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 罚一半

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 罚一半

作者:雁九 返回目录
        

康熙吩咐不要使静鞭。


        

落日余晖中,一行人缓缓而行。


        

半刻钟后,康熙在钟粹宫大门前下了辇。


        

虽说钟粹宫“封宫”,可门口跟其他宫室看着并无区别,并没有安排人值守。


        

这毕竟是西六宫中,护军不好出入。


        

皇命之下,没有人把守,也没有人敢任意出入。


        

钟粹宫“封宫”之前,康熙不说常来,每年也要来一、两回。


        

如今再看,眼前一切都灰突突的。


        

康熙示意梁九功叩门。


        

梁九功上前提了门环叩门,门房太监提了嗓子道:“外头是谁……”


        

梁九功道:“皇上来了,快开门!”


        

康熙进了钟粹门,转过影壁,抬头望向钟粹宫。


        

只有正殿西稍间掌灯了,其他的屋子窗户都黯着。


        

话音刚落,紧闭的大门立时开了,两个门房太监已经战战兢兢地跪了。


        

这是宫里,没有人敢假冒皇上。


        

这宫殿不住人,破败的就快,显得陈旧破烂。


        

康熙直接进了钟粹宫,去了西稍间。


        

整个钟粹宫,如今只住了荣嫔一个主子,剩下的就是她名下的太监、宫女子跟嬷嬷。


        

院子里没有人,也就没有人发现圣驾来了。


        

康熙放缓了脚步,荣嫔丝毫没有察觉。


        

康熙在她椅子后站定,看着娟秀的字体。


        

这里是小佛堂。


        

他以为跟上回一样,荣嫔在佛前礼佛,结果就看到荣嫔坐在几案后,正聚精会神地提笔抄经。


        

书案上并没有放着其他经书,康熙惊诧。


        

荣嫔这是在默经。


        

荣嫔入宫待年的时候,并不识字。


        

还是康熙一点点教的,练字的字帖也是康熙从宫里典藏里翻出来的。


        

歪歪扭扭的字体,不堪入目,可对于刚习字的荣嫔来说,却是抄了半个月。


        

想着当年稚嫩的两个孩子,康熙陷入了回忆。


        

他看了两行经文,认出是《金刚经》,面上浮起来笑意。


        

当年荣嫔在宫里过第一个万寿节时,不知道该给自己预备什么寿礼,就手抄了一份《金刚经》。


        

他吸了吸鼻子,察觉到味道不对,隐隐地有些腥气,就去看砚台。


        

砚台里的墨汁颜色不对,不是黑色的,是褐红色。


        

没有人知晓,当时他有多少惶恐不安。


        

地方不稳,下五旗宗室势力大,上三旗四大辅臣也日益骄横。


        

康熙蹙眉道:“你这是在做什么?”


        

荣嫔吓了一跳,一滴黑红色墨汁落到纸上。


        

再看荣嫔的双手,果然左手食指包扎着


        

“吉鼐!”


        

“哼!”


        

康熙指了那墨道:“朕是这样教你抄经的?还默经,是不是太闲了,虚耗精力?”


        

她抬起头,望向康熙,带了几分恍惚:“皇上……”


        

康熙这才看清楚荣嫔的脸,不施粉脂,可眉眼间依稀还是旧日模样。


        

荣嫔看了看被墨水毁了的一页经,也看了眼砚台,没有辩解。


        

这经,本就不与皇上相干。


        

荣嫔像是被抓包的孩子,嘴唇颤了颤,一时说不出话来。


        

康熙见她惶惶,脸上的怒气收敛了些,道:“又是默经、又是血经的,朕什么时候在乎过这些虚的?”


        

荣嫔看着康熙,道:“皇上,您真的过来了?”


        

康熙记得清楚,上次见荣嫔还只是鬓角花白,如今头发白了一半。


        

康熙见她反应都木了,想着钟粹宫的荒芜,越发不忍心。


        

他吐了一口气,道:“等到二月暖和,朕会叫人修缮钟粹宫,你去景……去启祥宫前殿住一阵子,等到这边修缮好了再回来……”


        

荣嫔咬着嘴唇,眼泪一滴一滴地落下。


        

康熙看着,心中生出几分酸涩。


        

当年因想家哭鼻子的小丫头,如今已经当了多年祖母了。


        

康熙看着荣嫔道:“吉鼐,好好的,不要让朕操心……”


        

他就提起三阿哥道:“老三不错,如今在礼部行走,是个能静下心来学习的。”


        

荣嫔低头擦拭泪,道:“臣妾记得三阿哥小时候也跟毛猴子似的,坐不住,后头皇上想法子管教,才老实学习了。”


        

只是他不想提太子,也不想提元后当年到底动手没有动手。


        

帝嫔两人离开书案边上,在炕上坐了。


        

不过那是亲儿子,还是五子中唯一站住的一个,除了当成眼珠子,还能如何?


        

想到这里,荣嫔望向康熙,除了怨愤,也有一些感激。


        

康熙想起三阿哥才回宫的情形,道:“在宫外没有养成好习惯,就爱不住嘴的吃东西,牙都要吃坏了,吃多了就犯困,在上书房里睡觉,朕就叫他身边管事太监半个月不许从饽饽房给他领饽饽……”


        

荣嫔提及儿子,脸上多了慈爱,道:“是比不得他姐姐懂事,还不大机灵。”


        

要不是糊涂,也不会家务事都理不清楚,白白折了嫡长女。


        

荣嫔带了几分不好意思,道:“是臣妾愚钝,本就不如其他几位姊妹聪明,生的三阿哥也比不上其他阿哥……”


        

幸好皇上做主,将三阿哥送出宫抚养,否则留给宫里,说不得就跟他哥哥们一样殇了。


        

康熙想起三阿哥,摇头道:“就脸上聪明,旁人是外憨内狡,他倒好,外狡内憨,糊涂着呢!”


        

荣嫔道:“皇上也不是故意的,当时又是三藩作乱、又是黄河泛滥,多少军国大事儿等着皇上……”


        

就是因为皇上忙,分不出精力照顾太子,才接了荣嫔去乾清宫照顾太子。


        

外头都说五阿哥小时候不大聪明,平日里说蒙语,不会国语跟汉话;没有几个人晓得,三阿哥当时连说话都不利索,也不是聪明的孩子。


        

康熙道:“那时候不算,小孩子要教了才会,是朕当时疏忽了,没有安排人去教导三阿哥。”


        

当时住在乾清宫,他都不敢歇在西暖阁,都是歇在阁楼里。


        

除了御前的人,谁也不晓得他会在哪一处阁楼安置,每天晚上都要换。


        

“是啊,那时候朕真是分身乏术……”


        

康熙也想起了那危机重重的几年。


        

康熙望向荣嫔,目光在她的白发上定了定,道:“明儿朕叫梁九功给你送乌发膏子,好好拾掇拾掇,别让三阿哥担心,等三阿哥生辰,他还要给你磕头……”


        

荣嫔看着康熙,脸上露出不可置信来。


        

防的就是宫里有奸细,摸到乾清宫。


        

太遥远了,好像是上辈子的事了。


        

这是要解了封宫的意思么?


        

“皇上,这……这,三阿哥真的能来么?”


        

之前康熙说要修缮钟粹宫,可荣嫔并不动容,就是因为她以为修缮宫室,是为了后头继续封宫。


        

结果康熙的意思,三阿哥能给她请安了……


        

说到这里,他想起一件事儿,道:“翊坤宫的高庶妃生了二十阿哥,如今在兆祥所,等修缮完钟粹宫,就让高庶妃跟二十阿哥迁到后殿,到时候你抚养二十阿哥吧!”


        

“皇上……”


        

荣嫔带了几分怯怯道。


        

康熙点头,道:“能来,朕说的……”


        

圣驾一动,消息没有传到宫外,可宫里消息灵通的都晓得了。


        

翊坤宫里,正殿东次间。


        

荣嫔诧异出声。


        

康熙道:“好好教,往后三阿哥也多个亲近的兄弟,二公主离京城太远了……”


        

加起来,有一匣子各色金锞子。


        

“给娘娘……”


        

宜妃正陪着十八阿哥,帮他整理压岁荷包。


        

御前的,宁寿宫赏的,哥哥们给的,还有嫂子叫人送进来的,还有四公主夹带在年礼里的。


        

“不买!”


        

十八阿哥想也不想道:“不缺,汗阿玛跟娘娘给了……”


        

十八阿哥很是豪气,目下无尘模样。


        

宜妃听了,不由笑道:“给我了,你就没有了,等你大了想要买东西怎么办?”


        

十八阿哥看着宜妃的钿头,冬日里多饰绒花,上面就是娇嫩的紫红色玉兰花。


        

他就道:“等儿子出宫了,就去给娘娘买绒花……”


        

他还年幼,这几年常跟着宜妃在园子里,见康熙的次数也比其他人多。


        

宜妃摸了摸他的大脑门,道:“那额娘帮你收着,等你大了,可以出宫了,有想买的东西时,再跟额娘说……”


        

小孩子歇得都早,宜妃就叫嬷嬷抱了十八阿哥下去安置。


        

佩兰这才上前,低声禀告:“皇上去了钟粹宫……”


        

看着熟悉的眉眼,听着这似曾相识的童言童语,宜妃眼圈发热,将幼子搂在怀中,道:“好,好,额娘就等阿哥的绒花……”


        

已经掌灯时分。


        

宜妃正坐在梳妆台前摘钿头,听到这消息,还真是不觉得意外。


        

皇上念旧情。


        

对于她们这些资历老、年长的主位娘娘来说,这是好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