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派我当间谍,接头人竟是女帝 > 第八十一章:走一步,看三步

第八十一章:走一步,看三步

作者:人生只有错别 返回目录
        

四月初八。


        

大魏京都。


        

杨府。


        

几道人影出现在这里,皆然是朝中大臣,杨阁老端坐在首位上,面色平静。


        

其余一些官员则在喋喋不休。


        

“改稻为桑之事,如今已经定下来了,我等精心策划的局势,被陛下分力破之。”


        

“没有伤着柳党也就算了,却没想到还间接性帮了柳党一个大忙,杨阁老,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啊?”


        

有官员出声,言语之间充满着无奈。


        

本来他们的想法就是借助改稻为桑,一举歼灭柳党,却不曾想到,弄巧成拙了,没有伤害到对方也就算了,还帮了人家。


        

“宁王殿下远在千里之外,都已经发出告示,会亲自检收粮食,若发现有丝毫不对,送粮之人,当斩不误。”


        

“宁王此举,是为民意人心,可苦煞我等,朝中大臣无数,可却没一人敢护送粮食,这叫什么事啊?”


        

毕竟按照女帝的布置,改稻为桑基本上是成了,要是有任何地方出现问题,层层追责下来,谁都跑不掉。


        

“是啊,而且浙宁府也不知道是谁在背后搞事,竟然直接造谣,说我等护粮过程,中饱私囊,已经引起了百姓愤怒。”


        

在宁王眼中,民心大过于朝中权臣,毕竟宁王手下的幕僚就是权臣,以后登基了,朝中的臣子,在他眼中算什么东西?


        

“唉。”


        

又有官员开口,实在是无言以对,你要说贪污了没话说,可没有贪污,就被直接栽赃。


        

谁还敢护送粮食啊,万一真出了问题,谁担当的起?宁王的威名摆在那里,本身他跟朝中大臣就不太熟,占据一方为王。


        

有官员出声,直接将矛头指向柳严明。


        

然而首位上的杨宁没有回答这个话题,因为他知道,柳严明不会这样做,这样做对柳严明来说没有任何好处。


        

“这般故意栽赃,还需要去想是谁吗?”


        

“借助百姓对官员的矛盾存疑,形成广泛舆论,送宁王一场民意,这种计谋,也只有柳阁老能做到了。”


        

政治本身就是如此,互相换子,敌人取了利益,自己也要取利益,所以柳严明绝对不可能来找自己麻烦。


        

所以答案只有一个,这暗中造谣的人,就是女帝,这是要把他们的路全部堵死。


        

他们收购了大量土地,虽然这一次付出巨大代价,将选址权重新夺回,可损失摆在那里,柳严明自然巴不得朝廷监管力度小点。


        

如若自己愿意贪粮草,柳严明绝对是拍手叫好,这样一来他就可以放心去贪了。


        

“姚广云当真有如此厉害吗?”


        

杨宁心中感慨,本以为女帝登基,他面前的敌人只有柳严明一个,却不曾想到,还有一个姚广云躲藏在暗中。


        

这样一来的话,柳严明就不敢轻举妄动,所有人都必须要安分守己的去做事。


        

手段之高明,让杨宁心中震撼无比,他现在真的很好奇,女帝怎么会有如此智慧与手段。


        

此时,几名官员再度开口,好奇地看向杨宁。


        

“改稻为桑已成定局,就不要再说了。”


        

“大人,您说几句啊。”


        

“是啊,大人,您在想什么?”


        

的确,当大魏宝钞四个字说出后,几名官员顿时沉默了,对比改稻为桑,大魏宝钞更加重要,这涉及到的利益,是改稻为桑的几百倍乃至于千倍。


        

“大人,之前我等的计划,是铲除柳党,再推行大魏宝钞,如今柳党势力丝毫未动,推行大魏宝钞是否有些不明智啊?”


        

“眼下最为重要的事情,则是大魏宝钞。”


        

杨宁开口,他说出自己的想法。


        

“不。”


        

杨宁摇了摇头,望着几人缓缓开口。


        

有人开口,提出疑惑。


        

其余几人也纷纷点头,朝堂上有柳严明在,大魏宝钞的推行,估计有些难了。


        

杨宁望着几人,问出这个问题。


        

此言一出,几人不由皱眉,燕王支持李杰,这点他们知道是杨宁在幕后做的,可没想到宁王也是杨宁拉下场的。


        

“眼下刚好是大魏宝钞推行的最佳时机。”


        

“诸位知道,为何老夫会说动燕王与宁王支持李尚书吗?”


        

有人出声,可他自己也没有绝对的把握,只是顺着意识去说。


        

“不。”


        

这还真有些惊人。


        

“应当是为了让李杰得到选址权,既让柳党元气大伤,又能完成我们最后的计划?”


        

“而老夫虽然请两位王爷入场,看似是要将柳党置于死地,可实际上就是为了推行大魏宝钞。”


        

“自选址权争斗愈演愈烈,柳党下面的豪绅世家,以及大魏诸多商行已经对柳党产生了疑虑。”


        

杨宁摇了摇头,旋即站起身来,满是沟壑的面容上,满是平静。


        

“朝堂之上,没有人可以独占好处,改稻为桑上柳党仗着独大,想要得到全部利益,所以他们差点付出血的代价。”


        

“柳严明担不起这么大的损失,只能让下面人承担,可人心终究是贪婪的,尤其是这帮商人,没有丝毫仁义道德。”


        

“他们受到波及,便会痛恨柳严明,不会彻底相信柳党,所以大魏宝钞若在这个时候推行。”


        

“陛下手段通天,让所有人入场,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落实改稻为桑。”


        

“看似柳党损失惨重,可真正损失的人是谁?绝不可能是这批朝中官员,就是下面的豪绅世家。”


        

“只要运用的好,便可将宝钞重任牢牢握在手中,一旦掌握,燕王与宁王将毫不犹豫支持我等,甚至就连秦王都有可能放弃柳党。”


        

“尔等......明白吗?”


        

“必然需要下面人支持,可刚刚上了一次当的各地豪绅,自然而然会谨慎起来,同时改稻为桑又是柳党眼下需要做的事情。”


        

“他们既难以分心,又与下面人产生隔阂,所以这对我等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这就是提前埋子,走一步看三步。


        

当下,几名臣子纷纷惊讶,仔细一想,顿时明了。


        

杨宁缓缓出声,将自己的想法说出。


        

是的,政治斗争就是这样,杨宁格外明白,一个选址权搞不死柳严明,可在这种情况下,他如此卖力的去支持李杰,就是因为‘大魏宝钞’。


        

--


        

--


        

今天还有四更,不过具体时间不清楚~也不管什么更新字数限制了,拉到吧,不然一天两更,我自己写的也难受。


        

顺带着求推荐票,满一千张加一更,加的都会在周五、周六、周日更新,累积到周日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