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满级考古大师 > 二百七十七章 化验大法!

二百七十七章 化验大法!

作者:顾屈 返回目录
        

破碎的玉片、长方形的金属牌饰、断成两截的玉管、小巧的矛状铜器。


        

青铜盒内的物品,看起来毫不起眼,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既然能被郑重其事的放在头箱内,这些小物件绝非寻常!


        

要不然不可能被放进青铜盒,随葬在头前,带到另一个世界。


        

不过令陈翰他们失望的是,青铜盒里并没有见到金印。


        

刘贺的海昏侯印,以及昌邑王印,还是没有发现。


        

昌邑王印还好说。


        

考虑到海昏侯的昌邑王早就被罢免了,可能昌邑王印也早被收回了,他手上应该是没有保留的。


        

他也没认出来这些郑重装在青铜盒内的玉器是什么。


        

足足花费了三四天的时间,才将青铜盒提取出来,结果看到的是一片玉器碎片,要说不失望肯定是假的。


        

但是作为一个专业的考古人员,不会因为发现的东西没达到心理预期,就有任何异样的情绪。


        

但是海昏侯印,那绝对应该是会被刘贺随身陪葬的。


        

毕竟他死的时候,是以海昏侯的身份下葬的!


        

“将这青铜盒内的东西,送去给修复师修复吧。”孔建文揉了揉鼻根,有些失望的说道。


        

偌大的考古实验室内,寂静无声。


        

每个人都拿着竹签和镊子等工具,伏在棺木旁边,小心翼翼的清理着棺木上附着的淤泥。


        

这些淤泥,也是一种文物,必须要妥善清理保存。


        

稍微收拾了一下情绪后,孔建文就招呼着所有考古人员,下班!


        

......


        

翌日,上午八点多一些,陈翰他们就再次抵达了考古实验室内,继续对棺板进行考古清理。


        

说起漆盒,刘贺墓里的随葬品中,有大量的漆器。


        

其中精美漆器的工艺水平之高,让人瞠目结舌。


        

漆耳杯、漆盘、漆面画盾、漆乐车,无一不是精美无比,黑色、红色、橘色绘制出来的漆绘,哪怕历经两千多年,依旧鲜艳好看。


        

毕竟谁也不知道,这些淤泥在完好的时候,是怎样精美的丝织品。


        

没过一会,一个漆盒,就再次引发了大家的注意力。


        

与先前提取出来的青铜盒一样,这个漆盒也是同样深嵌在了棺木之中。


        

而分离下来的漆盘,样式精美不说,在盘中心的漆绘,也因为叠在一起的原因,所以很少受到氧化,保存的非常完好。


        

别小看这些漆器,感觉是用木头做的,就很便宜的样子。


        

实际上,根据汉代文献记载,一个漆杯的价格,相当于十个铜杯,一面漆屏风,需要经过万人之工,才能打造出来。


        

其中,最为特别的就是一摞漆盘,从上到下,由小到大,层层叠摞,其中下方最大的漆盘直径差不多有一米,整叠漆盘高度得有个一米还多。


        

虽然在出土的时候,叠在一起的漆盘很难分离,只能整体提取,但是当送到考古基地后,分离起来就很简单了。


        

只需要将整叠漆盘放入纯净水中,充分浸泡湿润后,就很容易一个一个分离下来了。


        

汉代的容器计量单位为龠(yuè)、合(gě)、升、斗、斛。龠=大小适中的粟谷黑黍1200粒。


        

从这就可以看得出来,漆木器的制作,是以“龠”为收费单位的,就是制作出能盛放1龠的漆木器,都需要花费不少的钱。


        

相当于现代制作一个水壶,可以容纳一升水的多少多少钱,容纳两升水的多少多少钱。


        

实际上在汉代,漆器的价值比铜器要昂贵的多!


        

这些漆木器上,不少都有文字记载。


        

其中,有一些漆盘上的文字纪录,都精确到了最小的容器计量单位龠(yuè)。


        

可见漆木器在西汉有多贵,都是以几十克几十克容量单位就算钱了。


        

和黄金也差不多了...


        

可想而知,当时对漆的使用,有多斤斤计较了。


        

而1龠,只能放1200粒黑黍。


        

而黑黍,就是大黄米的一种,黄米的大小,可比米粒小多了。


        

实际上容积也就几十克罢了。


        

不过有那么多金子出土,海昏侯身家已经不需要再用其他文物来证明了。


        

但是这些精美的漆器,对考古来说,绝对是一大重要宝物。


        

特别是南昌,乃至江西这地界,以往发掘出土的西汉漆木器都不算多。


        

搁现代,也就是一个喝白酒的一两杯,就需要花费不菲的价格才能买到。


        

这可是实打实的奢侈品。


        

而海昏侯墓里面,出土了将近三千件漆器,可见海昏侯有多有钱了。


        

漆盒,显然也是很有可能用来放金印的。


        

不过,这次大家没啥期待了。


        

因为在提取的过程中,漆盒上的盖子就已经松动了,露出了里面的一抹红色,像是一个红色的圆珠子。


        

还是那句话,西汉的时候江西就是一块偏远蛮夷之地,确实没啥能用得上漆器的大贵族。


        

回到实验室。


        

那枚深嵌在棺木上的漆盒,已经在大家的努力之下,被提取了下来。


        

戴着手套的孔建文,小心翼翼的将已经松动了的盖子拿了起来。


        

果不其然,一颗鸽子蛋大小,看着和西瓜味棒棒糖一样的玛瑙珠,出现在了漆盒之内。


        

“这个是什么东西啊??”陈翰皱眉惊呼。


        

有这么个东西露出来,那显然这就不是装金印的漆盒了。


        

不过大家还是很期待。


        

这个红色圆珠子,看起来好像是宝石,那也是好东西啊。


        

“这是啥?”


        

“保健药?”


        

“化妆品?”


        

除了这个玛瑙珠之外,在漆盒内,还有一些湿润的白色泛黄的胶状物!


        

这还真的是头一次见!


        

很显然,在两千年前,这玩意肯定不是胶状的,只是经过两千多年过去后,才成了现在这样有点像“史莱姆”的胶状物。


        

汉代的时候,王公贵族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服用所谓的“长寿丹”,之前在南越王墓考古的时候,就曾经发现了制作五石散的五味药材。


        

这种风潮,一直要到唐代才不流行。


        

只是,漆盒内只剩下一团胶状物和一个玛瑙珠子,仅凭借肉眼,是猜不出这是啥的。


        

“长寿膏?”


        

大家议论纷纷。


        

被提到最多的,就是“长寿膏”。


        

虽然众说纷纭,各种猜测。


        

但是大家心里都有一个可以确定的事实。


        

那就是这玩意既然是专门放在一个漆盒里,郑重其事的随葬在内棺里,那绝对是在汉代时,十分珍贵的东西。


        

至于到底是啥,考古人员们看不出来没关系!


        

上化验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