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庙祝能有什么坏心思? > 第三百零六章 欲登真,先悟凡

第三百零六章 欲登真,先悟凡

作者:涤烦君 返回目录
        

“什什么?”


        

李婉儿愣住了,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是呆滞的看着姜祁。


        

“庙祝说的,是奴家知道的那个冥婚吗?”


        

姜祁低声道:“是。”


        

一时间,在场的三个姑娘都呆住了。


        

赵雅还好一些,她心里并不是很相信这些谶纬之言。


        

但温小芩就不一样了,之前姜祁给她批命的时候,可以说没有一点的出入。


        

如今姜祁说,自己的好姐妹会配冥婚?


        

这怎么可能?


        

李婉儿深吸一口气,对姜祁说道:“我不信。”


        

姜祁低垂着眸子,说道:“许是贫道学艺不精之故。”


        

再怎么惊艳,就算是一见钟情,此时听到这样的卦言,李婉儿也没有什么好心情了。


        

“李小姐慢走。”


        

“也许吧。”


        

李婉儿站起身来,对着姜祁福了一礼,说道:“奴家有些不适,这便告辞了。”


        

温小芩和赵雅赶忙跟了上去。


        

姜祁微微摇头,打乱了命盘。


        

姜祁站起身,拱手还礼。


        

而李婉儿却脚步匆匆的离开了温家的家庙。


        

青年惊讶的问道。


        

“要你管?”


        

李婉儿六神无主的走到了温家大宅之前,迎面却碰上了一位骑着高头大马的英武青年。


        

“婉儿?你怎么在这里?”


        

这时,青年看到了追上来的温小芩和赵雅,问道:“婉儿这是怎么了?你们吵架了?”


        

“要你管?”


        

李婉儿回过神来,翻了个白眼,狠狠地瞪过去,然后上了马车。


        

青年挠挠头,不知道这位大小姐发的什么疯。


        

“小芹菜,你要是敢说这三個字,我就真的生气了!”


        

青年抢先嚷嚷道。


        

赵雅也没什么心思说话,留下三个字之后,也回到了车上。


        

青年没奈何,看向温小芩。


        

陈麟笑的爽朗,从怀里摸出一封帖子。


        

“我要去参军了,来跟婉儿道别。”


        

温小芩没好气的瞪着他,问道:“陈麟,你来做甚?”


        

“我来找婉儿的。”


        

给李婉儿批命格,已经是五年前的事情了。


        

看着手腕上的赤蛇缓缓转动,姜祁眸子低垂。


        

又是一年大雪天。


        

姜祁依旧站在家庙门口看着大雪飘扬。


        

“姜祁!”


        

温小芩跑了过来。


        

“又一年。”


        

他喃喃自语。


        

“最近越发不太平了。”


        

温小芩照例坐在了家庙的门槛上。


        

五年时间过去,小姑娘也已经变成了大姑娘,身上的捕快服,也换成了红衣的捕头服,只是脸上没了以往的笑容。


        

因为老太太到了大限,生死或许只在下一刻。


        

姜祁静静的听着,没有说话。


        

温小芩也似乎早就适应了姜祁的沉默,抬起头,轻声问道:“姜祁,祖母是不是已经药石无用了?”


        

“犯案的人越来越多,大多数都是边境的流民。”


        

温小芩低声道:“这个世道要变了。”


        

温小芩问。


        

姜祁没有回答,只是轻声叹息。


        

姜祁轻轻点头,近几日来第八次重复道:“大限将至,是人之寿数,与病灾无关。”


        

“还有多久?”


        

“老夫人!老夫人她去了!”


        

“嗖!”


        

“小姐!小姐!”


        

管家跌跌撞撞的跑了过来。


        

老太太的葬礼很盛大,温不胜不计代价的给了老太太最大的哀荣。


        

甚至可以说逾矩。


        

破风声中,温小芩仿佛闪电一般冲了出去。


        

姜祁再次叹息一声,转身回到家庙,默默的诵经。


        

五国联兵攻打姜祁如今所在的赵国,兵势之盛,一时无两。


        

赵国虽强,但抵御三国已经是极限,如今是五国,还包括大雪原上最善战最贪婪的蛮子。


        

但现在没人在乎这个。


        

这几年,整个世道都在变化。


        

老太太的葬礼过后一年零八个月。


        

秋天来了。


        

一时间,步步败退,边境糜烂,难民无数。


        

风波镇也终于起了风波。


        

她说。


        

姜祁意外的看了她一眼。


        

还在带着孝的温小芩找到了姜祁。


        

“我要去参军。”


        

战争依旧在继续着,赵国已经危如累卵,战线甚至马上就要推到昌平县。


        

要知道,这里之前可以说是赵国的腹地边缘了。


        

“别这么看我,谁说女子不能上战场?”


        

温小芩坐在家庙门槛上,看着已经半黄的落叶,低声道:“如今,早就没了男女之别。”


        

赵国皇帝下了一条堪称疯狂的命令。


        

“征兵,全民征兵,殊死一搏。”


        

五国兵锋之下,赵国已经危如累卵。


        

名为亡国的阴霾,笼罩在头顶上。


        

姜祁轻声问。


        

“哈。”


        

温小芩如此说道:“所有的一切都变成了军费,据说皇后现在都在学着做饭。”


        

“真的要去?”


        

“好。”


        

姜祁点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


        

温小芩笑了一声,说道:“我可是犟种,十头牛拉不回来的那种。”


        

说罢,她站起身来,凝视着姜祁,笑道:“你最好给我祈福,别让我死在战场上。”


        

第二年的春天,温小芩回来了。


        

她脸上多了一道伤疤,据她说,是蛮族最强的斧手留给她的临终礼物。


        

“走了!”


        

温小芩摆摆手,潇洒的离开。


        

温小芩如是说。


        

“还记得李婉儿吗?”


        

那个蛮族的头颅,被她亲自放在了京观的最上面。


        

至少在昌平县所属的战线,赵国终于胜了一场。


        

姜祁点点头。


        

“她成亲啦。”


        

温小芩问姜祁。


        

“记得。”


        

“可他死了,我带回了他的骨灰。”


        

“所有人都在劝婉儿另寻良人,就连陈家人都这么说。”


        

温小芩笑的有些苦涩。


        

“陈麟早在五年前就去了战场,三年前回来过一次,跟婉儿定了婚约。”


        

“这是很难的选择。”


        

姜祁也感叹道。


        

“但婉儿执意举行婚礼,她和陈麟的婚礼。”


        

温小芩说:“我佩服她。”


        

温小芩对着姜祁挥挥手,笑着说:“我会递书信回来。”


        

她依旧潇洒的离开了家。


        

他当初算的没有错,但没想到,会是这样的一个结果。


        

“我要走啦,去南方的战场。”


        

每次来,都会带着书信,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旧的,他掐算着日子,跟姜祁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算算时间,小芹菜的信该到了才是。


        

温小芩在信上写的跟她的人一样,依旧是没心没肺的样子。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


        

原本并不笃信神佛的温不胜,来家庙的次数逐渐的增多。


        

但她忘了,参军的不止她一个。


        

“这是我父亲的信。”


        

她把战场描述的很轻松,就好像那是一个游乐场,而不是双方投入总共将近百万人的血肉磨盘。


        

温小芩以为这样就能让家里的老父亲安心。


        

兵势一起,可不管你是不是前途无限的探花郎,大将军一纸军令,就将李县令征调为从军书簿。


        

在李县令的信里,战场是另外一副样子。


        

李婉儿穿着素服,她在为自己的夫君守孝。


        

她的父亲也随军出征了。


        

这位庙祝依旧是一袭红衣,模样也依旧惊艳,但却成熟了许多。


        

她看着他,这位曾让她一见便差点动心的庙祝。


        

温不胜道了一声谢,拿过书信对比了起来。


        

李婉儿看向了姜祁。


        

对姜祁的一见钟情是假的,但陈麟那炽烈的爱是真的。


        

即便她一成婚,就已经是未亡人。


        

成婚之后每一次见姜祁,她都会想。


        

原来不是他学艺不精,而是自己的命天生如此。


        

战争依旧在继续,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但还好,赵国的疯狂暂时生效了,双方陷入了焦灼的拉锯战。


        

但她不悔。


        

时间仿佛成了最不值钱的东西。


        

一年之后又一年。


        

终于在第三年,温小芩回来了。


        

风波镇几乎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军队上的讣告下来。


        

温不胜头上的白发日渐增多,每一次都担心是自家。


        

但温不胜显然不在乎这些。


        

他呆呆的看着眼前的女将军,一时间不敢去认。


        

她如今已经是将军,统领一部兵马,足足八千人。


        

在军队,只要有战争,只要活下来,晋升之快,无与伦比。


        

第二天早晨,又是家庙。


        

“赵雅的夫君死了。”


        

看着自己女儿脸上的伤疤,温不胜号啕大哭。


        

温小芩安慰了好久,才让自己的父亲安生了下来。


        

“姜祁。”


        

她抬头看向了姜祁,泪眼朦胧。


        

温小芩依旧坐在门槛上,说道:“她的夫君投敌,被我方的夜不收抓住,送回了昌平斩首。”


        

“赵雅不堪受辱,孤身一人来到军前,服毒自尽。”


        

“我想拜托伱一件事。”


        

她说。


        

“她死了。”


        

姜祁抿着唇,低声道:“节哀。”


        

说来可笑,原本属于腹地的昌平,如今成了边境。


        

赵国的疯狂为它续了命,但国土的丢失依旧无解。


        

姜祁点头,“好。”


        

温小芩来的快,走的也快,她并不是回来探亲的,而是戍边。


        

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孩,叫做赵麟。


        

这个名字是温小芩起的,她说,赵麟父亲的姓氏不配挂在这个孩子身上,而陈麟是她最佩服的人。


        

温小芩回到了战场,却留下了一个孩子。


        

赵雅的孩子。


        

赵麟对着姜祁叩头。


        

从这一刻开始,姜祁的生活里多了一件事。


        

所以这孩子叫赵麟。


        

“姜伯伯。”


        

这十年里发生了很多很多的事。


        

赵国依旧败了,但那疯狂的全民皆兵,终究是留下了一口气。


        

教导赵麟。


        

十年的时间匆匆而过。


        

温小芩没有回来,因为当时正是谈判的最紧要关头。


        

她率领的八千人,已经是赵国最后的精锐之一,需要在战场上打出足够的局部胜利,来作为谈判的筹码,以及赵国最后的尊严。


        

谈判,割土,赵国付出了三分之二的国土之后,苟活了下来。


        

温不胜死了。


        

如果温小芩能回来,自然万事大吉,如果回不来.


        

“道长可自取之。”


        

赵麟为温不胜带孝,而姜祁则负责诵经超度。


        

温不胜在早些时候的弥留之际,留下了遗嘱,拜托姜祁照看温家的一切。


        

她在特意为她保留的灵堂待了一夜。


        

早上与姜祁见了一面之后,便再次奔赴战场。


        

这是温不胜在人间的最后一句话。


        

葬礼之后一个月,温小芩带着满身的血污回来了。


        

又是十年。


        

边境终于稳固,温小芩却还依旧在戍边,只有一封封的书信时不时的递回来。


        

她还做了另外一件事,为赵麟指婚。


        

姜祁为赵麟举办了婚礼。


        

但在他看来,姜伯伯的态度很奇怪。


        

按理来说,看到朋友依旧活着,而且依旧是那样的没心没肺,姜伯伯应该高兴才是。


        

姜祁也已经四十九岁了,头发变的花白,依旧守在温家的家庙里。


        

连孩子都要结婚的赵麟负责给姜祁送温小芩的书信。


        

赵麟有些记不清了。


        

但到了这一年的冬天,他就知道了怎么回事。


        

但每一次赵麟来送书信,姜伯伯都是默默的收下,然后说一句:知道了。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姜祁封禁了法力,但眼力却不缺,更不是傻子。


        

赵麟忐忑的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五十岁的姜伯伯。


        

温小芩五年前就死在了战场上,这五年里的书信,都是早就写好的。


        

随着时间推移,越发老旧的信纸,就是最大的破绽。


        

温小芩没有尸骨留下,想要在一万铁浮屠的冲锋中留下尸体,是一件奢侈无比的事情。


        

他在家庙后面为温小芩立了一个小小的衣冠冢。


        

“知道了。”


        

姜祁依旧是简单的三个字。


        

区区几十年而已。


        

印象中那个爽朗的姑娘,那个在渡口显摆功夫,一口气吃两斤肉,一只烧鸡的姑娘,似乎只是昨天才认识的。


        

至于温小芩的牌位,自然是送进了祠堂。


        

姜祁看着那衣冠冢,神色有些茫然。


        

他站起身,随便找了一个方向走去。


        

漫天大雪中,满头白发的道士仿佛和这天地融合为了一体,他已经五十岁了,在这个时代,是毋庸置疑的老人,身形也佝偻了下来,只有那大红的道袍依旧鲜艳。


        

“可这就是一生。”


        

姜祁喃喃自语着。


        

到了第一百步,原本的白发道长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则是那意气风发的俊雅道人。


        

他迈步前行,一步一步走的极为扎实,每一步迈出,身姿便挺拔一分,白发便染黑一丝。


        

风雪中,老叟迈步九十有九,步步皆是墨染白头。


        

他好似自言自语,又好似在问什么人。


        

“嗡。”


        

姜祁抬起头,揭开了自己的封禁。


        

“这就是,太乙真一之上的道路?”


        

原本太乙真仙初期的修为却极速的降低,最后堪堪卡在了太乙真仙的门槛上,若非天地规则所佑,此刻的姜祁早已经跌落了境界。


        

但姜祁毫无所觉。


        

冥冥中的声音来自姜祁的丹田。


        

灵炁海在翻滚,在轰鸣。


        

萎靡的境界重新突破。


        

初期。


        

只是迈步。


        

“轰!”


        

巅峰!


        

时年冬月,玄宗阐门四代弟子姜祁,了悟仙凡,堪明真一,直登太乙真仙之巅。


        

中期。


        

后期。


        

欲求一,先从众。


        

欲登真,先悟凡。


        

(本章完)