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 第192章 咸阳府衙的议事

第192章 咸阳府衙的议事

作者:岁月如梦 返回目录
        

这一刻!


        

全世界都在给春耕让路!


        

就连阿房宫这等宏伟的工程的都几乎停摆。


        

所有人都将春耕当做一件天大的事情来办。


        

咸阳府衙。


        

冯世杰有种焦头烂额的盯着一张七尺二的纸张,上面圈圈点点,密密麻麻的用小管画出来的内史地地图。


        

冯世杰的心情一点也好不起来。


        

咸阳有十二乡。


        

雍城乡,频阳乡,骊邑乡,东乡,蒲乡,云阳乡,杜阳乡,陈仓乡,汧乡,蓝田乡,夏阳乡,临晋乡这十二乡。


        

咸阳有二十七座城。


        

高陵,栎阳,重泉,宁秦,武功,上雒,峣关,函谷关,商,武关,武城,郿城,漆城,好畴,废丘等二十七座城池。


        

汧河,雍河,潢水,纬水,沮水,白水,金水,丰水,赤水,酋水,沣河,潦河,滈河,浐河,霸河,潏河等三十七条大河。


        

咸阳纵横数百里!


        

咸阳城,在渭水和泾水的交汇之地。


        

有三条大江!


        

渭水,泾水,洛水三条大江。


        

有三十七条大河!


        

便是自北地郡向东南的泾水,在北地郡的黄土地上携卷了几十条大河席卷关中平原最终在东乡与渭水汇合,与渭水奔腾向黄河。


        

往东北。


        

便是自上郡向南的洛水,路过关中平原,奔腾入黄河。


        

咸阳城往西。


        

便是自陇西向东的渭水,一路所过和秦岭内奔腾出来的河流一起汇入渭水,横贯内史之地。


        

往北。


        

关中很大,大的出奇,堪比一郡之地。


        

但是只有一个咸阳府衙,没有置县。


        

所以。


        

频阳乡!


        

自咸阳往北偏东而去,过高陵,栎阳,便可至频阳,被沮水,白水,洛水包围,称之为天府之地。


        

阿房宫再往西,便是连通泾水与渭水的郑国渠,关中平原肥沃的土地。


        

过了函谷关,就是关中。


        

过了黄河,就是关中。


        

过了秦岭武关,就是关中。


        

他要管到最远的东北边四百里外的夏阳乡龙门亭郭家村。


        

他要管到西边四百里开外的汧乡汧山亭台山里。


        

他还要管到东南边四百三十里开外的武关。


        


        

而这。


        

必须要区分出封地与乡里的区别。


        

而就在这地域庞大的关中。


        

每一乡有十亭到十二亭不等。


        

不管是乡还是亭,都只是为了方便管理的一个统称,即同里置乡亭,乡亭也是比较大一点的里。


        

这些乡里,才是受他直接管辖并可以肆意征收赋税的地方。


        

除此之外。


        

二十七城所属,属于军事重城,一半的产出直接归军事调用。


        

频阳,属于封地,并不在十二亭之内,只是归属于频阳乡,但实际情况便是频阳有两万户属于王氏食邑,近百里的地方被统称为频阳。


        

每一亭有十到十二里。


        

这是秦国最小乡民聚集单位,在曾经经过大规模的规划而成,每里一百到一百二十户不等,依水网而成,沿着每一条河流旁安置,总计一千二百二十七个里。


        

“单频阳一地,就要多出来两百八十个里!”


        

“单蒲乡一地,就要多出来一百八十个里!”


        

“单郿城一地,就要多出来两百二十七个里!”


        

除此之外。


        

所有的封地,都不在里的统计范围内。


        

“但是现在!”


        

原本的乡里制度已经不能继续使用了。


        

在这些天咸阳大乱的时候。


        

咸阳府衙也没有闲着。


        

“凭空多出来了七千三百六十二个里,足足多了六倍,我找谁说理去啊!”


        

“这是要要了我冯世杰的老命啊!”


        

冯世杰忧愁的叹气。


        

免除三年赋税!


        

基本上在推行集体化农业的时候,没有遇到什么阻碍。


        

而另一边对于勋贵的土地,经历咸阳之乱之后,府衙陆陆续续的开始收到勋贵自举,甚至不少勋贵开始补交以往年份中隐田产出的田赋,补交赋税。


        

他粗糙的将原本归县衙管的田地,全部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


        

也就是所谓的乡里边界划分,田地全部计入集体化农业!


        

这虽然有阻碍,但是此次朝廷对集体化农业支持力度非常之大。


        

怎么管理?


        

八千五百八十九个里。


        

乱糟糟着七千多个,根本顾不过来。


        

这都没有问题。


        

可是。


        

让他犯难的是。


        

而除此之外。


        

还要准备小农业司的事情。


        

太忙了。


        

要知道!


        

田地划分了,但是对于已经熟悉了原本田地结构的的各个乡里之民而言,对他粗糙划分出来的乡里田地边界并不熟悉。


        

也因此,每个乡里之内都需要安排吏员去亲自看着,避免一些人胡乱种地导致纷争。


        

“有什么想法就都提出来,不要藏着掖着。”


        

“春耕之事是重中之重,大律令亲自抓着呢,若是完不成,对诸位今后官途也是有很大影响的。”


        

冯世杰同样在召开议事。


        

根本顾不过来。


        

他现在需要大量的人手。


        

“说说看,怎么办,八千六百个里,如此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布置,保证春耕不会出错?”


        

任务太重大了。


        

而面对冯世杰的询问和威胁。


        

下方。


        

和内朝议事一样,冯世杰将咸阳府衙大大小小的官员全部聚集在了一起,群策群力,一起想办法。


        

甚至已经无所不用其极,开始了威胁。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属下也觉得理应如此,至于其中的里正,让乡里推选即可,这对乡里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每个乡里之内都有威望较高者。”


        

“是啊,县君,这是最简便的方法,而且也只有此法可行,若不然,那么多的百姓,那么多的里,如何管理。”


        

众多的吏员也是相继的附和建议。


        

咸阳府衙的各个吏员们也是七嘴八舌的讨论了起来。


        

“属下认为,对于新立的乡里,还是按照旧有乡里制度一样,选个里正出来,将这些里并入各处乡亭内,如此,便能方便管理了,耽误不了春耕。”


        

“属下也认为只能如此办,本身这些多出来的乡里,就归属于各个乡里,只是不被府衙统计在内,继续划入乡亭内,方便快捷。”


        

冯世杰心中一叹,目光搜寻了一下,看向了大史令郭达。


        

虽然自己的并不是如李斯,冯公,内史腾这些名望政绩都威服四方的人,但是他也有自己的自己的关门弟子。


        

郭达便是其一,也算是自己一手带起来能堪当大任的弟子。


        

这是一个以冯世杰为首的县府官员团体。


        

可是冯世杰听着众多吏员的建议,忍不住的摇了摇头道:“如此乡主之所管辖范围太大了,乡主大多数是由盛威高之人担任,而且还是本乡人,一旦给这些乡里再增加里数和人数,那么一乡之主,所能统领的人就太多了。”


        

“短时间内或许可行,但是长久来看,并不妥当。”


        

将东乡的事情事无巨细的安排妥当,着实让他欣慰不少。


        

顿时。


        

众多的吏员齐刷刷的看向了郭达。


        

东乡的事情郭达就处理的很好,而且堪称是完美。


        

虽然这也有运气成分,李斯对新秦律的支持力度非常大,也处理了不少李氏反对者。


        

但是,郭达的能力还是很强。


        

“这,咸阳县不似县,郡不似郡。”


        

“在以前,咸阳或许能维持,因为有一半以上的土地,属于封地在各个勋贵的手中,勋贵自然也就形成了一套土地管理方式。”


        

“但是如今将勋贵的土地也归为府衙管辖,这必然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咸阳府衙所管理的土地人口将超过一郡土地人口,且要比其他郡复杂十倍不止。”


        

“这个!”郭达微微一顿,特意的看了冯世杰一眼,“属下也不知道该不该说!”


        

冯世杰微微一愣,奇怪的瞅着郭达,笑道:“但说无妨!”


        

郭达微微一犹豫,道:“那属下就说了!”


        

“如此,不仅可以解决春耕问题,还能够顺应大律令的集体化农业之核心思想,实现小农作业!”


        

郭达话音未落。


        

众多吏员就纷纷惊疑不定的盯着郭达。


        

“纵横八百里秦川,皆在内史统辖之下,必然鞭长莫及。”


        

“想要解决,就只有一条路可走!”


        

“提升咸阳府衙的规格,实行郡制,其下各乡、各城按照位置分布,提升至县制,并对所有新立乡里划分县属,成立新乡,重新整顿规划咸阳。”


        

将咸阳提升到郡制,一应乡城提升至县制,重新规划乡里。


        

这完全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现在我们讨论的如何解决八千六百个里春耕的事情,而不是什么提升郡制的事情,况且,这等事情,即便可行,那也是要经过朝堂议政之后才能有的决策。”


        

忍不住的吞了吞口水。


        

实在是!


        

实在想不明白,郭达怎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就在众多吏员的反驳之中,冯世杰却眉头紧皱的沉吟了起来,问道:“可有具体的想法?”


        

郭达一句话。


        

又说到他的心坎坎上了。


        

有吏员忍不住的反驳,带着丝丝的冷意。


        

提升咸阳县府为郡府,完全没有任何可能性,想都不要想。


        

可是。


        

根本管不过来了。


        

这区域太过于庞大。


        

换句话来说。


        

秦川八百里,全在内史管辖范围。


        

而无疑!


        

郭达所思,正中下怀,令他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