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王霸之辩,穷酸书生
一时间禅房内,寂静无声,此时的徐凤年才知道许宗甲内心的寂寥,虽然他修为高深,境界更是深不可测,但是天下俯眼望去,竟无一人可以坐而论道,如果不孤寂。
李淳罡已经天下最顶尖的高手了,境界高深,乃是剑道甲首,依然跟不上许宗甲的境界,谈不了几句禅道。
徐凤年此时也明白了,不是许宗甲性子冷清,难以接近,而是众人和他相差太远,实在难以有共同语言,做不得他的道友,自然会产生一种距离感,觉得他超脱世俗,高不可攀。
装作左顾右看的李淳罡老剑神见得此幕,不由心中哀叹,这傻闺女,这辈子怕是都要被徐凤年那个奸诈小子吃得死死的了。
徐脂虎也是再三叮嘱徐凤年不得惹是生非,这才感到有些疲累,要去找一位相熟的道姑,品茶论道。寺庙中有着道姑,可谓是有些奇怪,听得许宗甲都满头雾水。
众人吃过素斋之后,相约一起赏报国寺的牡丹,报国寺里大多数牡丹花期已过,姚黄魏紫两种贡品牡丹争芳斗艳的盛景不再,只留下一些品质相对平庸的仍有绽放,如叶里藏花导致风情清减的墨魁牡丹,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报国寺牡丹比起北凉王府还是称得上辉煌,光是在寺中转悠赏景,就耗去一个半时辰。
许宗甲和徐凤年姐弟走在前面,姜泥与李淳罡走在最后,小泥人趁人不注意,摊开手心,偷看了眼满是汗水的铜钱,然后赶紧握紧,跟做贼一般。
许宗甲和徐凤年瞥了一眼这位穷酸书生所读之书,竟然不是江南常见的书籍,而是北凉那边当朝大儒姚白峰的《四经章句集注》,看这书生唇语,更加有趣,简直就是离经叛道到了极点。
“一人之见,未必是圣人本旨,多有商量处。”
两朝天子皆崇道,上行下效,庄老学说又是江南道士子集团清谈话题的重要枝干,许多世族豪门的妇人都有潜心黄老的风雅习气,这道姑本名许慧扑,算是徐脂虎的半个闺房密友,大概是两女同为寡妇的缘故,这些年走得比较近,出自姑幕许氏嫡系,若非如此,也没办法在往来皆名流的报国寺山后独有几亩茶山。
只是连徐脂虎也不知的是,许慧扑就是卢白颉念念不忘之人,只是天不遂人愿,二人中间隔着许多世俗枷锁,此生算是白来一场了。
许宗甲瞪了一眼闯祸的徐凤年,袖子一挥,这书就停在了水面之上,穷酸书生见状,欣喜若狂,一把将书籍抄起,塞入了怀中,双手合十的在那里念念有词,感谢佛祖显灵。
徐凤年见此更是大笑,促狭着看了一眼许宗甲,他之前就在此处嘀咕过佛祖不曾显圣,不如许宗甲这位人间真佛灵验,此时这位书生又将许宗甲的出手,误以为是佛祖显灵,如何不让徐凤年感到有趣,这书生倒是和他颇有几分的缘分。
“空而无实,非解经正统!”
徐凤年瞧着书生唇语,觉得十分有意思。尤其是当那寒酸书生合上书籍说了一句“我辈书生死当谥文正”,忍不住笑出声,把那书生吓了一跳,手一抖,《四经章句集注》就要跌入水中,书生连忙跳进池中,伸手就要去抢书籍。
“一本书才值多少钱,你就这样跳进了池中,不怕摔倒受伤吗?”
书生知道徐凤年不是平民,心中虽然有气,但也不敢失礼,苦闷道。
书生湿漉漉的从池中爬了出来,一脸苦闷的看着一身狼藉的自己,不由叹了一口气。
徐凤年不由出声打趣道。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这句话出自《马陵道》,一句话道明了世间追名逐利之辈心中最殷切的期盼。
“书是不值钱,但是由我读来,就可以读出好多钱!”
徐凤年啧啧称奇,没想到这书生居然如此傲气。
“圣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却没有说要卖与帝王家?”
徐凤年打趣道,“死当谥文正,好大的志向!”
“说法是这么个说法,但是报国寺你都进不去,谁会理你?”
穷酸书生笑了笑,低头懊恼的看着湿透的衣服,傲气道。
穷酸书生顿时呆立,只觉得身上湿漉漉的衣服凉彻心扉。
文正,按谥法:道德博闻曰文,靖共其位曰正。也就是说,能够被赐予“文正”的官员,生前不仅德才兼备,而且要恪尽职守,忠君爱民。文官以文正为魁,只是此谥早已空悬百年,文贞紧随其后,朝野上下都将其视作首辅张巨鹿的囊中物,接下来依次是忠端康义等。因此,一般士子哪敢说死当谥文正,连狂士都不敢。
(本章完)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