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玄幻隋唐:我在江都种琼花二十年 > 第四十六章 身外化身

第四十六章 身外化身

作者:姬浩真 返回目录
        

一月后。


        

江都后土祠。


        

“那萧世略猪狗不如!”


        

第五观主从外头归来,骂骂咧咧。


        

“好歹是将门之后,几千人的大军,怎么就给一个小小县令收拾了?”


        

原来不久前某地县令传来捷报,萧世略被擒,贼军溃散。


        

这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萧世略之乱自此落幕。


        

那么理所当然地,支援蒋州之事也就没了后文。


        

有人欢喜有人愁。


        

徒弟们不用上战场,第五观主肯定是高兴的。


        

但这不是他先前得了军中选拔头名,有机会封武职了么?


        

现在全都被萧世略那厮搞砸!


        

第五观主痛心疾首。


        

这时杨遇安瞪大天真无邪的小眼睛,质问道:“猪猪那么可爱,师傅为什么要杀猪猪?”


        

“就是就是,猪招谁惹谁了!”几个师兄师姐忍俊不禁,趁机起哄。


        

就不能晚一点再被擒么?


        

好歹等第五某先当上大都督啊……


        

“就是杀几千头猪,他也不可能败得这么快啊!”


        

听到柳师师的名号,第五观主下意识打了个冷颤,但随即意识到被骗了,吹胡子瞪眼道:“便是柳娘子来了,你也别想逃了这顿打!”


        

“第五郎终于愿意见师师了吗?”


        

一道惊喜女声从大门外传来。


        

“师傅,咱们将来要当小秃驴,您老是秃驴王,这猪杀不得啊……”


        

一众弟子没大没小,第五观主更是气不打一处来,逮着罪魁祸首杨遇安就要一顿胖揍。


        

后者当即扯开嗓门道:“柳娘子救命啊!柳娘子!”


        

熟能生巧了属于是。


        

不久,柳师师大步踏入前院,左看右看找不着人,便来到杨遇安跟前,蹲下:“小郎君,你师傅呢?”


        

“师傅说要闭关,但不知为何却跑隔壁去了。”杨遇安指着一侧院墙,将师傅卖个干干净净。


        

第五观主:“……”


        

“待会柳娘子来了,就说为师闭关十日,谁都不见!”


        

第五观主落荒而逃,却不是去自家内院,而是翻墙躲去隔壁。


        

“她想当我们师娘呗!”杨遇安撇嘴道。


        

“啊,这……好像也不错?”众师兄姐恍然。


        

柳娘子是柳参军族妹,在城中算是名门大户,若是当了师娘,岂不是可以顿顿吃肉?


        

柳师师愣了愣,摸摸杨遇安脑袋:“真乖,下次请你吃饴糖!”


        

待柳师师离开后,一众师兄姐凑了过来。


        

“谬儿小师弟,柳家娘子为什么天天过来找咱们师傅切磋啊?”


        

……


        

且不提第五观主那边如何鸡飞狗跳。


        

杨遇安回到自家小院后,立即内视心田上的琼花。


        

这时一个成年师兄自诩有些杂书上得来的见识,忧心忡忡道:“柳娘子正当虎狼之年,咱们师傅老皮老骨,怕是吃不消啊……”


        

“无妨,我已经给师傅备好了固本培元的方子。”


        

杨遇安一脸坏笑道。


        

杨遇安相当期待。


        

如此一直内视到半夜,正当杨遇安昏昏欲睡,琼花忽然微微一颤。


        

杨遇安打了个激灵,忙问:“仙子出关了?”


        

武试获胜后,第五观主说智者骨灰自己用不上,转头就送给杨遇安当平安符用。


        

之后骨灰被琼花仙子接手,如今已有一月。


        

期间仙子一直闭关全力炼化,就连每日浇花的任务都停了,足见其重视程度。


        

“关于你一直无法修炼现世功法的问题,我有办法了。”


        

“我终于能正常修炼了?”


        

杨勇安喜出望外。


        

“嗯。”


        

声音疲惫,但难掩喜悦之情。


        

杨遇安顿时睡意全无。


        

老难受了。


        

“正常修炼为时尚早。”琼花仙子怕他误会,立即解释,“不过是找到了一种折中的法子。”


        

“这次炼化智者骨灰,我领悟了一种身外化身的道法……”


        

前朝功法毕竟稀缺,优质的核心功法更是罕见。


        

实际上,回来江都这半年,他起码积累了十种核心功法,其中不乏《阎王擒虎功》、《锥舌辅弼诀》这种档次的名将传承。


        

可惜除了有些鸡肋的《衣冠渡江诀(残)》,其他都不能练,看得着吃不着。


        

因为有智者大师的佛法庇护,不受杨广龙气压制影响,化身可以自由修炼现世功法,充分发挥杨遇安自身的根骨天赋。


        

再加上可以不吃不喝、没日没夜地修炼,效率远超杨遇安本体。


        

相当于开了个马甲挂机修炼。


        

杨遇安很快搞清楚怎么回事。


        

简单说,琼花仙子能为他凝聚一个身外化身。


        

这个化身没有多少灵识,只能待在琼花树内修炼功法。


        

若十年之内,化身突破上开府级,就有望抵御外界气运压制,与杨遇安本体融合,进而让他获得相应修为。


        

若不能,十年后智者佛法庇护消失,化身被龙气压死,前功尽弃。


        

这是一场豪赌。


        

不过境界上限不能超过本体。


        

譬如杨遇安是上都督巅峰,化身也只能练到这个地步。


        

而且还有时间限制问题。


        

“不,你有。”琼花仙子提醒道。


        

杨遇安闻言一愣,随即反应过来。


        

《衣冠渡江诀(残)》


        

“我眼下连眼识都无法感应,仪同无望,还谈何十年成为上开府?”


        

杨遇安不禁苦涩笑道。


        

“关键是没有合适的前朝功法!”


        

反倒是修炼速度快这个优点,眼下变得尤为重要!


        

“我本体负责快速突破境界,化身负责修炼顶尖核心功法。”


        

“化身修行效率高,甚至可以将我手头上十种核心功法通通练一遍!”


        

此功除了修炼速度快,可谓一无是处。


        

可有了身外化身,就完全不同了。


        

反正将来可以融合化身的修为,什么威力弱、上限低、不兼容……到时融合的时候直接废掉,专精化身那一套不就可以了吗!


        

化身不难炼制。


        

琼花仙子从杨遇安身上取走一滴精血,不久,琼花树干内就鼓起了一个光球。


        

有种胚胎的既视感。


        

“将来还有望获得更多更好的功法……”


        

“嘶……精通天下百家功法的强者,想想就刺激!”


        

……


        

……


        

……


        

一转眼,时间来到了开皇十八年。


        

杨遇安看到这一幕,表情不免怪异。


        

这时琼花仙子又提醒道:“化身只是提供一种可能性。你本体修炼也不能落下。双管齐下,有备无患。”


        

“谨遵仙子教诲!”


        

说是三丈以上的大船,但地方执行什么标准,还不是当地官员说了算?


        

这里面难免出现一些趁机中饱私囊的龌龊事。


        

不知有多少渔户因此失去生计。


        

大概是被去年萧世略之乱触动,开年之后,皇帝杨坚以江南地区海贼河盗猖獗为由,下令收缴民间船只。


        

凡船长三丈以上,都要上交官府充公。


        

江都不免一阵鸡飞狗跳。


        

估计再有一个月左右,就能成功打开眼识,进位下仪同。


        

“只可惜那些辅助丹药极为罕见,除了当初南朝宫廷有储备,民间几乎无处寻觅。否则我进境还能更快。”


        

至于化身那边,如今也已经将《阎王擒虎功》修炼到上都督巅峰境界,开始转练同档次的《锥舌辅弼诀》。


        

不过这些跟杨遇安暂时关系不大。


        

这半年来,他转练《衣冠渡江诀(残》》,终于感应到了眼识。


        

眼睛时不时有种奇妙的发热感。


        

这日他修行归来,见师傅正伏在书案前写信,眉飞色舞。


        

“师傅,在给柳娘子写情诗吗?”


        

“呸呸呸,什么柳娘子!为师这是在给黄娘子写信!”第五观主撇嘴道。


        

杨遇安当初修炼《建德十式》已经够快的了。


        

但跟化身一比,只能甘拜下风。


        

自己碾压自己的感觉,相当奇妙。


        

……


        

“十八年……诏曰:‘吴越之人,往承弊俗,所在之处,私造大船,因相聚结,致有侵害。其江南诸州,人间有船长三丈已上,悉括入官。’“——《隋书·帝纪第二·高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