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我每天出门看黄历 > 第七十五章 大景失卢晔,万古如长夜

第七十五章 大景失卢晔,万古如长夜

作者:江湖猫 返回目录
        

随着夜色加深,倒悬楼越发的喧闹。


        

不久便已经人声鼎沸、座无虚席。


        

皇太孙兴致勃发,从坐下后,就不停的张望四周。


        

顶层的雅间,不仅可以欣赏到外面的灯火阑珊,还能俯瞰整个倒悬楼。


        

楼内是一个环形的构架,中间是一个直通屋檐、十角多边的超大天井,楼内的场景尽收眼里。


        

“书籍上说,前朝鼎盛之时,圣京人口一度有逾两百万之众,彻夜灯火通明,歌舞升平。可惜,本朝迄今,圣京才恢复了大半。”


        

皇太孙并没有一味的厚今薄古,缓缓道:“我有时会觉得爷爷对民生经济的管理还不够宽松,不只是宵禁,还有各地的行商往来,乃至国家间的贸易,都还有极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或许,今后的国家交到他的手中,能迎来一段盛世也有可能……


        

“比如我曾听闻过,从前有许多西域诸国的美娇娘来圣京营生,素有肥马的美誉,可如今早已难觅踪影了……唉,可惜!”皇太孙颇为遗憾。


        

闻言,余闲不由对皇太孙有些刮目相看。


        

原以为这就是一个贪玩懒散的中二少年,没想到思想觉悟上,比太子以及皇帝都更开明大胆。


        

皇太孙的眼珠子一转,叫项飞他们也一同坐下。


        

“小……公子,使不得。”项飞受宠若惊。


        

余闲埋头吃饭,将刚刚的想法吐出脑袋。


        

雅间不大,除了皇太孙和余闲坐着,其他人都得站着吃饭。


        

皇太孙也没传闻的那么任性嘛,还是很体恤他们这些下属的。


        

余闲暗暗冷笑。


        

“我让你坐便坐!”皇太孙试图展现威严。


        

项飞等人只得挨在一块,坐在了桌边,内心感动得一塌湖涂。


        

皇族府一个时辰的要求,皇太孙根本没当一回事,甚至都准备好了去隔壁的教坊司。


        

计划也很简单,先大家胡吃海喝一通,麻痹项飞他们,等到酒楼上演精彩的节目时,他趁天罗卫专注节目的时候熘之大吉。


        

项飞他们还是没看懂皇太孙这个心机boy。


        

虽然皇太孙没有直言自己的计划,但余闲已经猜到了。


        

皇太孙去教坊司是犯了大忌,皇太孙自己受点责罚,而他和项飞他们,轻则挨板子,重则丢官职关禁闭。


        

罢了,等会提醒一下顾帆,让他拖住皇太孙,再让项飞等人时时跟着就是了。


        

小样,还太嫩了。


        

余闲可没想配合皇太孙的计划。


        

余闲倚栏往下一看,有几个歌姬在底层的水池边弹琴吹笛,铿镪顿挫,余响绕梁。


        

正欣赏着,突然一团红缎迎面袭来。


        

苦活累活还是得顾帆来干,否则捎上他作甚。


        

吃喝了约半个时辰,倒悬楼内突然传出了靡靡之乐。


        

同时还有蓝绿蓝紫等颜色的布料从天井上方飘来,系住了天井的每一边。


        

余闲想起倒悬楼逢年过节,是有这么一段节目的。


        

余闲本能的后仰了一下,就看见那团红缎精准的缠住了栏干。


        

不止他这边。


        

身姿飘逸且平稳。


        

这十名女子身上的裙裳和脚下的绸缎都是同样的颜色,并且吟唱着优美动听的曲子。


        

于是,他的目光转移到了这些绸缎汇聚的中心点。


        

只见十名曼妙美艳的女子,犹如天女一般,踩着绸缎滑落下来。


        

却发现里面只有皇太孙一人是锦衣华服,其他随从仆人也都一起坐在席间。


        

她的眼中闪过一缕困惑,但依旧保持职业微笑,将上半身穿过栏杆,举起了手中的酒壶。


        

一转眼,就有一名鲜红色装扮的歌姬飘到了余闲的面前,眉目含春,巧笑倩兮。


        

不过这歌姬注意到余闲穿着家丁服,便把目光移开了,转而在雅间里流转。


        

刚刚开席前,项飞他们可是先尝过了每样酒菜,确认无恙后才肯让皇太孙动快子。


        

“项飞,你闪开!”皇太孙气急道。


        

皇太孙被迷得神魂颠倒,端起酒杯凑过去。


        

项飞却不识趣的横在了中间,面色冷峻。


        

“先让我代公子尝尝这玉酿吧。”余闲端起了自己的酒杯,悬在这歌姬的面前。


        

歌姬只好心不甘情不愿的给余闲斟上。


        

顾帆劝解道:“公子,这也是没办法啊。”


        

皇太孙怒目而视。


        

皇太孙却不敢对余闲发脾气,只能无奈作罢。


        

这时,天井之上,落下来一个吊台,一名须发皆白、儒雅清隽的老人站在上面。


        

结果,余闲直接将酒杯放回到桌上,一口都没尝:“这酒有些骚气,还是算了吧。”


        

“……”歌姬呆愣了片刻,旋即面露几分尴尬羞恼。


        

余闲随口道:“这卢晔很有名吗?”


        

“在儒家圈子有些名声,但未必是好名声。”顾帆可能是感激余闲的以德报怨,很耐心的解释道:“他是前朝末年最后一批的科举人,三岁识千字,五岁背百诗,七岁熟读圣人典籍,九岁精通赋诗作联,十一岁中童生,十三岁中秀才……”


        

“在下卢晔,代倒悬楼,给诸位贵人们贺中秋之喜了,欢迎诸位的位临捧场。”


        

“这卢晔竟沦落至此。”顾帆有些不屑。


        

余闲和皇太孙:“时运不济啊!”


        

不过两人对视了一眼,又默契的改口:“逃过一劫啊!”


        

“然后十五岁中举人?”皇太孙插嘴道。


        

顾帆:“十五岁考举人时,前朝灭亡。”


        

当时统治圣京的是姜国。


        

结果姜国不认可前朝的学历,卢晔愤而闭门苦学,时不时写一些针砭时事、怀念前朝的诗词,因此事没少关小黑屋。


        

接着,顾帆把卢晔这跌宕起伏的人生大概说了一下。


        

前朝灭亡后,诸侯割据。


        

而且杨吉查了他的底细,发现这货这几十年里开小号写小黄文谋生,就没搭理。


        

卢晔怀才不遇、悲愤欲绝,据说当场对杨吉撂下狠话:大景失卢晔,万古如长夜!


        

熬啊等啊盼啊,终于,姜国被大景灭了,卢晔觉得自己迎来了新曙光,第一时间跑去投效大景朝廷。


        

大景倒是认可前朝的学历,奈何卢晔当时已是花甲之年,还只是个秀才身份。


        

“靠本事谋生,不丢人。”余闲道。


        

卢晔站在吊台之上,口若悬河,声音竟能传遍偌大的酒楼,显然起码有了儒家七品声辩境的修为。


        

杨吉赠予他十根蜡烛以资鼓励。


        

“断了仕途念想后,卢晔只能替人写字题字营生,未曾想,他如今竟沦落到酒楼当席纠令官了。”顾帆唏嘘道。


        

其实刚穿越过来没几两天,余闲就幻想过在中秋节一群人吟诗作对的时候,出口成章,一鸣惊人。


        

但脑袋的文词库里,除了床前明月光是完整的,其他关于中秋月亮的诗词,依然只有经典的那几段。


        

“今日中秋佳节,赏灯喝酒之余,若无诗词助兴,岂不可惜?”


        

这是要玩行酒令的意思了。


        

反正只要皇帝不作妖,自己当一个躺平的小侯爷已经够逍遥了。


        

又有黄历空间的加持,以及爹妈的庇护,自己费劲争虚名作甚。


        

靠这几段,博点名声总是够的。


        

但经历了这一连串的事件,余闲越发的遵循谨言慎语。


        

有人对上之后,卢晔会点评一番,若是可以,就由这人指定下一个,下一个若是接不上就站在窗口向大家敬酒致意。


        

余闲本来只想当个安静的美少年,冷不丁的,隔壁传来了一阵似乎熟悉的声音:“天上落佳人,翩跹若惊鸿。”


        

而且,今晚他的身份,也不适合出风头……


        

卢晔以酒楼、明月、中秋这三样作主旨,自己起了个头,就开始邀请周围的宾客作对。


        

傅锦年?!


        

这货居然正好坐在自己隔壁?


        

酒楼里传出了一阵笑声和掌声。


        

卢晔抚须轻笑,“辞藻华丽,意境优美,傅公子果然文采出众、才思敏捷。”


        

“锦年,你啥时候也教教我作诗,就是夸姑娘的那种。”


        

敢情这些世家子们集体出来玩耍了。


        

接着,隔壁还传出了许策和潘大春等人的叫嚷。


        

“傅兄大才,我等钦佩!”


        

“好,请傅公子隔壁的贵客一展诗才。”卢晔抬手示意红缎系住的那个雅间。


        

余闲看向了皇太孙。


        

但皇太孙在身边,余闲也没想去打招呼。


        

结果,当卢晔询问傅锦年要指定谁接上时,傅锦年好巧不巧点了隔壁!


        

“无缺,这个你行,你快给我出出主意。”皇太孙催促道。


        

“要不你罚一杯算了吧。”


        

皇太孙又看向了顾帆。


        

顾帆苦着脸道:“赋诗不是我的强项。”


        

余闲开始在有限的文学库里搜寻合适的。


        

这时,酒楼里响起了起哄声。


        

“那岂不是丢我黄……老黄家的面子!”


        

唉,终究还是我这孩子承担了所有。


        

天罗卫出来办事需要随时写小报告,纸笔是必备的。


        

接过项飞递来的纸笔,余闲开始在纸上书写。


        

隔壁的傅锦年朗声道:“楼上的兄台,若是对不上,本公子愿意陪你对饮一杯如何?”


        

余闲目光闪烁了几下,突然对项飞道:“有纸笔吧?”


        

对诗一样得站在窗口,这里多是达官贵人,很有暴露的风险,还是写上去比较妥当。


        

顾帆在旁看了一下,首先是觉得这字迹太丑了,他的书童都比这好。


        

可是当看清楚余闲写下的那两段诗词,他顿时犹如石化般的呆住了。


        

当他再看向余闲的眼神,已然满是小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