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瞎子 颠覆 第2章 婴灵 宁厂 第3章 姐夫 第3章姐夫 今天我要说的,发生在2001年了。这次也是我最后一次跟师父出单。 我师父在多年前结识了一个藏族朋友,叫木多桑其,他是往返在康巴地区,以贩卖唐卡和虫草为生。不算老实,却是个非常虔诚的藏传佛教徒。他有另外一个汉人朋友,成都人,常年在色须开药店卖药。 这个汉人老板便是这次的雇主。我跟师父是从西宁一路颠簸着过去的,那时候滇藏设了关卡,路也不好走,花了不少时间。这一路上除了跟师父闲聊外,我算是第一次被如此雄壮的高原美景深深震撼。 路上遇到的百姓也都非常热情和朴实,我们下车休息的时候,素不相识的人们会给你端来酥油茶,我们掏钱要给他们的时候,他们笑着摆手,虽然言语不通,但我想这份诚挚却十分打动人。 那一路我丝毫不觉得压抑,反倒是有种暖意。到了药店,店老板一把握住我师父的手说,常听木多提起你,你们可算来了。随后老板跟我们讲了这次的事情。 老板的表弟,跟他一起做药生意,前几年扎根在当地了,娶了个漂亮的藏族姑娘。结婚后媳妇的娘家出了怪事,娘家另一个大女儿的丈夫莫名其妙地失踪了,找了很久都没找到,于是村民们开始传言,有人说是让狼给吃了,有人说逃出国了,乱七八糟什么都传。 大女儿久虑成疾,成天茶不思饭不想。自己折磨自己,说是菩萨在惩罚她。家里的孩子整天都哭,虫子老鼠成灾。表弟曾跟他们说起他哥的朋友的朋友是干我们这个的,于是人家就拿着钱来药店请老板帮忙了。 店老板说,虽然我们看藏族朋友挺穷,其实根本不是这样。国家每年除了免费发放牛羔羊羔外,还让他们的孩子免费上学。此外还补助每家不少钱。他们那边土很薄,种不了太多东西,于是就圈山放牛,冬天去山里采松茸,夏天挖虫草,一年下来收入还是很可观的。 只不过他们的钱全都捐出去修庙敬佛了,所以才感觉那么穷。这次人家带着修庙的钱来找到我,我就不得不请你们来帮忙了。师父听完后,把我拉到外面抽烟,师父跟我说,这次咱们遇到麻烦事了。 因为他也不知道到底这次是要对付什么。或者究竟是不是该我们管的事情。回到屋里,师父跟老板说,能不能带我跟我徒弟去一趟她们家。 老板先是给他表弟打了电话,没过多久表弟就开着一台面包车过来了。一路上表弟的老婆都在跟我们说些我们听不懂的话,表弟翻译差不多就是拜托了,感谢了,这样那样了的话。到了娘家,那房子还算挺气派的,有个很大的院子,两层楼,窗户的轮廓是黑色的梯形,间隔些白色的格子状的东西,窗台上放着块碟子样的石头,密密麻麻刻了藏文。 门头上挂着羊还是牛的头骨,地上全是核桃树枯萎的树叶。师父说大概这边民风就是这样吧,可我却觉得和我生活的环境相差太远。 进屋后,表弟媳妇带着我们去看她姐,这个可怜的女人躺在一个小床上,说是床,又不太像。更像是一张太师椅加长版,上面也五颜六色的画满了佛教的画。女人看上去很虚弱,见我们到来,也没有要起身的意思。 表弟目前充当翻译,我们互相一问一答间,师父也渐渐明白了这次遇到的是什么事。随后我们出了屋子,师父让表弟告诉弟媳妇,找她姐夫这个事挺困难的,让她们家先把家里大扫除一次,弄干净,然后找了件姐夫的衣服让我们带走。 师父说,今天给不了大家什么答复,先散了吧。我们得准备点东西,明天再说。于是当天下午我跟师父穿梭在色须县城各个商店,买东西。 买了蜡,兽骨,香油,刀,随后我们找了家旅馆,挺不好找的,还脏乱差。 师父关上门跟我说,找人是最麻烦的,而且还只能找出这人是否还活着,找不到具体的地方,只能有些线索。我们得问问死人。我问师父,是要招么? 一般来说,师父先前遇到没头绪的事情,会画符请神,方法挺多种,跟笔仙类似。可是这次的这个师父说只要是死去的人,不管它是哪个信仰哪个民族,都能唤出来。 具体怎么召唤,请理解我不会说出来,总之跟你们看过的笔仙这些不同。也请各位不要轻易去尝试笔仙碟仙一类的召唤术。真遇到必须请的时候,请寻找我的同行,不要因为好奇去弄,挺危险的。 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这个倒是千真万确的,我这么说,也算给各位一个交代吧。师父问了请出来的鬼魂,我们得到一个答案。姐夫已经不在了。可俗话说,生要见人死要见尸,若我们就这么告诉表弟他们,肯定没人相信。 所以师父告诉我,我们可能要在他们面前,当面再招一次,不过这次动静可能更大,得让他们相信。师父说这次他不知道能不能让亡灵出现实体,他说这个成功的几率其实不高,而且人家不见得想看这么恐怖的玩意,师父说他曾经跟着他的师父做过几次,招出来的实体,样子都是他们死去的时候的样子。 所以,难免不太容易让人接受。再说了,我们这次要召唤的是,姐夫本人。当晚我和师父在当地一家川菜馆吃了点东西,就回去休息。 师父夜里出去了一趟,我睡迷糊了也没管他。第二天一早,我跟师父去了药店,把事情简单跟老板说了说。老板叫来表弟,表弟听说姐夫已经去世的消息后,明显的怀疑。我们早知道会是这样,师父说,去你姐家吧,我们让你们自己当面说。到了姐姐家,姐姐还是憔悴在床,她听了表弟转述了我们的话,嚎啕大哭,那伤心难过让我都挺不舒服的。 他们最终同意我们在他们面前召唤。 这里我想科普一下,召唤术是个挺危险的事情,请出来之后,要么用正确的办法送走,要么就只能打散。所以我接下来要说的,是经过姐姐同意,我们把它打散的。 再说我师父也不知道这种情况下,不同民族信仰该怎么送走。请出来送不走,可就麻烦。师父在地上画好我们所说的“符”,就是地上的符号。取了杯子,倒了血进去(我后来才知道这是师父晚上出去取的),还有香灰混合。 用一张硬纸打湿盖上,然后把杯子倒挂在敷的正上方,就类似初中学的水不会倒出来那种,具体我也不了解,反正就是这么个情况。为什么这么做,我待会会说。 师父开始喊魂,方法我不能说,总之是喊出来了。姐姐一见到姐夫,顿时无法克制,大哭。却又害怕不敢上前。姐夫的样子看起来让人挺不舒服的。身上衣服破烂,有血,眼睛也大得有点吓人。师父跟表弟说,你让你姐好好说说吧,今后可就没办法说了。 表弟显然也是悲伤加惊恐,我想在那一刻我们也颠覆了他的世界观,他向姐姐转述了师父的话以后,师父带着我和老板退出了屋外。让他们自己一家人最后说说话。在外面抽烟闲聊中,老板告诉我们,他们家其实一直不太顺。 老父亲老母亲很早就去世了,家里就两个女儿,亲戚都隔得远。大女儿嫁人后,姐夫是个很勤劳的人,却也活得很辛苦。虽然与世无争,也没人来拆房子征地,收入也算过得去,生了2个小孩。 后来妹妹嫁给表弟,也生了孩子,这个家庭才从以前的两个人渐渐恢复了人气,日子过得虽然不富裕可也都很知足。我和师父听完老板的话,我想彼此都在心里感慨吧。 人一辈子,说不定哪天就飞来横祸。都会死,可有的人死了遭人骂,有的人死了会有人替他伤心流泪。这也是为什么师父一直告诉我,要做好人,虽然咱们的职业不算对社会有多大贡献,可是要过得去自己,要知道自己是在帮助别人。 虽然现在的社会道德一再沦丧,人心始终是要怀着善意。过了一会儿,表弟出来了,他说姐姐跟姐夫告别了。问师父现在该怎么做。 师父带着我们进屋,请弟弟帮着安慰好姐姐,并告诉姐姐,接下来,我们要让姐夫去了。今后再也见不到了。藏族人民相信轮回转世,师父也懂得挑些好听的话说,虽然我们这么多年还没真正接触过“转世”,我们也不能否认真的就没有,尽管没经验,师父还是很诚挚的,对姐姐说了这个善意的谎言。 他跟姐姐说,有缘会再见。师父走到姐夫身后,拿了个凳子,站在凳子上。手轻轻拖着杯子上那张硬纸,对姐姐说,讲再见吧。然后师父抽开了那张纸,杯子里的水倾倒下来,姐夫也就从此烟消云散。我的师父是个心地非常善良的人。 我看得出他很同情这家的姐姐,所以当表弟把佣金给我们的时候,师父只取了一半,剩下的,在告别前,留在了药店老板那儿。 我们原路返回,路上师父没说什么话。若有所思。回去后,师父大病一场,所以师父笑着说这种事还是少碰为好,倒霉的是自己。可我知道,如果再有这样的事,师父还是会挺力帮助的。 从那以后,师父说,今后你自己干吧。我是他最后一个徒弟,我走以后,师父没再收徒弟,因为那场大病,师父之后没做几年,就退休了。 (本章完) 第4章 盗路 第5章 鬼娘 第6章 手印 第7章 奶奶 第8章 小鬼 第9章 生日 第10章 老狗 第11章 水鬼 第12章 鸡脚 第13章 苗童 第14章 梦魇 第15章 红绳 乞丐 第16章 盲鬼 第17章 力量 第18章 麻儿 第19章 红蜡 第20章 杀牛 第21章 唇印 第22章 掉魂 第23章 辘轳 第24章 童女 第25章 猫眼 第26章 水渍 第27章 走阴 第28章 礼物 第29章 床沿 第30章 伞灵 第31章 号子 第32章 剃头 第33章 手包 第34章 戏子 第34章戏子 2009年,我接到黄婆婆的电话,说她的一个故人的儿子在江津遇到怪事,找她帮忙。 她年纪大了不能去,希望我能代替她去看看,并且不收钱。前辈有吩咐,我哪里敢不从,电话里联系了她古人的儿子,便直接赶了过去。 我对江津并不熟悉,对这个地方的印象也比较肤浅,小时候特别爱吃江津米花糖泡牛奶,长大了时不时也整点江津老白干。 仅此而已,而且在我的印象中,江津就好像小时候看的那部电视剧《哈儿师长》,老旧的城,狭窄的街道,直到去了才发现,日新月异的变化,早已将这座小城变得非常美丽。 到江津后,先四处找吃的,满足了食欲后,才去了客户家。这个男人50多岁的样子,头发秃了一半,穿着短裤,赤脚,裸上身,重庆人的洒脱本性。 他说他姓刘,是个退休的会计,我正惊讶于50多岁就退休,他告诉我他身体不好,提前病退。他的女儿在浙江上大学,老婆在学校教书,他们全家把老母亲接到家里一起住,这个老母亲,就是黄婆婆口中的故人。 我坐着跟刘先生和他母亲聊了一会,话题大多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黄婆婆的陈年旧事,随后才开始询问这次事情的具体情况,刘先生50多了,他母亲看样子快80岁了,而我也就不到30岁的年轻人,不用猜我也能看出他们眼里的质疑,并非质疑黄婆婆的介绍,而是质疑介绍来的我,是不是真能帮上忙。 刘先生跟我说,由于他退休,就留在家照顾家里,早上出去打打拳,然后就去买菜回家。老母亲岁数大了,腿脚什么的都不方便,就在家里逗逗小狗,然后看电视打发时间,偶尔还会出去社区里跟人打打麻将。 但是从上个月开始,家里就出现了怪事。家里的电器尤其是电视机,开始莫名其妙地发生一系列怪异现象,本来一家人好好的在看电视,电视节目却突然开始跳台,一路跳,最后定格在戏曲频道。 就像是有人拿着电视遥控在按一样,最犀利的是,有时候好像按过了头,还会回按回来,最后还是停在戏曲频道。 最初一家人认为是电视遥控出了问题,或者电视机,但是请了维修人员来检查以后发现,什么问题都没有,顶多是有点接触不良。 就让他们一家人用那种塑料布把遥控包一下。这么一来,电视是不会跳台了,但是却非常不好按了,于是没多久,就把塑料布给取了下来,取下来的当天,这奇怪的现象又一次发生。 最奇怪的时候,连续好几个晚上关了电视,第二天一大早起床后发现电视自己无缘无故的开着,频道依然是戏曲频道。 再次打电话维修还是没有结果,家里人也没多往灵异方面去想,直到有一天夜里,刘先生还没睡熟,听见电视机打开的声音,然后他就走到客厅看,除了惯见的跳台然后停在戏曲频道外,他还隐隐约约听到了一种近在咫尺的、拉二胡的声音。 这一来,一家人才真的吓到了,才彻底想到,家里可能是闹鬼了。 刘先生的母亲年轻的时候多少和这类事情也算略有接触,按照她所知的方法,将家里的镜子卸下,然后在玄关正对的那面墙上挂上,还去外边请了八卦阵,门口还放了个小香炉,每天都把香灰洒在进门的地毯上。 但是这么做以后,事情也依然不见好转,而且每天都能在地毯上发现一些脚印。无可奈何下,只得找到黄婆婆帮忙,于是也就有了我的江津之行。 我听得很奇怪,虽然我知道灵魂的频率和我们活人是不同的,所以它们能够很轻易的影响身边的一些点破频率,例如灯泡,例如电视机。 如果是一个爱看电视,尤其是爱看戏剧的鬼来说,想要让电视换台,根本就不是难事,可关键是这鬼也算太调皮了吧。 我细问了刘先生这件事发生的时间,2009年9月2号,对比着一算,农历7月14日。 民间有句话:七月半鬼乱窜。每年农历的7月14至7月16日,是为“鬼节”,相传这几天是地府门大开,很多鬼就蹿到人间,为非作歹,无恶不作。于是很多家长都会在每年这个时间段叮嘱自己的孩子晚上别出门,害怕被鬼缠上。 而其实我想说的是,七月半的确是一年当中“道”最阴的时候,而阴是相对于阳的,并不是说鬼会很多,而是相对其他时候更容易被发现罢了,就像欧洲杯,我喜欢德国队,但他的比赛时间总算在凌晨2点45,所以不管我多喜欢德国队,我在12点的那场比赛里始终是看不到的。 听完刘先生说的,我请他打开电视,想见识见识这奇怪的自动跳台,奈何等了很久,都没有动静。 然后我起身去看了看门口的香灰,也什么异常都没有,于是我当晚在江津住下,准备第二天一早去他家。 原本他们留我住他们家,我还是拒绝了,一方面我不太习惯借宿别人家,另一方面,我算是个睡觉相当没有原则的人,当瞌睡遇到枕头,不到早晨我是绝对不醒的。 第二天一大早,我连早饭也没吃就去了他家。一进他们家门,就看到电视里正在唱戏,而且是看了无数次,都快要能背出台词的包公断案。我看了看地上的香灰,的确有些脚印。奇怪的是看得出来不止一个“鬼”,有穿布鞋的,有打赤脚的,还有绣花鞋,而且每种脚印,都只有左脚。 而且脚印的方向朝着门内,这说明这几只鬼还在屋内。用罗盘证实,的确还在。虽然没有靠近,怕惊扰到灵魂,但我始终感觉电视对面的沙发上,是不是并排坐着那么几个正在看包公断案的鬼,而这时刘先生的母亲也坐在那个沙发上,我不愿再继续深想,已经有点不寒而栗。 我小声告诉刘先生,希望他能够让他母亲暂时先别坐在沙发上。我说家里现在有东西,能不能让你母亲先去邻居家呆一天。他答应了。送他母亲去了邻居家后,刘先生自愿提出跟我一起调查。 我先前就一直在想,这个小区大概是新建了没多少年,会不会是开建的时候动到谁的坟了,于是我打算跟他一起了解一下,经过一些查找,发现他所在的这个小区修建在2004年,在那之前,这里也是商民混合区,而在刘先生的那栋房子正好以前是一座养老院。 这无疑是个很有价值的线索,我们开始打听这个养老院搬迁到哪里了,最终在江津嘉陵江以北找到了那个之前在那里的敬老院,基于尊重,名字我就不说了。 敬老院是在一个商品楼的裙楼里,坐电梯上了5楼,刚好是中午,许多老人开始午睡,于是看门人也在铁门边打瞌睡,这种铁门让我有种受耻辱的感觉,难不成每次那些老人的孩子来看自己的父母,还像是要探监似的?由于我是个大龄愤青,所以我故意提高声音喊了一声:“老师!麻烦你开哈门撒!” 他显然被我这突如其来的一喊惊着了,不耐烦地给我们开了门,当我们走进去以后,他又迅速地把门给关上,不知道到底是在防止别人进去,还是防止别人出来。在前台的护工站问了问,得知以前在老地址的时候,总共有40多位老人,期间陆陆续续因病走了一些,有些是送到医院后去世的,有些是不声不响死在自己的床上。 然后护工害怕我是记者,还笑着说,这个人嘛,生老病死是自然的。我没工夫和她扯这么些,就直接开始打听,当我问到她是否记得有一个特别爱听戏的老人,是不是也去世了。护工告诉我,这里的老人除了打麻将就是看戏,当我请求她替我翻阅先前住在这里的,被子女接走或是去世的老人里,有没有让她印象特别深刻的老人。 护工说,他们给老人建档都是分了房间的,只有记得房间号才能查阅得到,当她一说完,刘先生在我身后冷不丁冒出一句:“3—1”。 我这才回忆起来,刘先生家的门号是3—1,如此说来,刘先生可能是觉得那些鬼是先前敬老院的3—1的老人,也许是去世了,但是没有离开,所以就按照门号找到了他家里。 护工查了查,说,3—1之前住过一个姓沈的老人,很喜欢看戏,还喜欢拉二胡,但是在搬迁之前半年就去世了,这个老人生前患有老年痴呆症,说话糊里糊涂,但是豁达乐观,闹起脾气来就像个小孩子,听话起来又很听话,他还在世的那段时间,隔壁房间的老人都爱到他房间里去看电视。 不用问了,一定是戏曲频道。我再问那个护工,是不是有别的喜欢去他房间看电视的老人也有去世了的,她再查了查,却说没有。我问起这个沈大爷的情况,护工说这个沈大爷是孤寡老人,老伴死得早,独子又常年在沿海做生意,自己父亲死了10多天以后才回来办手续。 所以死的时候都是养老院垫付的丧葬费,一群养老院的老朋友给他送别,这很残忍,因为那些老人,仿佛都看到了自己死去时的场景。 事情虽然还有疑问,但是至少是清楚了乱按电视的那个鬼魂就是生前住在3—1的沈大爷。现在唯一的疑问,另外的那个几个鬼是哪里来的。我原本也没打算考虑这么多,除了在心里默默鄙视下这个沈大爷的儿子外,就寻思着在屋里结个阵,然后安静地送老人和另外几个鬼魂离开得了。 于是当我们再次回到刘先生家里,电视依然开着,罗盘上看来,那几只鬼还在屋里,这就是戏剧的魅力。 我在屋里拉好红线以后,就丢了点米和土,以此试探沈大爷他们几个是否怀有敌意,他们很安静,安静得好像我根本不存在。于是我大着胆子开始给这群鬼魂带路,令我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竟一个都不肯离开。 我也遇到过一些很有个性不肯合作的鬼魂,但那种不合作通常伴随着反抗和伤害,而这几个鬼魂却没有给我这样的感觉,好像只是单纯的不想离开,不想去属于他们更美好的世界,就好像一个人在钓鱼,你去叫他走,他转过头来对你摆一个嘘的手势,然后挥手摇头,好像在说,你自己玩去吧这没你什么事。 尝试了很多方法,始终带不走他们。我只好求助黄婆婆,求告诉了黄婆婆沈大爷的死亡日期,请她替我走个阴。几个小时候,黄婆婆回电话,她说她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了。黄婆婆说话语速原本就慢,在我遇到挫折时候,她更慢吞吞地告诉我结果,更是让我着急。她说按电视的那个的确就是沈大爷,不过另外还有3个,却是七月半开始流窜到这附近的鬼魂,出于好奇才每天来跟沈大爷一起看戏。她说她走阴问了沈大爷,他觉得自己儿子算是白养了,自己都死了几年了骨灰还在殡仪馆存着,而且自己并不留恋世间的任何人,唯独放不下就是好这出戏剧。于是黄婆婆问我是不是能了却下沈大爷的心愿。 黄婆婆说他岁数大了,有时候走阴不敢走得太深,因为也害怕会回不来。不过黄婆婆说的这些,我知道已经足够了,毕竟她请我帮忙,我总不能帮倒忙。当下我便跟刘先生一合计,刘先生是本地人,我请他到当地找个川剧戏班,因为重庆地区川剧还算正宗,找个唱得好点的,来家里唱一个独段子,也算是了却老人的一个夙愿。 我则根据黄婆婆走阴说的地方,去了殡仪馆。在服务台查到了沈大爷的骨灰格编号,继而查到了每年续费、留在殡仪馆的联系电话,遗憾的是这个电话竟然也不是沈大爷儿子的,而是沈大爷儿子的一个哥们,对于这样的儿子,我当真是恨得咬牙切齿,好像他有很多父母,人去世了,孤零零的存在骨灰堂,连给老人买个墓地的时间也不肯挤出来,还年年托朋友续费,这样的儿子还真是白养了。 好在通过他儿子的哥们,我也查到了他儿子的电话。给他儿子打电话的时候,老实说,我也是强压着火气,毕竟我并没有说话的立场,我只是语气平淡地告诉了他实情,例如他父亲现在阴魂不散,耗在人家屋子里了,例如当时去世的时候,一群老人都在说这个儿子不孝,例如我告诉他入土为安的重要性,否则老人缠住你一辈子。 不管他是相信了也好,害怕了也好,事后一段时间我也确实听说了,老人的骨灰被他儿子带走,安葬进了墓地。 回到刘先生家以后,他正等着我回来呢。我告诉那个戏班师傅,请他清唱几段。近距离听戏,也算是一种别开生面的感受。 中国戏曲博大精深,我这种深受崔健和BEYOND感染的年轻人是不会懂的。唱完后,刘先生付了钱,送走了戏班师傅。 我猜想老人现在也算是如了愿,于是继续尝试着带路,这次我明显感觉到他们已经释然,安静地跟着我走了。 收拾好屋里的一切以后,我和刘先生把他母亲从邻居家里带了回来。我对他母亲说,奶奶,你很幸运你有个好儿子。因为我知道,至少眼前的这个老人,不会和沈大爷一般凄凉。 而那种凄凉,不是孤独,也不是绝望,而是寒到心里的无奈和悲伤。 (本章完) 第35章 归路 第36章 脚印 第37章 断翅 第38章 兄弟 第39章 道童 第40章 笙泪 第41章 黄鳝 第42章 父子 第43章 彩姐 第44章 琳琅 第45章 蛊惑 第46章 樽情 第47章 字条 第48章 苹果 第49章 脚绊 第50章 执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