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庙祝能有什么坏心思? > 第四十一章 现场吃瓜

第四十一章 现场吃瓜

作者:涤烦君 返回目录
        

“提亲?给谁?”


        

姜祁嘴角带笑,明知故问的说道。


        

“姜兄!”


        

祝英台红了半边脸,嗔道:“姜兄为何明知故问?自然......自然是......”


        

“梁山伯......”


        

最后这三个字,祝英台是以蚊呐一般微小的声音说出来的,姜祁都差点没听到。


        

“原来是这样。”


        

姜祁一幅恍然大悟的样子,而后有些为难的说道:“可提亲向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怕是有些不合适吧?”


        

“可我找不到其他人了......”


        

祝英台叹息道:“姜兄应当明了,我女扮男装出门求学,本就惹得家中不喜,若是再有这么一出,怕是......”


        

“如此自然是极好。”


        

祝英台闻言松了一口气,她今天也不知是怎么了,心里就是有一种极为紧迫的感觉,


        

就好像若是再迟疑纠结下去,梁山伯最后会彻彻底底的离自己而去。


        

“也罢,既然如此,我便帮祝兄一把。”


        

姜祁接过祝英台手中的那一枚玉环,端详了一下之后,笑道:“说到底,我也只是一个少年人,提亲之事,多少有些不合适。”


        

“可既然答应了你,便不会食言,我请一位家中长辈来为你做这个媒,如何?”


        

“那祝兄且等上一等,我去给家里传个信。”


        

姜祁笑道:“俗话说,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既然祝兄有了准备,那还是尽快成行的好。”


        

“劳烦姜兄了!”


        

找到姜祁,也是病急乱投医。


        

不过如今看来,结果还算是不错。


        

姜祁乃是郡丞家的公子,他请来的长辈,想必也是非富即贵的人物,自然是够资格给她做媒的,也好堵住悠悠众口。


        

对于梁祝和马文才这件事,姜祁本来打定的主意是旁观,而在知道了这三人之间的纠葛之后,更没有了插手改变的心思。


        

但吃瓜嘛,哪里有参与进去来的舒服?


        

如果姜祁没记错,提亲这个桥段,原本是梁祝二人的师娘去提,但姜祁在书院也有一段时间了,并没有听说过有这样的一个人存在。


        

祝英台深深的躬身行礼感谢。


        

“无妨,这也算是积累功德。”


        

姜祁微笑着点点头。


        

不多时,姜祁便收到了姑姑回信。


        

姜祁看了一眼回信之后,满意的点点头,果然,吃瓜是人类的本能。


        

就算是长生久视的太乙真仙都不例外。


        

目送祝英台离开,姜祁收好手中的玉环,拿出一张传信符箓,可直达神女庙。


        

“姑姑,有事相商......”


        

姜祁把事情的经过大致上说了一下,简而言之一句话:有瓜吃,可以参与进去的那种,速来!


        

自从出了上次的事情之后,刘彦昌在书院夫子之间的风评委实有些不佳。


        

要不是刘彦昌确实有实力,基本上只要去考试,就有举人功名,恐怕早就被赶出书院。


        

在这个时代的士人中,刘彦昌当初在书院门口的事,完完全全是失礼。


        

晃晃悠悠的回了学堂,迎着祝英台期待的眼神,姜祁含笑微微点头。


        

祝英台顿时放下心来。


        

时间很快来到了下午,这一节课的讲师是刘彦昌。


        

收拾了一下心情,开始讲课。


        

这节课没有上完,大概只上了一半,学堂的门口便被敲响。


        

书院的院长楚夫子站在门口,正对着刘彦昌招手。


        

“这节课,我们讲春秋。”


        

刘彦昌环顾台下,在他的视角中,姜祁依旧是萎靡不振的样子,就好像大病初愈一样。


        

这让刘彦昌的心底万分的畅快。


        

“院长这是何意?”


        

刘彦昌先是一愣,而后反应过来,脸色变的难看了一些,只听楚夫子继续说道:“那郡丞之妹,就是上次在书院门口......”


        

“......学生知道了。”


        

刘彦昌赶忙停下讲课,快步迎了上去。


        

“郡丞的妹妹要来我们书院。”


        

楚夫子开门见山的说道:“彦昌,你避一避。”


        

言外之意就是,你丫不要做梦了。


        

“学生晓得,多谢院长点醒。”


        

刘彦昌已经有些绷不住了,但依旧维持着最后的体面。


        

刘彦昌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口的躁郁,强笑着点点头。


        

“你也莫要想太多,等你过了举人试,便万事大吉了。”


        

楚夫子安慰了一句,而后道:“彦昌,虽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还是不要太过虚浮的好。”


        

该死!


        

刘彦昌强压着怒火,默不作声的回到学堂收拾了一下之后,便宣布提前放学。


        

众多学生虽不明白,但还是有些欢呼雀跃的起身离开。


        

“嗯,这节课就先到这里吧。”


        

“是,学生去收拾一下。”


        

刘彦昌勉强笑着,待楚夫子转身之后,脸色变的难看起来。


        

姜祁递给她一个“交给我”的眼神。


        

书院门口。


        

杨婵下了轿子,身后只带着芝兰这个侍女。


        

只有马文才和梁山伯有些遗憾。


        

后者是真的爱学习,前者则是因为要提前回家,白白损失了一段和梁兄学习的时光。


        

在祝英台期待又忐忑的神色中,她也跟着众人一块离开。


        

“嗯。”


        

杨婵含笑点头,与楚夫子寒暄了两句,而后笑道:“不瞒夫子,妾身这一趟过来,一是看看祁儿学习如何,二来,也是有一些喜事。”


        

“哦?敢问夫人是何喜事?”


        

而在书院的门前,楚夫子和姜祁已经在等候。


        

“姑姑。”


        

姜祁上前行礼,并把一枚玉环递了过去。


        

“那就对了,妾身受人之托,来为梁山伯做媒。”


        

杨婵笑眯眯的说道。


        

“竟是如此?”


        

楚夫子有些疑惑的说道。


        

“贵书院有一位唤做梁山伯的学子?”


        

“正是,山伯认真刻苦,天资聪颖,是不可多得的读书种子。”


        

一行人走过竹林的时候,姜祁瞥了一眼某个偏僻的角落,眼中闪过一道冷光。


        

待几人离去,那角落里钻出来一个人,正是刘彦昌。


        

他看着几人远去的背影,神色痴迷。


        

楚夫子愣了一下,没想到梁山伯一个穷苦人家出身,竟然能够让郡丞的妹妹来给他做媒?


        

这是被谁家女子看上了?


        

楚夫子虽然疑惑,但这成人之美的事,他没有必要阻拦,当即便请杨婵进书院等候,他去唤梁山伯来。


        

良久,仿佛下定了什么决心,从怀里掏出一枚拇指大的珍珠。


        

而后刘彦昌把珍珠小心翼翼的凑到嘴边。


        

“十娘,你来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