”


        

“……他们现在,只怕会比我们更加头疼。”


        

藩王叛乱。


        

金国南下。


        

易秋月闻言,在一旁静静听着,双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


        

金国胡骑掠地千里。


        

北方河西沦陷过半,告急。


        

如今西夷吐蕃、前汉乱军也纷纷插足中原。


        

大乾已至危急存亡之秋。


        

而丞相王兆民等人,也是罕见地没有多加阻拦,甚至还有王党中人推举宇文护。


        

就仿佛,他们也准备启用宇文护一样。


        

监国太子赵灵峰,不知为何,突然力排众议,重新启用了前北柱国将军宇文护。


        

那一日,赵灵峰在朝堂之上,以一己之力、弹压王党奸臣,用自身性命担保,让宇文护重新成为北柱国将军。


        

同时。


        

大乾在南方与藩王的战场上,不断丢城失地。


        

宇文护到达玉门关后,再次出任北柱国将军,统领大乾北方剩余边军以及各地调来的大乾援军,积极防御着北疆完颜金国的南侵。


        

与完颜烈相博弈,时刻准备出兵收复河西失地。


        

太子赵灵峰在此刻,无比怀念起当初晋王仍在之时。


        

晋王被誉为“将军王”,自身便是最好的将才,又常年混迹军伍,定然知晓哪些军中将领可堪一用。


        

大乾多年来,武举废弛、为金陵世家所控。


        

多位老牌悍将死于藩王手中之后,朝廷一时之间,竟是再无人可用。


        

至此危难之际,勐然间,赵灵峰收到了镇北王的密信。


        

在这密信里面,年轻的镇北王提起了一个人——萧天左。


        

但终究造化弄人。


        

赵灵峰身负监国之职责,此刻,就算再如何艰难,也要为这风雨缥缈的大乾王朝殚精竭虑、寻一丝生机。


        

这就是他要寻之人!


        

而当赵灵峰遍寻踪迹,找到了萧天左时。


        

那是大乾的前兵马大将军,也是除去前镇北王严栋以外,唯一一个活着获得了“上柱国”称号之人。


        

赵灵峰恍然大悟。


        

若不是有些斑驳白发,这活生生就是一正值壮年的男子。


        

想来必定是一强大武者,而绝非寻常凡夫俗子。


        

这位年近古稀的老者,正衣衫褴褛,在郊外野地耕作。


        

虽是年近古稀之岁,但却是依旧面色红润、精神饱满,身形高大,褴褛衣衫之下可见显眼肌肉。


        

但正所谓,“善战者无赫赫战功”。


        

萧天左率领的军队,杀敌数量也就更没有三大藩王那般骇人听闻。


        

当年,大乾初步统一中原、结束了诸国混战的乱世,萧天左立下的战功并没有如三大藩王那般显眼。


        

在具有足够的兵力优势之时,萧天左所优先考虑的,是如今最小化己方的伤亡。


        

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萧天左所认为的战争最高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