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没人比我更懂当反派 > 第二十一章 干净又卫生啊,兄弟们 4.2k'

第二十一章 干净又卫生啊,兄弟们 4.2k'

作者:紫夜弦歌 返回目录
        

数日后,印度,比哈尔邦中部。


        

天色似亮未亮,一列古旧的火车在荒原上轰隆行驶,有些斑驳寒酸的软卧车厢中,萨麦尔曲指勾勒出了几许痕迹,加固了下魔术结界,以隔绝正节车厢中若有若无的咖喱味和磨牙声,随即低头继续翻看手中的一本《金刚经》。


        

纸页哗啦的翻动下,本该睡在上铺的小杨玉环,钻进萨麦尔的怀里,如同睡在干草堆中的小兔子般,蜷缩着身子,抱着萨麦尔的一只手陷入酣眠,娇憨的俏脸上洋溢着轻快的笑容,似乎又做了一个好梦。


        

吐槽的同时,玉藻前抬头瞥了一眼上铺表面上正在翻书阅读,背地里却时不时瞟向对面下铺的芥雏子,忍不住又是一阵腹诽。


        

怎么这年头连狐狸精也这么卷?还要竞争上岗……


        

对面某位身穿印度特色服装“纱丽”的狐狸精,看了眼手上的票根和被霸占的位置,不由郁闷磨牙。


        

嘁,刚挡下一只,又来了一只。


        

萨麦尔透过结着成薄霜的车窗向四周张望,漆黑的夜里,只有微弱的灯光在清冷的空气里闪烁。


        

“准备一下,我们快到站了。”


        

“呜——!”


        

汽笛长鸣,火车似乎慢了下来。


        

毕竟,印度的火车环境,懂得都懂,即便是最高级的软卧,也好不了多少。


        

四周没有站台,众人只好从车厢里跳到地面上,左右一看,只有几个人下车,四周一打听要去的目的地,还有好远的路要走。


        

对铺毫无睡意的两人麻利起身,收拾好简单的随身物品,没等火车停稳,就飞快地冲出车厢。


        

哪怕一秒,都不想在这充满咖喱味的交通工具中多待。


        

随着火车的颠簸,那一具具在寒风中摆动着身体,好像一条条挂在上面的肉虫,在黑夜下交织蠕动,让人狂掉San值。


        

刚从归墟返回的四人,齐刷刷地打了个寒噤,连忙摇头驱散脑内滋生的梦魇。


        

短暂的停靠之后,火车继续前行,两侧的车厢外一个个攀附在上面的人影,带着全身的家当,如同吸附在墙壁上的壁虎,数量足有上千之众。


        

同时,每到一处需要停靠或减速的小型站点,数以百计的人拎着大包小包从铁轨两侧的荒野中冲出,争先恐后地跳上还在行驶的火车,挤进外面的“大家庭”。


        

“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走吧。”


        

萨麦尔挥手招呼,抱着小杨玉环,将芥雏子和玉藻前带出车站。


        

这就是传说中的印度“挂票”,别具印度特色。


        

不过好在,他们四人已经下车,宽裕的小金库也让彼此不至于轮落地买挂票的地步。


        

反正,萨麦尔是不敢去租印度本土的牌子货。


        

按照印度航母修完之后多出一堆螺丝,874架米格21战机近一半坠毁的故障率,他也不敢去亲自测试印度人民的工匠精神。


        

出站之后,碍于这鬼地方烂到家的交通环境,众人一拍即合,就地租了一辆车代步。


        

是辆德系大众。


        

萨麦尔刚把熟睡的小杨玉环送入后座,玉藻前则趁机钻进驾驶席,毫不客气地霸占有利位置。


        

“你们放心坐好,车交给我来开!”


        

到时候,车子路上抛锚都是小事,别直接爆炸,把还在车上的他们一块送上天。


        

租来的大众汽车刚好四座,完美贴合人数,里面的配置也是六七成新的良心货。


        

说起来,这还是他的缘故。


        

东海归墟一战,虽以圣枪之力重新缝合地表的缺口,将那只章鱼头重新赶回了虚空。


        

随即,一路上掩盖气息,化作普通人穿越大半个东亚,几乎快要被憋出毛病的狐狸精,等到萨麦尔坐进副驾驶,就带着兴奋的腔调,一脚油门直接踩到底,在颠簸的小路上飙出了坦克进村的气势。


        

萨麦尔顶着一波强过一波的震荡,摸出安全带给自己系上,却是没有阻止这只狐狸精的发癫。


        

为了躲那群满世界抓他配种的疯女人,萨麦尔完事之后,立刻悄咪咪地从华夏开溜,直奔新的目的地——古印度摩揭陀国。


        

本来是一行六人,不过由于种种原因,队伍也在此产生了分歧。


        

但解开十三约束这么大动静,自然相瞒都瞒不住。


        

他在华夏的行踪,也随之暴露。


        

同样,那位始皇帝也随后告辞。


        

一方面,域外邪神的窥视,让这位祖龙心生警惕。


        

姜子牙需要司守昆仑,再加上归墟惊变,烛龙又元气大损,几乎油尽灯枯。


        

为了以防万一,他这位光杆天帝,只能暂代烛龙的职责,净化那道裂隙中渗出的污秽。


        

痴迷于“不死药”和“炼丹术”的始皇帝,恐怕需要好好闭关一段时间,消化此行所得。


        

于是乎,双方就此别过,萨麦尔领着芥雏子、玉藻前、小杨玉环寻访古印度的摩揭陀国,进一步调查仙神远去留下的秘辛。


        

另一方面,他刚从昆仑中刮完地皮,各种极佳的炼丹材料,堆满仓库。


        

而且,作为回报,归墟的那头老龙,还赠予他们每人一缕可以延年益寿的【烛龙之息】。


        

现在看来,他的计策无疑是成功的。


        

毕竟,跑路算是自己的强项之一。


        

始皇帝和姜子牙也在临行前,将舜帝玺印和那枚玉碟交到萨麦尔手上,把这件事全权托付给四人。


        

而出于谨慎考虑,萨麦尔收敛气息,扮演着普通人的身份,带着剩下的三个,迂回绕了一大圈,才从尼迫尔入境印度。


        

从流程上看,卫生居然还不错。


        

干净又卫生啊,兄弟们。


        

思索间,飞驰的大众汽车已经顺着乡间小路走了近一刻钟,5点多的时候,到了一个路口处,上面有一个牌坊,朦朦胧胧之中看到上面的文字是音译“那烂陀”的字样,三人不由眉头一松。


        

若明若暗之中,他们又看到了几个人影,走近才知是个卖煎糕的露天小店,店主是对慈祥的老夫妻。


        

那烂陀,全称那烂陀僧伽蓝,是公元5世纪笈多王朝时期创建的。兴盛于戒日王朝和波罗王朝早期,衰落于波罗王朝晚期,700余年来,它已成为古代印度佛教的最高学府和当时研究印度文化的中心。


        

据说,它的名字是梵文的音译,其意一说是当地一种龙的名字,一说是“传授知识”,一说是“施无厌”,总之,都是褒义的内涵。


        

已经入乡随俗的玉藻前随即摇下车窗,给自己和其余三人各买了一个,吃着早点,又顺着路人指的道朝着最终的目的地进发。


        

此时,距离那烂陀寺已经不远,酣睡的小杨玉环也已经醒来,四人索性停车,徒步前行。


        

不过很可惜,这地方屡次惨遭损毁。


        

据载,辉煌的那烂陀寺毁于1200年前后的兵乱战火之中。伊斯兰历史学家敏哈吉在自己的书中记述:“有一位伊斯兰的首领率兵打到了那烂陀,因为他们宗教信仰不同,就在当地大肆劫掠,并把当地的绝大部分居民,包括‘削发者’(当然是指佛教徒)在内,统统处死,无数珍贵的佛经被付之一炬。”从此那烂陀寺一蹶不振,逐渐湮没。1812年,欧洲人弗朗西斯·布昌南在这里发现了一些塔和大型宫殿遗址,他推断这里曾是祭祀之地和皇家宫殿。半个世纪后的1861年至1862年,亚历山大·康宁汉根据《大唐西域记》记载的距离和方向,推断这里就是那烂陀。1915年印度考古监督局开始挖掘,揭开了那烂陀的真面目。


        

从地理上看,那烂陀位于印度古摩揭陀国王舍城附近10多公里处,也就是距今天印度比哈尔邦中部巴特那县离拉查基尔约11公里处的巴腊贡。


        

神怪小说《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要去的“西天大雷音寺”所在地,实际上就是那烂陀寺。


        

萨麦尔顺手从一处拿来份旅游手册,翻了翻,上面别出心裁地书写着梵文和印度语,内容是关于那烂陀寺辉煌事迹的介绍。


        

那烂陀寺隆盛时期,大师云集,高僧辈出。许多知名的印度佛教大师和域外高僧都在那里学习过,比如龙树菩萨、莲花生大师、戒贤法师,以及65岁赴印度求法、78岁才回中国的法显和29岁出国、44岁载誉回国的玄奘等。


        

好在,这片残败的古迹,如今正在被修复,重新焕发生机。


        

而眼下,最直观的体现就是,越往前走,道路越是通畅,两边的摊位也多了不少。


        

上万名各国佛教徒在100多公顷的佛寺里穿梭往来,各处的讲课声、辩论声此起彼伏,回荡在旷野上空。求佛者在这样的环境里潜心向佛、参佛修业,使印度古代形成的论辩之风在这里得到更好的发挥;师生互参互诘、教学相长,通过问答交流学问,至今令人向往不已。


        

历史上,近1400年前,唐贞观元年(627年)高僧玄奘冒着生命危险,悄悄从长安出发西行、昼伏夜行,偷逃出玉门关,到达高昌王城(今吐鲁番县境),再经铁门关(库尔勒)到库车(龟兹)西行阿克苏,翻过葱岭(帕米尔高原)北麓凌山,往西到达碎叶,再经康国撒马尔罕到乌兹别克西部(大夏)的铁门南下抵阿富汗之巴米扬,到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和斯瓦特地区。


        

这些基本都是佛学的顶流砥柱,由此可见当年的那烂陀寺,生源水平之高,真可谓佛教世界首屈一指的文化圣地。


        

旅游手册上,还有几幅拓印下来的壁画,能透过上面斑驳的痕迹,窥见历史的风貌。


        

随后,学有所成的玄奘法师携带着经、律、论三藏,返回长安,广传佛法。


        

这便是《西游记》的历史由来,只是其中和神话相比,有多少一致就不得而知了。


        

他边走边学,走走停停,前后两年时间(629年),后经今巴基斯坦旁遮普,进入印度北部地区,到曲女城(恒河西岸之勒克),依然是边走边学,终于在贞观五年(631年)抵达了他朝思暮想的摩揭陀国的那烂陀。


        

此时,玄奘已入印2年多。他在各地游历,早已在印度佛学界名声远播。那烂陀上百名僧人手持鲜花,以盛大仪式出城欢迎这位远道而来的异国僧人。当在20位僧侣的陪同下去拜见如雷贯耳的那烂陀住持、全印度大乘有宗的最高权威、正法藏戒贤法师(“戒贤”是梵文的意译,音译为“尸罗跋陀罗”)时,玄奘对他顶礼膜拜,行弟子礼,内心万分喜悦。


        

两人微微一晃身体,各自站直,不由抬头诧异地看向彼此。


        

萨麦尔最先放过来,看向对面,微笑询问。


        

“砰!”


        

正当萨麦尔暗自思索间,一不留神和迎面走来的一道身影,撞了个满怀,手中的旅游手册也甩了出去。


        

“你们,这是要去那烂陀寺?”


        

萨麦尔接过旅游手册,微微点头。


        

“没事吧,小姑娘?”


        

一位棕发棕瞳,留着双马尾,手上套着两枚金环,眉心有着红色莲花状纹饰的少女回过神来,轻笑摇头,随即从地上捡起那本旅游手册,看向翻开的页面,好奇询问。


        

“我们不是去玩,是去找人。”


        

望着眼前活泼灵动的少女,莫名生出亲切感的芥雏子,下意识开口道明来意。


        

“那破地方有什么好玩的?天天都是一堆破树烂石头,我都呆腻了。”


        

少女挠了挠头,百无聊赖地摆手。


        

“刚好,我知道一条能进那烂陀寺的小路,不用排队哦。”


        

顺着少女的指向,芥雏子看了眼附近攒动的人头,不由咽了咽口水,探寻的目光看向领队的萨麦尔。


        

“找人?”


        

少女的眼珠咕噜转了一圈,脸上泛起笑容。


        

似乎是因为正在维护的缘故,越往深处走人影越稀疏,植被反倒越茂密,呈现出一派原始古拙的风貌。


        

一脚深一脚浅地走了足足二十分钟,前面领路的少女仍没有停下的意思。


        

“走了走了,我带你们去,免费的!”


        

此时,热情洋溢的少女自告奋勇,随即一把拽过萨麦尔的手臂,不由分说地领着四人穿过拥挤的人群,朝着那烂陀寺的后院走出。


        

然而,站在原地的身影却纹丝不动,一双蛇类的竖瞳微微眯起,似笑非笑地轻声开口。


        

“快了快了!”少女扭头笑嘻嘻地回答,拽起萨麦尔准备赶路。


        

芥雏子有些耐不住性子,皱眉询问:“还有多远?”


        

“这应该,不是去烂陀寺的路吧?三太子……”


        

瞬间,前面领路的少女猛地停下脚步,脸上纯净无害的笑容随之凝固。


        

三太子.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