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尼禄的神色一直都不怎么好看,随着阿尔托莉雅将他们带向阿瓦隆的路口,尼禄第一次知道了这个世界上还有吃不饱的人。
正所谓吃不起面包为什么不去吃奶酪?
这在尼禄看来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可如今她见到的一切,无异于是一种冲击。
虽然高卢那边也有吃不起饭的人,可那时候尼禄只是认为他们是受到了战争的影响。
可这远离战火的不列颠依旧如此,若是战争爆发……
“这就是凯撒要推翻余的理由吗?”
尼禄在来到这里之前对于凯撒的说辞是不屑一顾的,一切叛乱的源头不过是利益的分配问题。
尼禄确实动摇了,如果罗马真的因为她而毁灭,那么不正说明凯撒是正确的吗?
他们的反抗就毫无意义了。
“皇帝的权能也是有极限的,你不能保证下面的人会百分百执行你的命令,无论是谁来当这个皇帝都一样,你的问题只是没有发现罢了。”
这些年尼禄做的事情就是削弱长老院的权力与利益,并且将其分给了底层的人民,可为什么这个世界上还是有这么多的苦难。
“不用想太多,如今可是战争期间,一切情绪都要压下,不要被影响了。”
“朱庇特大人?您能解答余的疑问吗?”
“超越人类?”
尼禄有点半懂不懂,人类就是人类,即便再强也是人类,何谈超越一说。
“人类太过脆弱,肉体会被时间腐朽,精神会被欲望侵蚀,当物资与精神都成了千疮百孔的模样,人类还能做什么呢?”
要治理一个国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皇帝昏庸臣子忠诚,皇帝贤明臣子腐败都是不可取的事情。
“人的力量是有极限的,而将一个国家永远延续下去并非人类能做得到的事情,除非……超越人类。”
以马内利也适当插入这个话题,显然他和宙斯的斗争无时无刻都在持续着。
人类的个体虽然脆弱,可整体依旧强大,相较于整个人类史,罗马帝国也不过沧海一粟。
“可倒在路上的为什么是你。”
以马内利明白宙斯所言不错,可是谁愿意成为路上的枯骨,称为后人的垫脚石。
“人类还能传承。”
宙斯自然不可能让以马内利的思想扎根尼禄大脑。
“经历过失败才能明了正确的道路,即便倒在了路上还有后来的人总结前人的失败,人类总体上依旧在前进。”
罗马的延续,帝国的辉煌即便千百年后依旧闪耀发光,这才是尼禄甚至之前罗马皇帝的目标。
针对人性之中的弱点吗?
宙斯看着以马内利没有阻止,这种东西只有靠着自己去战胜,其他人什么也帮不了。
如果自己一人就能做到,那么何必要去将希望寄托给所谓的后人。
“全人类之类的话太过假大空,你其实明白你想要的是什么对吧。”
没错,尼禄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在这个时候你能去听别人的意见,可最后的选择是要发自你的内心,不要在迷茫的时候随意做出决定。”
宙斯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就去找藤丸立香她们,她是活在这个时代的人,宙斯不会干涉她的选择。
若是尼禄需要安慰,他可以给予;
“皇帝应当有自己的主见。”
宙斯留下这样的一席话,登时让原本有点魔怔的尼禄恢复了一丝神彩。
“余……没有主见吗?”
只是最后要如何做都是她们的自己的事情,这是属于人类的时代了。
更别说……尼禄那家伙的体内,也有着某个有趣的东西,那也是宙斯刚刚发现。
那是维纳斯……也就是阿芙洛狄忒的神性残余,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在尼禄的身上,可有着她的神性,也不至于被以马内利三言两语忽悠了。
若是尼禄需要指引,他可以给予;
若是尼禄需要策略,他可以给予;
……
宙斯明白以梅林那家伙的个性可是出了名的怕麻烦,如今这个特异点内不但有宙斯还有以马内利,危险程度直接拉满了。
从者悍不畏死的原因不外乎两点,其一便是其本身的性格,其二便是他们本身就是死人,一点也不怕再死一次。
梅林就不一样了,他可还是好好活在这个世界上,漫长的人生尚且没有爽够,世间的乐子亦没有看完,怎么可能就这样心甘情愿地去死。
“真是奇怪,梅林应该在这里才是,为什么却不见人影?”
阿尔托莉雅似乎在找寻某个人,可是寻了许多次却一点也没有踪迹。
“如果是梅林的话,那么可不用找他了,那座石塔只是他自我封印的地方,只要他想随时都能离开。”
以马内利回来了,他的面色依旧平静,没有任何成功的喜悦,也没有失败的落寞。
“没有,人类的顽固与愚钝总是超出预期。”
以马内利并没有彻底说服尼禄,不过这在他自己看来无异于是失败,并且更加加深了自己的看法。
“既然如此那么就不去等他了。”
阿尔托莉雅虽然想给梅林辩解两句,可话到了嘴边就显得有些苍白无力,最后还是压下这个话题带着众人前往更深处。
“你成功了?”
宙斯明白以马内利的谬误所在,作为神子降临的耶稣虽然有着上帝的权能却并非全知全能。
他虽然知道许多,亦能做到许多,可脱离三位一体的状态之后确实距离全知全能差一丝距离。
如今以马内利的思维继承了早期的耶稣思想,他认为世人不过羔羊,而他便是放牧人。
人类是愚昧的生物。
除了人类自身有错之外难道还有别的答案吗?还是说他自己错了,这怎么也不可能。
“绝对高的视野反而限制了你的思想。”
在阿尔托莉雅的带领之下,森林里很快就起了迷雾,藤丸立香等人尚且不清楚发生了什么,可宙斯却能感觉到他们正在穿越世界与世界之间的缝隙。
“似乎是察觉我们到了,他们藏起来了。”
即便还没有真正抵达星之内海,可以马内利却能感觉到,原本藏在星之内海的乐园妖精们却不见了踪影。
这并非自认高贵,而是他自认有着份能力。
“真理不证自明。”
以马内利不想多做辩解,因为真理这种东西不需要去证明,它本身就存在那里,何须多说什么。
至少在这件事上以马内利和宙斯的观点一致,只有死掉的乐园妖精才是好的乐园妖精吧。
大概这些乐园妖精也有一点自知之明,在面对宙斯和以马内利的时候才会第一时间躲起来,这里想来也有梅林的帮助吧。
“这里就是星之内海?”
“不也挺好,如果要和那些不靠谱的家伙接触,那不知道要闹出多大的乱子。”
一想到这些面对游星尖兵都能睡过头的种族,即便是宙斯也会思考这样的种族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有一说一确实。”
即便是见过罗马无数繁华的尼禄都短暂失神,更别说那些对下一顿饭能不能吃到面包而担心的人民了。
“如果救赎降临,让这片花海降临全世界也不是不可能。”
以马内利风轻云淡地说着恐怖的事情。
拨开迷雾,一座巨大的花海出现在众人的面前,而在花海的中心一座浮空石塔屹立于此,似乎已经存在了千万年,又似乎刚刚建立一般。
“这里就是星球的起源,锻造星之圣剑之地。”
宙斯看着这个世界,在这里不会为任何生存资源而担忧,对于外面的人而言这里无异于天国。
圣枪当年最初的主人并非阿尔托莉雅,而是来自于阿尔托莉雅的宿敌,不列颠的白龙伏提庚。
那是一个不解除圣剑上十三封印就无法击败的可怕敌人。
“虽然已经带你们来到这里了,可我依旧不认为面对这个特异点需要动用圣枪,就算领军之人是凯撒大帝,我也不觉得我会输给他。”
这个世界的能量是守恒的,无论是第二法还是第三法都做不到类似永动机的效果,若是将这份独属于星之内海的奇迹遍布全球,怕不是那破烂不堪的大源要被一口气抽干。
短暂的救赎之后便是无尽的地狱。
“我能带你们来的地方就是这里了,当年我来这里的时候圣枪已经被伏提庚带走,我并不知道它原本的位置。”
“如果只是凯撒的话倒也简单了,这次凯撒不过是一个副手。”
“副手?”
藤丸立香不由一惊,能让那位凯撒大帝成为副手,敌人的真面目究竟是谁?
虽然在带兵打仗上的战术战略层面阿尔托莉雅有所不足,可成为英灵之后有些技能的出现就能弥补这一点。
以领袖气质这个属性为例,阿尔托莉雅已经达到了B级,而凯撒静静只有C级,这明显是优势在我。
毕竟对付罗马人阿尔托莉雅可是行家啊,当年她能击败剑帝卢修斯,如今也不是不能战胜凯撒。
“竟然连神祖也认为这是余的错误吗?”
尼禄作为罗马信仰的拥护者自然对神祖罗慕路斯怀有敬畏之情,如今罗慕路斯的出现基本上是对其一切的否定。
“何必过早下这个定论,咱们只有见过面之后才能断定他的想法,而且一个国家的堕落不能全部怪在一个人的身上。”
“罗慕路斯,将罗马从城邦带向国家的人。”
此时的宙斯自然明白对方是阿瑞斯的儿子,也是自己的孙子,更是继承了阿瑞斯的性格对长辈没大没小。
一想到这里宙斯就莫名叹气,他老宙家究竟做了什么孽,生了一群这样的奇葩玩意。
“自称为聪明,反成了愚拙,将不能朽坏之神的荣耀变为偶像,彷佛必朽坏的人,和飞禽走兽昆虫的样式。”
“他们将神的真实变为虚谎,去敬拜侍奉受造之物,不敬奉那造物的主。主乃是可称颂的,直到永远。”
“因此神任凭他们放纵可羞耻的情欲。他们的女人,把顺性的用处,变为逆性的用处。”
宙斯在一旁稳定尼禄的情绪,而且他说的话并没有问题,一个国家的兴衰涉及到方方面面,绝不是以一句女子误国皇帝昏庸就可以概括。
这不过是推卸责任的话语。
“因为他们虽然知道神,却不当作神荣耀他,也不感谢他。他们的思念变为虚妄,无知的心就昏暗了。”
罗曼医生头疼不已,他已经对以马内利的身份有了猜测,如果真的是他……那么宙斯就完全不将将之视作战力。
宙斯的降临本质上就是为了牵制以马内利而存在。
“医生,以马内利说了些什么?”
……
以马内利念叨着《圣经》的内容,这出自《新约·罗马书》的内容看似在描绘一个基督徒眼中的罗马城,其实更多是对如今罗马的指责。
“他们既然故意不认识神,神就任凭他们存邪僻的心行那些不合理的事。”
罗曼医生明白耶稣降临并且前往罗马,其本质目的就是解救当时的罗马的人类并且以此为基点带来全人类救赎。
毕竟那个时候的罗马可谓是世界的极点,当时最强的两个国家之一。
“罗马的奢靡之风并非因尼禄而起,不过尼禄在此基础上继承并且发展了起来。”
藤丸立香不是基督徒自然不明白这些话出自哪里,只是她也能感觉到以马内利若有所指。
这种全程谜语人的家伙真的有点讨厌。
“《圣经》之中的内容,那是以马内利对罗马如今的模样给出的答案。”
无论何种立场,没有人能否认罗马存在之时,其发出了何等文明之光,可这份文明之光却照不到底层的人民。
此时的尼禄无比动摇,以马内利的话显然颇有成效,胜利的天平似乎朝向以马内利偏转。
“满心相信,神所应许的必能作成。”
宙斯给出了回应,只是这一次他用的不是自己的话而是《新约·罗马书》第四章第二十一段。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