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超时空史记 > 第400章 清照黛玉游长安(下)

第400章 清照黛玉游长安(下)

作者:业火之剑 返回目录
        

阴山脚下。


        

阿史那咄苾,也就是突厥的颉利可汗,被两名大唐将士押着来到了帅帐。


        

进去之后,颉利看到了十多位大唐将军坐在里面,主位坐着那李靖,见他进来后,一众大唐将军都看向了他。


        

颉利一言不发。


        

这些大唐人的眼神里,充满了胜者对败者居高临下的俯瞰!


        

令他恨得咬牙切齿,当日就该死战,而非被他们擒获!


        

“颉利可汗。”


        

坐在帅位的李靖,语气淡淡道:“我大唐太子殿下要与你对话。”


        

有人将汉话翻译为突厥玉。


        

颉利冷冷的讥讽道:“他难道来亲征了?”


        

颉利脸色沉下来,神情越发恼怒!


        

李靖笑道:“你还记得两年前否?”


        

他心中倒有几分希望李世民在,败在大唐太子的手中,比拜在一个将军手中要好听。


        

但颉利却看到,翻译将话说出来后,帐内众多大唐将军都笑起来,笑容不无嘲讽之色。


        

他如今人已被俘虏,说什么都没用,除非再次南下,兵临长安!


        

李靖笑道:“当日你还妄想要电台,怎么,忘了?”


        

“两年前我该领军打入长安!可惜你们皇帝和太子都投降了我!”颉利嘲笑的回,意图激怒他们,也是找回一点脸面。


        

帐内众人却不生气,反而都笑起来,让颉利脸上有些挂不住了。


        

“电台?”


        

颉利把目光落到长桌上,那一部古怪的东西,就摆在了李靖面前。


        

颉利这才隐约回忆起来,当时的确听闻长安内有一个东西,能使人在千里外通话,他也的确想要。


        

但离开长安,回到草原后,无人再提起,这事就被他忘了。


        

说罢,李靖给了亲卫一个眼神,立刻有两人上来,将颉利的双手绑上,摁着他肩膀,来到长桌前坐下。


        

李靖这才再次联系长安。


        

“太子殿下要与你通话!”


        

李靖对他警告道:“此电台珍贵无比,乃是天上神仙赠送给大唐的宝物,待会需将你绑缚看押起来,免得伱心傲难服,故意损坏此宝物!”


        

大唐太子李世民的声音从话筒内传出。


        

颉利全身一震!


        

很快。


        

“颉利可在?”


        

底下的柴绍喊了一声,一旁的翻译连忙开口。


        

“你在长安?!”


        

这怪模怪样的东西内,真的传出了李世民的声音,当日渭水之盟时,他曾与李世民交谈多,听得出这声音就是李世民的!


        

“颉利,殿下在问你话!”


        

颉利默不作声,心中的震撼却越发强烈。


        

突厥若是也有电台这等宝物,他能安然住在王庭,靠着电台与草原各部联络,给他们下达命令,草原各部数十万骑兵集合,汉人哪里会是他的对手?!


        

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的颉利,第一句话便是迫不及待的问。


        

李世民的笑声从电台内传出:“不错,我如今正在长安城内,于皇宫武德殿内与你隔着数千里的距离对话!”


        

奇耻大辱!


        

仿佛还觉不够刺激他,李世民又笑道:“当日你我渭水一别,本以为再无相见之日,谁知竟会有今日,你我想必谁也不会想到。”


        

可现在,电台却是汉人所有!


        

让他们远隔千里也能与长安联系,且六路兵马配合默契,围追堵截,用兵灵活至极,竟活生生将他逼得走投无路,堂堂河汉被一汉人将军所擒!


        

颉利终于开口问:“这电台,还有你们军队里的炮弹和枪支,都是那位神仙送给你的?”


        

“不错。”


        

颉利冷哼一声,心中恼怒,却发不出来。


        

李世民再笑道:“等你到了长安,我们再坐下一起喝酒!你可有话还对我说?”


        

李世民哈哈一笑,不与他争辩,问了一声“先生可要与他对话”后,就结束了通话。


        

颉利立刻被押走,远离电台。


        

李世民不怕承认。


        

颉利听了,叹道:“我是败在神仙之手,非是败给你大唐!”


        

如果早知道这电台还有火炮的威力,他两年前说什么也要攻入长安,将这电台夺走!


        

……


        

李靖对他道:“我们半月后回长安。”


        

颉利脸色灰败了许多,知道自己即便被放回草原,也再难报今日之仇。


        

李世民心情大好,朝楚祯三人笑道:“先生第一次带二位妻子来我这儿旅游,我来当导游,带你们在长安走一走,晚上我们在东宫吃饭!”


        

黛玉瞥他一眼,又看向楚大爷。


        

长安。


        

楚祯没有和颉利可汗聊天,毕竟抓到颉利时,他就已经见过这位突厥可汗。


        

杜如晦就在此,听了这话后,不免有几分自得之色。


        

李世民看了一眼殿内众人,笑说:“既然李小娘子和林小姐想认识,那我今晚把人都请来!”


        

二位妻子这说法……


        

楚祯笑道:“今晚都请谁来?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恭?各位在后世可都是响当当的名人,我妻子来之前就想认识下诸位。”


        

她不如清姐姐这般感兴趣,今晚只跟着去长见识便好。


        

几人很快出了门。


        

“多谢太子殿下~”李清照起身,笑盈盈的行礼道谢。


        

黛玉也行了一礼。


        

“出的这道门叫朱雀门,东是万年县,西是长安县……”


        

“这条宽敞的街就是朱雀大街?!”


        

四人坐在一辆宽敞马车内,窗帘和门帘都开着,马车一边在长安城内行驶,李世民一边给楚祯三人讲解各处地方。


        

“这边是鸿胪寺,右边是太常寺。”


        

“对,是朱雀大街。”


        

楚祯笑着说。


        

李清照兴奋的打断了李世民的话,从窗户探出头去,双眼闪闪发亮的看着窗外。


        

朱雀大街极宽,足有百步,换做楚郎君那的说法,就是双向三十六车道,放在海城都是极宽敞的路,更别说在唐宋——汴京就没有这样宽的路。


        

李清照双眼看着外边:“韩退之有诗云: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说的就是这条街!”


        

李世民愕然,韩退之是谁?这诗听着倒不错。


        

黛玉坐清姐姐旁边,也跟着好奇看向外边,问她:“清姐姐,我记得这街也叫天街?”


        

“没错!”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她从离唐朝不远的宋朝,再回到大唐长安城,所看到的都是名人到过的地方。


        

楚祯哈哈笑起来。


        

他很理解李清照的感受。


        

许多诗句都从李清照的脑海里蹦出来,使她兴奋得眼睛都不知往哪看。


        

“……”


        

比如,李白常去喝酒的平康坊,韩愈写的天街,岐王李隆范住在哪——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等等。


        

楚祯听懂了大唐太子的暗示,笑道:“行,等颉利可汗到长安时,我再送你们一场烟花秀!”


        

李世民笑着拱手道谢,不客气的收下这礼物。


        

李世民花了一些时间,才弄清楚楚先生的女词人妻子在兴奋些什么,笑道:“可惜你们口中的大诗人李、杜、韩退之都未出生,这条街也少有大诗人为它写诗。”


        

又对楚祯说道:“倒是上回我被封为太子时,在这条路上放过大唐第一场烟花!”


        

李世民沉吟片刻,“你们想看我登基?按照我与父亲的约定,倒也不是不行,只不过……”


        

楚祯摆摆手:“那不急,这事还得你爹来配合。”


        

楚祯又说道:“是不是顺便祝贺你登基?”


        

李清照和黛玉看了过来。


        

“说到天街,我倒是也想到了一句有名的诗。”


        

楚祯忽然说。


        

李世民点头,不在这事上多讨论。


        

李清照看过的史书很多,知道真要登基的话,需得“有人”去劝李渊禅位,李渊“答应”了,写禅位诏书,且写三次,李世民推辞三次,完成《礼记》所说的三辞三让,才能登基,昭告天下。


        

楚祯念到:“天街踏尽公卿骨,内库烧为锦绣灰!”


        

李世民一愣,下意识问:“这什么诗?”


        

“是什么诗?”黛玉抿唇笑着看他。


        

两位李姓的人也看过来。


        

“我可写不出这种好诗!”


        

楚祯笑道:“这首诗被人列为乐府三绝之一,是……”


        

李清照想了想,却也记不起来这是什么诗。


        

黛玉轻皱细眉,自己也想不出来,便问他:“莫非是楚大爷写的?”


        

楚祯点头。


        

黛玉笑道:“难怪清姐姐也未曾听闻过此诗,原来是被作者自己毁去的《秦妇吟》,此诗自唐以后,人们都是只闻其名,未见其诗。”


        

“啊!”


        

楚祯刚一说,李清照就知道是什么诗了,连忙说:“是秦妇吟?!郎君看过这首诗?”


        

“郎君可记得这首诗?”李清照期待的问。


        

“呃…这诗太长了,我只记得这句。”


        

楚祯也算在李清照面前显摆了一次。


        

这首秦妇吟宋朝就开始失传,到近代才从敦煌石窟中找到。


        

楚祯笑道:“哪里算什么教诲,哪個王朝没有覆灭之时?只是感慨下天街繁华罢了,走吧,我们去东西两市看看!”


        

马车走出一大段路,李世民还在琢磨着,要怎么才能避免“天街踏尽公卿骨”。


        

楚祯惭愧。


        

李世民摇头道:“光凭先生所记之诗句,不难看出这首诗为何被诗人自己毁去。”并朝楚祯拱了拱手:“先生教诲,我定当记在心上!”


        

“……买东西?”


        

“那还等什么?”


        

进了西市后,李清照看到了长安热闹的一面,笑着说:“来到这,让我恍若回到汴京!”


        

“你在汴京游玩,要去做些什么?”楚祯问她。


        

游玩了一个下午,到傍晚时,楚祯和黛玉才拉着意犹未尽的李清照,与李世民一起去往东宫。


        

“妾身长孙氏,见过楚先生。”


        

楚祯笑着下车来,将高兴的李清照和林黛玉扶下,一起逛长安的西市。


        

下车后,黛玉就戴上了一顶帷帽,这是隋唐朝时女子常戴之物。


        

李清照和林黛玉被楚祯引见给长孙氏,二人第一次见到史书里记载的长孙贤后,不免有几分好奇。


        

长孙氏同样好奇的看向二人。


        

太子妃长孙氏带着太子府内众多妃子和儿女们,在殿门内迎接。


        

房玄龄,杜如晦等,则是在远处朝他和李世民行礼。


        

一人来自大顺?


        

虽不知她们来自哪,但长孙氏还是上前热情跟她们说道:“方才远看二位妹妹,就觉灵气逼人,如今再看,果然不愧是神仙之妻!”


        

按照二郎所说,这两人就是楚先生的妻子,不分大小、正副,都是妻子。


        

一人来自宋朝?


        

长孙氏笑说:“妹妹夸人当真厉害……至于贤后,姐姐如今可不是皇后。”


        

说罢,看了一眼李世民。


        

李清照和林黛玉都有些害羞,黛玉赞她道:“我们在书里知道长孙姐姐贤后之名,读书时就已仰慕,如今再亲眼见到姐姐,更觉姐姐贤良,不愧是大唐贤后!”


        

这话与长孙氏的话如出一辙,使得旁人都笑起来。


        

这话一出,殿门前参加今晚晚宴的众臣,都纷纷点头赞许。


        

“陛下是有答应过太子殿下!”


        

李世民回答不是,不回答也不是。


        

还是长孙无忌站出来,很大的声音说:“先前陛下曾有话对楚先生说过,太子殿下若能灭了突厥,陛下就禅位让贤,如今颉利可汗已被擒,陛下也该想着怎么起草禅位诏书,由太子继承帝位!”


        

“楚先生在此,想来陛下也不会不答应!”


        

“……”


        

“正好今晚陛下也在,不如我们就去请陛下禅位如何?”


        

“这…能行?”


        

等等。


        

楚祯想到了,就算今晚李渊不禅位,甚至没人会在宴席上提,但只要今晚的话传开,肯定会有人上书,劝李渊退位。


        

楚祯都听得惊住,敢情你们都在憋着了,李世民一日不当皇帝,他们作为臣属就一日不能安心。


        

所以,林黛玉说出长孙氏是“贤后”,贤后长孙氏再顺水推舟,让这群大臣群情振奋,想要让李渊立刻答应禅位。


        

黛玉有些忐忑,小声问长孙氏。


        

长孙氏握住她手,朝她一笑,低声道:“林妹妹与李妹妹都是天姿国色,秀外慧中的女子,也是神仙之妻,即便说错话也没人怪你们。何况还没说错,妹妹无需担心!”


        

都是套路啊!


        

“长孙姐姐,我可曾说错话?”


        

长孙氏又低声问她们:“二位妹妹,姐姐我在后世,真有贤后之名?”


        

“当然!”


        

林黛玉瞧了一眼楚哥哥,对他超然的身份又多了些认识。


        

即便是灭九族的罪过,放在楚祯身上也没人敢管。


        

李、黛二人异口同声。


        

长孙氏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她隐约能从楚先生对她儿子的态度,看出来承乾和青雀兄弟不和,她身为母亲,没有管教好儿子,心里颇为自责的。


        

不成想,后世还把她当做贤后典范。


        

83中文网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