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大明:让你奉旨监国,你去修仙? > 第65章 八枚竹筒(求追读!)

第65章 八枚竹筒(求追读!)

作者:妖怪不好吃 返回目录
        

李景隆,徐辉祖。


        

二人都是勋贵二代中地位最高的存在,皆是袭爵国公,又是正一品的都督,还都挂着三孤的荣誉头衔。


        

可两人在武将方面的发展方向却截然不同。


        

李景隆向来崇尚儒将,极其注重自身仪容,坚信真正牛逼的主帅就应该是镇守中军,排兵布阵,运筹帷幄于内,决胜千里之外,而不是提刀在战场上莽冲厮杀。


        

而徐辉祖却不同,那可是在沙场滚了一身的战伤,传承他爹徐达衣钵,是正儿八经在战场砍人的那种。


        

“为了公平起见。”


        

“也是为了魏国公的安全起见,孤准允魏国公用刀,曹国公你就用一只左手好了,免得说你用右手欺负魏国公。”


        

这一刻李景隆的脸色更是煞白。


        

他想说什么的时候,已经有人上来给他绑绳子了。


        

“来人,将曹国公右手与腰身绑住。”


        

朱雄英淡淡说道。


        

他倒也不担心徐辉祖把李景隆砍死,分寸这个东西徐辉祖还是会把握的,如果他有分寸的话。


        

回到观星楼。


        

不等他解释,徐辉祖咧嘴笑着,提刀已经砍了过来。


        

朱雄英没有看这二人干架,而是悠悠回了观星楼,隐约听见后方传来杀猪一般的嚎叫。


        

朱雄英站在观星台,从这俯瞰大半个应天城,柳树红花,天气已然是彻底入了春。


        

“殿下言重,能够为殿下尽忠,乃是父亲之幸,是我常氏一族之幸,我只恨自己位卑力弱,不能为殿下分忧。”


        

常天赐滔滔不停的与朱雄英说着自己在九千营中的训练,看的出来这货很喜欢马上生活,与他祖父常遇春一样,是个天生的先锋。


        

“你父亲被孤派往了辽地,你可怪孤?”


        

朱雄英淡淡‘嗯’了声,接着想到了什么。


        

“你去一趟东宫,代孤送一件东西给朱允炆。”


        

常天赐捏紧着拳头。


        

“嗯。”


        

东宫,朱允炆正陪着吕氏在花园散步赏花。


        

“允炆,你方才所言可是当真?”


        

常天赐顿了顿,点头称是。


        

………………


        

诸王之中,这三王可是举足轻重的存在。


        

“嗯,有书信凭物为证。”


        

“秦王晋王燕王,这三大藩王都愿意拥戴于你?”


        

吕氏脸上有着抑制不住的激动。


        

吕氏笑得极为开心。


        

“你皇祖父不久将驾崩,你父王近些日来咳血也越发严重,时常昏睡不醒,纵然登基也是无法亲政,届时外有三王领兵施压,内有李景隆这等勋贵支持。”


        

朱允炆认真的点了点头。


        

“太好了!”


        

“母妃,您放心,孩儿心里有数的。”


        

就在这时,有着一宫人快步走了过来,手中捧着一个长木匣子。


        

“允炆,你要把握好这个机会,平日里多与朝中重臣走动走动。”


        

朱允炆又是认真的点了点头。


        

朱允炆和吕氏都是面露疑惑,礼物?


        

不逢年不过节不祝寿的,谁来送礼?


        

“殿下,宫外有人送来一物,说是给殿下的礼物。”


        

宫人躬身,将长木匣子递呈。


        

刹那间,朱允炆身子一颤,心头一股寒意冷到了骨子里,额头瞬间冷汗密布。


        

猛的将匣子合上,一把揪住送木匣的宫人。


        

对视一眼后,朱允炆抬手拨开了匣扣,吧嗒一声,木匣翻开。


        

一柄锋锐凌厉,闪烁着凛然寒芒的三尺长剑静躺其内。


        

一旁的吕氏也是脸色发白。


        

…………………


        

“这是谁送来的!”


        

宫人吓得言语失乱,结结巴巴的说不出话。


        

毕竟朱允炆是阿标亲儿子,先前看在老朱和阿标的面子上,上一次朱尚炳那事放过了他,可若是朱允炆还想再搞出什么幺蛾子,下一次可就不是警告那么简单。


        

“徐叔,您打的也太狠了,刀背也不能当棍子使啊,我看李景隆连眼睛都肿的睁不开了,这次估计得直接躺到燕地去。”


        

太孙府,观星楼。


        

朱雄英坐于案前,他命常天赐送剑给朱允炆,是一个警告。


        

“回来了?”


        

朱雄英看了眼小宝,果然腹有书香气自华,这小宝去国子监读了会书,整个人气质都有点不一样了。


        

落地屏风外传来常天赐的声音。


        

下一刻,小宝太监进门来报,言徐辉祖觐见。


        

“嗯,学海无涯,不可一蹴而就。”


        

朱雄英很满意,这小宝知道循序渐进,而不是一个劲胡塞海塞,说明是动脑子的。


        

“回殿下,奴婢刚去第一天,只学了半个时辰便是自觉饱满,这就先回来服侍殿下了。”


        

小宝太监认真回答着。


        

徐辉祖带着满脸解气的笑容走了进来,一看就是打爽了,常天赐跟在他身后。


        

“参见殿下。”


        

“宣。”


        

不多时。


        

“孤今日召你来,是有两件事。”


        

“一,京营训练要加快进度,此事你回去和铁铉商议定好,孤不日将检阅京营大军。”


        

二人行礼。


        

徐辉祖还没来得及开口说话,朱雄英率先说了。


        

徐辉祖深吸一口气,心里乐开了花。


        

他最近几天正在愁这件事,京营整军加扩军,很多军械都需要重制和加制,再加上九千营和神机营的设置,大批的骑兵装备和火器需要补给。


        

一听朱雄英要检阅京营大军,徐辉祖顿时收起笑容,脸色正肃。


        

“二,京营的军械要全部更新,尤其是神机营的火器,不要舍不得花银子,有任何军费需求可直接去户部找夏原吉。”


        

常天赐也是连忙告退,他也不打算休沐了,他也得赶紧回营操练去,准备最好的姿态来迎接太孙殿下的检阅。


        

徐辉祖和常天赐离去之后。


        

“臣,遵旨。”


        

接着徐辉祖不做丝毫停留,他要立刻赶回京营落实领导精神。


        

不知何时,在观星台的位置,有着一黑甲单膝跪地行礼,脸带黑龙面具,左侧臂上刻印着一个‘壹’字。


        

正是起点孤儿院的扛把子,萧三。


        

“殿下。”


        

一道冷肃的声音响起。


        

“是。”


        

萧三起身,快步走到案前,躬身双手呈上八枚拇指大小的翠绿竹筒。


        

“呈上来。”


        

不用萧三说什么,朱雄英也知道他来做什么。


        

朱雄英微微摆手,萧三抱拳躬身,接着后退几步,转身走到观星台,直接纵身跳了下去。


        

九大塞王,除却庆地和肃地,皆有暗子消息来报。


        

这八枚竹筒,一来自于燕地,一来自于谷地,一来自于晋地,一来自于代地,一来自于宁地,一来自于辽地,一来自于秦地,最后一枚,则是从漠北而来。


        

补充一下,这是九楼。


        

从起点孤儿院出来的优秀人才,在任何世界都强于常人。


        

朱雄英看着这八枚竹筒,随手先拿起了宁地的竹筒,拨开封蜡,抽出里面的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