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 第三十二章:真正的大业!

第三十二章:真正的大业!

作者:花非花月夜 返回目录
        

青史湛湛光辉流转。


        

有关于燕国国主的信息缓缓显现出来,在得到了一些信息之后,洛彰果断掐断了燕国国主的察查。


        

人书对气运的消耗是比较小的,但青史对气运的消耗就有些多,一般只用来察查关键事件。


        

人书之上,那位对中原人来说一直都相当神秘的燕国国主显露而出。


        

那是一个相当伟岸的男子,脸上带着一层迷雾,但依旧能够看出他眼中满是不屈骄狂之意,手中握着利剑,胯下骑乘着一匹神骏的马王。


        

人书之上有文字显现。


        

【燕林雄伟,常怀斗战之意,善驾驭万军,性暴而独断,狂而无畏。】


        

燕林的信息同样很少。


        

洛彰沉吟道:“这位燕国国主看来是个善武功的君主,倒是与家族对他的了解相类似。


        

暴而独断,狂而无畏,这个评价有些让人无话可说。”


        

燕林便是当今燕国国主,他自然不是生来就姓燕的。


        

如今辽东燕国中的大贵族,在先祖被流放到辽东极北大鲜卑山时,都被剥夺了姓氏。


        

譬如慕容氏,家传道家从而取氏慕容,燕林的先祖建立燕国后,便效仿曾经的邦周贵族以国为氏,以燕为氏。


        

辽东燕国的国主对于家族的支持可能是最有需求的,但燕林性格中有暴和狂的部分,还是要谨慎应对。”


        

洛彰点点头认可道:“燕林是有机会进入中原逐鹿的。


        

公孙瓒不堪,燕国已经占据了昔年辽东都护府的大部分土地,只剩下一半幽州。


        

这位燕国国主是个武夫君主,君主可以擅长武功,却不能只有武功。


        

洛枢伸手揉了揉眉心说道:“不过武夫君主在打天下的过程中是相当占据优势的。


        

若是时势合适,他很有可能会是中原诸侯的大敌。


        

洛彰挥挥手青史之上出现了有关了中夏王的信息,青史之后便是人书。


        

一道身披佛教袈裟的人影出现在人书之上,在他的头顶则是一副道教的太极图,阴阳二色轮转,左手握着书籍,乃是历代佛道神仙佛祖菩萨的合集,右手提着利剑,上面充满了血迹。


        

【李昌性多变,军政皆具,颇具王道气,然崇佛道,好鬼神,喜奢靡浮华。】


        

只要机会合适,攻破燕山,从冀州到豫州徐州皆是一片坦途。


        

燕国铁骑甚至能长驱直入,兵锋直抵淮河以北,踏破中原,不容小觑啊。


        

现在来看看中夏王吧。”


        

中夏王则要先进入凉州甚至攻下关中才有机会参与天下的争夺。


        

这是中夏王的先天不足。


        

再加上他的性格缺陷,看来西域可以直接排除掉天下归属了。”


        

军政皆具!


        

人书对中夏王能力的评价很高,不过后续对他性格的评价就很低。


        

洛彰见状摇摇头道:“西域的二王之中,西夏王要先击败中夏王才有资格争夺中原。


        

李昌的任何举动都会吸引凉州以及关中的注意,马腾韩遂都将受制于他大量的军队都会被牵制住,这将是中原诸侯攻击马韩二人的机会。


        

而且李昌不一定没有机会,他若是能从西域直接杀进草原,进而从草原南下,那自并州到幽州,都是他可以驰骋的战场。


        

况且马腾和韩遂这两个人……”


        

洛枢思索道:“正是如此,但天下局势,牵一发而动全身。


        

昔年秦国能东出是因为百年西部开拓,蛮夷或剿灭,或收服,没有后顾之忧。


        

而马腾韩遂却没有这样的条件。


        

二人的形象几乎差不多,皆是手中持剑的武将模样,整体色调都偏向暗红色,仿佛从无尽杀戮中走出。


        

这个背景图非常符合洛彰和洛枢对西凉武将的刻板印象。


        

【马腾性狡诈多变,常怀疑虑,目光短浅。】


        

洛枢微微皱眉,他和马韩二人接触时间太短,还真的是不能准确判断二人的性格。


        

识人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正如当今的袁绍,任谁来看他都是无敌的人杰,谁能想到他也会一错再错呢?


        

洛彰将青史收起映照中原诸侯,就不需要青史这件神器了,人书之上很快出现了马腾韩遂的信息。


        

善变!


        

这两个性格特点在曹操身上同样具有,对君王来说多疑是相当正常的。


        

但这个性格特点,对反间计以及离间计天生就是负抵抗。


        

【韩遂多智多疑,暗怀深刻。】


        

马腾韩遂自然有其过人之处,但人书很明显知道洛彰和洛枢想要知道什么,于是直接给了最关键的信息出来。


        

多疑!


        

他话说罢却发现自己的父亲没有说话,反而是在盘算着什么,于是静静等待着。


        

洛彰思索了一番后缓缓说道:“如今天下有数的诸侯都已经列在人书之上。


        

那种能以个人能力搅动风云的君主未曾见到,这些诸侯都相差不大,不过我刚才在想,这些关于君主的评价中,大多数都有暴字,这可不是一件好事。


        

同样的离间计策对刘备基本上不管用,但对曹操就大概率有用。


        

洛枢分析道:“马腾韩遂二人既然是这般性格,那迟早是要闹翻的。


        

倘若这时有其他诸侯进入关中以及凉州,二人的基业大概率会失去,那中夏王未必没有机会啊。”


        

洛枢闻言直接打了一个激灵,仅仅一想就直接说道:“父亲,这是做不到的。


        

邦周时期的洛国都做不到,更不要说现在的家族。


        

虽然顺利的攻杀了李傕郭汜,但天下间那些大诸侯的实力之强,不是家族所能够抗衡的,归根到底,我们没人。”


        

洛氏能在这其中做什么呢?


        

如今草原还处于疲敝之中,诸夏倒无需担忧胡人南下,至于山越夷狄,并无威胁。


        

倘若家族能约束天下诸侯的争雄力度,这想必是最大的功德了。”


        

至于天然嗜杀之人,这一千三百年来也未曾见过多少,就连董卓他们这些人都算不上嗜杀。”


        

听到父亲并不准备插手诸侯之间的战争,洛枢就明白他想要做什么了,径直问道:“父亲,您是准备将那些曾经约定俗成的一些潜规则制定成具体的规则,使天下诸侯遵守吗?”


        

洛彰点点头,洛枢想了想觉得相当可行,于是兴奋道:“那若是有人不愿意加入呢?”


        

洛彰却不这么认为,他认真的思索了一番说道:“阻止战争自然是不可能的,但为乱世划线却是有可能的。


        

战场之上如何残酷,那是战场上的事,但是战争结束,平民百姓却不应该被卷入其中。


        

这是积攒民望的好事,除了那些天然嗜杀之人,就算是不以人命为意的诸侯,也不会阻止,这不需要家族去硬拼。


        

而且在洛彰和洛枢看来,贾诩至少从来没有主动为了达成什么目的而去害人,贾诩的性格只想自保,这就胜过了大多数人。


        

洛枢前来寻找贾诩的时候,他正悠闲的躺在屋中,一壶茶在锅炉上烧着,手中捧着一卷书,脸上满是惬意的表情。


        

在这乱世之中,竟然还有这么悠闲安全的生活,贾诩只感觉太爽了。


        

洛彰眼中闪过一丝寒光道:“此事全凭自愿,但若是不愿意加入,又以此犯下大错,天下共击之。”


        

洛枢一扫之前的忧虑,径直站起身来道:“父亲,我去寻找文和先生,他有通天的智慧,定然能为家族选择出最适宜的道路。”


        

经过关中一行,再加上之前人书对贾诩的评价,他在洛彰和洛枢眼中,不亚于历史上任何一个谋士。


        

来了!


        

生活在洛氏中经常遇到的那种不讲道理的感觉来了。


        

洛彰和洛枢对贾诩并不是很避讳。


        

见到洛枢前来,贾诩猛然坐起,手中持着羽扇抱拳作揖道:“诩见过公子。”


        

洛枢和贾诩见礼后匆匆带着他前往拜见洛彰。


        

洛彰先是将诸侯的性格特点告知贾诩,贾诩闻言不由自主的将羽扇盖住了下半部脸颊。


        

决定一个势力强弱的关键有两点,一是主君,二是基业。


        

基业相差不大,便以主君才能高低决胜负,主君相差不大,便以基业深厚决胜负。


        

在这些诸侯中,袁绍、曹操、刘备、燕主、中夏王,这五人评价较高,但以诩观来,除非洛氏愿意襄助燕主和中夏王,否则这二人没有机会。


        

贾诩虽然还没有亲眼见过,但他这样聪明到极点的人,隐隐约约之间还是能够感受到洛氏的神异之处。


        

听罢诸侯的性格特点,贾诩便直接说道:“大公,公子,倘若这些性格属实的话,那诩反而认为,天下大势就在这其中了。


        

昔年的项王若是以此评判的话,怕是连人主之相都未曾有,但若不是遇到神姿天纵的高皇帝,项王就真的建立楚朝了。


        

袁绍多番接触洛氏,对洛氏释放了极大的善意,现在只缺少一个契机,双方就可以君臣得宜。


        

曹操那里反而是最复杂的,他接回了汉室的皇帝,他不是甘于屈居人下之人,日后势必是要起冲突的,倘若洛氏子参与到其中,还需要好好思虑一番。”


        

如今的形势和秦末相当的不同,当初的洛氏刚刚经历过破灭,子弟各自游历,自微末时便结交了高皇帝。


        

袁曹刘是天下第一流的豪杰,基业同样是天下绝顶,未来就在这三人之中。


        

当今天下各大世家都开始多方下注,洛氏也应当早做准备。


        

刘备那里有英侯在,只剩下袁绍和曹操。


        

贾诩直接愣在原地,就连羽扇都忘了摇,他抬眼望向洛彰和洛枢,见到二人眼神就知道他们是认真的。


        

贾诩没有出言,反而说道:“大公,诩曾经听闻过一句话,如果一条律令能带来好的结果,但是没有力量去执行它,那最好不要让它出现。


        

它不出现,那就永远不会被践踏。


        

但是如今的子弟大多生活在昭城中,外间人寻常难见。


        

这些诸侯起事的时候,家族子弟未曾参与进去,现在想要进去分一杯羹已经很难。


        

贾诩分析的头头是道,洛彰和洛枢对视一眼,便将二人所商议的那件事道出。


        

如果您想要做一些事,却没有约束惩罚的手段,最好不要去做。”


        

贾诩的神情很少这么认真,他是真的觉得这件事太难了,很可能会有大量不必要的牺牲。


        

洛彰和洛枢闻言一对视,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如果它出现了,被人所践踏,而又不受到惩罚的话,道德就会滑向更深的深渊。


        

正如弑杀君主,对那些茹毛饮血的蛮夷来说,这不算是什么。


        

但是诸夏有素王所制定的礼仪,于是弑君成为了不可饶恕的罪过。


        

最根本的凭借是什么呢?”


        

没等贾诩回答,洛彰和洛枢齐声道:“素王的神灵在天上,赐予子孙大光明!”


        

洛彰笑道:“洛氏从来都只担心不能让先祖素王满意,担心让先祖素王蒙尘,至于我们的那些牺牲,都不算什么,素王与我们同在。”


        

洛枢朗声笑着说道:“文和先生,你说洛氏这种家族,一千三百年来,一直都这么高调的存在于人世间。


        

最衰落的时候就是被秦始皇攻灭洛国。


        

但等到秦朝灭亡,洛氏不仅仅没有灭亡,反而在汉朝愈发的强盛。


        

洛彰沉吟了一下,将自己刚刚想出的一些东西向贾诩讲出,贾诩默默记着,然后在心中思索着,这些东西有多大的概率会被接受。


        

好在洛彰不是莽夫,他本身就考虑过很多东西,这些东西相对来说都比较现实。


        

贾诩听着听着渐渐放下心来,若单单是这样的话,那事情有很大成功的可能。


        

洛彰和洛枢直接在贾诩面前明牌,贾诩怎么可能还不懂呢?


        

他的眼中有无尽的惊涛骇浪,然后很快就平静下来,躬身问道:“大公,既然如此,诩便明白了。


        

还请您将想要做的讲出,诩需要思考一下。”


        

等到洛彰说罢,贾诩百年直接拱手道:“大公,您刚才所讲诸事中,最麻烦的只在于适用范围,只要让诸侯们感受不到束手束脚,满是掣肘的滋味,成功推行不是难事。”


        

洛彰拱手道:“有劳文和先生,之后便由洛枢与文和先生一同商议,待这边章程结束,便邀请天下诸侯会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