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灵珠子降世
黄龙真人对着诧异的玉鼎真人和杨戬微微一笑,似乎是在解释,又似乎是在陈述,朗声道。
因为这些白莲乃是二代莲花,莲花所化的莲台也称不上净世白莲莲台,只能称之为清净白莲莲台。
玉鼎真人闻言大喜,这哪里是辛苦,分明是黄龙真人有意栽培杨戬,杨戬为他处理琐碎之事,就相当于黄龙真人的半个弟子,简直是天降造化,大机缘,大造化,连忙对弟子杨戬训斥道。
玉鼎真人满脸厉色,十分郑重的对着杨戬叮嘱道。
杨戬也是通明机灵之人,闻言哪里不知黄龙真人的意思,这是将他当做了弟子,只是有实无名罢了,顿时将九品清净莲台放在了云床之上,自己连忙下了云床,跪倒在地,对着黄龙真人极为庄重的三跪九拜,恭声道。
黄龙真人等到杨戬行礼完毕,这才对杨戬说道。
黄龙真人一挥衣袖,一道清光闪过,落入了杨戬的泥宫丸。
杨戬连忙道谢黄龙真人传法,这才回到云床之上,将九品莲台收入袖中,双目紧闭参悟元神之中多出的法门,不由沉迷其中,如痴如醉,不可自拔。
“师侄谢过师伯!”
黄龙真人看着伶俐的杨戬行如此跪拜大礼,也不阻止,脸上笑意盈盈。
玉鼎真人见状,大喜,三跪九拜这可是弟子拜师才用的礼节,黄龙真人不可能不明白其中的意思,黄龙真人却没有拒绝杨戬的大礼,就是默认了杨戬可以在他门下听道,继承二龙山麻姑洞的道统,杨戬自此一人独挑玉泉山和二龙山的传承道统,可谓是机缘深厚了。
不过眨眼间,天色就黯淡了下来,杨戬这才大略的参悟了一遍三世法身法门,只觉得深奥无比,无上玄妙,难以理解,却也知道这是因为自己境界不足所致,也不纠结,缓缓睁开了双眼,略微有些迷茫,茫然的看了一眼黄龙真人和玉鼎真人两位师长,这才有一丝清明之色在眼眸深处升起,回神过来。
黄龙真人瞥了一眼天色,玉鼎真人这才注意到天色已晚,连忙起身,对着黄龙真人告辞道。
杨戬紧随其后,跟着行了一礼。
黄龙真人和玉鼎真人也不理会参悟法门的杨戬,师兄弟二人聊了起来。
玉鼎真人极为认真对着黄龙真人承诺道。
黄龙真人这才放心的点点头,经历了杨戬对他行了三跪九拜的大礼之后,二人的关心明显更亲近了一步,所以黄龙真人才会如此苦口婆心的叮嘱玉鼎真人,不然他绝不会如此啰嗦。
杨戬闻言,点点头,明白黄龙真人的爱护之心,心下熨帖,不曾言语。
玉鼎真人这才和杨戬二人离了二龙山,回了玉泉山霞光洞,一心苦修,静等大劫开启。
却说,娲皇宫中,有一颗先天灵珠,久在圣人身边,得了造化,生了灵智,只是如今洪荒世界先天灵气终究比不得太古之时,所以化形极为困难,女娲娘娘为此只能将其真灵收取,投下三十三天外,让其轮回转世。
黄龙真人微微点头,颔首说道。
“天色的确不早了,我就不留你们了!”
“如果遇到难事解决不了,你可以来二龙山!”
且说,三年零六个月前,太乙真人领法旨来到殷夫人闺房,在夫妻二人行房之时,射出一缕造化生气。殷夫人自此怀胎三年零六个月,却是不曾生产。
李靖元配殷氏,生有二子,长曰金吒,次曰木吒,长子金吒拜了五龙山云霄洞文殊广法天尊;次子木吒拜了普陀山落伽洞慈航道人为师。
一门三子,俱与道门牵扯不清。太乙真人脚踏一朵白莲而来,远远望见陈塘关。
元始天尊看着自三十三天外降落的灵光,眼中闪过一道精光,心中有着无数算计闪过,良久才敲响金钟,将十二金仙中的太乙真人召来,秘密叮嘱了一番,太乙真人这才匆匆下了昆仑山,前往山下殷商的陈塘关,准备等待灵珠子降世,收其为徒。
原来,元始天尊知道灵珠子乃是娲皇宫灵宝,寄托人身,非比寻常,一般十月怀胎血肉之躯根本不够此等灵物所需,唯有暗合天数,足足怀孕三年零六个月,才有充足精血够灵珠子寄身,否则殷夫人难免精血大亏而身陨。
(本章完)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