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美国农场 > 第601节 最羡慕的事

第601节 最羡慕的事

作者:右边幸福 返回目录
        

晚餐结束后。


        

伴着晚霞,张一、尼可、安琪并排走在通往后山的水泥路上。


        

打算去畜棚看看。


        

身后还跟着一群狗狗。


        

包括萨摩耶、卡普、铁拳,还有聪明豆。


        

看着前方。


        

锅盖山的果树,枝头硕果累累。


        

水果长势喜人。


        

“果园现在是谁在照顾?”张一关心问。


        

果园原本是蒙静负责,下个月。


        

也就是七月,是她的预产期,此时此刻她的身体不允许工作。


        

安琪解释,“陈阿姨在打理,她在镇上交到一些朋友,加上工钱给的不错,有一些人愿意来干活。”


        

张一点点头。


        

夏季除草。


        

秋季摘果。


        

打理果园一年四季都有工作。


        

春季施肥。


        

“今年水果可以用来酿酒吧?”


        

张一看向尼可问。


        

冬季修枝、防虫害。


        

加上果园面积有一千亩,工作很辛苦。


        

心疼,又无可奈何。


        

尼可觉的,去年树龄太短,水果并不够‘肥’。


        

去年水果全被用于练糖,酿造水果朗姆酒使用。


        

特别浪费。


        

“农场种有150亩葡萄树,分别有赤霞珠、品丽珠、西拉、佳美、黑皮诺,五个葡萄树品种。”


        

“一亩葡萄园可以产4000~5000斤左右,大约五斤葡萄可出750mm红酒。”


        

“可以,”尼可解释,“今年水果比去年含糖增加百分之十,而且产量也有增加。”


        

“大概可以产出多少葡萄酒?”


        

总共一千亩果园,葡萄只占其中一百五十亩。


        

还有八百五十亩。


        

尼可最后分析道:“理想的情况下,你会得到15万瓶750mm红酒。”


        

“其它的水果呢?”张一关心问,“你打算怎么办?”


        

“八百五十亩水果,大概可以产出60万瓶、750mm白兰地,产量比葡萄低,毕竟很多水果的含糖量不如葡萄。”尼可解释。


        

“要不要把小众水果树移掉,统一种植苹果树?”张一提意。


        

“果园拥有多达二十种水果,”尼可提醒。


        

“我们只能酿造混合水果白兰地,无法单一酿造,比如苹果白兰地、桃或李子白兰地。”


        

也明白尼可的担心。


        

农场啤酒口感很微妙。


        

“不行!”尼可果断摇头,“五彩缤纷果园提供不同花粉,供蜜蜂与大小麦之间传播,一担做出改变,可能会对啤酒口感,造成不可预料的影响。”


        

生长三年多的果树,移掉张一会心疼。


        

尼可补充道,“他建意卖掉一些粮食。”


        

张一摇摇头,并不打算这么做。


        

她找不出原因,推断和果园丰富多样的水果树有关。


        

“今天中午陈叔和我聊天,提到车间地库里堆积如山的玉米和大小麦,他正在为下半年,地里种什么而发愁。”


        

“可以试一下,甜杆产量大、生长周期短,这两个优点不是果树可以相比的。”


        

尼可点点头,打算买一些甜杆进行尝试。


        

突然想到什么,看着尼可问:“甜杆可以用来酿白兰地吗?”


        

尼可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思考回答道:“理论上,所有含糖水果,都可以用来酿造白兰地。”


        

天气热,它就卧在河边。


        

小猫摩西像是伯莎的影子,总是跟在它身边。


        

说着话,三人很快来到畜棚。


        

母猪伯莎再次回到它熟悉的小河边。


        

从此,它们形影不离。


        

斑点、公主、响指,三马也在小河边。


        

刚刚被张一救回来时,摩西仅仅只有几周大。


        

后来摸到猪舍,喝猪奶长大。


        

鸡鸭们胆子比较小,太阳落山前,返回畜舍休息。


        

还有几只狗狗,它们正爬在畜棚的屋沿下休息。


        

低头吃着河边鲜嫩水草。


        

麦穗一样的尾巴像摆针一样、左右晃着。


        

风景如画的果园、山顶的迎风转动的风电、岁月静好的宠物们。


        

这一切,正是张一内心想要的生活。


        

看到主人过来,低头、摇尾,露出讨好表情。


        

很乖的动物们。


        

一大清早,陈华找到张一。


        

商量玉米收上来后,地里该种什么?


        

最后,为宠物们送上自愈术,张一带着尼可和安琪离开。


        

翌日。


        

小麦收上来后,种的是玉米。


        

现在田里还有1850公顷玉米,七八月份,即将成熟。


        

今天四五月份,刚刚收的大麦、小麦。


        

1850公顷土地,丰收超过两万五千吨。


        

伏特加比较特殊,可以使用的材料包罗万向。


        

土豆、腕豆、米、玉米、高梁.....等等。


        

到时会有更多玉米。


        

啤酒酿造必须使用大小麦。


        

尼可使用去年库存到现在的玉米,酿造伏特加。


        

“陈叔,”张一看向陈华,他的年纪也才六十,头上已经银发密布。


        

为节约成本,一般酿酒厂使用土豆。


        

因为它高产、便宜。


        

“不会,”张一摇摇头,“土地是自己的,养着不心疼。”


        

陈华点头应是。


        

“玉米收上来后,种一百公顷甜杆,甚下的土地育肥一季。”


        

“这会不会太浪费?”陈华担忧。


        

之前,啤酒生产设备和车间挨在一起。


        

那些大储酒罐直接暴露在室外,看着过于机械。


        

送走陈华,张一驾驶宝马民用版防弹汽车,来到酿酒车间。


        

农场原本两百万升啤酒生产线,被张一拆到香江继续生产。


        

这两条新生产线,装于车间内部,原先预留空间。


        

酿酒车间有总共二十万平方米,当时只用掉一半面积。


        

现在拆掉,感觉舒服很多。


        

新增一条五百万升啤酒生产线、一条五百万升伏特加生产线。


        

啤酒现在停产,这东西保质期仅有一年。


        

因为酿酒牌照被吊销,不能有库存。


        

有一半空置,就是为将来有地方容纳新设备。


        

新增两条生产线,用掉预留空间五分之一,还有面积留给未来。


        

旧、新两条生产线。


        

一百万升+五百万升,每月六百万升产量、1200万瓶...


        

伏特加,则是满载生产。


        

保质期十年起步。


        

那么张一每月需要投入1746万米元。


        

这些都是积压~


        

每瓶,包括粮食、人工、水电、瓶、机器、厂房损耗,所有成本。


        

每瓶成本1.455米元。


        

香江那边情况不错。


        

啤酒供不应求。


        

着实恐怖。


        

万幸,张一现在身上小有存款。


        

完成两轮生产,共两百万升。


        

其中一百万升发货瑞典。


        

卖完33万箱,给张一带来1.45亿米元收入。


        

伏特加也好卖。


        

加上在南非淘金赚到的1.5653亿米元。


        

去掉奖金、成本支出,张一纯入1.5亿米元。


        

另外一百万升,被何泽钢和太阳国平分。


        

带来一千四百万米元收入。


        

张一并没有这么多钱。


        

每个月的开销庞大。


        

总共进帐,2.964亿米元。


        

然!


        

两家报社有350人。


        

农场原本有100多人,每个月至少给450人发工资。


        

包括工资.....


        

因为人数太多,具体需要问安琪。


        

比如,香江酿造的两轮伏特加,进帐一千四万百。


        

其中成本五百八十二万。


        

张一一时半会、算不清,一个月支出多少工资。


        

大头是酿酒成本支出。


        

还有!


        

克洛斯农场已经连续两个月。


        

利润只有八百十八万。


        

还有啤酒成本,一瓶也是1.455每瓶,成本五百八十二万。


        

两个月是三千五百万成本。


        

还有收购两家报社,为他们共还掉三千万米元债务。


        

单月产量六百万升,等于一千两百万瓶。


        

单月成本一千七百四十六万。


        

拍买汽车。


        

打飞的...


        

还有养船、加油。


        

重建伏虎庄园。


        

一个是律师专业,一个是会计专业。


        

都是心思缜密的人儿。


        

说说有2.964亿米元进帐,实际张一卡上,现在只有1.9亿米元。


        

帐是美琳和安琪管着。


        

晃晃脑袋,摆脱乱杂思绪。


        

张一与遇到的人打招呼。


        

张一并不担心出错。


        

只是感叹,花钱如流水,拦都拦不住。


        

两名新农夫。


        

本森。


        

在酿酒车间干活的人,包括:


        

八名牛仔。


        

一共十六人。


        

因为没有任务压力,大家工作比较轻松。


        

尼可,和她的父亲、阿雷克西.查多夫。


        

陈龙、丹尼、杰里。


        

离开酿酒车间,张一驾车沿着117号公路离开农场。


        

经过怒河桥,左转、驶向通往牧场中心的乡间小路。


        

每天工作九小时。


        

做六休一。


        

当然啦,放眼更大范围去看。


        

五万公顷没有想像中那么大。


        

牧场面积比较大,包括与韩大远掉换的11号农场。


        

面积有五万公顷。


        

甚至比不过文莱老苏丹,在澳大利亚购买的牧场。


        

整整比张一的牧场大几十倍。


        

和牡丹江牧场相比,就像一个大人的手指印。


        

和华东新牧牧场相比,充其量只是一个手印。


        

张一不会自暴自弃。


        

鞋合不合脚自己知道,五万公顷,对张一来说,已经足够大。


        

和他们相比,张一更像是幼儿园里的小朋友。


        

大有大的快乐,小有小的快乐。


        

这点数量距离张一设想。


        

最少一千、最好五千头的数量,想差还很远。


        

何况,现在牧场里仅仅只有五十头母牛。


        

和它们刚刚生产,仅仅只有半个月大的、五十头小牛犊。


        

按五千头库存,建筑配套设施。


        

大大小小近三十栋建筑。


        

开车来到牧场中心。


        

张一感觉自己玩的太嗨。


        

张一感觉,照现在发展速度。


        

搞不好自己这辈子,都没机会见到这些牛棚住满。


        

包括十多座大型牛棚、仓储间、配料间、化粪间、屠宰间、工人宿舍、冰库、配电房....等等。


        

很大的工程。


        

两个小年轻,没有离开过西雅图乡下的当地人。


        

他们驾驶一辆皮卡,停在树下避太阳。


        

不远处的牧场上。


        

张一找到正在放牧的两名牛仔。


        

“上午好,”张一问道,“有没有什么问题?”


        

其中一人摇头。


        

张一驾车汽车和他们并排停在一起。


        

“上午好BOSS。”两人向张一打招呼。


        

在牧场里投放有一千只。


        

当时的想法是。


        

另一人不确定道,“牧场里的鹿群有点多....”


        

养牛之前,张一本打算养鹿。


        

结果,西雅图政府不允许活取鹿茸。


        

养鹿卖肉,反而没问题。


        

一可以卖肉。


        

二可以卖鹿茸。


        

这东西其实也很不靠谱。


        

前面有写过,很多小牛在屠宰前,电击并不彻底。


        

他们认为,像流水线杀猪一样。


        

电击至晕、很人道。


        

过程如何,和他们无关。


        

“有点多是什么意思?”张一疑惑反问。


        

活着被就剥皮。


        

那些政治家,只为应付选民。


        

觉的问题不大。


        

牧场有五万公顷、面积足够大。


        

牛仔提醒,“小牛出生前两个月,鹿群里面诞生不少小鹿,久而久之,数量可能会失控。”


        

张一思索片刻。


        

当时引进的是梅花鹿,看着很有灵性的生物。


        

不忍心对它们开枪。


        

挨着萨马米什湖、水资源丰富,不差鹿群几口水草。


        

“不用管它们。”张一不在意。


        

周洁的牧场是荒废不用的。


        

她仅仅只是在院子里养有四五匹马,和几条狗而已。


        

又和两人聊几句,张一离开牧场。


        

驾驶汽车经过达百罗小镇,一路来到周洁的牧场。


        

张一到时,周洁、何淑珍正打算午餐。


        

一月未见,张一心里很想她们。


        

何淑珍情况相似。


        

牧场里养有几条狗,和一匹名叫‘阳光’的阿拉拍马。


        

两个女孩的午餐很清淡。


        

没有肉。


        

有保姆和保镖在场。


        

没有发生不可描述的事情。


        

“没关系,”张一摇头,笑道:“多吃蔬菜、少吃肉,公益广告是这样说的。”


        

周洁和何淑珍气质大不相同。


        

纯素食。


        

“保姆阿姨不知道你要过来,所以没有准备肉排。”周洁歉意道。


        

“你看的是天朝广告吧,”周洁调侃,“米国电视里总是告诉人们多吃肉。”


        

张一呵呵笑了起来。


        

周洁是气质型的淑女派。


        

何淑珍是丰膄、水汪汪的软妹子。


        

把小牛肉夸的像仙丹。


        

猪肉委员会,在电视上劝人们多吃猪肉。


        

周洁说的情况,类似小牛肉管理委员会。


        

在电视里劝人们多吃小牛肉。


        

根本不会管老百姓死活。


        

就像,最了解‘舌头’的不是科学家。


        

因为工业化工厂养出来的猪肉,产量太多。


        

都是因为利益驱动。


        

以便开发更附合‘舌头’感觉的食物,而不是附合人体健康的食物。


        

比如可乐、汉堡、奥利饼干。


        

而是几家最大的食品公司。


        

它们投入大量资金,研究人类味觉。


        

米国胖子那么多。


        

都是被资本家喂胖的。


        

为什么受欢迎。


        

这些企业发现,‘舌头’对甜和脂肪,十分喜欢。


        

这也是为什么米国富人炫富。


        

总是炫耀自己有个好身体的原因。


        

电视广告+加一群受雇食品企业的科学家。


        

日日夜夜想尽办法,让人们多吃、吃多。


        

两腿之间没有一丝缝隙,全是肥肉...


        

因为胖子多。


        

因为肥胖人士太多。


        

屁股肥的像穿着灯笼裙。


        

因为‘社畜’的体形更好。


        

天朝富人为什么不炫耀自己的体形呢。


        

炫耀好身体,才有优越感。


        

搬砖的哥们,肌肉最多。


        

这恰恰是老米,最羡慕的。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net。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