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一百五十章:马秀英训夫,朱棣宣布好消息

第一百五十章:马秀英训夫,朱棣宣布好消息

作者:早餐羊奶 返回目录
        

马秀英看到朱棣真有离开大明的打算时。


        

脸色微变。


        

转头瞪视,“被我猜中了吧!”


        

“你那套老子做派,再不改,真把老四逼走,我跟你没完!”


        

朱元璋唇角抽抽,黑着脸催促,“你别跟咱置气,后面的内容,伱看了肯定会高兴,而且事情也没糟糕到这个地步。”


        

哼!


        

马秀英气的哼了一声,转头继续去看密奏内容。


        

当看到土桥村百姓的准确预测,不由笑了,故意挤兑道,“书上总说百姓愚昧,要我看,百姓的眼睛,比某些人都明亮!”


        

“这预测就很准嘛!”


        

‘咱怎么觉得,你在指桑骂槐!’


        

朱元璋脸更黑了几分,看着马秀英,笑着合上密奏,放下,没好气道:“这会儿你高兴了吧。”


        

“徐达昏聩糊涂,眼睛还不好!早晚有一天,得悔青肠子!”


        

……


        

见朱元璋虽然脸黑黑的,却露出一丝丝动容。


        

马秀英抓住时机,语气尽可能平缓,语重心长道:“其实有些话,早想和你说了,一直没有一个好的契机,切入口。”


        

“嗯,挺高兴的。”马秀英一点面子都不给,直言不讳,“我提醒过,你却不听,现在四郎的心思,应验了吧?”


        

“就连百姓都认为你糊涂、昏聩、一定会后悔,重八,你难道不该反思反思吗?”


        

“你回顾你这一身,小时候,你家穷的连饭都吃不起,把你送到皇觉寺,在寺庙里你混到了一口饭,同时,在寺庙中,接触到了知识,诵经念佛,读书识字……”


        

“然后你以和尚的身份,化缘游历天下,在这个过程中,你见到了很多事情,行万里路,学到了很多。”


        

没契机,说了也白说。


        

这个倔驴男人,根本听不进去。


        

这是他的亲身经历,他当然知道了。


        

很多,还是他告诉秀英的。


        

……


        

朱元璋慢慢坐下。


        

“打天下那会儿,我作为你的枕边人,都看在眼里,你每天都在进步,智谋、城府、心计、看待事物的全面性……总之方方面面,或大或小,每一天的朱重八,都比前一天的朱重八更强一点。”


        

……


        

就比如,跟随义父造反之前的事情。


        

……


        

“你可别说,上天眷顾,选定你们朱家,你是天定的皇帝,历朝历代,宣扬类似的言论,什么目的,你我都清楚。”


        

朱元璋唇角抽抽。


        

“那么多造反起义的人,那么多出身比你好的,张士诚、方世珍、陈友谅……”


        

“你就没想过,为什么偏偏最后就是你成功了?”


        

老四已经被赶走了,她要再不说,重八就一直意识不到身上的问题。


        

“所有造反者中,你的出身算是最微末的一类,可最后却是你成功,我看最大的原因,是你每天都在进步,每一天都比前一天的自己强。”


        

马秀英却视而不见,整个家里面,这些话,除了她,或许也就老四敢说。


        

就是标儿,都不会说这么忤逆的话。


        

唇角情不自禁向两侧咧。


        

“咱……”


        

“日积月累,厚积薄发,你的优秀,超过了其他人!”


        

朱元璋顿时乐了。


        

一盆凉水,劈头盖脸浇下来。


        

朱元璋还保持着咧嘴,得意笑着的姿态,眼角狠狠抖了抖,面部表情才恢复,黑脸道:“你继续说,也就是你,换个人,咱……算了,你说吧,咱今晚只带着耳朵。”


        

哼!


        

刚开口,准备自己夸夸时,马秀英就及时冷哼一声,“我还没说完!”


        

“你满足于取得的成就。”


        

“陶醉于自己的功业!”


        

马秀英又好气又好笑。


        

“可你自从当了皇帝后,我就再也没看到你的进步,相反,你还在退步!”


        

老四当初给重八提议,皇子不实封疆土。


        

忤逆了他。


        

“你所做所想,就是想守住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你变得故步自封,你变得多疑猜忌、你变得霸道!”


        

……


        

当朝就下旨,把老四贬为庶人、逐出族谱!


        

老四安之若素,欣然接受,去做农民。


        

重八就霸道固执,甚至不愿意,暂缓事态,留出一些时间,好好去想一想老四那番话。


        

在朝堂上,放任符合他心意的朝臣,去攻击老四。


        

现在后悔了?


        

晚了!


        

他还多疑猜忌,一刻不停的监视,老四任何细微举动,都要被放大观察。


        

……


        

……


        

马秀英摊开后,就没有保留,趁着这个契机,把这段时间,积压在心里的话,一股脑全都说了出来。


        

老四不干了!


        

而这个倔驴男人,又要发扬他那种,老子想怎么就怎么的老子做派!


        

朱元璋脸一片漆黑,手握紧、松开,反复着。


        

但他又不得不承认,这些话,没有半分冤枉他。


        

话很刺耳。


        

自从登基后,就没人说过这种话了。


        

“你没有雷霆震怒。”


        

“而是选择给老四一个机会,现在会是什么样的光景?”


        

“重八。”马秀英暗暗吸了口气,越说她的情绪也越发激动,语气难免越来越尖锐。


        

调整一下,在朱元璋抬头看来时,重新语重心长道:“你好好想想,当初老四提出拒绝实封,就想当个没有实封藩王时。”


        

那混球做出类似刘家村那种露脸的事情。


        

天下人就都知道,那是他朱元璋的儿子。


        

朱元璋唇角抽抽。


        

他现在就不用后悔了!


        

几十年夫妻,彼此都太熟悉了。


        

马秀英看着朱元璋的脸色,就知道朱元璋内心在想什么,


        

现在好了,他儿子做了露脸的事情,他这个当老子的,却深藏功与名!


        

……


        

“因为你的霸道、固执、故步自封,错失了一次,对于咱们家来说,抉择正确道路的实验机会!”


        

哎!


        

没好气笑了,敲了敲梳妆台,“你别尽想自己错过的好事,你不光错过了已经发生的那些,你还错失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当初你肯答应老四,给老四个机会,做个没有实封疆土的藩王,就能对比一下。”


        

“对于咱们家这种情况,到底是实封好,还是不实封好。”


        

可如果这个倔驴男人,当时以皇帝的身份,把事情压一下,冷处理一下。


        

多一点时间,冷静理智考虑。


        

马秀英默默叹了口气,眼底遗憾一闪而逝。


        

其实,她也是后来才考虑到这些的。


        

稀里糊涂还好。


        

明白后,难受的窝心,下意识脱口说道:“所以咱要挽救他,把他拉回……”


        

或许,就不会错失这样一个皇族道路抉择的机会!


        

朱元璋也彻底听明白了。


        

“你现在逼着老四回来当燕王,你不是挽救,是想让他不得善终!”


        

“从他被你们逼着喊出夺嫡争储时,形势已经变了!”


        

啪!


        

马秀英猛地拍案而起,指着朱元璋,怒道:“挽救?你脸皮得多厚,到了现在,还好意思说这种话!”


        

这样没有继承资格。


        

可只要给老四恢复王爵,就冲曾今说过‘夺嫡争储’,就有人会把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这句话就像是个魔咒。


        

老四不入朱家的族谱,不恢复王爵还好。


        

甚至,将来标儿的孩子也会!


        

朱元璋不愿承认错误,嘴硬道:“咱还可以让其他孩子,做个不实封的藩王,做这个实验!”


        

标儿不会。


        

可支持标儿的臣子会!


        

不是每个人,都是老四!


        

“你强行让其中某个、某几个皇子做没有实封的藩王,他们做不到老四那样不在乎,他们会嫉妒其他兄弟,嫉妒会让人变得面目全非!”


        

“没有老四那混球,咱还得吃带毛猪不成?”


        

“你看看,咱们家其他孩子,哪个肯放弃实封藩王的好处!”马秀英气的瞥了眼朱元璋。


        

“我们应该吸取教训,改正自己,身为天下最有权势的人,更应该这样,争取不故步自封,每天都进步。”


        

朱元璋低头琢磨着。


        

“老二之前,就因为老三、老四全都娶了武勋的女儿,而他娶得是观音奴,就一直作妖,这件小事尚且如此,强行不给实封,你看看孩子们因为嫉妒,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马秀英有种深深的无力感,语调降低,劝说,“错过的已经错过了,纠结错过的已经没有意义。”


        

自从登基称帝后,他就再也没听到,这般振聋发聩的话。


        

他感觉,这番话,似乎可以和朱升为他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相媲美。


        

此时,紧握的拳头却松开了。


        

就连漆黑漆黑的脸,也渐渐恢复。


        

现在还无法得到答案。


        

嘿嘿……


        

正是朱升这番话,奠定了他的王图霸业。


        

那么,秀英这番话呢?


        

“怎么是恭维,咱对你说的话,向来是真话。”朱元璋笑道,“其实,咱这次改封老二、折腾老四,也不是没有收获。”


        

“有个还没有确定的好消息,你要不要听听。”


        

朱元璋嘿嘿笑着抬头,“这番话,咱听进去了,会好好想想的,你这番话,咱觉得,不比朱升说的九字真言差。”


        

“我们是夫妻,你用不着恭维我。”马秀英没好气瞪了眼。


        

“真的?”马秀英高兴询问。


        

马秀英立刻意识到,这是朱棣想回避王爵,回避被折腾,另辟蹊径想出的办法。


        

见马秀英挑眉,朱元璋立马打消卖关子的心思,微微向前倾斜身子,笑道:“老四那个混球,准备参加科举,明年春季,和他的学生,一起坐在考场考试,哈哈……”


        

朱元璋想到朱棣那么大一个人,作为先生,却和一群学生孩子,坐在同一考场,便忍不住爽朗大笑。


        

话中,朱元璋脸色变冷,哼道:“咱知道,很多人惧怕咱、敬畏咱的同时,私底下,独自一人时,还会嘲讽咱一句,泥腿子、乞丐和尚。”


        

“他们嘲讽的不只是咱,他们是嘲讽,咱们家的祖先!”


        

朱元璋笑而点头,“可能性很高,这是那个周浪所说,咱已经让毛骧去确认了。”


        

“咱们老朱家,要是能出个状元,不!他只要考个举人,都是老朱家的荣耀!”


        

关陇李阀当了皇帝,还被五姓七望瞧不起。


        

更何况,老朱家这样的身份。


        

这种情况当然有了。


        

唐朝时期。


        

“你最好别逼着老四做事。”马秀英没好气瞪了眼,提醒,“老四考科举,主要目的很明显,就是借助秀才、举人的身份,避免你那些折腾人的手段。”


        

“至于说服他出来做官,到时候,我们一步步来,你要再用老子做派,我跟你没完!”


        

“如果咱儿子能考中个举人,当然,能考中状元就更好了,咱就可以告诉天下人,咱只是没他们的资源!咱朱家,不比他们差!”


        

“等他中举,咱就能任命他当官,一样能帮咱分忧!”


        

……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


        

“行行行,咱听你的,到时候,尽量不逼迫他……”


        

马秀英瞥了眼,暗笑,重八明显是怕了,怕老四真的离开大明。


        

徐妙云含笑,用食指戳了戳朱棣挺拔的鼻尖,笑问,“治国有霸道和王道的区别,做人呢?”


        

“这是考我?”朱棣含笑转头。


        

清晨,天微微泛白之际。


        

相隔两个月后,朱棣再次听到熟悉又有些陌生的稚嫩童声,缓缓睁开眼睛。


        

“要称霸,就一定要有强大的国力。”


        

“依靠道德,施行仁义而统一天下,叫作王,称王,不需要强大的国力。”


        

“学问探讨。”


        

朱棣笑着说道,“以武力,假借仁义之名,而统一天下,孟子将之称为霸!”


        

孩子们出身不好,身后没有强大的助力。


        

他们想在各行各业做出一番成就。


        

“大到国家如此,小到做人其实也如此。”


        

……


        

找到师出有名的契机时,用强大的才华,碾碎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


        

若孩子资质中平,普通平常。


        

如果才华足够强。


        

那就行霸道。


        

放在单独的个体身上,其实就是他教张武走的路,被需要!


        

……


        

那就教他们美德、仁义、善良,这样他们会结交很多真朋友,也会有很多人需要他们。


        

所谓王道。


        

这一课,由四郎来教孩子,比她更合适。


        

……


        

“不知,我如此解读祖先留下的智慧结晶,是否正确?”朱棣笑问。


        

徐妙云莞尔道:“今天,朱先生就给孩子们讲这一课吧。”


        

等孩子们陆陆续续到了后。


        

啪啪啪……


        

饭后。


        

朱棣和徐妙云早早来到学堂。


        

闻言,所有孩子,全都激动看着朱棣。


        

朱棣笑道,“在讲解之前,我还要告诉你们一个,可能让你们更加激动的好消息。”


        

徐妙云拍了拍手,等孩子们注意力集中后,笑道:“今天这节课,你们师傅,给你们讲解今早背诵的孟子片段。”


        

朱棣还从未给孩子们讲过四书。


        

徐妙云极力忍笑。


        

她知道,四郎要宣布什么。


        

……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