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没有英灵的我只能亲自下场 > 第二百零七章 骑虎难下

第二百零七章 骑虎难下

作者:芋泥猫猫茶 返回目录
        

洛朝时期,佛门兴盛,自然会有许多向佛之人。


        

只不过,佛门早已被妖祟暗中窃据,并非是清净之地,这些人的向佛之心愈是坚定,便愈发难以逃脱毒手——


        

出淤泥而不染?


        

前提是能出来啊!


        

当人们出家为僧的第一步,便是化作妖祟身上的皮囊。


        

世间自然不可能再孕育出真正的高僧大德。


        

正因此,江贺斩杀恶僧的次数与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宗门势力,甚至被世人当成厌恶佛门……


        

这显然不可能。


        

江贺清楚一切的真相,并不会如世人那般,将“窃佛之妖”与“万世佛门”划上等号。


        

所以,确认了武悠的心意后。


        

江贺并未劝说他改变想法,反而乐意相助。


        

他很清楚,往前再看千万年,佛门与道门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或许仍有以佛之名,为自身谋取利益的恶僧……也同样会有更多济世救人的高僧大德、普度众生的菩萨佛陀,令人尊敬。


        

跟在我身边慢慢学,等到成长起来,同样可以成为救济一方的强者,至于佛法还是道法,不过是手段的区别罢了。


        

至于亲手培养出一个佛门精英,是否属于资敌行为。


        

只要你不走上歪路……


        

学佛?学呗!


        

凡事都有两面性。


        

一位声名极佳,真正济人无数的得道高僧,确实可以提升佛门在世人眼里的印象值,拉回一些风评。


        

会不会扭转佛门日益变差的风评,让许多厌佛之人改变想法,生出礼佛之心,投入佛门,最终成了人皮……


        

倒是不用顾虑这一点。


        

如果这位得道高僧,同样不喜佛门呢?


        

一位得道高僧,不入寺庙、不入灵山、不入佛门,只修心中之佛……


        

但是……


        

反转过来。


        

敬佛非敬僧,礼佛非礼人。


        

只要操作好一点,不仅不会为佛门提供KPI。


        

就连他都厌恶佛门,那么风评岂不是会急转直下,降至冰点?


        

江贺也可以顺势推崇他的理念。


        

只要心怀善念,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无需入寺出家,无需拘泥于是否为僧,俗家弟子亦可礼佛,功德不减。


        

或许还能让一些原本的礼佛之人,将重点从佛门、寺庙,转为理念性的佛经。


        

学佛不拘泥于地点。


        

“前往寺庙的礼佛之人变少,佛寺再想增添新鲜血液,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至于武悠提出的问题:


        

“揭露罪恶、打击声望、提出理念、踩一捧一、倡导新型礼佛……”


        

“多管齐下,就算暂时不好踩雷,也能借此打击妖佛之宗,令其伤筋动骨!”


        

妖佛在灵山打造的雷音寺里,收纳了天下佛经。


        

只要去一趟灵山,取回的佛经足以让武悠一生都无需为此发愁。


        

不去佛寺,哪里来的佛经?


        

这还不简单!


        

他直接带武悠过去,指不定佛陀一看。


        

嗬,谁点的外卖?


        

至于佛陀是否会拒绝……


        

考虑到江贺已经刷成佛敌的声望,以及沦为妖魔之窟的灵山,别说求取真经了。


        

但是……


        

明知道可能会发生这种事。


        

当场就把两人生吞活剥了。


        

发生这种事情的可能性并不低。


        

“不过是一头窃了佛名、基于病态的心理,占据了一座山,就称作灵山;建了一座庙,就号称雷音寺;拥有一点力量,便自称佛陀如来的妖祟罢了。”


        

“祂可有胆量,面对天下之势?”


        

江贺自然也可以提前应对。


        

“佛陀又如何?”


        

考虑到布衣巡天与佛门的僵硬关系。


        

这必定成为受到世人瞩目的大事件。


        

江贺早已不同往日,成了大洛举足轻重的人物。


        

只要放出消息,布衣巡天带着一名向佛的孩童亲赴灵山,求取佛经,这件事自然会传遍天下。


        

至于祂是否会找借口,拒绝二人借阅佛经。


        

江贺同样有方法应对。


        

世人强势围观之下。


        

所谓佛陀,可敢真正动手?


        

顾月容总觉得先生不像是去求取佛经,而是去踢馆的。


        

说回来,竟敢亲赴灵山雷音寺,在佛陀脸上踢馆……


        

一切皆在掌握之中。


        

“……”


        

江贺说要带武悠前往灵山,求取佛经。


        

但当三人正式出发,他却没有招来马匹,也没有使用任何增速之法。


        

放眼天下,也就只有先生一人了吧?


        

……


        

她作为四阶巅峰修士,即便背负了瑶琴,也不会因为走路而感到疲惫。


        

至于路途遥远、速度太慢……


        

而是顺着官路,一步步的往灵州的方向走去。


        

顾月容还好,非但没有任何焦躁,心里还有些高兴。


        

“大人,蛮州距离灵州足有万万里之遥,我们就这样慢慢的走,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到达灵山?”


        

江贺并未直接回答,开口讲道。


        

与先生一起,再远的路途也不会无聊。


        

倒是武悠,有些蚌埠住,沿着官道走了一整天,感觉没有任何前进,忍不住出声询问。


        

说到底,武悠不过是八岁孩童,对于经文的理解,也大多源于自己思索。


        

纵然早慧,也不可能有多高的思想境界。


        

“佛法浩瀚,无边无际,你就算耗尽一生的时间,也不可能走到尽头。”


        

“你既然决定追求无穷无尽的佛法,为什么还会困惑于脚下的道路?”


        

“得不到佛法,却又花费这么多时间在道路上,等到了灵山,我已经七老八十,又有多少时间去学习佛经中的道理呢?”


        

闻言,江贺笑了。


        

他听到江贺的问题,若有所悟的同时,又忍不住说道。


        

“但是我们现在所走的道路,并非是学佛之路啊。”


        

【你不答,问:佛法无边,既求佛,何困于足下?】


        

【武悠言:足下之道,非佛道。】


        

“伱不是读过佛经,早就走在学佛的道路上了吗,为何还会说这并不是学佛之路呢?”


        

【你携武悠出行,不骑行,路甚遥,武悠疑,何日至灵山。】


        

【你甚慰,与其同读佛经,探讨佛理。】


        

【你曾游万里红尘,阅遍世间百态,虽未曾修习佛经,借道门修为,以道入佛,领悟极快。】


        

【你笑问:通读佛经,已入佛道,何来此言?】


        

【武悠悟,不怨路遥,于行路时诵读佛经,领会道理,佛法遂得精进。】


        

尤其是那些性质纯粹,不掺杂任何法门,只是陈述理念与道理的经文,有少许相似之处也极为正常。


        

这种情况下,那些在道学佛学上造诣极高的人、以及经历丰富,阅尽红尘的人,往往能很轻松的领会经文中传达的道理。


        

【武悠与你交谈,明悟许多,心服口服,愈发钦佩。】


        

世间的道理,往往是相通的。


        

事实上,无论是哪个时代,能够在道佛之争的口水战里占据优势的人,往往都是遍阅两家经典。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晚年出家、由佛入道、由道入佛、道佛双修……


        

这些事情都不罕见。


        

再加上他行走红尘,不仅经历过这个时代,更是经历过一次次时代变迁,即便是活了一两千年的道门天师,在这方面也远不如他。


        

高屋建瓴,研习佛经,自然进境极快。


        

江贺虽然没有学过佛经,但他在几世轮回里,不止一次当过道士。


        

在道学上面的造诣,即便是这个时代的道门天师,也为之惊叹。


        

又运气极好,得到了江贺这位有道真修的指点,尤其在口才上,更是一日千里。


        

仅仅一个月过去,便在争论之中,把顾月容讲的无言以对。


        

连带着身旁的武悠也进步神速。


        

他本就是早慧孩童,若进入正常寺庙修行,得到神童美誉绝不困难。


        

说到底,这些僧人的皮囊下,是一头头化形妖祟。


        

他们并不是真正崇慕佛法,甚至许多妖祟就连披上人皮,都并非出自本心,而是被妖僧选中。


        

半年过去,在沿路寺庙借阅经文之时,已经能跟寺庙住持切磋佛法,不分上下!


        

这也多亏了寺庙住持学艺不精……


        

哪怕是所谓的寺庙住持,学佛几十年,也不过是将其视作提升实力的修行之法,并未真正去思考、学习其中的道理。


        

所谓熟读佛经,不过流于表面罢了。


        

只是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努力学习人言,扮演僧人。


        

这种情况下,他们对于学习佛法,究竟有多少热情,自然是不言而喻。


        

这种小白羊般的存在,在妖祟遍地的寺庙里,并不会获得更多好处,反而会被嘲笑、排斥、乃至生吞活剥。


        

“妖佛、妖佛。”


        

至于妖祟当中,那些真正理解、领悟、并信奉了佛法的“异类”……


        

要知道,人皮不仅是馈赠,亦是束缚。


        

求道之路,应当自谦。


        

可窃取了佛宗之名的大妖们,不仅打造出灵山与雷音寺,一个个更是自称罗汉、菩萨、佛陀。


        

“妖性不改,如何成佛?”


        

江贺微微摇头。


        

换做道门天师,别说是八阶真修。


        

就算达到真正举世无敌境界。


        

似是要在这诸佛陨灭的末法之世,重现极乐净土。


        

这般行为,已经难以用狂妄来形容了。


        

江贺只有两个字评价。


        

“期待。”


        

你看他会不会自号天尊?


        

实话说,即便是灵山的所谓佛陀,或许祂达到八阶的力量做不得假,但要说起佛法经意……


        

也常常带武悠前往寺庙,找住持借阅经文,切磋佛法。


        

如此高调的行为,令他们的行程与目的,很快传播了出去。


        

……


        

江贺不仅没有掩盖行程,在前往灵山的路上,还会抽空解决遭遇的事件。


        

“这是什么意思?”


        

“畏惧于佛门实力,打算跟佛门示好了?”


        

“顾巡天打算前往灵山,求取佛经?”


        

“而且是徒步前往,以彰显取经之心的虔诚?”


        

“我认为,顾巡天多半是又发现了什么大案,找佛门兴师问罪去了……”


        

不出江贺所料,此事引起了轩然大波。


        

“顾巡天会畏惧强权,我看你是完全不懂哦!”


        

“佛门走狗是吧?今晚罗汉就去你家!”


        

答案很快揭露。


        

【开慧灵童】


        

人们议论纷纷,猜测着他此行的目的——没有多少人,认为他真的只是为了一个孩子,前去求取真经。


        

毕竟,什么样的孩子,能令顾巡天如此大动干戈?


        

起初还好,只是单纯的指点。


        

没过多久,味道就变了。


        

如此轩然大波,必然会将世人目光汇聚而来。


        

当人们注意到,一行三人每次路过佛门寺庙,那位名唤武悠的孩童,都会找到住持,请教佛法。


        

又过了半年,武悠九岁。


        

切磋又变回了指点。


        

指点变成了切磋。


        

这位年仅八岁的孩童,竟能跟年过百岁的佛寺住持谈论佛经,不分上下,令多少人目瞪口呆。


        

这特娘的是九岁?!


        

世人可不知道,这些佛寺住持都是个顶个的水货,只觉得不可思议。


        

只不过,指出对方经意中的错误、并给予指点的人。


        

从佛寺住持,变成了武悠。


        

但同时,顾巡天又信不过佛门。


        

为了防止佛门把孩子教坏,所以才亲自带他前往灵山求佛。


        

震惊过后,忽然又理解了江贺的做法。


        

顾巡天多半是发现了这孩子的天赋异禀,并对其十分认可,认为他未来必定拥有不凡的成就。


        

那么,佛陀呢?


        

“……”


        

想通了这个关窍,人们也不由感慨。


        

顾巡天果然深明大义,虽然不喜欢当今佛门,却也不排斥经典,甚至愿意主动放下仇怨。


        

顾巡天如此大张旗鼓的行动,不仅引来了天下人的目光,让祂不能随意出手。


        

甚至还得到了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等美誉。


        

也就是佛陀不懂什么叫作秀,不然多少得骂句byd。


        

不过,这也不妨碍祂有一种吃了屎的感觉。


        

如果将顾巡天拒之门外,绝对会被扣上“小肚鸡肠”、“睚眦必报”等恶名。


        

毕竟,在外人看来。


        

声望蹭蹭的往上涨。


        

祂佛门呢?


        

如今顾巡天都已经不再计较,你佛门反而因为那些恶僧,心生怨愤?


        

本来佛门的声望就已经折损了许多,各地寺庙的供奉、以及僧人的增长速度大幅下降,达到了几千年来的冰点。


        

都是你佛门管教不严,屡屡出现恶僧,害人众多。


        

多亏顾巡天明察秋毫,才保护了无辜之人。


        

甚至,顾巡天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少许经文而已,慢慢收集就是了。


        

再来这么一出,不知道多少年才能恢复。


        

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只是为了一口气?


        

佛门也不会得到多少好处。


        

明明顾巡天一行人还在万里之外,慢慢悠悠的走来。


        

那么……


        

允许他们进入灵山,甚至笑脸相迎?


        

佛陀竟然便理解了何为骑虎难下。


        

“恶心呐,恶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