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大汉风华从扫平西域开始 > 第三百六十五章 因地制宜

第三百六十五章 因地制宜

作者:公孙无咎 返回目录
        

翌日一早众人就在农官的带领下前往新开垦的土地。


        

到了地头,众人发现这些土地果然如同农官所言并不适合种植宿麦。


        

这时张焕出言问道:“此地既然不适合种植宿麦为何不种植其它作物?”


        

农官这时为难的看了看张越。


        

张越叹息道,“此某之过也!”


        

“昔日西域都护缺粮,某曾下令各地开垦的土地,必须保证九成以上用来种植主粮……”


        

听完张越之语,农官赶忙出言道:“早年西域都护需为大军提供粮草……君侯此举并无不妥……只是高昌之地比较特殊罢了……”


        

农官道:“此地虽然不适合种植宿麦,但确实是种植葡萄的上佳之地!”


        

农官又言:“下吏亦曾上报都护府,望能改种葡萄,但都护府始终没有同意此事……”


        

张越摇头道:“管理一方应当因地制宜才是,切不可搞一刀切……此皆越之过也!”


        

张越自我批评一番后忽然想到此地乃是后世著名的葡萄产区。因此在最后他向农官询问此地是否适合种植葡萄。


        

不修改原本的规定,下面的人如何敢开这样的口子。


        

张越此时语重心长的对张焕道:“汝今后若是主政一方,当要切记今日之事,治理地方一定要因地制宜!”


        

农官一边说着话一边小心翼翼的注视着张越的反应。


        

张越点了点头,他明白这一切的责任其实都在自己身上。


        

“某观此地乃是种植葡萄之善地,汝且做一个规划交于某……若是……此地当可为大汉葡萄酒产区……”


        

“诺!”那农官答应一声,双手不断的揉搓,难掩其激动的心情。


        

张焕闻言赶紧答应了。


        

教导完张焕,张越又转头向农官道:


        

张越在一旁听着几人议论,心中也有了一番新的思考。


        

如今的西域已经日渐富足,北方匈奴短时间之内已经无力造成威胁。


        

这时跟随在一旁的杜陵赞同道:“如今西域早已不缺粮食,百姓生活亦日渐富足,此地若是改种葡萄,恐怕不日亦将为大汉少有的富足之地!”


        

几名了解过葡萄酒的黄老之士亦道:“杜公所言甚是,关中一瓮葡萄酒的价格乃是普通酒水的数十倍……如此价格亦是一瓮难求……此事当真大有可为……”


        

即使诸国上层有异动,其国内百姓恐怕会先起来反对。


        

不过这个时候并不是谋划这些的时候,张越决定回轮台之后再召集众人仔细讨论此事。


        

安息帝国与贵霜亦威胁不到西域腹地,此正是发展经济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的有利时机。


        

百姓生活提高,何愁西域不稳,诸国离心。


        

杜陵与众学者对众书院皆是赞不绝口。


        

……


        

不过在西域推广水产养殖与家禽养殖已经纳入他的计划之中。


        

随后几日张越又陪同杜陵考察了铁山城与高昌诸塞障的书院建设情况。


        

月前一众贤良文学还在纷纷鼓噪放弃朝鲜四郡予三韩,自己上报皇帝之后,皇帝下诏召开集议讨论此事。


        

虽然自己并不同意放弃朝鲜四郡,但还是要顾忌一下皇帝的威望。


        

长安大将军府中霍光看完韩奉的奏书后,陷入了沉思之中。


        

韩奉在奏书中请求在三韩之地设置郡县,这一请求让霍光颇感为难。


        

……


        

霍光猜测的不错,皇帝在得知韩奉尽屠三韩之地后,难掩心中的怒火。


        

韩奉竟然在这个节骨眼上把三韩给灭了,这可是直接打皇帝和贤良文学的脸啊。


        

霍光已经可以想到皇帝和诸贤良得知此事后的反应了。


        

虽然皇帝暂时被黄门令所阻,但他还是越过霍光直接传诏杨敞、田广明、刘长乐三人入宫。


        

“丞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年!”


        

他认为韩奉此举完全就是对皇权的挑衅。


        

若不是黄门令拼死阻拦,愤怒中的皇帝已然下达了捉拿韩奉的诏命。


        

不待三人看完奏书,皇帝就询问道:“诸公以为,韩奉当定何罪?”


        

杨敞三人闻言先是一愣,随后却是面面相觑。


        

“诸公请安坐!”


        

三人还没有完全坐好,皇帝就迫不及待的命人把韩奉的奏书递给了三人。


        

“韩奉未奉朕之诏命擅自出兵,不该问罪吗?”


        

杨敞闻言硬着头皮道:“陛下,韩奉乃是辽东节度使,本就有专事征伐之权……况且此事乃是三韩先犯我大汉……”


        

最后还是作为丞相的杨敞站出来道:“陛下何故出此惊人之言!”


        

杨敞此言一下子引起了皇帝的不满。


        

田广明虽然已经渐渐被贤良文学收买,但也知道此事的严重性。


        

他出言道:“陛下,韩侯上书言其覆灭三韩乃是四十日之前,此时陛下还未下令举行集议……”


        

皇帝闻言怒道:“虽是如此,韩奉岂不知朕已下令集议放弃朝鲜四郡之事,朕观其分明是藐视朕……”


        

杨敞道:“陛下恐是误解了韩奉,长安之信传递至辽东至少需月余时日,集议之事乃是月前定下,韩奉又如何能知此事……”


        

这时他心中的怒火总算是平息了不少。


        

不过作为皇帝他自然不会认错,因此他嘴上依旧说道:“虽是如此,但征伐三韩亦当先报于朕与大将军、丞相才是!”


        

田广明说到一半聪明的停下了话语。


        

这时皇帝才注意到了韩奉屠灭三韩的时间。


        

刘长乐这时尴尬的笑了笑,“陛下那日正召见潦阳侯与臣等……”


        

在刘长乐的提示下皇帝终于想起了此事。


        

杨敞知道自己已经得罪了皇帝,索性直言道:“陛下四月之时,韩奉已经奏请此事!”


        

皇帝一愣,杨敞这一提他似乎隐隐有了一丝印象。


        

他此时心中固执的认为韩奉就是故意挑衅自己的权威。


        

“虽是如此韩奉毕竟擅起边衅,朕以为当罚之!”


        

当日诸博士正与自己分说放弃朝鲜四郡之好处,因此就随手把韩奉的奏书搁置一旁,未曾想……


        

皇帝想到这些,心中反而更是恼怒。


        

杨敞自然知道此事不妥,但此时他那懦弱的性格再次发作,最终竟然同意了皇帝小惩韩奉的意愿。


        

此时皇帝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


        

“传朕旨意,弓高侯韩奉擅起边衅……削三百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