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大汉风华从扫平西域开始 > 第两百三十三章 苏武返汉

第两百三十三章 苏武返汉

作者:公孙无咎 返回目录
        

在众人的鼓噪声中,丙吉取出了皇帝的诏书。


        

丙吉随即念出了诏书上的内容!


        

张焕晕乎乎的听了半天,只记住了自己被任命为皇家藏书楼博士。


        

“臣谨奉诏,陛下万年!”


        

接过收起诏书,张焕先是向周围的士子们道了个歉,随即邀请丙吉回了侯府。


        

“丙公,此乃某家大人命人于蜀中之地制作的茶叶,还请公品鉴一二……”


        

张焕命人取来茶叶亲自,为丙吉泡了一壶茶。


        

丙吉闻言好奇的观察着手中的茶汤。


        

只见那汤色碧清微黄,清澈明亮。


        

他忍不住轻轻搓嘬了一小口,那滋味却是鲜爽浓郁回甜。


        

“丙公,陛下为何忽然诏某为藏书楼博士?”


        

丙吉道,“此来杜公向陛下和大将军所请!”


        

张焕低声询问道,“杜公为何行此事?”


        

丙吉赞叹的询问道,“这就是那号称“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久饮该茶,有益脾胃,能延年益寿,有“仙茶”之誉的“蒙顶”乎?”


        

张焕也品尝了一口茶汤道,“此正是“蒙顶”,据大人所言常饮确实可提神醒脑,延年益寿,不过仙茶却是过誉了!”


        

两人一边饮茶一边谈论茶道之事,但一盏茶饮完,这才转入正题。


        

“唉!”


        

张焕叹息一声,“不过大人却是交待小子莫要入长安!”


        

丙吉闻言一惊,“云阳侯何出此言?”


        

丙吉道,“杜公也是为了君子的安危!”


        

张焕面色严肃的点了点头,随即叹息一声道:“大人月前也曾休书予小子,言道杜公必引小子入藏书楼……”


        

丙吉闻言赞叹道,“云阳侯果然神机妙算!”


        

大将军能够压制住此三人,很大程度上是有着金日磾和车千秋的支持。


        

但眼下的形势却并不乐观,车骑将军金日磾已经病入膏肓,车千秋也年事已高。


        

若是金日磾与车千秋两人亡故,大将军能否再继续压制上官桀三人,却是未知之数。


        

张焕看了看丙吉,“小子虽年幼无知,却也知道长安非善地,丙公当真不知?”


        

丙吉闻言却是沉默不语。此时他不禁想到了,长安越演越烈的权力之争。


        

上官桀与御史大夫桑弘羊早已结成了联盟,如今更是与鄂邑长公主渐渐联手。


        

想到这里,丙吉不禁叹息道,“云阳侯果真是明见万里!”


        

说完后,他面露复杂之色对张焕道,“若是如此,君子为何?”


        

张焕道,“小子今年亦十有六岁(虚岁),亦当为大人分忧,岂可懦懦避于巢内……”


        

另外皇帝也年纪日长,眼看着就将大婚。


        

如果皇帝大婚,按照汉家制度,大婚会,皇帝就将开始亲政。


        

这也对霍光大为不利。


        

他遂转移话题道,“丙公,某这博士,到底有何事需做?”


        

丙吉笑道,“博士之官按理,乃是负责保管文献档桉,编撰着述,掌通古今,传授学问,培养人才。”


        

“不过君子这博士,却是比较特殊,因并无先例……全看君子个人了……”


        

丙吉赞道,“果然不愧是虎父无犬子!”


        

张焕毕竟年幼,闻言却是感觉面上发热。


        


        

“君子可以欲从府外士子中选人入藏书楼?”


        

张焕也不隐瞒,“正是如此!”


        

说完他迟疑片刻道,“小子还有意送一批士子入西域,公以为可否?”


        

张焕闻言眼睛一亮,“丙公,如此小子可否征辟士子入藏书楼?”


        

丙吉思忖一番后道,“可!”


        

这时丙吉不自觉的向府外的方向望去。


        

【鉴于大环境如此,


        

张焕闻言眼睛一亮,“善……大善……丙公实乃智者也!”


        

……


        

丙吉思忖片刻道,“入藏书楼当无问题,但若是送士子入西域,恐将引起轩然大波!”


        

张焕闻言,不由露出沮丧之色。


        

丙吉见状,笑道,“君子何不先选士子入藏书楼,再以藏书楼之名遣人入西域!”


        

“苏公受苦了!”


        

常惠一把握住苏武干裂的双手,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反倒是苏武,此时脸上却是露出了笑容。


        

张焕在云阳县打量招收士子入藏书楼之时。


        

常惠也终于见到了从北海之地返回的苏武。


        

看着苏武手中那光秃秃的旌节,常惠不禁流出了泪水。


        

苏武一边跟着常惠往大帐而行,一边询问道,“常公,陛下可还安好?”


        

常惠道,“陛下已经于六年前驾崩,如今的皇帝乃是陛下幼子!”


        

苏武闻言却是突然向着长安的方向痛哭拜道,“陛下,武无能啊……”


        

“常公别来无恙!”


        

常惠眼中含泪的点了点头。


        

随即拉着苏武进了大帐,至于跟着苏武一道前来的匈奴人,自有人负责。


        

“如此说来,如今掌握大权的乃是大将军霍光?”


        

苏武双眉紧皱。


        

常惠道,“不错!”


        

常惠见状并没有打扰他,只是在一旁安静的等待。


        

过了答应一刻钟的时间,苏武这才渐渐恢复平静。


        

两人进入一座华丽的毡帐后,苏武才询问起长安城中的情况。


        

随后他又问道,“常公此来匈奴所为何事?”


        

常惠道,“实不相瞒,某此次前来一为苏公,二则为汉匈议和之事!”


        

苏武闻言一惊,“汉匈议和?”


        

苏武叹息一声,面露担忧之色,“主少国疑,此恐非大汉之福啊!”


        

常惠安慰道,“苏公无需担心,大将军乃是君子……况且外还有西域云阳侯;内有车骑将军与左将军制衡……陛下当无事!


        

苏武点了点头,“但愿如此!”


        

苏武听完之后,过了半响才叹息道,“王氏真乃是国贼也,幸有云阳侯与大将军出世,否则我等汉人将死无葬身之地也!”


        

说完之后,他又询问道,“那西域如今又是何般光景?”


        

接着他在命人守好毡帐之后,才把这些年长安发生之事娓娓道来。


        

常惠知道苏武一向就是坚决主战的一派。


        

因此立即解释道,“苏公有所不知,大汉与匈奴和议亦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常惠道,“云阳侯确乃大才,如今西域之地编户齐民者已经不下七十万……诸国皆已为大汉臣妾……可用之兵不下十万骑……”


        

苏武叹息道,“恨不能与云阳侯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