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九十五章:全村请愿,带头人!

第九十五章:全村请愿,带头人!

作者:早餐羊奶 返回目录
        

朱元璋眼中意动一闪而逝,随即唇角抽抽。


        

没好气扭头,“是你自己想去!别引诱咱!”


        

马秀英见心思败露,也不尴尬,笑道:“是,我是想再去看看四郎妙云,可我不像某些人,我从不掩饰啊!”


        

“某些人只能听着送上来的汇报,猜忌、胡思乱想。”


        

“土桥村什么模样,他也不知道。”


        

“四郎家到底如何布局,院中的杏树长在哪里,锄头、头到底摆放在哪里,也只能靠想象,想想我都为这个人,感到可怜。。”


        

“眼红、猜忌四郎小夫妻俩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能听听调查报告……”


        

马秀英脸上笑容消失,猛地起身,整理衣服,冷冷道:“朱重八,伱就犟吧!”


        

“你把四郎废为庶人,我不说什么,你是父亲,更是一个君王,为了国家稳定,为了江山社稷,未雨绸缪这些都是应该的!”


        

“但你要想清楚。”


        

啪!


        

朱元璋脸皮挂不住了,拍案掩饰,愤怒道:“咱一点儿都不想知道这些!”


        

“你也别想去!你要敢背着咱私自去土桥村,咱就马上把他贬到岭南!”


        

“你总有老的一天!”


        

“等你老了,内心虚弱、空虚的时候,想找个人和聊聊天,说说真心话的时候,孩子们都会因为你现在的冷酷无情,不愿搭理你!”


        

“远离你!”


        

“你做了皇帝后,本来就已经是孤家寡人了!”


        

“敢和你说实话,敢和你说真话贴心话的,只有家人了!”


        

“对孩子们还如此,总有一天你会后悔的!”


        

喊完后,坐下喘气,气的嘀咕道:“你就仗咱惯着你,在咱面前放肆!”


        

“倔驴!”


        

外面,马秀英快步走着,听着身后传来的声音,气骂一句。


        

“那时候,你就真把自己活成孤家寡人了!”


        

话罢,马秀英黑着脸,甩袖离开。


        

“咱不会虚弱!咱也绝不会向任何人示弱!咱是朱元璋!”朱元璋气呼呼,冲着马秀英离开的方向,大声喊道。


        

都要在暮年时,被狠狠打脸!


        

……


        

皇宫内发生的事儿。


        

是人都有虚弱的时候!


        

皇帝也不例外。


        

壮年时说的大话。


        

也有麻烦。


        

两人都是井井有条的性格,习惯每天抓紧时间,做完做好有计划的事情。


        

留出足够富裕的空闲时间。


        

朱棣无法知晓。


        

平凡日子的每一天,除了计划内的事情,每天也总会有新的状况出现。


        

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日子因有安排而充实。


        

又因时时刻刻,都有意料之外的事情而不平淡。


        

……


        

应对生活中的意外状况。


        

即便意外状况和计划发生时间上的冲突,也不怕。


        

沉着耐心应对就行了,随时调整一天计划,一段时间计划。


        

一场秋雨,在午后下起。


        

淅淅沥沥,一直下到临近放学时。


        

乡亲们像是约定好了,穿着蓑衣,举着油伞,或者干脆举一片大大的荷叶,来到学堂。


        

秋收后。


        

朱棣没事可做了。


        

乡亲们则开始忙碌着抢收旱地种植的棉花。


        

采绿揉了揉脑门,其他孩子瞬间板板正正坐直,继续认真作课业。


        

话罢,朝朱棣看去。


        

朱棣笑着点头,走了出去,看着在祠堂大门下避雨的八叔等人,快步走过去,询问:“八叔,你们怎么来了,下雨天,担心孩子们?”


        

正在监督孩子们作课业的朱棣和徐妙云被惊动。


        

孩子们也好奇转头张望。


        

徐妙云轻轻敲了敲采绿的脑门,笑道:“都专心作课业。”


        

一群叔伯婶子,纷纷笑着打趣。


        

“拜,先生!”


        

这时,学堂内传出孩子们放学的拜别声。


        

“四郎,俺们担心这群猴崽子干啥!”


        

“就是,这点雨,还能把人淋坏了?”


        

……


        

八叔等人看看朱棣,又看看徐妙云,欲言又止……


        

徐妙云笑着说:“咱们去学堂说吧,有坐的地方,而且孩子们读书以来,大家也没来学堂看过。”


        

“大丫说的对,大家一起去学堂内,有什么话,坐下来说。”朱棣笑着赞同这个提议。


        

紧接着,一群猴孩子嬉笑打闹着冲出来。


        

等安顿孩子们离开后。


        

朱棣这才询问:“那大家……”


        

“俺来说吧。”八婶儿自告奋勇,看着徐妙云,说道:“前些日子,大丫说想跟我们换点棉花,给孩子们做儒衫。”


        

“这怎么能行呢!”


        

“四郎大丫,你们免费教孩子们知识,俺们已经感激的不得了了,给俺们孩子做那啥儒衫,怎么还能让你们换!”


        

一群人来到学堂,在孩子们上课的位置坐下。


        

朱棣和徐妙云并排坐在前面。


        

朱棣笑道:“八叔,大家有什么话,尽管说,不用拘束。”


        

……


        

朱棣和徐妙云相视一笑。


        

朱棣忙抬了抬手,说道:“八婶儿,我和妙云是觉得大家可能,并没有计划给孩子做新衣服的打算,这笔钱,准备从咱们学堂经费里出。”


        

八婶儿话音刚落,众人纷纷开口。


        

“对!我们真要答应了,俺们成啥人了!”


        

“四郎,你们就说,这儒衫到底长啥样。”


        

虽然大家或许不懂‘自卑’这个词汇。


        

但知道,别人有,自己没有。


        

别人穿的干净整洁,自己穿打补丁衣服那种感受。


        

“这儒衫,就是读书人穿的衣服。”


        

“明年不是去参加童生考试吗?到时候,别的孩子都会穿儒衫……”


        

听闻朱棣解释,众人都明白了。


        

八叔重重拍了下膝盖,“四郎大丫,我们明白了。”


        

“这事儿就交给俺们自己来做!”


        

“当爹娘的,孩子们争气,俺们砸锅卖铁也得支持!”


        

在村里,孩子穿的破点没什么,出门在外,怎么也得穿的像样点。


        

尤其,还要和一群乡绅老爷家的孩子,同坐在一个考场。


        

啪!


        

朱棣知道徐妙云担心什么,笑着询问:“那女孩子呢?我和妙云准备给所有孩子都做的。”


        

“春晓、采绿她们虽然是女孩子,可也希望得到一件,和东旭他们一模一样的儒衫。”


        

众人这才完全明白,朱棣和徐妙云的考虑。


        

“何况,这也不需要额外花销,无外乎,就是用自家中的棉花,织布做衣服罢了。”


        

“等棉布织好,大丫教教各家各户,怎么做这儒衫就行!”


        

徐妙云给朱棣使眼色。


        

“大丫,不是俺们偏心,手心手背都是肉,只是很多时候,实在是人穷志短,只能先紧着男娃,可今年咱们的日子,也不差,叔不敢保证,往后都能这样,但今年,俺肯定给采绿做一身儒衫!”


        

……


        

看着有女娃在学堂上学的叔伯婶子,纷纷表态,徐妙云眼睛有些发酸,笑着点头。


        

有女娃家的,还的确没想过给女娃做儒衫。


        

“做!”


        

“对!做!”


        

八叔讪笑,一咬牙,说道:“前些天,官府入村收田税时,俺们听周浪和几个衙役聊天。”


        

“聊到了蒋青天说过的一些话。”


        

“蒋青天说:土桥村会慢慢和其他村儿拉开距离,把其他村儿远远甩在后面。”


        

“各位叔伯,事情商量完了,那咱们回家吧。”朱棣笑道。


        

“四郎,还有件事情。”八叔开口,看了看乡亲们,有些为难,不知如何启口……


        

朱棣笑了,“八叔,你可是上过战场的大老爷们儿,怎么还吞吞吐吐的?”


        

“带着我们,把日子过的再好一点。”


        

八叔用最快的速度,把话说完后,就马上把头低下。


        

毕竟,他们这种行为,多少有点得寸进尺了。


        

“俺们好奇,就跟周浪打听,蒋青天为何这样说。”


        

“当时周浪和很多官府的人,都说,蒋青天说:因为咱们土桥村有四郎你指点。”


        

“那天后,俺们就一直在琢磨这件事,今天来,就是厚着脸皮,请四郎当咱们村儿的带头人。”


        

朱棣则愣怔了。


        

当带头人?


        

这份信任,太沉重了!


        

帮忙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人家四郎,凭什么就一定要带着他们这群除了种地,啥都不懂,啥都不会的累赘!


        

其他乡亲,也全都不好意思的把头低下。


        

蒋胖子,什么时候,都有这种影响力了?


        

朱棣哭笑不得。


        

八叔连忙摇头:“当然不是了,蒋青天那些话,只是给俺们提了个醒,没听到这些话,俺们这些人的脑子,就想不到让四郎你当带头人。”


        

徐妙云则含笑,用余光偷偷看着朱棣。


        

朱棣好一会儿才回神,看着不好意思的乡亲们,笑着询问:“八叔,你们大家就这么相信我?”


        

“就因为蒋进忠说的几句话?”


        

就连蒋进忠都巴巴的往土桥村跑,求四郎指点。


        

徭役期间,四郎卖鱼,更是证明了四郎的能力!


        

‘土桥村会慢慢和其他村拉开距离,把其他村儿远远甩在后面!’


        

“俺们相信四郎你的本事,并不是因为蒋青天几句话!”


        

是他们用眼睛、用心感受做出的判断!


        

四郎做事认真、处事公平,能力更是没的说!


        

徐妙云没说话,只是静静坐在旁边。


        

她不会干涉四郎的决定。


        

无论四郎做什么决定,她都支持……


        

作为土桥村人,谁不想!


        

四郎就有这个能力!


        

乡亲们眼巴巴,紧张期盼看着朱棣。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