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越简单交待一番,却是转身往铁矿场行去。
相对于制陶,冶铁显然更加重要,铁在这个时代那可是属于战略级的资源。
在任何一个国家那都是最宝贵的东西。
可惜的是王虎等人虽然也冶炼过铁,但比起庞义来却是大大不如。
因此铁矿这边却是只是先进行铁矿开采,冶炼之事还得等庞义的到来。
……
“喜”这边的工程进度却是不错,仅仅用了三天时间他就组织人人把烧制陶器的窑建好了。
不但如此,在建窑这几日里,他还制作出了第一批胚胎。
听闻窑建好,张越带着人送来了第一批石碳。
张越记得自己后世之时在物理课上学过。
干柴和木炭燃烧时的温度大约在五百到六百度之间,而普通原煤的燃烧温度达到一千五百度以上,优质的煤在燃烧充分的情况下甚至能达到两千度。
望着那和石头没什么区别的石碳,喜和王虎等人皆是心有疑惑。
只有张越却是笃定之极。
烧陶是个慢活儿,并非把陶器送进窑里马上就能烧制出来,需要耐心的等候,大约三天左右才能出窑。
张越自然不可能就这样等着,火焰燃起后,他也就离开了。
众所周知,温度越高,能将陶土中的杂质分离得越多,陶瓷的胚胎越紧密,烧出来的品质越好。
这就是张越为何对用石碳烧制陶器如此有信心的原因,在这个无人发现石碳妙处的世界里,张越相信烧出来的陶器在品质上绝对是大汉的独一份的。
三日后,陶窑内的陶器已烧好,喜带着众人一脸凝重地蹲在窑口,等着陶窑撤火降温。
蹲在窑口前等了很久,陶窑的温度终于降下来了。
张越离开后,喜却是直接住在了窑口附近。用他的话来说就是
“开窑以后,窑工不能离开的,这是规矩,要时刻盯着窑口,提防出现意外,稍有不慎,整整一窑的陶器就全废了……”
陶碗在夕阳的余晖下散发出金黄色的光晕,看起来非常的精致,表面浮现出由明到暗的青灰色泽,颜色层层叠进,直至碗沿。
“当是……上品?”这是“喜”的第一判断。
喜命人将封闭的窑门砸开,一阵灼人的热浪扑面而来,喜却毫不在意,用湿布裹着双手,从陶窑里捧了一只陶碗出来,马上将它放入水中。
待到陶碗完全降温后,喜才将它从水里取出来,眯着眼仔细端详它的成色。
喜仔细观察碎裂的切口,观察半晌,忽然啧啧赞道:“这胚子……好!这胚子又白又密,半点气泡都没有,果然是上品!”
狠狠敲碎了几样陶器后,喜一件件地观察胚胎,良久,满足地叹了口气。
为了确认陶的品质,“喜”举起陶碗,朝旁边一块石头上敲了一下,谁知第一下竟然没敲碎,陶碗仍完好无损,喜惊异地咦了一声
加重了力道又来了一下,这一下陶碗终于碎了。
接到消息后,张越立即带着人来到了窑口。
“君侯请看!”
……
张越接到出陶的报告时,正在视察墩堡的建设,此时两座墩堡才刚刚完成地面的平整,开始修筑地基。
“此皆喜君之功也?”
张越忍不住赞叹连连。
张越接过一个陶罐仔细端详起来,手中的陶罐质量比他想象的更好,竟然已经有了瓷化的迹象。
“善、大善!”
张越犹豫片刻,点头答应了他的请求。
张越自然知道“赏不逾时”的道理,当即赐“喜”张姓,又以制陶之功任命其为云阳侯国两百石的门大夫。
“喜君,有何求?”张越心情愉悦的询问道。
张越原本以为他会求自己帮忙复仇,谁知“喜”却整了整衣冠,拜道,“请为君侯门下走狗!”
张越勉励了他几句,更是让张喜心中欢喜。
张越带人回到员渠后,命人把这些陶器仔细包装起来,分送给了众人。
张喜大喜过望,感觉一瞬间自己全身都充满了力量。
他兴奋的把第一批陶器中品相最好的跳了出来。恭敬的送到了张越面前。
最后他竟然与比他提前三日出发的庞义等人提前抵达了员渠。
“君侯,敢问这陶器可是此地所产?”摩尼向张越询问道。
当摩尼看到张越送来了的陶器后,他立即意识到了其中的商机。
他马上丢下手中的工作,快马加鞭的从轮台赶往员渠。
摩尼赶到时,正好赶上出窑,看着那一件件上好的陶器,他哈喇子都快掉了出来。
焦急的等待张喜完成自己的工作,摩尼赶忙上前问道
张越笑了笑,让人带着他去寻张喜去了。
这几日,张喜这边却是又出了一窑陶器。
他回了一礼道,“某正是张喜,可是摩尼会长当面?”
两人简单客套了一番,摩尼就把话题引到了陶器身上。
“可是喜君当面?”
张喜却是一下子认出了摩尼,摩尼在轮台也算是名人。
张喜自然明白他的意思,他自信的回答道,“如今三日一窑可出陶180至200件,按照君侯要求,此地当建窑12口,一月当可出陶18000余件!”
摩尼一愣!
“喜君,不知此地一月可产陶几何?”
摩尼一边问,一边还观察着四周,一眼看过去,已然见到有四五口窑正在建造之中。
摩尼点点头,这也是摩尼一向感叹之处,在轮台即使是奴隶每月也可有一日休息。这在其它国家是难以想象的。
摩尼与张喜越来越欢喜,两个人聊着聊着竟然开始幻想把这陶器卖到全世界去。
张喜一看摩尼的表情就知道他以为自己算的不对。
他解释道,“君侯有令,每旬需停窑休息一日!”
庞义在员渠没有多待,休息一日后,就进了矿山。
“彩!好彩!”
……
摩尼离开后不久,庞义带着轮台匠作营中懂得炼铁的匠人已是到了员渠。
“未曾想焉耆竟然有如此好地!”
“如若早些攻伐焉耆就好了,有了此地吾轮台当真再也无有缺铁之忧也……”
庞义兴奋的感叹,王虎也在一旁大声应和。
两人经过一番商量,立即指挥众人挖掘铁矿,修筑炼铁炉。
……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