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神话大汉,冠军兵圣 > 第二百八十六章 彪悍的人生【求票】

第二百八十六章 彪悍的人生【求票】

作者:老告 返回目录
        

县衙的正殿内,霍仲孺的情绪复杂,喜悦,震惊,羞惭,甚至还带着点畏惧。


        

“少儿,她……她可曾恨我?”霍仲孺嗫嚅道。


        

霍去病:“阿母很好,倒是我这些年未曾来拜会,缺了孝道。”


        

两人的简单交流,关系已经很清楚了。


        

真的是……他是我兄长,冠军侯是我兄长……霍光两眼放光,感觉浑身毛孔都在舒张,从头爽到脚。


        

不单霍仲孺父子情绪激荡。


        

就连一旁的县令李昌,也有些眩晕。


        

李昌的眼睛睁大,失去表情管理的看向霍仲孺,艳羡之色溢于言表,眼神里差点窜出火星子。


        

河东太守杜疾便站在一旁。


        

他的城府比李昌要深得多,但也感觉心跳加快,忍不住看了眼霍仲孺父子。


        

霍仲孺正在对霍去病做检讨:“我往昔未曾尽到一日身为人父的责任,实在惭愧……”


        

之前感觉霍去病和这霍氏父子,最多有些亲属关系。


        

万万想不到是父子。


        

……一步登天,给个太守都不换……李昌忖道。


        

顺势把当年种种揭过去,一言以蔽之。


        

几人重新落座。


        

交谈之下,霍仲孺方才得知当年至今的部分变化。


        

“过往之事,不提也罢。”霍去病说。


        

霍仲孺具备资深渣男的心理素质,顺势道:“我能得托将军,此天力也。”


        

意思是许多事天力所阻,都是阴差阳错惹的祸。


        

霍去病坦然受礼,待霍光起身后,问道:“你这两日探查抓出来的这些人,准备如何处置?”


        

霍光道:“自当听从兄长吩咐,如何处置,兄长一言可决。”


        

霍去病循循善诱道:“你错了,不该由我来定,而是要遵从律法。你要谨记,律法为大,不容僭越。”


        

卫霍两位当朝大将,军中柱石,显贵已达极致。


        

关系亲近了稍许,霍仲孺便让霍光,正式见过霍去病。


        

霍光双手托着衣角,俯身下拜,行大礼道:“子孟见过兄长!”


        

霍去病转入主题道:“之前说伱若办得好,有赏。我不日便要回长安,你可愿随我去长安增长些见闻?”


        

霍光太愿意了。


        

这就相当于从地方县城,忽然搬到京城的感觉。


        

他是在趁机教诲霍光。


        

既然决定把霍光带到长安,有些事就要早早种下种子,免得他将来走偏了。


        

要让他知道人大不过法,尤其是在朝内中枢做事,更要守规矩。


        

兄弟俩就把事情定了,都没问他的意见。


        

霍氏父子待了片刻,便听门外接连来报,有人到访,求见冠军侯。


        

却是霍去病来河东郡数日,消息不胫而走。


        

霍光早就想出去看看,大声道:“兄长厚爱,求之不得。


        

待我禀知阿父阿母同意,便随兄长同去。日后要兄长费心照顾,弟感激不尽。”


        

霍仲孺张了张嘴,感觉自己这个父亲,完全不受重视。


        

这边霍去病并未理会来拜访的人,霍氏父子走后,他来到暂居的县衙后院。


        

下午的阳光落下来,刘清一身杏黄长裙,环佩为饰,云鬓高挽,如玉的俏脸上,五官精致无瑕。


        

“清儿,我一会要去趟霍家。今日时间已赶不及了,我们明日启程回长安。”霍去病道。


        

河东郡的氏族,有朝中为官者,闻风赶来拜会的不在少数。


        

爷俩和霍去病交谈了一会,即离开县衙。


        

甫一从大殿出来,爷俩对视,都看出对方眼里的喜色。


        

儿子霍光和夫君霍仲孺,这几日忙忙碌碌,问他们又不说具体是什么事。


        

两人大早就走了,下午仍不曾归。


        

眼见已过了平日县衙散职的时间,李氏终于听到外院有了动静。


        

刘清侧头看过来:“夫君去霍家,我亦当同去才是,免得缺了礼数,毕竟是夫君的生父。”


        

……


        

李氏这几日总感觉不太对劲。


        

李氏慌忙给县令见礼。


        

“阿母!”


        

霍光三步并做两步,来到近处:“快准备准备,稍后我那兄长要来家里看看。”


        

她从中堂迎出来,便见儿子霍光浑然没了平日的稳重,步履带风,似乎恨不得翻着筋斗前行。


        

霍仲孺亦是走路轻快,两袖甩动的幅度都比平时要大。


        

再往后看,一身官袍的县令,竟和两人一同来到了霍家。


        

阿父回来还说冠军侯亦姓霍,我霍氏门楣生辉,阿母可还记得?”


        

李氏怔怔点头时,便见一旁的李县令,对着他一个吏员的夫人执礼:


        

“恭喜恭喜,当朝郎中令归族认亲,我平阳一县皆蒙其荫,实大喜之事。”


        

“你何时有了兄长?”李氏愕然道。


        

霍光家中还有一位姐姐,已嫁人,并无兄长。


        

霍光正色道:“前些日子有官文通告天下,说冠军侯屡破匈奴,拓土千里,开古之先河。


        

李氏如在梦中,愣愣的看向霍仲孺:“你在外边……还有子嗣?”


        

霍仲孺尴尬道:“早年在平阳侯府做些奔走之事,待过一段时间,曾与一女子……有过交集。


        

详情来日与你细说。今日方知育有一子,我亦颇感意外。”


        

李氏转头去看丈夫,又看看儿子。


        

霍光道:“阿母还没明白吗?冠军侯就是我的兄长,我是冠军侯的弟弟,阿父也是他的生父。”


        

“郎中令稍后就来,我来问问家中可有甚所需之物,尽可说来,我来安排。”李县令说。


        

霍去病道:“你这几日遣随侍出去奔走忙碌,做什么了?”


        

刘清道:“有些事你不操心,我做妻子的自然要做好准备,初次登门见生父,难道要两手空空?


        

且你一来就要把人家中子嗣带走,我们总要有些表示才好。”


        

顿了顿又不自觉的感到骄傲:“我那…孩儿便是屡溃匈奴,当朝大将者也,乃万军之首。”


        

……


        

县衙往城东来的马车上,刘清挽着霍去病胳膊:“夫君,我们来见你生父,可要做些准备?”


        

两人从车上下来,霍家几人,李县令已在门口相迎。


        

李氏偷眼打量,见前后禁军亲卫护持中,一青年英武轩昂,旁边女子气象瑰丽,漂亮的难以形容,心忖这就是夫君之子,当朝冠军侯,两人果然有些像……


        

按理说李氏的身份,看见霍去病,关系复杂,情绪也应该很复杂。


        

霍去病想想也对,难得刘清处处为他考虑,揽过她的柳腰,随手捏了捏,笑道:“等回去后,为夫鞠躬尽瘁,讨殿下欢心作为答谢。”


        

“本宫可不稀罕。”刘清面色娇润。


        

说话间到了霍府。


        

双方互相介绍身份,霍氏众人知道眼前是当朝公主,惶恐下待要叩首执礼,被刘清所阻。


        

一行人进入霍府,稍事攀谈。


        

刘清在离开前,将一摞田契,地契等物,默默放在桌案上。


        

但是当阶层差距,大到需要仰望仍难以企及的时候,所有的负面情绪,都会被这种差距所压制,变得不复存在。


        

李氏心里只剩下悸动,敬畏。


        

更多则是为儿子霍光的前途考虑,带着逢迎讨好的心思。


        

霍去病道:“以往未曾尽孝,家中少了照顾。些许薄物,给你们留用。”


        

“我明日就动身回长安。”


        

“且容霍光在家里待上几日,我会留下人手,日后接他去长安与我相见。”


        

这是她近几日让人搜罗所得。


        

平阳县的两栋宅子,商铺,田地若干。


        

历史上的霍去病,在见到生父后,亦为其置办田地,雇佣仆从,让其衣食丰足,然后又将霍光带到长安去培养。


        

李氏和霍仲孺都点头答应。


        

天色稍晚,霍去病遂从府上告辞。


        

次日,早上。


        

霍光在一旁插话道:“长安距平阳也不算特别远,不敢让兄长专门命人候我,我明日与兄长同回长安便好。


        

日后有暇,多回平阳看望父母就是。”


        

眼前的机会难得,为人父母就算再舍不得,也不会阻拦孩子的前途。


        

霍光勉强算是会骑马,被裹挟在行军策中一路飞驰,脸色有些发白,但更多的是兴奋。


        

正午,太阳高挂。


        

霍去病从车里探头,问策骑的霍光:“你可有想做,或感兴趣之事?”


        

县令李昌,太守杜疾皆到城外恭送。


        

霍光拜别父母,便跟着霍去病的队伍,策骑去了。


        

展开神妙行军法,匆匆数百里,一行人中午就回到长安。


        

从城门开始,就有禁军不需要吩咐,沿途负责开路,往城内行去,一路上车马避让,不少看似显赫的队伍,遇到他们的车驾,也要主动让到一旁。


        

等到了侯府,更是让霍光瞠目结舌。


        

侯府比邻未央宫,门前来访者络绎不绝。


        

霍光早有准备的道:“我愿听兄长吩咐。但若说想做之事,我自幼读书,启蒙学的是儒家,自觉略胜于同龄人。”


        

历史上的霍光一生所行,亦是对应儒家精要。


        

车马进了长安,霍光才进一步见识到这位兄长的惊人权势。


        

霍去病直言想让霍光跟随董仲舒学习。


        

不但霍光有得见名师的欣喜,董仲舒也是颇感高兴。


        

冠军侯的弟弟,这个弟子可以收……


        

这侯府之大,庭院深深,近乎没有边际般,若不识路径,初次进入怕是会迷路。


        

霍去病回到府上之前,已遣亲兵,快马去和董仲舒约好了时间。


        

少顷,董仲舒亲自来到府上。


        

霍光行大礼,认了师尊。


        

定好翌日开宴,以做庆贺,宴请董仲舒。


        

稍晚,霍光便随董仲舒回到太学,就此在长安安顿下来。


        

老夫子表面矜持,抚须道:“老夫早年曾说不再收亲传弟子,近年有宗室之人登门,亦被我婉拒……”


        

随后才话锋一转:“不过霍侯与这江山社稷有大功,难得开口,老夫总不好拒绝。


        

也罢,就再收一个关门弟子。”


        

此外,一些事情也可以开始着手加快推进。


        

回到长安。


        

霍去病便接连收到多份西域送达的捷报。


        

这位名扬后世,掌帝位更迭的权臣,就此开启了他新的人生阶段。


        

侯府内,霍去病临窗而立,举目远眺。


        

霍光来到长安,后续调教培养下这位弟弟,应该会很有意思。


        

几个之前不愿入汉的小国,望风而从,跟随其他西域诸国,同意入汉。


        

汉之国运,与日俱增。


        

皇帝正准备举行的封禅大典,已在筹备当中。


        

得知霍去病外出回来,皇帝召他入宫。


        

临近傍晚,霍去病来到宫里:“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