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落水皇帝不如鸡 第二章 太监救国 第三章 嘉靖进京 第四章 攘外必先安内 第五章 兵仗局试枪 第六章 大明皇室集团 第七章 驻颜膏 第八章 宣传 第九章 小公爷好大的威风 第十章 以牙还牙 第十一章 驻颜坊开业 第十二章 自宫白 第十三章 御设净根堂 第十四章 倭使进京 第十五章 这是我大明的土地 第十六章 朝堂风云 第十七章 你倭国是想和朕开战吗? 第十八章 赌注 第十九章 好戏开场 第二十章 倭国完败 第二十一章 我锦衣卫办事需要向你解释吗? 第二十二章 跨时代的金手指 第二十三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二十四章 大疫 第二十五章 咋家叫刘瑾 第二十六章 钦差遇袭 第二十七章 成祖守国门,武宗治天花 第二十八章 妙手回春朱厚照(一)加更! 第二十九章 妙手回春朱厚照(二) 第三十章 谁还没听过几场戏了 第三十一章 秋后算账 第三十二章 人心 第三十三章 进驻南京城 第三十四章 入股 第三十五章 生子当如朱厚照 第三十六章 送钱的勋贵 第三十七章 知识就是力量 第三十八章 财源滚进 第三十九章 牙膏 第四十章 土豆成熟时 第四十一章 你种过地吗? 第四十二章 整顿龙缘寺 第四十三章 这我不知道,这我不清楚 既然决定了整顿寺产,那就不能只是说说而已。内阁已准备在两天后的早朝上提出此事,而朱厚照这边也没闲着,打算私访龙缘寺,看看这其中到底有何玄机。 同样,朱厚照和刘瑾都换上了常服,朱厚照一看就是一位富家公子,而刘瑾则是富家公子的狗腿子,其余的豹房亲卫和早已经到了龙缘寺的锦衣卫扮演的角色则是香客。 一路上不用再过多赘言,不一会儿就到了龙翼山下。 这龙翼山并不高耸,也谈不上巍峨,据说是因为宋朝的时候有百姓在此见过一条巨龙腾空而起,自此而得名。龙缘寺的历史最早可以考究到宋神宗时期,有传言说那条巨龙就是当时龙缘寺住持的坐骑。后来经过历朝历代的战火,这龙缘寺也被焚毁过几次,如今人们所见到的龙缘寺是朱元璋时期修建的,算得上是京中第一“富寺”。 灵不灵验朱厚照不知道,但是京城中的达官贵人家里有什么事情都是来请这龙缘寺的僧人处理,听锦衣卫那边说,弘治十五年的时候,时任兵部尚书的刘大夏家中请这龙缘寺的僧人办过一场法事,之后其家眷就向这龙缘寺捐献了二十万两的香火钱。 宫里的张太后,也就是朱厚照的母亲,也是一位佛家信徒,每逢初一和十五都会沐浴斋戒,为亲人祈福,每逢过年过节或者有事,宫中请来的也都是这龙缘寺的僧人。因为怕母亲阻拦,所以朱厚照特地叮嘱此事绝不能让太后知道。 这是朱厚照重生以来第一次登山,或许是心中有事的缘故,也顾不得欣赏沿途的风光,带着刘瑾和三个亲卫就先行进了龙缘寺。剩下的人则分批进入,以免引起怀疑。 寺院里的香客很多,香火属实鼎盛,不愧为京中第一寺。朱厚照想起了前世一些黑心旅游景点,打着寺庙的名义,上一柱香竟然要上百元,就想试一试是否大明朝也有这样的情况。 “这位师傅,我刚从杭州过来,听说这龙缘寺在京城中很灵验,就想为家人祈福。因为一时兴起,也没带香火……”朱厚照操着一口“不太熟练”的官话对一个僧人说道。 “这位公子,请在此稍等片刻,小僧这就去给您拿香烛。”那僧人朝朱厚照打了个佛号,径直走了。 刘瑾也难得的没在此吃豆子,都说阉人比较信佛,算是一种精神寄托,毕竟他们身体残缺,祈求来世能够圆满。 几分钟后,那僧人回来了,手里拿着三对红香和一堆蜡烛,递给了朱厚照。 “多谢了。” “公子远道而来,为家人之心令佛祖感动,小僧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说完十指一合,就自顾自的走了。 朱厚照有些失望,自己预想的一幕并没有发生。甚至有了几分愧疚,不知道是否真的应该整顿这些寺庙的寺产。 调整好了心态,恭恭敬敬地上完香,点上了蜡烛以后,朱厚照便在这龙缘寺里闲逛了起来。 走着走着就来到了一个类似客房的地方,朱厚照刚要抬脚进去,就被僧人拦下了。 “阿弥陀佛,这位公子,此乃我龙缘寺僧人休息之处,并不对香客开放,多有得罪了。”举手投足之间彬彬有礼,一副超然世外的模样。 朱厚照虽然好奇,但也不好意思硬闯进去,扭头就要走。临走前看了看那片不开放区域,居然比前院要大得多。依稀传来了几声哭啼,好像是女子的声音。 朱厚照也没多想,毕竟刚刚对这些僧人的印象还是挺不错的,应该是自己出现幻听了吧。 从后院出来以后,让刘瑾去功德箱里捐了六十两银子,就有些扫兴地走了。如果这龙缘寺当真没有问题,朱厚照决定事后亲自来佛祖面前告个罪,再捐他个几千两以表诚心。 …… 回到豹房,钱宁也到了。 “陛下,我们按照您的安排,暗访了那群寺院的佃户,可是每一群佃户里都好有一个监管的人,任凭兄弟们再怎么询问,也没人愿意开口,为了不打草惊蛇,我们也就没有深究。” 说完以后钱宁想了想又补充道:“凭借臣职掌锦衣卫的经验判断,这龙缘寺里必定有猫腻。不然为何一群佃户都要监管呢。” “你们的人可能进到那龙缘寺的后院?” “若是硬闯,那自然是可以进去的。” “愚蠢!要是能硬闯,朕又何必问你!” “陛下恕罪,臣愚钝,陛下息怒。”钱宁也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连忙拜倒。 “罢了,起来吧,容朕再想想。” …… 而另一边,龙缘寺里负责监管佃户的人也将今天的事情上报给了龙缘寺的住持禅文大师。负责看管后院入口的僧人也告诉了禅文大师今天有人“误闯”了后院被自己拦下,此人临走之前还特地朝着后面看了看。 内阁中专门负责给几位大学士送奏章,写公文的“秘书”,也称作观政士,在听说了陛下让内阁商量如何整治寺产一事,下值后就立马送了一封书信给自己的恩师。 随后,这封书信自然落到了禅文大师的手中。 “当今天子已经下令要整顿我们龙缘寺的寺产了,那群女子不能再留了,今夜就将其处理掉!”满身戾气的禅文对着身旁的亲信弟子说道,哪里还有半分出家人的慈悲姿态。 “是,师傅。” 当夜,龙缘寺后院的枯井中,后山的巨坑里传来了阵阵的哀嚎和哭求,可是这群女子一日不在这世上消失,他们这群僧人就不能安心享用这取之不尽的财产,不能享受这万人膜拜的目光。 “你们这群畜生!” “求求你们放过我,我为你们当牛做马都可以啊。” “你们就不怕死后受到佛祖的惩罚吗!” 可惜,这群女子的哭喊和恳求不能唤醒这群僧人仅有的一丝良知,他们眼里只有杀戮,只有荣华,只有自己的安然无恙。在他们眼里,那群女子只是供他们玩乐的工具,现在玩具玩腻了,自然也就随手扔了。那后山上,扔掉的玩具还少吗?轻车熟路地干完了这些丧尽天良的事,这群僧人心安理得地下了后山。 “师傅,都处理好了。”龙缘寺的大弟子智休在禅文大师旁边打了个佛号,轻声说道。 “都弄干净了吧。” “师傅放心,死无对证。”智休带着几分得意说道。 “阿弥陀佛,将寺院里的财物都拿去后山的密室里吧,再仔细检查一遍,来者不善啊。”禅文说罢就开始打坐。 “风雨欲来啊!”禅文口中喃喃念到。 …… “陛下,据我锦衣卫统计,龙缘寺中佃户已被其全部限制了人身自由,并且前几年的几件人口失踪案也与这龙缘寺有些很大的关系。”钱宁深夜来访。 “那为何不查?”朱厚照有了几分怒意。 “这几件案子都是交由刑部处置的,因为没有旨意,臣也不敢擅作主张从刑部抢案。” “刑部那边怎么处置的?” “回陛下的话,这些案子最后都不了了之,因为不能翻看刑部卷宗,臣也不好判断。” “拿朕的手令,去刑部将卷宗调出来看一看到底是什么情况,另外,派人寻找那些人的家眷,说不定是另一个突破口。” “是,臣这就去安排。” “慢着,你现在就去吧。明日朕就要在朝堂上议论此事了,去晚了很有可能被人动了手脚。” “遵命!” “希望明日能顺利吧。”朱厚照总感觉有些心绪不宁。 …… “你们是什么人,深夜何故造访我刑部?”刑部衙门外值守的两个侍卫上前拦下了钱宁。 “锦衣卫办事,奉陛下手令,特来刑部查案。”钱宁手下的一名千户上前将朱厚照的手令递了过去。 听到“锦衣卫”三个字,虽然没有吓得立即闪开,但还是将两人恭恭敬敬地迎了进去。 今夜刑部的坐堂官是刑部右侍郎俞世泰,也就是上次上疏让朱厚照以德治国,宽恕倭人而被罚俸半年的家伙。门外的动静他早已知晓,但还是安然地坐在屋内喝着茶。直到钱宁和那名千户走了进来才故作不解道:“不只两位大人是……” “锦衣卫都指挥使钱宁,奉陛下手令,特来刑部查案,还请这位大人配合。”因为锦衣卫也有缉拿审案的权力,和刑部有重叠,所以钱宁自然不会给一个刑部的坐堂官好脸色。 一听来的竟然是锦衣卫的都指挥使,这姓邓的坐堂也不敢摆谱了,立即让人给两人上茶。 “不知钱指挥使要查的是什么案子,既然大人有陛下的手令,那我刑部一定全力配合。” “你去将弘治八年的六月,京城内三个十七岁左右的女子失踪一案的卷宗调出来。还有弘治十一年九月,还是京城中六名二十左右的女子失踪一案。还有有人报案说龙缘寺僧人在其家中以做法事为名,侵犯其家眷的案子,统统调出来!” “是,两位大人请稍等,我这就去办。” …… 来到专门放置卷宗的地方后,俞世泰立马叫人将此事连夜告知正在府中酣睡的刑部尚书张忠田,张忠田知道以后也顾不上还在炕上的小妾了,当即写了一封信就让人连夜送去了龙缘寺。 另一头的钱宁仔细看着俞世泰呈上的卷宗,一直眉头紧锁。终于没兴趣再看下去:“为何如此草草结案?上面怎么没有报案家人的手印签字!”本来锦衣卫就习惯了屈打成招,但今天看了刑部这拙劣甚至敷衍的手段让钱宁觉得锦衣卫收到了侮辱。 “这我不知道。”俞世泰是个很直白的人。 “那这弘治十一年的案子怎么一到手续都没有就结案了!” “这我不清楚。” “放肆!那这个呢?该女子想讹诈龙缘寺僧人故意污蔑?是你你会去讹诈一个和尚吗!”钱宁实在忍无可忍了。 “这个我搞不清楚。”俞世泰也很无奈,这些都是自己的上官亲手办的,自己是真的不清楚啊。 ……未完待续 第四十四章 寺不用财而财聚,僧不兴屋而屋群 第四十五章 就你禅文会法术吗? 第四十六章 龙翼山上现妖寺 佛降天雷除假僧 谷大用已经知道了京城中坊间的议论,甚至还亲眼看到了在天上盘旋的乌鸦,竟然真的能口吐人言,属实把谷大用也吓了一跳。但能成为皇帝亲信的人自然不一般,在他眼里,这是一个机会,一个上天赐给自己的机会。因为谷大用多年陪伴朱厚照的缘故,对这位万岁爷的脾气摸得可是一清二楚,这位主你要是把他惹怒了那绝对是二话不说就带人上门找你的结果。所以谷大用才知道了这件事,就把工匠们新造出来的两百多把燧发枪拿了过来,让黄忠教会了这群小太监使用,随时准备朱厚照下令“枪击龙缘寺”,为朱厚照立下汗马功劳。 所以朱厚照和刘瑾刚到兵仗局,谷大用就立即让人召集了人手,很快两百个手提燧发枪的小太监整整齐齐的站在了朱厚照的身前。 谷大用很得意:“陛下勿忧,奴婢已经让黄忠教会了这群人燧发枪的使用方法,只要您说出发,两个时辰内那龙缘寺的妖僧必定全部上西天见他们的佛祖。” 朱厚照看到这两百个明火执仗的小太监有些懵,听了谷大用的话上前对着他的头就是一记暴栗:“你个傻子,要是能够武力解决,朕早就派人去给把那龙缘寺夷为平地了,要动脑子,动脑子知道吗。” 谷大用有几分沮丧,只好挥了挥手让那群小太监散了。 “将朕的那群科学家叫来。” “再给朕找三十根铁棍来,要又粗又长的。” 听着朱厚照这些“奇怪的”要求,谷大用也不敢多问,连忙去准备了。好在兵仗局本来就有自己的仓库和原材料,很快朱厚照要的三十根又粗又长的铁棒就被一群小太监抬了过来。 “参见陛下。”这群以徐玉长为首的科学家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对于外面发生的事情,他们是不信的,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一套科学依据,不得不说在这个时代有这种开眼看世界的人才真的很难得。 朱厚照指着这群小太监抬过来的铁棍对这群科学家开始了教学:“朕要做一种可以引雷的铁棍,你们帮朕将这些棍子一头磨尖,另一头不变,今天晚上以前一定要弄好,没问题吧?” “陛下放心。”嘴上倒是答应了朱厚照,因为这对他们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但心里对于朱厚照说的引雷却是深表怀疑。 “刘瑾,派人去问问钦天监监正福有为,那场雨大概是什么时候,记住,让他看准了再说!” 吩咐完后朱厚照又对这群科学家说:“那就拜托你们了,天黑以前朕会派人来取。” “去你宫外的宅子。”朱厚照对瞪着谷大用吃着豆子的刘瑾说道。 结果刘瑾听到这句话却面露难色,一时间不知怎么言语。 “你放心,无论朕看到什么都不会怪罪于你的。”朱厚照以为刘瑾是怕自己家里有什么难以启齿的东西才开口。 “陛下,您要去的是奴婢宫外的哪座宅子?”刘瑾低着头吞吞吐吐。 “你有几座宅子?”朱厚照开始关心起了刘伴伴的财富。 “也……也不多,左安门外有四座,崇文门那边有六座,大明门外头也有两座。”这些事情只要朱厚照让人一查就能查出来,刘瑾自然没有必要隐瞒。 朱厚照嘴角抽搐了一下。还没开口谷大用就开始补刀了:“咋们的司礼监大档就是不一样啊,在这寸土寸金的京城里居然有那么多的宅子。”说完以后脸上全是满满的嫉妒。 时间紧迫,朱厚照也懒得跟两人废话。直接对刘瑾说:“去江若琉那里。” 刘瑾这才反应了过来还有一个人占着自己的屋子呢。唉,司礼监大档生活往往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健忘。 …… “臣参见陛下。”江若琉没想到朱厚照会在这个时候拜访自己,心里又惊又喜。惊的是怕自己办的事情不能让朱厚照满意,喜的是朱厚照还没有忘记自己这个人。 “江先生快快请起,那大明日报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朱厚照知道江若琉对“江先生”这个称呼很受用,自然也就投其所好了。 “臣不敢辜负皇恩,只要陛下下令,大明日报随时可以发行!”江若琉听到“江先生”这三个字心中更是大喜,信誓旦旦地对朱厚照说明了情况。 “朕暂时不用你印制大面积的报刊,你给朕做一些小传单即可。”朱厚照有些心急,忘了这个时代没有小传单这种东西。 “不知陛下要的是什么?” “就是大概有巴掌大的报刊,上面的内容由朕来定,可以做吗?” “毫无问题。” 朱厚照说完就走过去桌上拿起刘瑾家兔毫的毛笔沾上苏州特供的松烟墨在纸上写下了几个大字:龙翼山上现妖寺佛降天雷除假僧。 江若琉看了以后直呼好,也暗喜自己选对了明君。 “江先生,麻烦你替朕将这句话让人立马印制五千份,朕会派人出去散发,一定要快!” “陛下放心,一个时辰内臣必定给陛下一个满意的答复。” “刘瑾,传钱宁和张永来此地候旨。”朱厚照吩咐了下去。 …… 没过多久,钱宁和张永就心急火燎地来到了刘瑾的宅子,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自然知道朱厚照叫他们来有什么事。但奇怪的是,为什么将厂卫一同传唤呢。 钱宁和张永一路上面和心不和,纷纷互相讥讽,刘瑾吃着豆子看着两人,本来想帮同是出身于东宫的张永几句,但想到张永那令他嫉妒的身材,也就懒得理会了。 “臣钱宁(张永)参见陛下。” “张永听旨,等会朕会交给你上万份纸条,你们东厂番子和编外人员众多,你把人全部召集起来,去京师的各大街头给朕发传单,每一条街都要,明白了吗?” “奴婢遵旨。”张永恭恭敬敬地给朱厚照磕了个头。 “另外你再派人去街头雇佣孩童传唱“龙翼山上现妖寺,佛降天雷除假僧。”一样的,人越多越好,朕有钱,不必为朕节省!” “钱宁,待会你带人去兵仗局领朕让人打造的三十根引雷针,你锦衣卫能人异士众多,你派人去悄无声息地将这些引雷针插到龙缘寺周围,用这些引雷针把它给围起来,能做到吗?” “臣遵旨。” “对了,如果朕要你偷偷把两根引雷针插到龙缘寺的主殿上,可有办法做到?” “回陛下的话,我锦衣卫中有一小旗,此人乃侠盗出生后被招安,此人身轻如燕,轻功在我锦衣卫内是一绝,如果派他去,定能完成陛下的吩咐。” “如此甚好,你现在就去安排吧,可以让人去兵仗局等引雷针了。” “臣遵旨。” 本来张永身为厂公,也不一定要在朱厚照面前自称奴婢。但是自己称奴婢,钱宁称臣,两人与朱厚照的关系亲疏高下立判。不得不说张永虽然是“武太监”,但是心思也是十分活络,能在皇帝身边伺候的人,绝不是只会端茶倒水之辈。 …… “陛下,那钦天监监正说,大雨大概在凌晨三点至五点之间。”刘瑾收到了消息。 “朕知道了,耐心等吧。”现在就等江若琉的小传单印制好了。 “张永,没必要在这干站着了。朕现在不需要你伺候,真想立功的话,现在就让人去雇佣孩童传唱,并且召集番子来此处等候传单。” “奴婢遵旨。”张永本想多在朱厚照身边伺候一会,省的陛下和自己的关系疏远了,结果朱厚照却无情的赶人,只好有些委屈的退出去办事了。 等了近两个小时,终于见到了江若琉的身影。 江若琉脸上带着笑意,朝着朱厚照行了个礼:“陛下,都准备好了。” “好!辛苦你了江先生。” “臣已经将那整整一万份传单分成了二十五份,一份两百张。陛下到时候只需让人直接分发便是。”好歹是做过二品布政使的男人,江若琉的心思显得很缜密。 张永也带着人赶到了刘瑾的住宅。 “张伴伴,将这些传单立马让人分发出去,速度要快!” “奴婢遵旨,陛下,奴婢已经让人雇佣孩童去了,并且一些番子的孩子也加入了其中。”张永说完就开始派人进来拿传单。 “嗯,你做的很好张伴伴,先去办事吧。” …… 交代完以后,朱厚照就带着刘瑾回到了豹房。已经下午七点多了,夜幕开始慢慢降临。 “陛下,锦衣卫派人来说,那三十根引雷针已经在赶往龙翼山的路上了。” “陛下,东厂那边已经开始分发传单了,京城内的大部分百姓都收到了那些传单,街头也开始传唱您写的东西。” 听到手底下人的汇报,朱厚照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一半。毕竟无论是引雷针还是插雷,无论是宣传单还是孩童传唱歌谣,只要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那么就会功亏一篑。 “那群乌鸦还在京城吗?” “陛下,那群乌鸦一直都在,看来是要赖着不走了。”一个小太监战战兢兢地答道。 “派人去告诉钱宁,帮朕把那些乌鸦打下来!留几只活的。” 希望那钦天监是真的看准了吧,万事俱备,只欠雷雨了。如果今夜没有雷雨,那么就别怪朕炮轰龙缘寺了。 ……未完待续 第四十七章 雷劈龙缘寺 第四十八章 天子一怒 第四十九章 死有余辜 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