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 418.文盖当世雷天师(万字大章)

418.文盖当世雷天师(万字大章)

作者:月半鸽 返回目录
        

第419章 418.文盖当世雷天师(万字大章)


        

楚昆好奇:“按照上古符箓派的法门,授箓登真突破大乘境界,更需要宗坛吧?”


        

符箓派修士自六重天突破到七重天境界,需要宗坛在侧。


        

到七重天之上境界后再行突破,则视个人具体情况可能有所分别。


        

但对上古符箓派传承而言,臻至上三天后,每次突破大境界,都需依托宗坛,拜请天上祖师授箓。


        

而眼下大汉龙虎山一脉,山门整体挪移,消失于人间。


        

此前倒是有传闻,潘海林彼时正好游历在外,故而错过这一出。


        

雷俊猜测:“如果潘海林当初有携带其中一枚或几枚宝篆离山,或许当下是借助这宝箓完成进一步授箓。”


        

大汉龙虎山的三洞十二上真宝箓,既是传承的神通秘法,本身亦是奇珍。


        

许元贞倒也没特意去找他,只是如此一来,潘海林就跟大汉龙虎山祖庭隔绝开来。


        

“那边虽无天师三宝,但亦有镇压山门气运之物,称三洞十二上真宝箓。”


        

依潘海林的天资才情以及在大汉龙虎山中的地位,临时执掌其中一道或者几道宝箓,并不出人预料。


        

楚昆:“记得师兄你提过,这十二道宝箓中,不包含本派故老相传的三洞三天真经法箓?”


        

在大汉人间的传闻中,宝箓皆是上天所赐。


        

大汉龙虎山一脉,通过参研正法真一大道经和这十二宝箓,确立当前道统根基。


        

雷俊等大唐修士对那边的情况更加了解。


        

大汉龙虎山一脉的三洞十二上真法箓,据传大体可被分为八部。


        

雷俊颔首。


        

这几年从大汉人间陆续有消息传回。


        

在大汉人间,龙虎山诸般神通法箓,如今也可以算是名震天下多年。


        

“听着,果然有些古时天宫的模样。”楚昆沉吟。


        

其中斗部三箓,雷部两箓,火部两箓,再加上瘟部,痘部,水部,财部和太岁部各一箓,合共十二箓。


        

雷俊早先拿下的大汉龙虎山长老马宗祥,修持两大本命神通斗姆四圣法箓和瘟癀弥天法箓,其中前者属于斗姆三箓之一,后者便是瘟部法箓。


        

伴随大汉人间天地灵气潮涌越发显著,与之相对,妖气恶氛亦开始越来越浓烈。


        

众多大妖开始肆虐。


        

他冲雷俊问道:“师兄,之前听说,大汉人间的大空寺,近期同大妖的联系也开始频繁起来?”


        

雷俊:“大唐这边大空寺相关手段,便与之有关联,倒也不算意外。”


        

雷俊:“大汉世家十二名门,此前便开始同汉庭帝室合作。


        

到了最近,则开始有更多世家杰出子弟,投身纯阳、蜀山、菩提、悬天这样的佛道圣地。”


        

大空寺自谈不上驾驭那些顶尖大妖。


        

但双方之间建立起联系,各自行事之余有所呼应,便足可让大汉皇朝面对的压力直线上升。


        

相反,是双方近来交流较多,关系缓和,面对共同敌人,许多时候同进退的表现。


        

对这一点,楚昆本人再熟悉不过。


        

楚昆了然地点点头。


        

如此大环境背景下,世家杰出子弟投身宗门圣地,初衷不会是为了掺砂子。


        

当初,不论大唐龙虎山亦或者苏州楚族之中,或许已经有人可以预见未来的大方向变化。


        

但那不影响楚昆个人来龙虎山入道后的种种选择与决断。


        

他当年在大唐龙虎山入道时,便可以算是苏州楚族同龙虎山天师府关系较为和睦的时期。


        

至于之后世事变迁,态度变化,则是随着时间推移,时局与环境共同造就的另一番场面。


        

大汉修士保持基本戒备的同时,不至于太过紧张。


        

但联合妖族咄咄逼人的大空寺,就完全是另一回事。


        

毫无疑问,眼下大汉人间的局面,令各大世家名门掌舵者,同样感受到了压力。


        

雷俊等大唐修士止步于大同,这些年来除了做客访问外,完全不踏足大汉人间。


        

汉庭帝室虽然待须弥宝部一如平时,须弥宝部也有梵达陀麾下其他高手相助汉庭帝室,但名门世家仍对其充满戒备。


        

菩提寺、悬天寺等大汉圣地宗门在这方面,倒是同他们有共同语言。


        

更何况,西域佛门同样让人不安。


        

虽然甚至连宝部之主梵达陀都一直没有再现身,更遑论那位传说中的善智慧尊者,但那仍然是让大汉世家名门忌惮不已的存在。


        

不过,如此大鸣大放行事背后,或许另有所求也说不定。


        

大空寺行事宗旨虽然暴虐,但不论在大唐还是在大汉,这么多年看下来,他们并非全然不与人合作。”


        

“须弥强势,大空寺论理来说,应该也如芒在背?”楚昆好奇地问道。


        

雷俊:“善智慧尊者状况不妥,若非如此,大空寺确实不至于如此肆无忌惮。


        

楚昆好奇:“师兄是以本来面目过去,还是改变身份?”


        

雷俊:“当前以本来面目过去,仍然惹眼,只是过去走走无妨,但有些沉在水下的东西难免藏得更深了,所以我预备换个身份过去。”


        

楚昆轻轻颔首。


        

雷俊:“晚些时候,待蓬莱这边整理停当,左右无其他事,我也去那大汉人间瞧瞧。”


        

木淳阳则淡定。


        

他请求真武观能迁一脉分支传人到大唐人间,蒋渔思索后答应下来。


        

他们师兄弟谈话同时,大唐纯阳宫掌门蒋渔也在面见大明真武观观主木淳阳。


        

和先前随孤鹰汗国过来的三春宫那时一样,大唐纯阳宫中人此刻遇上真武观传承,心情难免有些复杂。


        

木淳阳言道:“他和蒋道友一样,都是纯阴仙体。”


        

蒋渔恍然:“恭喜真武观得此传人。”


        

木淳阳言道:“另有一事,想恳请蒋道友关照提点一二,本派新入门一年轻弟子,天资颇有可取之处,只是后学末进,尚显稚嫩。”


        

蒋渔:“大家皆是丹鼎一脉传承同道,守望相助,分数应当,贫道将来或许亦有请木观主指教的地方,观主无需客气。”


        

纯阴仙体修士无法直接修持纯阳真火,但修习真武观故老相传的真武重水,则没有任何碍难,相得益彰。


        

闻听如此消息,雷俊、楚昆师兄弟亦感慨,天下之大,人才辈出。


        

纯阴仙体入纯阳宫,听来有几分黑色幽默,但阳极生阴,纯阳宫自有培养之道,不曾令蒋渔埋没。


        

不过如果是大明真武观一脉传承,则更省去一些手脚。


        

因为此前天地灵气低落,修士修行不易,致使一些人才可能被埋没。


        

但天地灵气潮涌的大环境下,便越发显得人才辈出。


        

历史分流形成不同人间,一定程度上让人族繁衍更加昌盛了。


        

更大的人口基数,不说一定,但很大可能诞生出更多的相关人才。


        

不过……


        

“大明蜀山派那边元掌门、李道友他们近日传来消息,贵派新观主登位,不知这位魏静一魏道友……”雷俊再见到木淳阳时,问起此事。


        

就目前了解到的情况,大明人间,人丁之盛,比之大唐有过之而无不及。


        

真武观此前在大明人间虽然受理学限制,但作为道门第一圣地,依然底蕴深厚,顶尖人才不断涌现。


        

木淳阳随刘冲早先尝试破开大明人间通往归藏的门户,其后又随陈裕等人远征须弥,一路上算是尽心尽力,没有划水。


        

但他显然对当前大明人间理学治世,早有不满。


        

木淳阳神情安然:“贫道安排一些门人弟子前往大唐,人不是从山门出发离开,魏师弟他们亦不知情。”


        

雷俊、楚昆、蒋渔闻言,便心下了然。


        

可在魏静一等人注意不到的地方,木淳阳有自己另一番准备,甚至已经积累起相当出色的一批潜力苗子。


        

从这方面来讲,大明皇朝倒也没冤枉他,他当初对韩青陶和大明人间道国的存在,确实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不过其人对真武观道统延续较为看重,故而面上不见异状。


        

甚至默许了朝堂对真武观中部分高层的拉拢乃至于侵蚀。


        

当然,眼下韩青陶和大明人间道国都已经成为历史。


        

对木淳阳而言,并无损失,当前大环境局面,比先前预期中更好。


        

木淳阳并不支持人间道国,但韩青陶和人间道国可能对大明理学治世造成冲击。


        

道家炼器派因为一身神通本领大都在法器、法宝上,相对而言算是理学治世大框架下,受压制和影响不那么严重的一脉道统传承。


        

但此时动手,难免令如今大明四方各路大妖得益,方便它们肆虐大明河山。


        

故而木淳阳不会有所动作。


        

不过诚如他先前与雷俊所言。


        

当前大明江山不稳,山河动荡的情况下,确实令理学纲常礼制对大明其他修行道统的克制和压制没有先前那般猛烈,乃是行事大好时机。


        

大唐纯阳宫掌门蒋渔提出一个建议,引起木淳阳深思。


        

除了大明、大唐两方人间外,当前至少确定大汉人间和那方异族汗国人间中,仍然都有不少丹鼎派传人。


        

于大明人间,他仍然是个“已死之人”。


        

接下来,他除了继续暗中寻访和培养有仙缘入道之人,便是趁机在大明人间之外的天地走走看看。


        

当前时局大环境下,各方人间道门嫡传,都可尝试携手共进。


        

木淳阳猜测,这即便不是那位大唐天师的主意,也是蒋渔平日里受对方思路影响,方有此念。


        

类似今日大明、大唐丹鼎派修士会面,未来或可更进一步扩展。


        

甚至,不独丹鼎一脉修行者。


        

但接下来奉对方为大唐道门之首,基本上是无疑问的事。


        

好在就木淳阳当前了解的情况,那位雷天师颇得清静无为之真谛,少有发号施令的时候。


        

木淳阳早已知道,不止大唐、大明两支蜀山派传承,连大唐纯阳宫一脉,同样有领受大唐天师的符箓法诏。


        

他门下真武观一脉,要在大唐人间立足,雷俊倒没有提出必须有类似的买路钱。


        

大汉人间那边,也有龙虎山传承,并且是上古符箓派传承,同大唐龙虎山之间不如何和睦。


        

既是有九重天大乘高真的上古符箓派传承,那即是说明,其背后多半有九重天之上的存在。


        

木淳阳对此并不介意,但想要各方人间各方道门传承皆联合起来,显然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达成。


        

他眼下同样关心在大唐人间听到的另一番传闻。


        

只是,虽有许元贞此前入大汉人间,但那位大唐天师却似乎对此一直不甚在意的模样……


        

木淳阳看在眼中,但事涉符箓派内部传承之争,他不方便多插言,唯有先静观其变。


        

大唐龙虎山天师府一脉如今气象正盛,但大汉那边,于他们而言却存在不稳定。


        

对于如今以大唐天师府为中心团结的道门传承来说,亦是隐患。


        

而是在那方异族汗国人间。


        

小师姐唐晓棠暂时不得空桑之门而入,又丢了黎元衡的线索,让她心情颇为糟糕。


        

大明木观主如此,大唐雷天师此刻却不得不考虑道家丹鼎派一些内部问题。


        

倒是无碍大明真武观和大唐纯阳宫。


        

当然,准确地讲是她的马甲,郑琛郑长老。


        

要说大宋纯阳宫一脉这些年来日子也确实比较惨淡。


        

好在异族汗国人间那边,她从别的方面找补回来些许开心的事做。


        

比方说,她快要被那方人间的剩余纯阳宫传人,推许为新的大宋纯阳宫掌门了。


        

在这个过程中,南方赤帝李航完成了大量的整合工作。


        

及至大宋皇朝彻底覆灭,余下的纯阳宫修士,大部分都是人间道国份子。


        

早先助大宋皇朝抵御黄金汗国,已经损失不轻。


        

尤其这当中折损的纯阳宫修士,大都是对人间道国之说不如何感冒的人。


        

万幸,天降“郑琛”郑长老。


        

有郑长老带领,余者才能同李航和人间道国相抗。


        

直到此前李航身份和大宋人间道国的存在暴露,纯阳宫再次混乱起来。


        

反对者已然不成气候。


        

李航身死,大量大宋人间道国骨干,和庄长风那些大明人间道国骨干一样,都葬送在蓬莱中。


        

“郑琛”长老也结束游戏人间,重新现世。


        

只是郑长老似乎也有些不靠谱,动不动就失踪游戏人间去了。


        

不过,扛过最初艰辛岁月,余下的纯阳宫修士终于等来好消息。


        

作为现在大宋纯阳宫唯一的九重天宿老,不少人支持郑长老执掌门户。


        

唐晓棠难得有几分犹豫。


        

大宋纯阳宫终于针对大宋人间道国展开彻底的清算。


        

虽然,在那方人间如今的时代大背景下,这只是局部一景。


        

促使她拿定主意的则是,大宋纯阳宫当前人虽然不多,但内部却再次形成对立。


        

一派人倾向于联合大宋遗民,继续抗击黄金汗国等异族。


        

用她的话说,她当过龙虎山掌门,还没当过纯阳宫的掌门。


        

不过她毕竟不是真正的纯阳宫传人,混着玩玩还好,执掌门户,似乎……有那么一点不合适?


        

而唐晓棠,或者说郑长老,自然无心向黄金汗国称臣。


        

这种时候,也唯有郑长老挺身而出,方能压的住场面。


        

另一派人则倾向于黄金汗有很大可能登临九重天之上,且其种种治政举措,更接近中原帝皇,同苍狼汗、白鹿汗等异族高手迥异,如今既然承载天命入主中原,亦是气数使然,修道之人,当顺天而行。


        

双方争得不可开交。


        

公正地说,大明朝臣上下努力,四方民乱已经有多处被平息。


        

动荡的大明朝江山,较之先前,稳固了少许。


        

本就风起云涌,乱象纷呈的大宋人间或者说异族汗国人间,当前愈发混乱了。


        

大明人间也是相同情况。


        

其二是白莲宗在青州大规模起事。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二者皆是硬茬。


        

但最大的两处动乱之源,当前仍未被平息。


        

其一是大妖做乱。


        

好消息是,大明皇朝先前虽然远征须弥大败,但在进入须弥之前,已经先成功重创西北异族。


        

故而当前大明内忧外患之际,西北异族却无力重新南下犯边。


        

而且是大明理学纲常尚未能有效克制的两个硬茬。


        

于是大明皇朝上下处理起来,也就格外棘手。


        

没有新的敌人,朝堂上的老大人们,便可以慢慢对付白莲宗与人间本土大妖。


        

女皇张晚彤离开大唐人间未归。


        

另一方面,因为大明江山不稳而导致此前被他们镇封的归墟门户重新洞开。


        

但可能是因为须弥传人正与归墟冲突的缘故,归墟中少有顶尖大妖出虚空门户入大明人间,令大明皇朝上下,不用再平添强敌。


        

他修史学,本意是体验另一方人间风俗,同时发掘文献史料。


        

但大明人间当前正展开波澜壮阔的变革。


        

张徽虽然懒理政事,好游山玩水,但当此时,仍然留在大唐人间。


        

孟少杰则在大明人间,一边注意隐藏行踪,一边见证世间悲欢离合。


        

大明菩提寺宿老,广灯大师。


        

其人乃是广书方丈之下,大明菩提寺有数的八重天宿老,实力高明。


        

亲手经历见证这一切,对已经八重天境界的孟少杰,同样有巨大裨益,令他进步明显。


        

在得萧春晖相助掩饰行藏的过程中,孟少杰也得以结识对方在大明人间这边的熟人。


        

虽然他自己不言,但萧春晖、孟少杰有相似判断,对方迟迟不去闯八重天到九重天之间的天堑难关,情况极可能同蜀山现任掌门元青瓷一样,非不敢,而是不能。


        

但不管怎么说,先前远征北疆须弥一战,广书方丈算是避过一劫。


        

和真武观、蜀山派一样,大明菩提寺目前也只得方丈广书大师一位九重天高手。


        

广灯长老滞留八重天圆满境界,已有一段年头。


        

虽然萧春晖从未同广书方丈照面,但他可以肯定,与他和大唐修士暗中往来,并非广灯大师个人意思。


        

大明理学一些变革,广灯大师已经有所觉察。


        

只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白莲宗起事,他于公于私,都需赶赴青州前线。


        

对大明理学纲常,菩提寺一脉传承面上并无任何反对之处,但私下里,广灯长老同萧春晖往来,足以说明问题。


        

随着时间推移,周明哲等理学大儒的相关试验,不断有所进展,用于试验的战场也越来越多。


        

消息不可避免,渐渐开始有扩散的态势。


        

眼下还只涉及武者。


        

但佛、道同样感受到寒意。


        

雷俊坐于蓬莱中,玉清周天法镜观览下,将视野范围内种种,收于眼底。


        

忽然,玉清周天法镜的光辉一闪。


        

少数武道修士,开始出现骚动。


        

然后,被朝廷快速秘密平定。


        

玉清周天法镜继续观览下,一切似是都没有异样。


        

但雷俊却意识到,方才是有某样东西或者某个存在,临时遮挡了玉清周天法镜的观照。


        

雷俊视野中的画面,随之白茫茫一片。


        

但很快便重新恢复正常。


        

雷俊轻轻扬眉。


        

玉清周天法镜,当前不在大明人间,而是在蓬莱借助天宫遗迹施法。


        

或许对方没能确认玉清周天法镜的根底和来历,但多半觉察到,有谁在天穹之上观察他。


        

这样敏锐的洞察力,本身都代表着不凡。


        

雷俊没有更进一步集中镜光加以照射,而是继续大范围观览一片区域。


        

这里,同样是一片战场。


        

这种情况下无疑更加隐蔽,便是九重天圆满境界的高手,都很难觉察虚空相隔下的镜光。


        

可眼下,却像是被发现了。


        

眼下大战结束,军令缴还,大军回营,这些武道修士的修为境界,便退回原先。


        

乍一看,不再有特殊情况。


        

刚刚有明军在此活动,平息一场民乱。


        

参战的明军将领中,不少人领受军令,临时拔升修为。


        

看对方眼下谨慎的模样,多半并非如此。


        

那就是说,和眼下这些明军将士中某人有关。


        

如果是九重天之上的存在,是寄托在某个人身上么……雷俊心中猜测。


        

假使对方并非和某人有关,而是直接存在于人间,那倒是开了先例。


        

只要这里可能存在相应变化,而非死水一潭逆来顺受,那么雷俊都期待。


        

…………………


        

如果是被理学大儒选中用以承载自身文墨才气的人,不知会生出怎样变化?


        

雷俊端坐蓬莱中,微微一笑,没有穷根究底,将玉清周天法镜的镜光挪开,转而观察别处。


        

待到第二日休整之际,一个骑将,得了独处空当。


        

他神色如常,观察周围。


        

大明人间。


        

明军收兵回营。


        

纹身图案如兽首。


        

名叫骆海的武将,脑海意识中,这时出现庞大的巨兽身姿。


        

其胸前心口处,微微灼热。


        

那里是一个纹身。


        

但就骆海过往所闻,貔貅乃是瑞兽。


        

过往种种传闻提到此兽,都称之为灵兽。


        

巨兽身如虎豹,首尾似龙,肩有双翼但不可展开,头顶生一角而后仰。


        

观其模样,很像传说中的貔貅。


        

这个发现,由不得骆海不警惕。


        

骆海不知道对方究竟相当于人族什么境界的高手,但显然非同凡响。


        

灵兽者,和人一样,皆修持天地灵气以育自身。


        

而骆海此刻接触到的这只貔貅,周身上下却都流转妖气恶氛,居然是一头骇人大妖。


        

因为这头貔貅,他承载大儒文墨才华,之后虽然有所返还,却暗存了一线联系。


        

自此之后,他日常可以借对方修行。


        

可眼下,偏就这大妖,着落在他身上,与他身形相合。


        

某种程度上,骆海算是因祸得福。


        

但一人如此,再多来几人呢?


        

多个大儒伺候辅助他一人……前景是很美好,但后患亦令人担忧。


        

虽然对方是儒家理学修士,而他是武者。


        

考虑到保密需求,骆海动作不会太大。


        

骆海:“……前辈,昨日可是有什么不妥?”


        

那貔貅口吐人言,语气亦平和:“昨日,吾有所失误,应激而发,反而可能暴露自身行藏。”


        

当然最大的担忧,还是眼前这头修持妖气恶氛的貔貅。


        

貔貅此刻并无凶暴之感,反而目光森冷沉静。


        

能沟通,终究是一件好事。


        

只是如此反常的事,令人难以心安。


        

对方看似平和,骆海却隐约有心悸之感,仿佛站在一座行将爆发的活火山跟前。


        

但眼下他唯有打起精神,同对方沟通。


        

骆海闻言,确实为之安心不少。


        

“你继续一切如常即可。”貔貅吩咐道。


        

骆海:“有谁发现您了么?”


        

貔貅:“不是你这方人间朝廷的人。”


        

似乎只满足于双方现状延续下去即可。


        

然而越是这样,骆海越是心中不安。


        

骆海应诺,心情并不轻松。


        

对方没吩咐过他具体差事,也没从他这里获取什么。


        

领了军职,同样前路未卜。


        

人世如洪炉,有些人站在炉外添柴。


        

他不知对方来历,亦不知对方想要做什么,不知自身命运。


        

望向远方军营,骆海微微摇头。


        

…………………


        

“师兄,广灯大师得广书方丈许可,代表大明菩提寺同大唐修士接触,用否通知大唐这边菩提寺的如远方丈他们?”


        

有些人,却只能做柴。


        

人生如此,甘心么?


        

楚昆:“有关娑婆那边?”


        

雷俊:“于大明中土佛门修士而言,当前只闻娑婆之名,但不得其门而入,不过大明人间南疆通往五代十国那方人间的虚空门户尚在,他们并非全无途径,当然大明朝廷多半也会盯着那里。”


        

蓬莱中,楚昆随口问道。


        

雷俊:“暂时不必,萧春晖居士那边想必也仍在观察。”


        

大明皇朝则再次损兵折将。


        

更不利的地方在于,他们验证了一件事。


        

蓬莱惊变,大明自须弥之后碰了第二次壁,意外对上了化身为“严克济”的娑婆佛门尊者。


        

结果一场大战下来,“严克济”无法再入蓬莱,退回娑婆。


        

这时娑婆出一个佛门尊者,与须弥善智慧尊者遥遥相对,未必是坏事。


        

但对大明皇朝而言就是另一回事。


        

娑婆为佛门高手占据,同时那里有已经修成金身的佛门尊者。


        

娑婆与须弥之间,关系未必和睦。


        

好在,广书方丈当前正跟白莲宗在青州死磕。


        

但朝堂上的老大人们,自然不可能就此放心。


        

姑且不说他们刚刚同对方发生过冲突,光是消息传回大明人间,会不会让菩提寺等佛门中人心野了?


        

虽然已经下力气封锁消息,但随着时间推移,风声还是走漏。


        

“不过,师兄,大明皇朝理学修士如此行事,当前看着花团锦簇,但是不是有些……”


        

楚昆好奇地问道:“照他们当前纲常礼制革新的推行,最终目标无异于要一家独大,不止武道,最好连佛、道、巫也都没有上三天修士。


        

只不过他们再是对此有想法,在大明实力严重下滑内忧外患的如今,也只能先稳字当头。


        

大明菩提寺同样低调行事。


        

归墟大妖暂且不提,佛门至少便已经有了两位尊者,大明首辅如何还继续他的所谓革新?”


        

打压其他道统而空出佛门特殊,无疑达不到周明哲的理想盛世,会引致更多人转而学佛。


        

届时有需要,都临时借法提升拔高便是,可眼下天地灵气潮涌,九天十地回归,各方动荡,正是时代整体大变革的时期。


        

若说大明皇朝故步自封便罢了,可归墟、须弥、蓬莱都已经先后有九重天之上的存在重新现世。


        

雷俊:“要说周明哲等人有反明之意,应该不会,但天数更替,江山易鼎,换了新的皇朝,只要理学纲常能继续维持下去,便满足他们最低诉求。


        

如果能取代上古符箓派传承,令天上天下皆大同,想来便更好了,届时神佛也当退避三舍。


        

雷俊:“他具体如何打算,我不得而知,但姑且猜之,从长远看,他可能考虑取代上古符箓派传承。”


        

楚昆:“天宫?”


        

亦或者,周明哲其人,已经同所谓天宫旧属有过接触也说不定。”


        

楚昆看了雷俊的玉清周天法镜一眼:“会是师兄伱先前洞察的那个强大存在么?”


        

当前善智慧尊者等九重天之上的存在,因为或内或外的原因,暂时不履尘世,给了他们争取的时机。


        

总要做出些成绩来,有了稳定框架,将来才好招揽感兴趣的买主?


        

楚昆答道:“我在蓬莱再留些时日,师兄你既然不以本来面目过去,我留在蓬莱,正好为你遮掩一二。”


        

雷俊:“也好。”


        

雷俊:“当前无法肯定,但我直觉不像,那更可能是大明人间接下来一重变数。”


        

他招招手,玉清周天法镜收回自己袖口内,然后冲楚昆说道:“大明这边,静待其变就好,蓬莱当前已趋于稳妥,我接下来准备去大汉人间那边看看,要一起吗?”


        

浩然玄圭配于腰间,雷俊手中再多出一张大弓。


        

大弓上有光辉亮起。


        

他取出当初炼制的浩然玄圭。


        

滔滔文华浩然气从中流转而出,使得雷俊一身道家法力,霎时间变作儒家文华才气。


        

待到后来,日光越来越耀眼,如日当中午,悬于天空。


        

就在这炽烈明亮的大日中,一个身影从中走出。


        

初时如晨曦初现。


        

很快光芒就转盛,仿佛旭日东升一般。


        

那张大弓,此刻则不见了踪影。


        

“师兄,这是东阳山人王旭前辈?”楚昆问道。


        

楚昆望去,乃是一个外貌年龄看上去四十岁许的中年文士,面若冠玉,目若朗星,视线移动间,风流自显。


        

其人较之雷俊本人矮了约两寸左右,但仍然长身玉立,颀长挺拔。


        

正是因为他的存在,方才奠定琅琊王氏与其他几大新兴世家并列的地位,最终和大汉原有的四姓六望,一起合称十二名门。”


        

随着雷俊修为境界日渐提高,他揣摩东阳别院遗留痕迹和旭日弓比先前容易许多,能得到更多信息。


        

他面前雷俊化身而成的“王旭”颔首:


        

“虽是大汉人间琅琊王氏子弟,但按照王氏早年的讲法,东阳山人出身并不好,只是其人才华横溢,成就儒家九重天平天下之境。


        

楚昆想了想:“和咱们大唐先前的太子殿下,有些相似。”


        

雷俊神情略微郑重了几分:“有一件事,让我有些在意,这位王居士,算得上英年早逝,而非寿终正寝,但他留下的些许意念神思,看不分明他究竟因为什么原因而身陨。


        

再加上这几年从大汉人间收集的消息,他已经大致将东阳山人生平拼凑完整。


        

“但既是因为早年经历,也是因为个人志趣,东阳山人同琅琊王氏相当疏远,不仅不住琅琊祖地,连祭祖都很少参加,平日里更好游山玩水,结交友人饮酒作诗为乐,到最后身陨之时,也没有回琅琊的意思,而是自我安葬于别院中。”雷俊言道。


        

楚昆:“当中或有不少风险,师兄当留神。”


        

雷俊颔首:“王居士返回别院,布置好一切后,甚至还待了少许日子,方才离世,当中虽有隐情,但不显窘迫,他当初的对头应该也很难确认其生死。”


        

大汉人间那边之前关于他下落也一直成谜,包括琅琊王氏中人在内,皆不知王居士其实已经亡故。


        

我不欲惊扰其坟冢,虽有些疑思,晚些时候从其他渠道慢慢验证吧。”


        

潘海林身怀混元仙体根骨,理论上可同时兼修多种道家传承。


        

但具体能达到怎样的高度,仍要看其个人其他才能天赋与机缘际遇。


        

楚昆:“能令这位王前辈身陨,想来事情小不了,大汉那边传回来的消息,东阳山人昔日有文盖当世之称,传闻中,他跟如今道家的潘海林,还有咱们大唐这边的未来弥勒情形相仿……”


        

雷俊:“不错,王居士乃左宜右有之体,相当于我道家的混元仙体之姿,虽然他自己亦从未彪炳,但多半是相当于我道家清静层次悟性的儒家胸怀锦绣之能。”


        

而如果说潘海林是有可能打破身法不二界限,多法统兼修的话,那么大唐皇朝的未来弥勒,就是实打实已经兑现了相关潜力。


        

只不过,在他之前,大汉人间那边另有人更早达成。


        

就目前相关消息,潘海林专心致志修习符箓派传承道法,并未有涉猎其他法门,故而尚不知他能否发挥混元仙体全部潜力。


        

当然,作为仙体根骨,混元仙体修行本就便利,最终也造就如今大汉修行界新生代修士中除了汉太子项璟这个特例外,最年轻的九重天高手。


        

其后本人再习儒家经学,最终双双成就平天下之境,名动大汉四海。


        

再之后,其人享逍遥人间之乐,好与友人交流诗文。


        

东阳山人,王旭。


        

传闻中,其少时欲习文学礼而不可得,最终从儒家神射一脉起步,先有一番大成就。


        

他既像是大日凌空,存在感强到令汉皇都无法忽视,又像是流星一般,快速闪耀,快速消失,留给大汉人间一段令人无尽感叹的传说。


        

“不过,师兄,你这趟化身王居士前往大汉,关于琅琊王氏,预备怎么处置呢?”


        

最终连儒家咏诵一脉修行,亦得大成。


        

其人同时身兼儒家神射、经学、咏诵三脉修行,皆成就九重天平天下之境,故而方有文盖当世之美誉。


        

雷俊:“既承王居士的名号,我会有所交待,至于王氏族人,不急于一时,晚些时候看看再说,和人打交道,我主要看他们做什么事,怎么做事。”


        

他披起自己的太清八景宝蓑。


        

楚昆有些犹豫地问道:“虽然大汉那边也有传言,王居士学有所成后曾返回琅琊,叫琅琊王氏上下都很狼狈,之后也少与王氏子弟打交道。


        

但琅琊王氏最终因他存在而彻底起势,借了他的名头,他似乎也默认了,双方并没有彻底撕破脸,所以这几年听说琅琊王氏一直在下力气寻找东阳别院,显然也是寄予希望。”


        

楚昆目送雷俊化身而成的“王旭”身形渐渐消失。


        

而太清八景宝蓑本身,仍能发挥自身应有作用。


        

在浩然玄圭影响下,连这件道家法宝流传出来的气息,这一刻也变作文采风流,仿佛一件儒家之宝。


        

“王旭”仿佛同天地自然不分彼此,自然而然不为他人所觉察,经由大唐人间和大同,悄然前往大汉人间。


        

PS1:一万字,三合一章节


        

PS2:之前应该是缺一天更新的,所以今天原意想争取更个四合一的大章,从而把前面的更新补上,但写得太慢,最终只能更个三合一章节出来,确实有些熬不动了,恳请大家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